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wèi)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h.端木出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祥,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門生““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jīng)商之術(shù).多年的經(jīng)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游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jīng)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jīng)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孔子稱贊子貢為“瑚璉”(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zhí)政才能的人),是對子貢能力的肯定。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孔子的弟子們?yōu)槠浞H?唯獨子貢在孔子墓旁建茅屋,住了六年,而后又去他國游歷,卒于齊國(今山東臨淄).子貢墓在他的出生地--河南??h的大伾山下,據(jù)這里的老人講,幾十年前,子貢墓被一圈木柵欄圍著,而現(xiàn)在已不見蹤影.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化的進步,浚縣的子貢墓一定有再被世人瞻仰的一天.今天,河南??h有文廟--櫺星門一座,相傳孔子曾講學其間,門口的一株千年檜柏,相傳是子貢親手所植,就在幾十年前,這株古樹才死去,今天,一進櫺星門的大門,便可以見到那個倒在地上的粗大樹干,便是那株檜柏.2005年,端木氏的子貢后人在浚縣召開祭祖大會.至今,??h仍然分布著全村人都姓端木的一些村落.
子貢說神鳥
傳說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又有七十二賢人,子貢就是這七十二賢人中比較有名的一個。
子貢非常聰明,頭腦靈活,善于論辯。子貢靠著他的巧言善辯曾多次解救孔子及其他弟子于危難。據(jù)說有一次,子貞和子路一塊出去,恰好經(jīng)過鄭國的神社。神社前面有一棵千年古樹,枝椏茂密,郁郁蔥蔥,像一把大傘樣。樹上住著一種神鳥,神通廣大,變化萬方,屬于魑魅魍魎之類。子路見那鳥生得奇怪,很是稀奇,想也不想便爬上樹去,想捉只鳥來玩。誰知道鳥沒捉到,自己反而被神鳥用法術(shù)給吊在樹上了,不上不下,又難堪又尷尬。子貢見了,開始是驚訝,后來看見子路那副模樣又覺得好笑,知道是被神鳥給施了法術(shù),連忙向神鳥求情。幸虧他才思敏捷,伶牙俐齒,終于把神鳥說得心服口服,好像真的是自己拘禁子路不對,于是馬上放了子路,這才免了一場災(zāi)難。
子貢問政:
《論語》顏淵第十二之第七:“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div>
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鬃诱f,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戰(zhàn)備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貢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都難逃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談不上了。
子貢問友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nbsp;
子貢請教交友之道??鬃诱f,“誠心誠意地勸告他,善解人意地開導(dǎo)他,他不聽就算了,不要自討沒趣?!?nbsp;
子貢游說三國
子貢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孔子曾把他比喻為瑚璉。瑚璉者,宗廟之貴器也。當時,齊國權(quán)臣田常欲作亂,但又畏憚高、國、鮑、晏等大臣,于是勸齊君興兵伐魯,企圖削弱諸臣??鬃拥弥⒁院螅銓Φ茏觽冋f:“魯國乃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你們?yōu)楹尾怀??”子路、子張、子石等請行,孔子皆不準。子貢請行,孔子非常高興地同意了。
子貢來到齊國,對田常說:“君興兵伐魯不好。魯是難伐之國,其城墻薄而低矮,其土地狹而淺薄,其君主愚蠢而不仁,其大臣虛偽而無用,其人民厭惡戰(zhàn)爭。這樣的國家不可與之交戰(zhàn)。君不如伐吳。吳國城高而厚,地廣而深,兵甲堅而新,將士精悍,武器裝備精良。這是最適宜討伐的國家。”田常一聽,氣得臉色都變了,說:“先生之所難,乃人之所易;先生之所易,乃人之所難。先生如此教我,卻是為何?”子貢回答道:“我聽說,憂在內(nèi)者攻強敵,憂在外者攻弱敵。現(xiàn)今君之憂乃在國內(nèi)。我聽說君曾三次欲加封而不獲成功,就是因為有大臣不贊同。齊國若伐魯獲勝,則齊國疆域擴大,國君威望大增,大臣地位更加鞏固,而君卻無功可言,國君就會日漸疏遠你,君若欲成就大事,就難上加難了。更有甚者,君在齊國的地位和處境也危險了。所以我認為不如伐吳。吳國強大,伐吳不勝,損兵折將,大臣內(nèi)空,如此一來,孤主在上,只有依賴君了?!碧锍R宦?,不覺擊掌稱善,便問道:“我們已出兵伐魯,若轉(zhuǎn)而伐吳,大臣懷疑我,該怎么辦?”子貢說:“君暫時按兵不動,我請出使吳國,說動吳國救魯而伐齊,君就可以移兵迎吳了?!?/div>
于是田常就派遣子貢出使吳國。子貢對吳王說:“當今之諸侯國,惟齊與吳最為強盛?,F(xiàn)在齊以萬乘之國而伐千乘之魯,與吳國爭強,我為大王深感憂慮,特請大王救魯伐齊。救魯可以顯名,伐齊則有大利。大王揮師北上,誅暴齊,服強晉,存亡魯,鎮(zhèn)撫泗上諸侯,一舉而稱霸,利莫大焉。”吳王說:“您所言極是。但是我憂慮的是,越國有報仇之心,待我滅越以后再北上救魯如何?”子貢說:“越國之弱勝于魯國,吳國之強不如齊國。王若置齊而伐越,齊國早已滅掉魯國了。大王既然追求存亡繼絕的名聲,又畏懼強齊而攻滅弱越,豈能顯示大王之勇!保存越國,可以向諸侯顯示大王之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大王不就成就霸業(yè)了嗎?如果大王還擔心越國,臣請東見越王,令其出兵隨大王北上?!眳峭醮笙?,就讓子貢出使越國。
越王聽說子貢到來,親至郊外迎接。越王說:“此乃蠻夷之國,大夫何以辱而臨之?”子貢說:“我此次前往吳國,勸說吳王救魯伐齊,吳王非常愿意,但又擔心越國,想伐越后再北上。這樣,越國就危在旦夕了?!惫篡`請求子貢出謀救越。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狠而殘暴,群臣不堪;國家連年戰(zhàn)爭,士卒疲弊,不堪忍受;百姓怨聲載道,大臣人心混亂;忠臣伍子胥強諫而死,佞臣太宰伯專權(quán)。所有這些都顯示出吳國的敗亡之象。王若能出兵助吳伐齊,以驕其志,送以重寶以悅其心,卑辭以尊其威,吳王必定揮師北上伐齊。吳王被打敗,此乃大王之福;吳王若勝,必然兵臨晉國。臣請北見晉君,使其共同攻打吳國。其精銳被齊國削弱,大軍又困于晉,吳軍實力必然削弱,然后大王乘其弊,必然滅亡吳國。”越王勾踐非常高興。
子貢辭別越王,回到吳國,將越國愿意出兵助吳攻齊之事告訴吳王。果然沒過幾天,越國大夫文種就帶著重禮來到吳國,向吳王表達越王愿親自率兵助吳攻齊的誠意。吳王大喜,對子貢說:“越王愿親自隨從寡人伐齊,先生以為如何?”子貢說:“這不妥。諸侯會認為大王不義。大王只要接受禮物,同意越國出兵,謝絕越王親臨就行了?!眳峭醪杉{了子貢的建議,于是舉傾國之師北上伐齊。
子貢又到晉國,對晉君說:“齊國與吳國即將開戰(zhàn),若吳國戰(zhàn)敗,越國必然乘勢攻吳。若吳國打敗齊國,吳國必然兵臨晉國,晉國不可不預(yù)先防備。”晉君一聽,感到非常恐慌,就問子貢該如何應(yīng)對。子貢說:“惟有厲兵秣馬,才有備無患?!?/div>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