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傷寒證,全憑膽識。
望形察色,辨舌診脈,在乎識;
選藥制方,定量減味,在乎膽。
必先有定識于平時,乃能有定見于俄頃。
一.六經(jīng)病位:
太陽主胸中、主皮毛;
陽明主脘中、主肌肉;
少陽主膈中、主腠理;
太陰主大腹、主肢末;
少陰主小腹、主血脈;
厥陰主少腹、主筋膜。
六經(jīng)分主三焦,《傷寒論》一則曰胸中,再則曰心中,又次曰心下,曰胸脅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雖未明言三焦,較三焦更為詳明。
膈膜以上,清氣主之(肺與心也);
膈膜以下,濁氣主之(脾胃二腸腎膀胱也);
界乎清濁之間為膈膜(乃肝膽部分也)。
從膈上至胸脅,皆清氣與津液往來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飲。
由胃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瘀濁之物。渣滓燥結(jié),邪氣附之而成下證。
此三焦病癥之大要也。
二.六經(jīng)病理:
太陽、少陽、陽明、皆為陽病、熱病、實病。
少陰、厥陰、太陰、皆為陰病、寒病、虛病。
(表)
太陽發(fā)熱惡寒,可汗;
少陰無熱惡寒,不可汗。
(里)
陽明胃實,可下;
太陰自利,不可下。
(半表半里)
少陽寒熱往來,可清解;
厥陰厥熱進退,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氣血御外,正邪交爭而發(fā)熱,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因皮膚開合,汗腺通塞分為有汗中風(fēng)和無汗傷寒二證。
傷寒為散溫技能衰退,故以麻黃湯發(fā)其汗,中風(fēng)為散溫機能亢進,故以桂枝湯解其肌,凡此發(fā)汗解肌而愈者,即名太陽病。
若病未愈,遂礙三焦水道,引發(fā)寒熱往來,口苦咽干目眩各證,稱為少陽病,謂之半表半里。小柴胡湯為本病之主方。
正邪交爭愈久,津液蒸散或發(fā)汗利尿過多,腸胃津液枯竭,于是發(fā)生不大便,但惡熱不惡寒,煩渴譫語之陽明里實癥。輕則白虎湯,重則承氣湯。
若腸胃虛弱,失于運化,水谷不化,上吐下利,即為太陰病。
此與陽明病正成反比。陽明熱而太陰寒,陽明實而太陰虛也。理中湯溫中去濕,故為太陰病之專劑。
若產(chǎn)熱機能衰減,體溫降低則為少陰病,
因心陽不振,故脈必微細,但欲寐也;
因體溫不布,而四肢必厥逆也(少陰寒厥多而熱厥少,厥陰熱厥多而寒厥少)。此與太陽病正成反比。
太陽必發(fā)熱而惡寒,少陰必惡寒而不發(fā)熱。四逆湯強心生溫,實為少陰病之主劑。
注解:凡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厥陰病乃正氣消長進退之重要關(guān)頭也。
熱多于厥,故主病退。
厥多于熱,故主病進。
但厥無熱,病主不治。
此與少陽病正成反比。
少陽之寒熱往來,不過三焦不和,可以和解了事。
厥陰之厥熱來復(fù),則出生入死,關(guān)系重大。
厥陰之主劑,亦不離四逆輩,蓋非生溫無以退厥也。
縱觀六經(jīng)之變化,
三陽病惟恐其熱,三陰病惟恐其寒;
三陽病惟恐其實,三陰病惟恐其虛。
三陽病正氣未衰,病多屬進行性,故無死癥(其有死者,皆由誤治);
三陰病正氣衰弱,病多屬退行性,故多死癥。
精簡言之∶“三陽言實,三陰言虛。三陽言表實、里實、半表半里實,三陰言氣虛、血虛、氣血兩虛?!?br>
一部傷寒,蓋是如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