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長短原則
長短原則與疏密是息息相連,就字結構而言,有的字是長形,有的字是扁形(短)。試舉趙松雪《帝師膽巴碑》字為例: “四、西、十”為短字, “業(yè)、帝、華”則為長字。
我們可以稱字的結構是小章法,全幅作品為大章法。在篆、隸、楷、魏渚種書體中,長短原則尤為明顯。一定將短形字拉長,把長形字縮短,否則就失去了美的平衡和嚴肅性。當然,這也絕非是固定的模式,不變的程序,象《龍門二十品》、《爨寶子碑》就常出現反態(tài)結構,結構屬長的縮短,短結構的拉長,有意造成一種稚趣感。如《魏靈藏造像題記》中的“神”“達”二字,本應屬長結構,反而變短了?!稄埱锷煜耦}記》中的“劉”、“衛(wèi)”字,長結構也變短了。
這種特異結構,在北魏和南北朝時大量出現,也稱之謂民間書法。在結體造型上無拘無束,隨刀就勢,隨石就勢,風格駿逸豪放,這是稚拙的樸素美。短扁表現的沉厚,筆意縱橫,奔放自如,筆劃的揮灑和點的妙用井然有序。 “一切藝術中的法,只是法,是要靈活運用的,要從有法到無法,表現出藝術家獨特的個性與風格來,才是真正的藝術。藝術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如法炮制’的?!保ㄗ诎兹A)我們講的這個原則,也不是絕對的、永恒的,而是相對的。有人指責“館閣體”、“干祿書”的平庸字不分長短,型不分大,距不分疏密。然而,我們冷靜下來仔細賞讀“館閣體”和“干祿書”,再操筆臨一下,便能感覺到它的凝重沉靜的美。一切否定不是辮證法,何況我們臨寫時還達不到“館閣體”水平呢?我們探尋中國書法里的章法和計黑當白的美,尋找其中的奧秘,博覽群書,靜觀碑帖,從中可以悟出許許多多美的內涵。我在學習過程中試臨了顏真卿的《裴將軍帖》,他在長短筆運用上,大小參差,牡牝相銜,疏宕自在。其中“軍”、“虎”,”舞”的長筆運用,飛動灑脫, “臨”、“荒”、“耀”的短結構更是大膽沉著。
唐代·唐太宗《晉祠銘》、《溫泉銘》;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張旭《自言帖》;杜牧《張好好詩》;宋代·蘇軾《黃州寒食詩卷》;黃庭堅《李白憶舊游詩卷》;《:芝波神祠詩卷》;米芾《草書四帖》;元代·鮮于樞《杜甫詩卷》;《唐詩卷》;明代·宋克《杜子美詩》;解縉《自書詩卷》;祝允明《赤壁賦》;文彭《漁父詞卷》等等,在長短原則的運用上都是佳作。
以蔡襄的《腳氣帖》為例,此帖筆墨流暢,行氣始終連貫如一,字體長短適宜。一幅54個字的尺牘,順手捻來,淳淡婉美。黃庭堅評日: “蘇子美、蔡君謨皆翰墨之豪杰。”
歐陽修評日:“近年君謨獨步當世……”可見不是過譽之詞?!赌_氣帖》中“致未忘耳”四個字,一個“耳”字占位一行的二分之一,長筆一泄千里,氣度非凡。長與疏是相輔相成的,長筆正是疏的表現與需要?!岸弊值倪@一長筆,不是劃得筆直的線,彎中見力度,不失為一種外在的美。書法藝術的實質也就是人借助于筆的運行,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形狀,以顯示自己的內在的追求,讓欣賞者悟得其中美的存在。
4.粗細原則
在書法創(chuàng)作過程中,粗細的原則也是不可忽視的。粗細在于筆,提則細,按則粗。粗細的變化因字的結構而變化,一般的規(guī)律要求,筆畫少者宜粗,筆畫多者宜細。篆、隸、楷、行、草書皆為如此。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往往一個字中的筆劃也有粗細之分,何況通篇作品呢!
以趙子昂《妙嚴寺記》中“不、飛、方”三字為例,“不”字筆劃少而粗,“飛”字筆劃多而細,“方”字橫為細,點與撇為粗。
《爨龍顏》碑中“不、亂、長”三個字也是上述這原則,“長”字第一橫粗,二三橫細,四長橫起收筆為粗,中行筆為細,長捺入筆細,收筆粗。正是這種有節(jié)奏的運筆方式,使其產生美的動感,粗細的原則貫穿每個字、每一行、每一幅作品始終。在行草書中體現的則更為突出。從始至終全是粗狀,會成墨豬;從始至終全是細筆,則成游絲。粗和細的變化是根據需要而出現的,但每個人修養(yǎng)不同,所處理粗細的角度也不一樣。
米芾《重九會郡樓》帖中“山清氣爽九秋天,黃菊紅茱滿泛船?!倍渲小皻?、菊、紅、滿、茱”五個字都是粗筆,其它的字均為細筆?!扒濉弊肿笈詾榇郑蚁聻榧?;“黃”字中長橫為細,上短橫、下二點為粗。天趣形成,輕重緩疾。藝術家的修養(yǎng)必須轉化成形象。書法家要把創(chuàng)作的作品展現在讀者面前,沒有把握這創(chuàng)作的原則、藝術特點、運筆方法,而只是將感性韻知識化為實踐的創(chuàng)作,最后搞出來的作品也只會是圖解而已,沒有感人的藝術魅力。黑格爾在《美學》第一卷里有這樣一段文字:“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全在于他認識到真實,而且把真實放到正確的形式里,供我們觀照,打動我們的情感?!焙诟駹栒劦降摹罢鎸崱?,就是我們所理解的結構、用筆,麗“形式里”則是行氣與章法了。當然,“真實”的東西是
否扎實古樸,因內容不同有沒有變通能力,這些都是一幅作品成敗的關鍵。線條與點畫是躍在紙上直觀效果的顯象,或疏或密,或長或短,或粗或細,或大或小……….這“直觀效果的顯象”,包涵著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和基本功的功底。
-------------------------------------------
回復文字【目錄】,可查看過往文章及展覽語音導覽內容。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