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陳士鐸 在《辨證奇聞》 卷十一關(guān)于白帶的論述與治療 :“一下流白物如涕唾不止,自然而下者,甚則臭穢,白帶也。夫帶病俱是濕病,以帶名者,因婦人有帶脈不能約束故也。帶脈通于任督,任督病帶脈亦病。帶脈只婦人有之,所以束胞胎之系,婦人無帶脈,則難以系胎,故帶脈弱胎易墮,損傷帶脈,胎必不牢。然帶脈損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行房過縱送,飲酒出顛狂,雖無疼痛,其中暗耗,則白物自下。故帶病師尼、寡婦、嫁女多,處子少。況脾氣虛,肝氣郁,濕氣侵,火氣逼,安得不成帶下?白帶者,濕盛火衰,肝郁脾虛,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為榮血,變白滑物,由陰門直下,欲禁止不得。宜大補脾胃氣,少佐舒郁,使風木不閉塞地中,地氣自升于天上,脾氣健,濕氣自消。方用完帶湯:白術(shù)、山藥一兩,甘草、半夏一錢,前子、蒼術(shù)三錢,陳皮、荊芥五分,人參二錢,白芍五錢,柴胡六分。六劑全愈。此脾、胃、肝三經(jīng)同治,寓補于升,寄消于散。開提肝氣,則肝血不燥,何致下克脾土?補益脾土,則脾經(jīng)不濕,何難分消水氣。至補脾兼補胃者,脾胃表里,脾非胃氣強,則脾弱不能旺,然補胃正補脾耳。”
【論述】:完帶湯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帶下方。組成:白術(shù)一兩(土炒),山藥一兩(炒),人參二錢,白芍五錢(酒炒),車前子三錢(酒炒),蒼術(shù)三錢(制),甘草一錢,陳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帶下之證多與帶脈有關(guān)。帶脈屬奇經(jīng)八脈之一,帶脈圍腰一周,有如束帶,能約束諸脈,所以有“諸脈皆屬于帶”之說。如果帶脈失常,不能約束則為帶下。本方肝脾同治,量大者補養(yǎng),量小者消散,寓補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內(nèi),為脾虛肝郁,濕濁下注,帶下不止的常用方,服之可舒肝木,健脾運,消濕濁,從而使綿綿之白帶完全中止,故名“完帶湯”。
【功效】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肝脾不和,帶脈失約,濕濁下注;脾虛肝郁,濕濁帶下。癥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恍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本人在臨床常用本方加減變通治療陰道炎、宮頸糜爛、盆腔炎而屬脾虛肝郁,濕濁下注引起的不孕不育取得滿意效果。)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每次月經(jīng)干凈后連續(xù)服15劑。
【臨床病案】
袁 某,女,32歲,婚后四年,夫妻及雙方父母都心急如焚。一診于2012年3月16日經(jīng)朋友介紹初診。帶下數(shù)年,纏綿不已,量多,色白清稀,無臭味,面色萎黃,黑眼圈,納呆便溏,四肢困倦,疲勞,腰酸痛乏力,經(jīng)期尚準量少,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虛細。
經(jīng)西醫(yī)婦科檢查未發(fā)現(xiàn)子宮、輸卵管器質(zhì)性病變,有陰道炎、宮頸糜爛、盆腔炎 。 證屬脾虛不運,寒濕帶下。治擬健脾運中,升陽除濕。處方:生曬參15g,蒼術(shù)12g,炒白術(shù)30g,炒山藥30g,柴胡8g,黑荊芥6g,陳皮10g,車前子12g,炙甘草10g,炒白芍20g,芡實30g,
續(xù)斷12g,補骨脂10g,菟絲子15g,杜仲15g, 來診時月經(jīng)干凈后5天、連續(xù)服15劑。二診
于2012年4月16日來診,白帶明顯減少,只有經(jīng)前少量,胃納轉(zhuǎn)佳,食欲增進,大便成形,腰痛減輕仍
酸乏力 。按照前方加肉蓯蓉20g,巴戟天15g,連服15劑。 三
診 于2012年5月20日來診,服藥精神好轉(zhuǎn),腰酸痛月經(jīng)痊愈,月經(jīng)至今未來,無任何反應(yīng),建議去婦科檢查測試結(jié)果懷孕。老中醫(yī)王圣尉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