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元氣之脫,皆脫在肝,故人虛極者,其肝風(fēng)先動,肝風(fēng)動即元氣欲脫之兆也。看到這一方劑,好像神仙暗中襄助,突然之間心明眼亮。對寒溫外感,大病瘥后,不足自復(fù),寒熱往來,虛汗淋漓,目睛上竄,勢危欲絕,或怔忡、或氣不足以息,諸癥只見一端,即宜急服來復(fù)湯!
張錫純的《衷中醫(yī)學(xué)參西錄》張師所創(chuàng)的來復(fù)湯:山萸肉60g、生龍牡各30g、生杭芍18g、野臺參12g、甘草6g。對寒溫外感,大病瘥后,不足自復(fù),寒熱往來,虛汗淋漓,目睛上竄,勢危欲絕,或怔忡、或氣不足以息,諸癥只見一端,即宜急服,讀完這一方劑后,好像有位神仙暗中贊助一樣,突然心明眼亮,對治療急危脫癥有了新的思路,張錫純對脫癥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凡人元氣之脫,皆脫在肝,故人虛極者,其肝風(fēng)先動,肝風(fēng)動即元氣欲脫之兆也,因而提出山萸肉脫救之功,較參、術(shù)、芪更勝,救脫之藥為第一,山萸肉對所有陰陽氣血不固將散者,皆能斂之,在實踐中,逐漸體會到,山萸肉大能收斂元氣,固澀滑脫,通利九竅,流通血脈,逐寒濕痺,來復(fù)湯中,加用龍骨牡蠣兩味藥,其固腎攝精,收斂元氣,對改變麻黃和附子汗多傷陽的弊端有其功,合為參附龍牡湯,提高了破陰回陽的作用。
肝寒要治腎
腎陰腎陽代表水火,水火是相互克制,達(dá)到平衡的?;鸫髣t水少,水大則火少?;鸫髣t水干,知柏地黃丸主之。水寒則火微,桂附地黃丸主之。腎陽虛的時候,那腎水是寒的,腎水從左邊上升到肝,這股陰寒的腎水,它到肝部就會寒凝肝經(jīng)。
這樣的病人,一看他手指甲都泛青泛烏,筋骨因為寒凝收引行走不便,是因為這些病人是肝寒嗎?肝寒只是表,本在腎,是腎中的寒水上泛到肝中來。
水生木,涼水生涼木。整個水上升到肝木上,這一整條木都是涼的。
而我們看夏天的木,是暖的。是因為陽火夠,把水溫暖了,上升到肝來,肝就溫暖了。治療睪丸痛的病人,是從肝入手,還是從腎入手,答案就很明顯了。
《景岳全書》中的“暖肝煎”。特別是暖肝煎中小茴香跟肉桂這兩味藥的配伍。暖肝煎專治療小腹疼痛、疝氣,以及肝經(jīng)所過之處疼痛的。
通過溫腎水來暖肝寒的,通過行肝氣來止肝痛的。
小茴香跟肉桂兩味藥,就是溫腎水以散肝寒的。如果肝寒再厲害,可加入?yún)擒镙?、干姜,最厲害的可加附子?br>有個婦女,腹中冷痛多年,指甲青烏,少腹為肝經(jīng)所過之地。用到少腹逐瘀湯,里面就有小茴香、肉桂、干姜。
通過這三味藥,溫腎陽來散厥陰肝寒。藥后,指甲就變淡紅,腹痛、痛經(jīng)也就好了。所以,肝寒要治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