黃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漢族,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世人尊稱石齋先生。為明末學(xué)者、書畫家、文學(xué)家、民族英雄。 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今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zhèn))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從莆田遷徙至漳州。
天啟二年(1622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賞識。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1645年-1646年)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首輔)。因抗清失敗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壯烈殉國,享年62歲 。隆武帝賜謚“忠烈”,追贈文明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端”。與劉宗周并稱“二周”。
黃道周通天文、理數(shù)諸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講學(xué)于浙江大滌、漳浦明誠堂、漳州紫陽、龍溪鄴業(yè)等書院,培養(yǎng)了大批有學(xué)問有氣節(jié)的人。
黃道周的書法,歷來被認(rèn)為是典型的人品與書風(fēng)的統(tǒng)一,剛正不阿,不流凡俗;奇而不肆,古而不怪,具有強(qiáng)烈的個性。黃道周被視為明代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言道周:“行草筆意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蓖跷闹巍犊煊晏妙}跋》:“楷格遒媚,直逼鐘王。”宋犖《漫堂書畫跋》稱道:“石齋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
楷書用筆蒼古奇肆,融遒媚和質(zhì)樸為一體,結(jié)體欹側(cè)復(fù)得平正,冷峻之中頗帶稚拙之美,與明朝祝、文一脈小楷迥異,王文治云其:“楷格遒媚,直逼鐘王?!彼螤伟希骸爸本耒娞抵??!鄙趁虾Tu道:“如斷崖峭壁,土花斑駁?!?/span>
黃道周的楷書主要學(xué)習(xí)鐘繇,比起鐘繇的古拙厚重來,更顯得清秀、飄逸。 黃道周善楷、行、草諸體書,又工隸書。他的楷書,如《孝經(jīng)卷》、《張溥墓志銘》,字體方整近扁,筆法健勁,風(fēng)格古拙質(zhì)樸,十分類似鐘繇楷法。不同處是,鐘書于古拙中顯得渾厚,黃書則見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響。他的行草書,如《五言古詩軸》,大略類其楷書的體勢,行筆轉(zhuǎn)折方健,結(jié)字欹側(cè)多姿,樸拙的風(fēng)格同樣接近鐘繇。他的隸書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點,不如楷書那樣古拙清剛。從黃道周書論中,反映出他對魏晉書法是比較傾心的,尤其對鐘繇、索靖等具有古樸書風(fēng)的書法更為欣賞,而對其當(dāng)代書法,如董其昌的書法,則并非如此。
黃道周的行書和草書,行筆轉(zhuǎn)折剛勁有力,體勢方整,書風(fēng)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態(tài),是黃道周行草書的主調(diào)。他以隸書鋪毫和方折行筆,點畫多取隸意;字雖長,但強(qiáng)調(diào)向右上橫勢盤繞,讓點畫變得綿而密,雖略帶習(xí)氣,但奇崛剛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尤顯出其人剛直不阿的個性。其立軸代表作有行草書《贈蕨仲兄聞警出山詩軸》《聞奴警出山詩軸》等,兩作均加大行距,以連綿草書而成,有奮筆直下之勢,激情燃紙,振迅耳目,如聞鐘聲、蹄聲于道。
黃道周楷書代表作有:《定本孝經(jīng)冊》《張溥墓志銘》《致祖臺札》《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榕頌》《宓衍堂銘》《孝經(jīng)頌》《雜書冊》《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詩翰卷》《致鄭牧仲札》《嘉命辭卷》《漳州新建王忠文先生碑祠》等。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賞析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一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三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四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五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六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七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八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九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一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二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三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四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五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六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七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八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十九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十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十一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十二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十三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之二十四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紙本小楷(選頁)25.8×13.9cm×13開 崇禎十四年(164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崇禎十三年八月,黃道周因得罪楊嗣昌,與解學(xué)龍各杖八十發(fā)西庫司。在獄中,黃道周“時時為書《孝經(jīng)》以當(dāng)役錢,凡手書《孝經(jīng)》一百二十本,皆以獄卒持去,散盡無余。”直至崇禎十四年臘月謫戍辰陽。此篇《孝經(jīng)》正是黃道周獄中之作。(《黃漳浦集.年譜》)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張溥墓志銘》賞析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一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二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三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四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五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紙本,縱28.7厘米,橫193.8厘米。撰書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六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七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八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九
黃道周小楷欣賞《張溥墓志銘》之十
黃道周被視為明代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書法家之一。善楷、行、草諸體書,又工隸書?!稄堜吣怪俱憽纷煮w方整近扁,筆法健勁,風(fēng)格古拙質(zhì)樸,十分類似鐘繇楷法。不同處是,鐘書于古拙中顯得渾厚,黃書則見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響。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致祖臺札》賞析
黃道周《致祖臺札》之一
黃道周《致祖臺札》之二
黃道周《致祖臺札》之三
黃道周《致祖臺札》之四
黃道周《致祖臺札》之五
黃道周《致祖臺札》辛卯四月十八日晨起,紫來臨黃道周《致祖臺札》第二通。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賞析
黃道周《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之一
黃道周《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之二
黃道周《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之三
黃道周《后死吟等三十首詩卷》紙本小楷 23.7×240.4cm 隆武二年(1646)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注:明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 資料參考《中國書法全集》第56 黃道周卷(榮寶齋)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榕頌》賞析
黃道周《榕頌》之一
黃道周《榕頌》之二
黃道周《榕頌》之三
黃道周《榕頌》之四
明末著名學(xué)者、書畫家、愛國民族英雄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榕頌》綾本,福建東山縣圖書館藏。
《榕頌》是黃道周仿屈原《橘頌》文體寫下的傳世名篇,他把榕樹作為人倫表率而大加贊賞,勉己教人要似榕之高尚、利人、堅定。全文857字,字跡于清勁中有腴潤,秀雅中有剛健?!堕彭灐芳仁屈S道周少有的傳世手稿,也是他的著述與書法代表作品之一,經(jīng)福建文博專家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珍品”。
《榕頌》原文:南方有嘉樹,厥名曰榕。其枝則蹇產(chǎn)磅礴,含云垂條;其葉則凝黝重碧,經(jīng)霜不凋;其氐則連蜷詰屈,孕蛟子螭;其干則輪囷總絡(luò),蔽牛隱旗;其實則不華而收,摶若黍珠,斕若雞頭;其乳則含豪載膠,白于熊酥,粘于石油。
爾其為體,遠(yuǎn)望之若俯若偃,若飄神嶠,屬于近岸;邇察之若坐長者,環(huán)于翠幄,講論自樂。爾其為蔭,大者或數(shù)十畝,雨露垂腴,種龠得斗;其小者猶數(shù)百圍,行人遺涼,弛擔(dān)忘歸。凡此猶相其膚質(zhì)也。若其塊狀奇騁,虬髯麟鬣,倒生垂根,如千歲人披發(fā)互荅。又有異性,用晦而明,晝焚息焰,夜焫而熒,宜于守庚。郭駝所植,繞水懷石,水縮其衛(wèi),石握其爪,如驪護(hù)寶。至其文理隱起,黃白間紫,皴劈錯繢,疏密犖磊,細(xì)中杯卷,巨中扉幾,不避嫠頭,不化青兕。以彼六質(zhì),具此四妙,已為天下大樹之所無有矣。
乃至其靈表和氣,隱德貞命,雖朝披夕拂,未易得其端倪也。方夫天地蕰隆,蟊螟代作,杧綠人衣,蜚敗人服,此樹獨不生蟲蠡之屬,一二卷蔞,微籠玄雞,絕丑上游,適然不疑?;蛴挚莺?,柳椔旄死,靡草謝后,荻落弊矣。此樹顛踵,俱有生理,但得襲土一尺,時逢涓滴,而美庥可俟。然不可以渡敷原,厲越水,自漁梁以東,武夷以北,則絕地異類。是以國橋羊肸不足方其仁,展禽、季路不足方其清,御寇、惠施不足方其智,寧封、錢鏗不足方其靜,而《爾雅》釋茂,缺于江南;郭、陸狀條,陋茲閩海。徒使廢社樗櫟,攄憤于散材;共汲土橿,假徽于萬歲。量本揣末不亦疏乎?
夫天下號材之良有四,曰楶棟、舟車、棺槨、筐篚。然自堯茨而降,是有蒿宮;散樸之余,實聞廉藻。舟車為繆假之緣,棺槨為含腐之物,離支貽禍于上林,棗栗取諧于兒女。既以讬于人雕,乃終委于下土。孰阜體以藏用,乃兼眾而渺慮。以是備德,不稱榕公,則公之容爾,固已久矣。爰感《椘章》,制為《榕頌》。頌曰:
帝錫炎土,畀以美蔭兮,羲道屈中,柯葉乃盛兮。哀彼內(nèi)熱,示且休兮,羕引旅筵,宛垂樛兮。鉅抱弗述,尊所愿兮,為惠非報,同世患兮。蹇其離立,賤行列兮,舍瑣反嫮,不受世悅兮。遠(yuǎn)避蟲族,通道術(shù)兮,譽(yù)之不喜,況排抑兮。自為蔽虧,從日月兮,時奮淑儻,環(huán)而不璚兮。屏細(xì)從大,似有所學(xué)兮,新故承跗,靡隕落兮。柳下之行,非所倚兮,鴻龐紛蘊,又不類伯夷兮。鏟華固樸,自得之兮,不蹈窮谷,中以自持兮。欄檻之玩,又乃離兮。逾嶺涉江,惡以為市兮,獨立不懼,師天地兮。世喜姱理,軔以纖兮,嗟爾長大,受世厭兮。裸袒沓雜,吾無所憾兮,以為樹海,從沆濫兮。(作《榕頌》久,不敢示人,有稱顏同翁亭西榕樹之美者,移此頌之,猶野人之繩溫室也。黃道周書)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宓衍堂銘》賞析
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宓衍堂銘》之一
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宓衍堂銘》之二
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宓衍堂銘》之三
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宓衍堂銘》,15×47.3cm,香港中文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藏。
釋文:有皆備者,何滯于物?有一貫者,何滯于事?安慮乃得,不滯于理。經(jīng)緯以生,大業(yè)以起。凡是大業(yè),載于經(jīng)史。不盡由經(jīng),史因心則經(jīng), 因物則史,經(jīng)以制心。史以制事,以約御博,靜修曰仁, 動應(yīng)曰知。得其不動而動者從之。李之誠明,朱之格致,皆出于此。石齋。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孝經(jīng)頌》賞析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一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二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三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四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五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六
黃道周楷書《孝經(jīng)頌》之七
明朝黃道周楷書作品欣賞《孝經(jīng)頌》宋牽《漫堂書畫跋》稱“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清王文治稱其:“楷法格調(diào)適媚,直逼鐘(繇)、王(羲之)。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雜書冊》賞析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一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二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三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四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五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六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七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八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九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一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二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三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四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五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六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七
黃道周小楷《雜書冊》之十八
黃道周小楷書法冊頁欣賞《雜書冊》綾本,24.5×12cm×18,云南省博物館藏??钍穑喝挛迦盏乐茌d識于石養(yǎng)山中。鈐“檀居”朱文起首印,“黃道周”、“幼平”白文方印、“幼玄”等朱文印。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詩翰卷》賞析
黃道周五十四歲紙本楷書《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詩翰卷》,便是其最具本色的小楷佳作。《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詩翰卷》行距疏朗、結(jié)體錯落,取法于鐘繇卻又異于鐘繇,汲取王羲之楷法,于古樸中顯清秀飄逸,是不可多得的小楷法帖。
(之一)己卯初冬。戴伯闇過集草堂賦得萬籟此俱寂。依韻和之。邛唐何所有。瓦屋及松楹。已過希夷徑。合無鐘磬聲。鹿田依竹貴。鳥道入林亨。對榻思前日。烏絲雙髩明。買山難得隱。種藥此逃生。趁雪無家數(shù)。歸云極老成。燈青疑虎過。葉積少僧行。何處還干著。寒花覆石枰。老經(jīng)千慮澹。交剩兩人奇。弓馬辭初學(xué)。煙霞失玅醫(yī)。無官何所損。了事有誰癡。伏臈將家
(之二)好。蟹柑細(xì)與期。
此意已難敗?;萸f語未殊。慣來休放鶴。倦去莫驚鼯。蚤割木奴種。閑分石丈圖。慙無車可借。況少杖頭蚨。
吾廬今不改。危屐幾能過。蟬蛻頭臚穩(wěn)。蠶眠腰領(lǐng)和。蒲團(tuán)容細(xì)纈。欖逕許開迤。不復(fù)愁寂寞。新詩照薜蘿。
己同戴賦。意猶未極。因復(fù)屬韻。聊以自娛。
天地方遵晦。江村半尚玄。去人猶未遠(yuǎn)。入夜
(之三)已泓然。石削羲農(nóng)色。松支虞夏年。就中言語盡。各在鳥啼前。
野竹宜微雨。山花愛短廧。消多煙火夢。引盡石林光。鶴怨平無害。雞棲穩(wěn)未央。庭前抽宿莽。意不讓空王。
未識馬蹄趣。到無秋水時。青天垂露柱。白鳥墬蛛絲。滅火甑塵在。挑燈樹影移。因君誦古句。覺有草蟲知。
魚鳥師吾意。龍蛇存此身。不知浮海路。頗與灌園隣。聊稍思公子。(無點去)依稀說古人。閑尋百部
(之四)史。各未點絲塵。
何曾愁轍跡??偛黄躜夠洝6ǚ☉{猿度。靜心許石參。柚香收白苧。鸝語斷黃柑。別向松濤下。蕭然結(jié)小龕。
屬五作成差可哦詠。適子庸至。復(fù)命賦之。其起語云。歷落無邊際。風(fēng)塵何處消。天高宜聽鳥。海近不聞潮。殊覺助起。因復(fù)屬韻。遂成泛濫矣。(宜聽。原作徒看。覺徒字玅)。
薄寒如不惡。晛雪豈須消。蟬殼黏高樹。鷗群散晚潮。林車當(dāng)客過。隔竹看人遙。假我無他愿。
(之五)白頭送子喬。(送作傲)。
來禽何可侶?;涸?。細(xì)草今無藉?;仫L(fēng)久不言。畫圖余版筑。蹄角斷輪轅。后死誰相媚。慙題古鹿門。
半畝雖安臥。投身百丈馮。瓦蟲穿石砌。巢鳥下云層。高士頻遺屩。庸醫(yī)但折肱。小樓三五尺。猥與坐陳登。
蚤覺文章賤。今知禮樂陳。桄郎生面細(xì)。椰子入杯醇。越壑取泉苦。留冬割蜜新。松青龍戰(zhàn)后。少不得春春。
(之六)有識人偕寂。微風(fēng)葉屢翻。斷編驚蠹老。瘞筆定鵞喧。野菊蘇花樣。新池繡水痕。蟲箋與藥譜。過手未教存。(另行十字)。野菊燒檀氣。坳池刻水痕。
右萬籟此俱寂賦凡十五章。十月廿四日。書與胡元居。道周頓首。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致鄭牧仲札》賞析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之一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之二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之三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之四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之五
黃道周《致鄭牧仲札》辛卯四月廿九日晨起,紫來臨黃道周《致鄭牧仲札》第六通。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嘉命辭卷》賞析
明代黃道周小楷賞析《嘉命辭卷》,絹本,縱23.8厘米;橫230.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卷字如其人,筆畫剛勁有力,毫無嫵媚之氣。用筆簡潔明快,結(jié)字寬博,形態(tài)略扁,出于鐘繇,但不似其用筆圓渾,顯然吸收了王羲之楷書的用筆,尤其方折筆較多,顯出勁峭之勢。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漳州新建王忠文先生碑祠》賞析
黃道周楷書《王忠文祠碑文》之一
黃道周楷書《王忠文祠碑文》之二
黃道周楷書《王忠文祠碑文》之三
黃道周楷書《王忠文祠碑文》之四
明代黃道周楷書賞析《漳州新建王忠文先生碑祠》紙本,30×261.5cm,廣東省博物館藏。
《王忠文祠碑文》筆劃剛勁有力,點劃出筆疾而露鋒,收筆緩而蓄勢,重筆勢不講究結(jié)體。
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宋犖《漫堂書畫跋》)
楷格遒媚,直逼鐘、王?!锻跷闹巍犊煊晏妙}跋》)
只有當(dāng)我們注意到了這“飛舞”“遒媚”皆是指“楷法”、“楷格”而言,我們才知道這些評語的真正目的楷書易板滯,故有一“飛舞”之褒;楷書易生硬,故有一“遒媚”之獎。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二十一幅經(jīng)典行書作品
黃道周《贈康流兄出大滌山詩軸》賞析
黃道周《贈康流兄出大滌山詩軸》,綾本,197.4×50cm,崇禎十七年(1644年),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志作興朝寄,權(quán)將管樂推。吾生馀掌跖,斯道少旌旗。鑿戶臨天牖,褰裳避國池。此行能幾日,采葛念新詩。
甲申出大滌山羲兆、吉*、偕生湘芷、木上、于呈、夢文同送至湖上小作奉別康流兄并似正,臘月朔后二日黃道周頓首。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贈眉仲戴蓬萊即事詩軸》賞析
黃道周《贈眉仲戴蓬萊即事詩軸》,絹本,行書,192.5×49.5cm,崇禎十七年(164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信有斷鰲足,遂來無定山。蛟何為水氵裔,犬欲吠云間。海客負(fù)圖出,珠人入示還。群峰應(yīng)撫掌,為我故潺湲。
甲申端陽蓬萊賦即事似眉仲戴兄。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贈高仲兄丈文語軸》賞析
黃道周《贈高仲兄丈文語軸》,冷金箋,行書,143.2×53.8cm,崇禎十五年(1642年),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趙歧有言,入海而探珠者,非不知山之高也。陟山而探玉者 非不知海之深。其志尚所托,則精神從之,晉人亦云,學(xué)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深,故立志之劭,淵岳貢其精微,體就之安神明謝其璞琢也。
壬午五月十七日,似高仲兄丈正。黃道周。
此書為作者五十八歲時期的作品,其書風(fēng)峭萬方勁。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行草初集明誠堂》賞析
黃道周行草書《行草初集明誠堂》立軸,水墨綾本,87.5×26厘米。周震良舊藏。
黃道周是晚明時代一個“有聲震天下,忠義貫古今”的剛烈強(qiáng)項之臣,忠義死節(jié)之士。更是學(xué)問淵博,浩瀚不知其際的一代學(xué)者。還是一個擅文章,工詩詞,工書能畫得多才多藝的杰出書畫家。他精楷書,“遒媚直逼鐘王”。尤長行草,峬峭密茂,渾深縱橫,在晚明書壇別樹一幟,影響深遠(yuǎn)。
簽條:明黃忠端公行草書。己丑(1949年)初冬得于北京。伯鼎識。
釋文:盡處朱闉繡紫苔,青鞋曾破白云來。禽無鷙羽搜?穴,保有殘生結(jié)圣胎。半畝天封蒔藥徑,千春人指讀書臺。欲呼龍象耘瑤草,且向官家賦早梅。書窖云窩再啟經(jīng),果然圭影到匡塘。幽憂墳典開生路,真乎盤飡理舊集。土室何方存礎(chǔ)石?勞人初不倦津梁。除將共畔條桑外,莫負(fù)吳差君子鄉(xiāng)。
題識:同諸友初集明誠堂,戴伯闇唱諸子屬詠,因用胡仲球韻。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九疑七言詩》賞析
明代黃道周行書佳作賞析《九疑七言詩》,尺寸 170×41.6cm。
黃道周與張瑞圖一樣,立志顛覆傳統(tǒng)審美趣味,革新晚明書壇軟媚薄弱之風(fēng)。張揚個性,不拘成法。其書遒勁雄暢,氣力外拓,不像張瑞圖那樣將力與形都抱緊成一團(tuán),似乎隨時都準(zhǔn)備抵御著外力。黃道周書風(fēng)顯然開朗寬博得多,就象他的為官處事一樣,永遠(yuǎn)直面異端、直面人生。他行楷多而草書少,此軸行而兼草,飛揚騰沓,意興激昂,是其佳作。
釋文:九疑□□語模糊,一一從君領(lǐng)畫圖。黃撓少年行不到,白頭風(fēng)雪幾時蘇。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米友石先生墓表》賞析
黃道周行書手卷《米友石先生墓表》之一
黃道周行書手卷《米友石先生墓表》之二
黃道周行書手卷《米友石先生墓表》之三
黃道周行書手卷《米友石先生墓表》之四
明代黃道周書法行書手卷欣賞《米友石先生墓表》紙本,尺寸:縱30.9厘米;橫229.4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米萬鐘(1570-1628),字仲詔,號友石,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職。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書法行、草俱佳,與董其昌齊名。稱"南董北米"。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書法扇面金箋作品三幅》賞析
明末黃道周《書法扇面金箋作品三幅》
黃道周草書《雨滯廟灣詩扇》金箋,50.5×16.4cm,弘光元年(1645),上海博物館藏。之一
釋文:未得信中信,常依身外身。鳥田尊禹跡,箬笠半家人。松子開清夢,漁翁試采真。不留三賦本,語次少精神。雨滯廟灣作似正。黃道周。
黃道周楷書《丙子秋送省試諸友作詩扇》金箋,16.5×50.5cm,崇禎九年(1636),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之二
黃道周楷書《贈龍尹詩扇》金箋,15×48.9cm,弘光元年(1645),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之三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舟次吳江詩冊》賞析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一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二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三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四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五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六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七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八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九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十
黃道周行草《舟次吳江詩冊》之十一
明代黃道周行草書法墨跡《舟次吳江詩冊》紙本,20.6×36cm,崇禎十七年(1644年)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途中見懷詩軸》賞析
黃道周:《途中見懷詩軸》紙本,行書,縱141cm,橫32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軸書法用筆摻和鐘繇筆勢,方拓峻峭,險勁倔強(qiáng),結(jié)體呈俯仰欹側(cè)之勢,章法緊密,陣勢森羅,頗有“嚴(yán)冷方剛,不諧流俗”之性格。
釋文:“側(cè)岸危途見白日,斷帆吾道正中流。何能睨柱還雙璧,自是量才過一丘。洗耳天高巢父徑,文身江闊越人舟。已償簪筆當(dāng)年愿,別領(lǐng)浮槎方外州。答王覺生途中見懷之作,錄似昆翁王年丈正。黃道周?!薄 ?鈐“黃幼玄”、“道周”印2方,引首印鈐“五伐三洗亢復(fù)來”。收藏印鈐“伍怡堂書畫記”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致韞生手札》賞析
黃道周《致韞生手札》欣賞明天啟二年(1622)與倪元璐、王鐸一同中進(jìn)士。選庶吉士。崇禎年間,擢為大學(xué)士;南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帝位后,任禮部尚書;唐王聿鍵被擁立于福州時,任武英殿大學(xué)士。黃道周一生不諧流俗,為人嚴(yán)冷方剛,以文章風(fēng)節(jié)高天下。后復(fù)明無望,被俘于南京,不肯投降,在獄中仍從容小楷書《孝經(jīng)》,被俘翌年(1646)從容就義。
他有絕命書,寫道:“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眲C凜然有生氣!他有《石齋集)》等傳世。此札內(nèi)容即述南明王朝昏庸、江河日下之情形,從中透露出其于時勢無奈之心境。其書法奇崛古淡,端嚴(yán)而秀密,誠為佳作。黃道周大字生辣放縱,跌宕奔騰;小字精緊高古,其間反差極大。但無論大小字,其內(nèi)在氣息都以峻拔稱,方折分明,字如其人。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草書七言詩軸》賞析
黃道周1585-1646 《草書七言詩軸》立軸?水墨絹本。題識:春前麺蠒鯉魚羹,不用高張百尺燈。大小兒女別禰好,團(tuán)桑月色上萊城。黃道周。鈐印:黃道周印、一鳳五化。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大滌山中贈孟閬庵詩軸》賞析
黃道周《大滌山中贈孟閬庵詩軸》 絹本行草書 147.9×49.7cm 南京博物院藏。
釋文:諒無煙驛累,莫責(zé)此山堂。林壑形猶昨,蘇門嘯未妨。道紆難賣履,家遠(yuǎn)失遺糧。欲倩歸云仆,巢移小筑傍。大滌山中分得仆字。似閬庵孟兄丈正。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行書中堂》賞析
黃道周 (1585-1646) 《行書中堂》立軸絹本水墨。壬午(1642年)作。213×53 cm. 約10.4平尺。釋文:愛爾江海居,清風(fēng)繼暮潁。起予丘中賞,逸興探靈境。粉墨含天光,丹青藏云影。窗開有湖陰,簾卷龍峰頂??钭R:壬午春二月,黃道周。鈐?。狐S道周印(白文)、石齋(朱文)、細(xì)遵(朱文)。鑒藏?。鹤悠冋洳兀ㄖ煳模?、馬氏玲瓏山館所藏書畫(白文)、江夏陳氏收藏書畫(白文)、程雪坪家藏(白文)。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草書傭舂》賞析
黃道周草書《草書傭舂》五言詩立軸 水墨綾本 。
此軸,如急風(fēng)偃草,飛湍激石,縱橫排突,聲勢奪人。但在睥睨磅礴一揮而就之間,字形的大小,點劃的粗細(xì),墨色的枯潤,都能顧盼自如,節(jié)奏鮮明。其胸中的浩蕩之氣與腕底深厚的功力相輔相成,留在紙上的是千秋不滅的剛勇骨梗的形象。他郁勃險峻奇?zhèn)ス呸值臅L(fēng)與審美意識,與晚明其它書家如倪元璐、張瑞圖、王鐸一起,匯成了一股強(qiáng)有力的革新浪潮,一洗書壇趙、董軟媚娟秀積習(xí),以一種陽剛之氣,沖擊并影響了當(dāng)時及之后的書壇畫苑。他的作品所以受到后人的珍愛,并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敬仰的忠義之士,其自身的藝術(shù)價值確實是不容忽視和低估的。毋用贅言,此件是他的精作,識者當(dāng)有同感。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請假得歸途次偶作詩軸》賞析
黃道周《請假得歸途次偶作詩軸》紙本行書 142×38cm 山東省博物館藏
釋文:倦游四壁已憐徒,人更倦多四壁無。自向千秋稱網(wǎng)景,誰從一節(jié)笑侏儒?山空薇蕨何須食,裳制芙蓉不易圖。學(xué)伎勞勞雙手在,屠龍仍是舊屠沽。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行書自書詩》賞析
明 黃道周 《行書自書詩》 本件作品曾經(jīng)韓蘧飛收藏。韓蘧飛(1913-1999),又名去非,解放戰(zhàn)爭時期曾任徐州市委書記、中共濟(jì)寧市委書記兼兗濟(jì)特區(qū)警備司令部政委等職,解放后曾任中共濟(jì)南市委秘書長,書記處書記等。晚年移居滬上,與唐云、謝稚柳等頗有交往,書畫收藏暨精且富。此幅作品外有謝稚柳題簽:“明黃道周自書詩軸,蘧飛同志藏,稚柳題簽”。
上海博物館書畫裝裱門市部裝裱,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方鑒藏印為韓蘧飛(一名去非)藏印。韓氏原華東局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與海上畫家多有交往。題簽:明黃道周自書詩軸,蘧飛同志藏,稚柳題簽。
釋文:北客橫馳弓馬便,渾流亦作梗河船??蓱z竹箭蕭蕭落,不直長安榆莢錢。華嵩已碎薊云寒,敢道勞人行路難。尚有監(jiān)門難盡處,蜂窩掇盡未交餐。白溝河過草橋頭,十日看云滄海愁。怪得青齊七百里,更無一水向南流。射聲響的每驚呼,蚱蜢又啼百澤枯。千金一線穆陵路,幸放春風(fēng)與鷓鵠(自白溝便東行八九百里,疑往登萊也,涂中所見,偶復(fù)有言。穆下落陵字)寒風(fēng)白日卷飛沙,但有親朋亦喪家。若為故園思愁悵,世問何處少梅花。險水危灘易折篙,平流亦自有風(fēng)濤。滄洲故老談舊事,莫說遺黎撫字勞。在處飛嗚鴻雁哀,面花猶作白團(tuán)灰。不是鐘期貪勝調(diào),輕移弦柱此中來。感爾繆綢相報心,裝綿衣袂熨沾襟。家山何處無鹽米,險為孤桐再破琴。(過滄洲僉張中賁還山悵然趁筆),兜隆家改儒冠,爾尚含飴憶睟盤。臘鳳已同銀鹿盡,最無事是把漁竿。狐裘誕葛已蒙戎,吳楚江頭共轉(zhuǎn)蓬。歸買百弓田種秫,王家兄自有無功。知爾拳拳不丑分,湘篁猶未鎖衡云。丹砂絲布吾無累,拜歲花前見鹿群。墓松廬菊已凄迷,黃葉紛紛未止啼。天下但余桑梓好,乖桃苦李望成溪。止子將送予上江留入南雍,因寄家信。壬午三月三日將此書作橫卷。河湄留滯,寂寞蓬窗拾得舊紙又書一過以當(dāng)力學(xué)。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草書海色五言詩》賞析
明 黃道周 《草書海色五言詩》此作品為黃道周《草書五言詩》,綾本立軸,作品共有三行。黃氏書法之特點彰顯無遺,字形扁方,以橫向為力量拓展,這正是魏晉書法同后世書法的根本區(qū)別,后人常謂黃氏之新,亦不知黃氏入古太深之故耳。釋文:海色真天地,風(fēng)根凈羽毛。練空不量度,銀漢坐客舠。萬里見秋葉,孤樽散魯濤。明時耽釣弋,魚鳥自深高。同秱中諸子中秋海上玩月,録似而德呂丈,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草書都南安寇湖五言詩》賞析
明 黃道周 《草書都南安寇湖五言詩》行草書筆法圓勁,渾厚迅猛,參以隸書筆意取橫勢,帶有漢八分的簡牘氣;結(jié)體呈俯仰欹側(cè)之勢,典雅高古,可謂獨樹一幟,充分表現(xiàn)出融漢隸于行草“間出已意”的創(chuàng)造精神。所言:“書字以遒媚為宗,加之渾深,不墜佻靡,便是上流矣?!边@正與其人品相似,剛正不阿,不流凡俗,表現(xiàn)出奇而不肆、狂而不怪的強(qiáng)烈個性。他行楷多而草書少,此軸行而兼草,飛揚騰沓,意興激昂,是其佳作??钭R:不戰(zhàn)歸仁者,英風(fēng)及比鄰。豈資貔虎力,坐覩桑麻春。清灑山川在,緾綿人物醇。果然千里驥,足下少飛塵。都南安寇湖,青門公袓正之,黃道周。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答諸友詩卷》賞析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之一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之二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之三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絹本,行草,高25.6厘米,縱270.5厘米,蘇州博物館藏。書體遒媚,字字活潑,間楷間草,灑灑落落,節(jié)奏感極強(qiáng),又頗有裝飾效果,當(dāng)為用心之作,而其中略見行氣相抵不合及行筆尖薄者,料應(yīng)是黃道周四十前后中歲之筆,至其晚年書法,則剛勁之中,自成精熟,離奇超妙直逼“二王”。黃道周的書藝以其超塵出世的氣派,深邃雋永的內(nèi)涵,扛鼎撥山的力度,剛健凝重的風(fēng)格,酣暢道密的墨韻被世人所重。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行草書甲申臘月諸友別苕水詩軸》賞析
明 黃道周 《行草書甲申臘月諸友別苕水詩軸》 紙本 縱四八.五厘米 橫一四一.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到達(dá)南京后,弘光皇帝昏庸侈逸,無意恢復(fù),逆黨專政,排擠正直朝士。建言獻(xiàn)策不被采納,使得黃道周徹底失望,弘光元年三月,他借祭祀禹陵之差南去,約四月十四日祭祀完畢,攜長子黃麑,和倪元璐弟倪元瓚,子倪子新、倪子封等人在紹興附近周游,寫下了《行書贈倪元瓚叔侄詩軸》(也稱《贈倪獻(xiàn)汝叔侄詩軸》),「虛名生已滿」、「深深負(fù)老樵」表達(dá)了他的壯志難酬,抑郁悲憤。
明朝時期著名書法家黃道周《行草書贈倪元瓚叔侄詩軸》賞析
明 黃道周 《行草書贈倪元瓚叔侄詩軸》 綾本 縱一五八.四厘米 橫五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諸友別苕水詩》和《贈倪元瓚叔侄詩》這兩幅作品是黃道周立軸行草書的典型作品,大膽奇崛的字體造型和靈動奔放的筆法,富有變化的墨法和各具特色的章法布局,大有「飛鳥入林,驚蛇出草」的境界,大幅的立軸巨制及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流暢奔放的氣勢和強(qiáng)悍的力度,有心報國無力回天的憤懣在書法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張揚和寄托。
黃道周善楷、行、草諸體書,又工隸書。他的行書和草書,行筆轉(zhuǎn)折剛勁有力,體勢方整,結(jié)字欹側(cè)多姿,樸拙的風(fēng)格同樣接近鐘繇。
從黃道周書論中,反映出他對魏晉書法是比較傾心的,尤其對鐘繇、索靖等具有古樸書風(fēng)的書法更為欣賞,而對其當(dāng)代書法,如董其昌的書法,則并非如此。
綜觀明代書法,在承接元代的基礎(chǔ)上又有所發(fā)展。此時期書法家們大都取法高遠(yuǎn),以晉唐以前為學(xué)習(xí)對象,并有新的個人面目,到明末更是到了個性化的高峰。為清代書法紛繁復(fù)雜的局面的先導(dǎo)。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