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機緣,倒不說是命運安排,因為自小就很喜歡畫畫,上學時班里就畫最好的,父親早年讀兩年私塾,對書法有些天性,書法寫的不錯,加上上學中學也是明清時期留下一所學校,教師及學生家境殷實很有文化涵養(yǎng),那會可能環(huán)境,加上父親一點遺傳,很喜歡畫畫。學畫初期接觸臨摹齊白石國畫,何紹基書法,喜歡這些作品運筆和筆法,覺得非常美。也臨摹齊白石畫,何紹基書法,對筆墨,運筆、線條的節(jié)湊、對于道、對于陰陽、對立關系有了深刻認識。后來研究書畫線條,在畫畫過程中認識到運筆,用墨的有輕有重,有重又淡,有敗筆,有好筆法,所以研究書法線條、運筆,以至于對創(chuàng)作當中運筆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小時候學畫多半就是自己揣摩涂抹,后來參加工作用大白紙畫松鶴,花卉等等,沒有接觸到宣紙,筆墨表現(xiàn)還是很局限。但是主要寫生臨摹為主,畫了不少畫,對造型能力把握和結構有了深刻認識,直到 22歲時頂替父親工作,當時在單位父親的同門師友的孩子說到他表哥畫國畫,介紹認識了他哥哥,看到他的畫,給我一些畫冊,還有他本人的畫,也給我了一些宣紙,那會第一次接觸宣紙、算真正認識到國畫。后來夫人年輕同事給了幾本書《黃賓虹話語錄》、《美術叢刊》、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就是雪中送炭。后期大量時間仔細反復品讀了那幾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重新對國畫有了很深刻的認識,也給我未來走上畫畫這條路奠定了基礎。后來自己買一本《八大山人》掛歷,臨摹了不少畫,當時感覺出手很不錯,那樣一直畫畫到大概1975年,當時湘鄉(xiāng)縣舉辦書畫作品展,我機緣巧合參加了展覽,作品選送后組委會評價相當高,展覽結束后文化館就收藏了,展覽評委并反饋意見說:“我們這里還有畫畫這么好的人,從來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并要我以后好好畫畫。那一番話給我了相當大的鼓勵,那次展覽當時選中了我的三張寫意花鳥,那次展覽對我的肯定,我想是對我畫畫天賦的肯定,以至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著迷畫畫。后來因工作下鄉(xiāng)活動,鄉(xiāng)下條件也肯艱苦,但一直堅持寫生,創(chuàng)作。我想下鄉(xiāng)蹲點(工作任務)對于生活有了一些很深刻的生活體驗。 因一直喜歡讀書,后來下鄉(xiāng)回來經(jīng)常到縣上一個醫(yī)院圖書館長期去看書,那幾年看了很多的書,看書給我有了很大的認識,那會看西方的費爾巴哈哲學書籍, 巴金的 《家春秋》,矛盾的等等好多書。另外我對語言、音樂有很明銳的感覺,全國各地地方語言,以及京劇,民歌有非常好的感覺,學習學習就會了。對語言表達,唱腔,音調有很好的把握認識。所以畫畫、音樂,對于老生唱腔等很快掌握一種規(guī)律。我覺得都一個節(jié)湊問題,所以藝術的本質認識在我看來就是一種節(jié)奏的把握,在我畫畫過程當中,我對于這種節(jié)湊的把握使我更加對山水畫當中線條、筆墨,明暗,頓挫,意境大自然有了本能的認識,使我的畫面有節(jié)湊感,藝術美。后來工作調動一直在文化局工作,有機緣參加湖南省一次大展并獲獎,從此更加信心百倍,雖然那時畫畫創(chuàng)作條件艱苦,但在工作過程當中從未停止去畫畫,應該有上萬件稿件,也讀萬卷書籍。精心研究中國畫、哲學理論,山水畫一些創(chuàng)作理論。一直陸續(xù)參加了相關很多重要展覽走之今天?;叵胛业乃囆g之路,說機緣,倒不說是一種命運安排,讓我去做這件事并且做好。
黃賓虹他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承前啟后的大家。他在50歲前飽游飫看,上黃山、上九華、上泰山,登五嶺、雁蕩、暢游巴蜀 走遍大江南北。之后也算成一代名匠。他的繪畫,在我看來主要深研傳統(tǒng),與二十世紀的其他畫壇巨匠相較,黃賓虹更具學養(yǎng),更富于文人氣質。除了山水畫創(chuàng)作,他在金石學、美術史學、詩學、文字學、古籍整理出版等領域均有卓犖的貢獻。
黃賓虹作畫在意不在貌,不應重外觀之美,而應力求內部充實,追求“內美”國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黃賓虹應該總結了前人對于筆墨運用的經(jīng)驗,他在晚年總結出“五筆七墨”之說——“五筆”為“平、留、圓、重、變”,“七墨”即“濃墨、淡墨、破墨、漬墨、潑墨、焦墨、宿墨”諸法。如此,以筆為骨,諸墨薈萃,呈現(xiàn)“渾厚華滋”之象。
由此我覺得,黃賓虹便在實踐上,可以說也在理論上為中國畫筆墨確立了一種可資參證的美學標準。這是一個超越前人的,歷史性的貢獻。我覺得我也達到這個認識,并且我也做到了,并且我的作品比黃賓虹更加體現(xiàn)元氣淋漓,筆力圓渾,墨華飛動,我的畫風既現(xiàn)代,又很傳統(tǒng),意在追求中國畫筆墨技巧的最高境界,作品重一“寫”字,抒情寫意,筆墨渾厚,氣韻生動,大氣磅礴,雄強壯闊,造景具象又抽象,意境宏觀,情感投入比較深,我對生活有強烈的感受,所以畫面上充滿著積極向上的生機和活力,傳遞的是大氣磅礴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體現(xiàn)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作品極富變化,即沒有定型的套路,也沒有規(guī)范、成法與概念的束縛,亂中有序,動中有靜,柔中有剛,小中見大,平中見奇、黑與白、粗與細、節(jié)奏與韻律等等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處理。所以黃賓虹論畫要'亂’,'亂’的實質是對自由生存狀態(tài)的追求,是一種自由心境的表達,是擺脫一切規(guī)范成法,無拘無束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一種無法的境界,也即自由王國?!弊杂墒巧非蟮淖罡呔辰纾囆g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這種追求。所以我的畫追求自由,在我看來自由就是這樣一種貫穿到人的生活中,貫穿到世界觀中的態(tài)度,這種自由具有永恒的價值,它促使我們超越現(xiàn)實的世界,本想一個絕對的理念的境界。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超越,那么我們將永遠被束縛在現(xiàn)實的、物質的世界中,精神不能得到升華。最終淪為現(xiàn)實世界的囚徒。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超越,那么,在藝術中也就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所以因這個超越使得自己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努力去實踐。
在一九九八年應邀請參加中國美協(xié)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認識了劉勃舒院長和范迪安院長的,當時湖南參加的就我一個人,他們看見我的畫后很驚奇評價也很高,之后受劉勃舒院長之邀在中國畫研究院(目前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研討會,他一手操辦并邀請很多在京的理論家和畫家,大概有30多人。會議的主持人是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著名美術史家、美術理論家劉曦林先生。到會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對童和平的藝術成就進行了充分而熱烈的討論,很多人的發(fā)言很精彩,也很中肯。主要這么幾點:一是對劉勃舒先生的舉薦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揚;二是高度評價了我不求名利,埋頭治藝的藝術道路;三是總結了我的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就是大氣磅礴,氣勢恢宏;四是評價我藝術語言的構成因素以及成因。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郭曉川即席發(fā)言,主要就我的藝術成就和特色進行簡要的評述。和大家一樣,高度贊揚了劉勃舒院長對我的發(fā)現(xiàn)和推介,并且說劉勃舒先生對我的發(fā)現(xiàn)是驚人的。以至于后來與我的頻繁交往,對我評價很高,我覺得對于那次研討會那么多評論家,理論家對我評價我最大的收益就是他們很肯定我,以至于我更加信心百倍,明確我的創(chuàng)作方向。
筆墨是中國畫最基本的語言方式,也是中國畫特有的審美對象和審美價值。黃賓虹說“國畫民族性,非筆墨無所見”,即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造型、構圖、色彩是所有繪畫的要求,只有筆墨才是中國畫的特殊要求,是它的獨特語言和審美追求。許多畫家、批評家、藏家甚至鑒定家看不懂傳統(tǒng)中國畫,不懂筆墨,不能分辨筆墨的高下優(yōu)劣。筆墨是視覺的,是一種感知對象。研究它,首先要懂它,要看得進去,能夠感受、體味它。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鑒賞的積累。只有接觸與創(chuàng)作大量作品,能夠品出其奧妙,覺察出其慘淡微茫與千變萬化,才有可能對它進行恰當?shù)脑u說。筆墨有它的常軌,也是不斷演變的,長期畫畫和鑒賞當中總結新的筆墨經(jīng)驗,是我們研究書畫的不可缺少的。我的筆墨是集大成的筆墨,筆墨豐富多彩,畫風很獨特,對筆墨有很強的選擇性,我用重墨,也是為了墨中求層次,表現(xiàn)山川渾然之氣,表達自己感受的語言。我對山水畫的認識也是由于長期研究,習作,在不斷筆墨變化當中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簡單趨于復雜,由“傳移摹寫”的模仿到直抒自己的心意,我的畫之所以凝重、渾厚華滋,我想就是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體認,也是我山水熱情豁達心境的真實寫照。
中國畫的寫意境界是一種高度。中國繪畫,受到社會的、政治的強列的功利因素影響,從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作為藝術的純粹性,中國畫這種寫意的方式幾乎被忽略或淡化,對繪畫的科學性的片面強調凸顯了對中國畫領域寫意形式認識的膚淺。所以在畫畫當中集中、提煉、概括、刪繁就簡、法無定法、無法為法、我自有法、自然意趣、標新立異是中國畫的一種表現(xiàn)狀態(tài),這些表現(xiàn)也是中國畫藝術的價值取向,是需要我這些畫家用畢生不倦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達到的境界,我亦追求之。亂而不亂、齊而不齊是山水畫大師黃賓虹追求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理念,是他對石濤的“無法為法、法無定法”的理論詮釋。他說:“董源之畫近看只見筆、不辯所畫為何物,遠望之陰陽向背處處得體。無異于一幅極工細之作?!饼R白石也說:“青藤、八大、大滌子之畫縱橫涂抹余心極服之”。這是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畫進入自由王國的境界。這種無法必須在掌握藝術規(guī)律和客觀事物存在的規(guī)律的前提下才能達到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完美境界。所以,黃賓虹又說:“物理在握,是草率即工也?!币虼?,我也以此法入畫并把他做到完美也同樣我覺得我做到了。
對未來這么說吧:在亂而不亂中探究, 有法無法中求索,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上不拘成法,出奇制勝,努力自由的心靈追求,向往著藝術的自由王國,保持著抒情寫意的傳統(tǒng)基礎,創(chuàng)作一批山石景物結構陰陽向背的寫實特性的精品力作,或許有一天會走到該走到的地方。
小結:在我看來他是百折不撓,超脫豁達的精神氣質,他的這種氣質既由生活的磨礪和藝術精神中提煉而成,也多得自湘中山水及湖湘文化的滋養(yǎng)。他在前半生從事文化工作之便,他走遍湘中山水,浸潤樸野民風,追索神秘宋窯隱約閃爍的靈光,聆聽湘軍水師回蕩的吶喊、文人騷客詩詞的余韻及高僧誦經(jīng)的佛音繚繞從湘中山水間發(fā)掘更加豐富和深刻的精神文化內涵,滋養(yǎng)浩然之氣和自由、自然的心境,通過極富象征性和隱喻性的筆墨語言,轉化為大氣磅礴、張揚主體精神的全新山水畫,從而超越了湘中山水畫的地域性特征和傳統(tǒng)山水畫的筆墨程式,完成自己對筆墨本體語言的構建。
童和平山水畫用筆用墨自由無法,看似逸筆草草但能法度嚴謹,無法中又有法,我有我法,亂而不亂,構圖也不拘成法,能出奇制勝,表現(xiàn)著自由的心靈追求,向往著藝術的自由王國,保持著抒情寫意的傳統(tǒng),又合乎山石景物結構陰陽向背的寫實特性。實踐著黃賓虹亂而不亂,齊白石似與不似之間的民族藝術的審美追求,提升著中國山水畫的審美境界,實現(xiàn)著一種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型,拓展中國山水畫的新前景。他的筆墨語言相對傳統(tǒng)繪畫更加抽象,不注重微觀物象的刻畫,而注重宏觀境界的營造,注重語言的獨立性,注重藝術本體語言的表達,這種語言又用某種便于大眾接受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從而受到群眾和專家學者的肯定。他的畫呈現(xiàn)了 “自由王國”“無法乃至法”這也是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今他做到了,所以他也會成為一代巨匠。
在創(chuàng)作領域里,童和平屬于善變和敢變的畫家。其自由靈動的生命活力體現(xiàn)在繪畫中,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原始與文明、當下生存處境與自然山水意境、動與靜、愛與憎等矛盾因素的辯證把握,而通過獨具匠心的藝術處理--'節(jié)奏的審美調節(jié)',營構大氣磅礴、極具震撼力的全新水墨世界。與他的交談當中最能讓我感受就是他創(chuàng)作的基本理念--------自由的心境。他認為'自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藝術創(chuàng)造可以實現(xiàn)人的心靈的自由極限。'創(chuàng)作過程中理論上吸收石濤'法無定法,無法乃至法'的原理,作品內容上追求黃賓虹'亂而不亂'之法,其實質就是與客觀事物規(guī)律、藝術規(guī)律和自由自然的心境的完美結合。作品沒有僵化的程式面貌,靈活多變,生命的活力得到最大限度張揚。一切服從于情感與節(jié)奏的審美調節(jié),藝術家的主動性、主觀性得到充分發(fā)揮,筆墨自由而自然,近看亂而無法、縱橫涂抹,遠看氣勢磅礴,陰陽向背,不背自然規(guī)律,具備寫實效果。
《走出困惑--童和平山水畫的時代走向》一書,正是童和平藝術道路上的一個小結。該書主任編輯郭曉川指出'童和平的作品充滿了激烈地運動感,無論用筆、用墨還是構圖,都有自己的強烈特征。剛勁有力的飛動,渾然天成的淋漓,恰如一篇篇英雄的詩篇,又似奔騰咆哮的交響,仿佛從畫面中飄出雄健的旋律體現(xiàn)出完美的個人創(chuàng)造。'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他勤奮的、率真的,幽默的,在相中山水間、或村頭田間小道上,在孤寂空曠的畫室里繼續(xù)用他的筆揮毫著他追求自由的心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