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通史之郡國并行(第二十集)學習記錄

上一集楚漢戰(zhàn)爭說的是秦朝末年,由陳勝吳廣發(fā)起的推翻秦朝的農(nóng)民起義被項羽劉邦接手,于公元前 206年10月覆滅了秦帝國15年的統(tǒng)治。隨后以劉邦和項羽為主的楚漢戰(zhàn)爭打了4年多,于公元前202年2月,以劉邦戰(zhàn)勝項羽結束,由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tǒng)一王朝--漢朝。項羽和劉邦作為農(nóng)民起義領袖,在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風格和才能,項羽的“自矜功伐,以力征服天下”的做法,以及大局觀不夠,不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心胸不夠開闊,關鍵時刻存婦人之仁等特點決定了項羽盡管是“近古以來未嘗有”的將才,但仍免不了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亡國身死的命運。而劉邦能審時度勢、善于用人,發(fā)揮群策群力,雖“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論穩(wěn)定后方,安撫百姓,輸送兵源軍需,確保前線糧草供給,不如蕭何;論集結百萬將士,戰(zhàn)必勝攻必取,不如韓信?!钡@些能人皆為劉邦所用,就是劉邦能取勝的主要原因。

漢承秦制--漢朝建立之初,采用的是郡

歷史的車輪飛速旋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滅亡,之后楚漢戰(zhàn)爭又打了四年,于公元前202年5月劉邦戰(zhàn)勝項羽,在六位諸侯王的擁戴下,建立漢朝,劉邦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在新王朝統(tǒng)治的頂層設計時,漢朝君臣選擇了基本沿襲秦朝法令的做法,史稱漢承秦制。然而有一種制度沒有照搬承襲,它就是秦朝全面實行的郡縣制,與秦朝不同,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了郡縣與分封并行的體制。但是這一體制卻給漢初政權的穩(wěn)定埋下了嚴重隱患,但卻是漢初不得不采用的政治體制,因為劉邦能成為漢高祖是建立在諸侯王擁躉的基礎上的,而若不分封諸侯王,聚攏人心,形成合力,則難以取得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勝利后如不舉行分封,則難以穩(wěn)定局勢。

分封制在漢朝之前的中國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而全面的郡縣制卻只在秦朝實行了十幾年的時間。全面的郡縣制雖能使中央高度集權,但看似無比強大的秦帝國卻僅僅存在了十五年就迅速滅亡,也使得漢初的君臣們不能不對秦朝實施的全面郡縣制的效果產(chǎn)生懷疑。他們試圖在郡縣制與分封制中找到平衡,使大漢王朝能長治久安。綜合以上,實行了郡國體制。

七位異姓諸侯王占據(jù)半壁江山,并握有丹書鐵券

丹書鐵券(或稱丹書鐵契)是用鐵鑄造而成,上面的字鑄成紅色,鐵卷上刻著誓言。在漢初,鐵券上信誓旦旦地刻著“使黃河如帶,泰山如礪,漢有宗廟,爾無絕世”,表明漢王朝將永遠承認諸侯國,諸侯王及其子孫也將永遠效忠漢朝廷。

公元前202年,剛成為皇帝不久的劉邦為了鞏固統(tǒng)治,籠絡功臣,就以丹書鐵券的形式與七位異姓諸侯王盟誓,表明只要漢王朝的江山在,就會讓諸侯國永不絕嗣。丹書鐵券一分為二,由皇帝和受封者各執(zhí)一半,代表著皇帝給諸侯的至高承諾。這七位諸侯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敖、燕王藏荼、長沙王吳芮。由于他們均非皇室劉氏,歷史上稱為異姓諸侯王。

函谷關是秦漢時期最為著名的一道關口,在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這里成了劉邦與諸侯王統(tǒng)治勢力的分界線。劉邦雖然貴為皇帝,但其直接統(tǒng)治轄區(qū)只有函谷關以西,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十五郡,采用全面郡縣制,中央統(tǒng)治通過郡縣直達地方鄉(xiāng)里。函谷關以東的廣大關東地區(qū),全部分封給七個異姓諸侯王,諸侯國雖然接受漢王朝的統(tǒng)一管理,但擁有很大的行政、司法、軍事權,是一個高度自治的獨立王國,其實力足以與中央朝廷相抗衡。

漢初時面臨的政治制度的選擇,要么是單一的郡縣制,要么是郡國并行制,但劉邦選擇了郡國并行制。這里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分析起來,客觀的原因可能更大一點,當時劉邦也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采取這樣一種制度,才能維持表面上的大一統(tǒng)局面,才能夠獲得皇帝的地位,得到更多的人的擁護。

秦漢之際,各大軍團并立,逐鹿中原,劉邦出身卑微,勢單力薄,要想取得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必須聯(lián)合一切可以聯(lián)合的力量,七個異姓王在當時均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劉邦必須爭取的盟友和輔佐。

裂土分封,不僅是劉邦爭取他們的手段,也是他們擁戴劉邦對抗項羽的前提。公元前202年10月,劉邦與項羽決戰(zhàn),約韓信、彭越合擊項羽,因劉邦沒有分封他們?yōu)橥?,兩人都按兵不動,導致劉邦大敗。劉邦審時度勢,封他們?yōu)橥?,兩人才率軍前來,共同打敗項羽。因此,分封異姓諸侯王,對劉邦而言,實為無奈之舉 。

劉邦在楚漢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了項羽, 是因為團結了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才很快地戰(zhàn)勝了項羽。因此分封也無可奈何地,不同時機地采取了分封的辦法,來項固和壯大自己。

曾經(jīng)的盟友可以共同打天下,但不可以共同坐天下

然而,由于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勢力太大,很快成為漢王朝的巨大威脅。劉邦登基僅五個月,便發(fā)生了燕王藏荼謀反事件,劉邦親率大軍平叛。藏荼的實力在七個諸侯王中,并不突出,因此劉邦僅花了不到2個月就順利平定叛亂。藏荼勢力剛被削平,又有人告楚王韓信謀反,這令劉邦剛剛放松的神經(jīng)又繃緊了。韓信為漢初三杰之一(三杰是指張良、蕭何、韓信),是楚漢戰(zhàn)爭時期的最為杰出的軍事家,為劉邦取得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若韓信造反,剛剛建立的漢王朝就將面臨傾覆的危險。聽到此消息,劉邦感到很恐慌,為了政權的穩(wěn)定,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因為他對韓信的猜忌或忌憚由來已久。因此,即便沒人告發(fā)韓信,劉邦也一定會想辦法剪除他。

在現(xiàn)今河南省淮陽縣城區(qū)有一座普通的橋,名叫平信橋,雖然歷經(jīng)了多次重修,但兩千多年來它的名字從未更改過。之所以叫平信橋,是因為傳說這里是劉邦逮捕韓信的地方。當時,劉邦采納陳平的計謀,假托巡游云夢澤,在韓信來此拜謁時,令武士將其抓捕。當年一同打江山時,韓信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劉邦不忍心將韓信處死,將其貶為淮陰候,置于京師眼皮底下嚴加控制。劉邦對韓信一直不是很信任,從一再遷改封韓信就可以看出。韓信是否真的謀反,后世及史學家的看法也不一致,但劉邦為了消除隱患是一定要把韓信消滅的。韓信被廢為淮陰候后,除掉了劉邦心頭一大塊心病。但接下來該如何處理韓信統(tǒng)領的楚地呢?韓信被抓之后,劉邦在一位大臣的建議下,將楚地和關東其他一些地方,分封給皇室子弟,把自家人安插到異姓諸侯國之間,與異姓諸侯王抗衡。

這年正月,劉邦封堂兄劉賈為荊王,王五十三縣;弟弟劉交為楚王,王三十六縣;哥哥劉喜為代王,王五十三縣;庶子劉肥為齊王,王七十三縣。同姓諸侯與異姓王形成犬牙交錯的局面,力量大致相當。

劉邦之所以這樣做,其中可能還有一種歷史慣性在里面。歷史上分封這種體制是一直在延續(xù),另外是在剪除了異姓諸侯王之后,劉邦認為異姓諸侯王之所以會背叛他,是因為他不姓劉,跟自己不是同心同德,而劉姓諸侯就比較可靠,一旦大漢有難,他們會維護大漢。因此就這樣誕生了許多同姓諸侯王。

匈奴進犯北方,漢初還無足夠力量予以剿滅

風暴從北方席卷而來,又一場戰(zhàn)爭即將爆發(fā),匈奴昌頓單于趁中國內(nèi)亂,迅速控制了塞北蒙古高原,并向南侵犯中原。公元前 201年(漢朝建立的第2年),匈奴攻打諸侯國代國都城馬邑,面對匈奴人的強勢進攻,韓王信投降匈奴。公元前200年,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北伐韓王信及匈奴。然而由于輕率冒進,在平城自登山(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竟被匈奴四十萬精兵團團包圍,險些喪命,七日后才僥幸脫險。

傳說,當時漢軍內(nèi)外聯(lián)絡中斷,無法相救。劉邦采納陳平之計,重賂匈奴閼氏,在閼氏勸說下,冒頓解圍之一角,漢軍乃得突圍,至平城與主力會合。匈奴引兵北去,漢亦罷兵,派劉敬與匈奴結和親之約。

呂后殺韓信,表現(xiàn)出了解決困難時高超的手段和決策力

河北省邯鄲市曾經(jīng)是趙國的都城趙王城,公元前199年12月,劉邦回師長安,路過這里。趙王張敖是劉邦的女婿,他娶了劉邦和呂后的女兒魯元方主,對于此次劉邦的駕臨,張敖甚是恭敬。劉邦個人非常傲氣,處處擺架子,鄙視人。在此情況下,趙國下面的一些大臣和趙相看不慣。當時趙相叫貫高,還有位大臣叫趙平,看不慣劉邦的作為,認為他太傲氣了,氣不平,曾為了他打天下而出生入死,現(xiàn)在當皇帝了卻瞧不起人,不如把他殺了。貫高等人決定在劉邦上廁所時刺殺他,劉邦決定突然離開躲過了這一劫。次年,劉邦將趙王張敖貶為宣平候,改封自己的兒子代王劉如意為趙王。隨后的趙國依然沒有平靜,公元前197年9月,趙相國陳豨(xī,大野豬)發(fā)兵反叛,自立為代王。劉邦率兵征伐,離京前令韓信、彭越跟隨自己出征,不料韓信,彭越像當年劉邦與項羽決戰(zhàn)時一樣,再一次稱病不從,這件事令劉邦耿耿于懷。此時,有人告發(fā),淮陰候韓信與陳豨勾結,要乘劉邦不在長安之際,里應外合,襲擊留守的呂后和太子劉盈。在劉邦率兵平叛時,長安宮中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這一幕的主導者,是劉邦的皇后呂雉。她與相國蕭何合謀,謊稱劉邦已殺陳豨,騙韓信入宮道賀,將其抓獲,蕭何本以為呂后會先關押韓信,等劉邦回朝后再做處理,沒想?yún)魏舐冻龊堇钡囊幻?,不僅立即在長安宮鐘室,將韓信斬首,而且夷滅韓信三族。頓時朝野上下,陰風慘慘,韓信這位劉邦昔日的盟友,最終成為劉邦心中最大威脅人物,在政治的需要下,就這樣走到了盡頭。當年賜給韓信的丹書鐵券也已與廢紙無異。

韓信在被呂后抓捕時,就曾仰天長嘆,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一代梟雄以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與他有關的故事卻并沒有因為他的去世而終止,在他的家鄉(xiāng)淮安,至今仍能隨處見聞到許多有關的紀念性的建筑和傳說,他的一生業(yè)績至今仍被無數(shù)人所傳頌。

異姓諸侯王相繼被滅,劉邦穩(wěn)定了漢初的

在韓信被殺后,彭越也未能幸免,最終也以謀反罪被砍頭示眾,身體剁成肉醬,分給諸侯王。

韓信、彭越一個個被殺,淮南王英布心驚膽戰(zhàn),當他接到彭越的肉醬時,擔心自己也落得這樣的下場,促使他選擇反叛。英布認為,漢將中只有韓信、彭越是他的對手,現(xiàn)在這兩個人都被劉邦殺了,而劉邦年老患病,不可能親自出征,所以英布有恃無恐,很快攻陷荊國。漢王朝又一次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危急關頭劉邦不得不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遠征。

公元前195年10月,劉邦在蘄(qi)縣西大敗英布,英布逃至番(fan)陽,被當?shù)厝怂鶜ⅲ欢鴦钜哺冻鼍薮蟮拇鷥r,他被流矢擊中,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從公元前202年起,一直到公元前195年,長達七八年的時間,劉邦的主要精力用在了鏟除異姓諸侯王上。他分封的七個異姓諸侯王藏荼、韓信、彭越、英布被殺掉,張敖被廢為列侯,韓王信逃到了匈奴,這些人曾經(jīng)是他的盟友,但是為了王朝的利益,劉邦拋棄了情誼,就連后來被封為燕王的盧綰,他本是劉邦最親密的發(fā)小,但也因被懷疑要造反,受到大軍的征伐,被迫逃往匈奴。異姓諸侯王中,僅留下了一個勢力最小的長沙王吳芮。與此同時,劉邦企圖以血緣關系來維系王朝,陸續(xù)分封齊王劉肥、吳王劉濞、代王劉恒等劉姓子弟為王。此時,相比于異姓諸侯王而言,劉姓諸侯王所占的地盤更為廣闊。

大風歌流千古

行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在沛縣流行多年,經(jīng)久不衰的戲曲《大風歌》歌詞的作者正是在沛縣豐邑生活過的劉邦。劉邦打敗英布回師途中,路過老家沛縣時隱約意識到自己將不久人世,便決定留宿幾日,設宴款待父老鄉(xiāng)親。時光仿佛倒流,家鄉(xiāng)的風景并未改變,而自己已經(jīng)蒼老,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切,回想起十幾年的崢嶸歲月,劉邦感慨萬千,不禁慷慨悲歌:“大分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唱罷,已是老淚縱橫。劉邦臨死前,他與大臣殺白馬,歃血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如此,劉邦似乎可以放心了,他所建立的漢王朝,可以穩(wěn)定地發(fā)展下去了。行白馬盟誓,非同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約,是希望劉姓政權能夠永遠延續(xù)下去。

漢惠帝在位七年,實則呂后把持朝政

公元前195年5月,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十七歲的劉盈成為新皇帝,即漢惠帝,呂后被尊為皇太后,惠帝為人善良柔弱,與性格強悍的母親呂后相處自然居于下風。因此,在位七年期間,朝政實際上掌握在性格強悍的呂后手中。

1999年,考古人員在山車章丘洛莊發(fā)現(xiàn)了第一代呂王呂臺的葬墓,陪葬坑里不僅出土了呂大官印,呂內(nèi)史印和呂大官丞,三種呂國的官署印章,而且出土了大量刻有齊字樣的銅器和漆器,經(jīng)考古研究,這些物品應是齊國制作的,是劉姓齊王為討好呂后主動進頁的。

漢惠帝后呂后立過兩位少帝

呂后臨朝聽政,大封呂氏后人

在呂后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87年,曾經(jīng)分封過了六個諸侯王,其中就有呂國,呂國是呂后的侄子,被分封到了齊國原來的濟南郡,濟南就是呂國的國都。

在呂國洛莊八百公里以外的陜西省博物館,珍藏著中國唯一的一枚漢代玉璽,它的主人正是呂后。當時呂后就是用這枚印章分封了呂姓諸侯王。當時漢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權被牢牢地掌握在呂后手中,開太后臨朝聽政之先河。漢惠帝死時,呂氏己當政五年,她立年僅數(shù)歲的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大封呂氏族人為王。呂后親自聽政后,比較明顯地傾向于照顧呂氏家族的利益,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很多不滿,在她活著的時候,還能被壓制,等她死后,呂氏和大臣的矛盾就激化了。

公元前180年7月,呂后病死,歷史再一次出現(xiàn)轉折。呂扣臨死前,命呂祿統(tǒng)領北軍,呂產(chǎn)統(tǒng)領南軍,告誡二人,當年高帝平定天下,與大臣們約定,非劉氏王者,天下興擊之,如今呂氏為王,大臣們肯定內(nèi)心不服,一旦我死,皇帝年少,大臣們恐怕要發(fā)動兵變,你們一定要率領軍隊保衛(wèi)皇宮,而不要送喪,被別人所制。直到咽最后一口氣的時候,呂后仍惦記著保住呂家的地位,然而她剛剛死去,齊王劉襄即聯(lián)合劉姓諸侯王,起兵反呂。長安一片緊張氣氛,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與朱虛候劉章設下計策,奪取南北軍,誅滅呂氏,廢掉呂后所立的另一位少帝劉弘(劉弘是劉恭的弟弟,劉恭因說要為生母報仇而被呂后廢掉,改立劉弘為少帝),迎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恒,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無為而治,同姓諸侯王開始作亂

賈誼諫言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在現(xiàn)今江蘇徐州獅子山,被發(fā)掘的楚王墓隨葬坑出土了數(shù)千件彩繪兵馬俑。1984年,一個施工隊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這個隨葬坑,坑內(nèi)出土了數(shù)千件彩繪兵馬俑,陶俑手中所持多為象征性兵器,是漢初分封的楚國軍隊的模型。當時,諸侯王的權勢可見一斑。在距離葬坑300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墓穴,該陵墓藏于獅子山,海拔 54.3米的主峰腹中,氣勢恢宏,南北總長117米,鑿石量5100余立方,墓室面積850余平方米。獅子山楚王墓的發(fā)現(xiàn),再現(xiàn)了漢初同姓諸侯王的強大實力。文帝三年,濟北王劉興居起兵反叛,文帝六年,淮南王劉長叛亂,這兩件謀反事件,雖然都沒造成大的混亂,但靠血緣關系結成的分封制,顯現(xiàn)出巨大的弊端,新的危機正住擴大。

在呂后的問題解決之后,又出現(xiàn)新的問題,就是同姓諸侯王勢力坐大,中央無法去控制它。因此在封地內(nèi),諸侯王勢力的發(fā)展和中央王權之間形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此后如何解決同姓諸侯王,成為文帝首先面臨的問題。

賈誼是湖南長沙市人,曾擔任長沙王太傅,他是漢文帝時的卓越人物,雖然很年輕,但才高八斗,尤其對國家大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向漢文帝上呈著名的《治安策》,闡述了國家長治久安之策,尤其對當時的分封制,給漢王朝帶來的巨大隱患,作出了分析。賈誼分析了當時的同姓諸侯王的情況,他說現(xiàn)在的漢朝,就像一個得了手足重癥病的病人一樣,他的小腿粗得跟腰一樣,他的腳趾粗得跟小腿一樣,這種狀況如果不及時訪療,即便是扁鵲在世,也很難醫(yī)治了。他的意思就是說,現(xiàn)在趕快對同姓諸侯王要進行醫(yī)治,削減他們的封地,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對賈誼的建議,漢文帝深以為然,但認為時機還沒有成熟,并沒有馬上采納。漢文帝堅持,將清靜無為的國策放住首位,盡量不引發(fā)事端,不擾民,使國家在經(jīng)過長期的戰(zhàn)亂紛擾后,能恢復生機,漸漸興盛。

公元前168年,賈誼年僅三十三歲即去世,稱得上是漢王朝的一大損失,不過又一位青年才俊脫穎而出,他就是太子家令,人稱智囊的晁錯。公元前 165年,晁錯上書,建議削藩,也就是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年,齊王劉則死,無子,文帝借此機會于次年重封齊國、淮南國時,將齊國一分三,淮南一分為三,履踐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策。

漢景帝重用晁錯,繼續(xù)對同姓諸侯削藩

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享年47歲,執(zhí)政24年,不算之前的2個少帝,文帝算是漢朝的第三個皇帝),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景帝即位后,晁錯得到進一步重用,提出了許多改革措施。公元前154年,晁錯再次建議削藩,上書洋洋三十篇,其主要矛頭直指吳王劉濞。晁錯認為對于諸侯王而言,你削藩他要反,不削蕃他也要反,因此極力勸景帝削藩,加強鞏固政權。景帝并沒有完全聽取他的意見,只是采取了很小的一部分措施,但是也激起了諸侯王的強烈反彈。

象山(現(xiàn)今浙江寧波的下轄縣)產(chǎn)鹽歷史很悠久,從漢朝之初已經(jīng)開始,已有將近兩千多年的歷史。象山在吳王劉濞的封國內(nèi)。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在諸侯王中實力最強。吳國東面臨海,可煮鹽牟利,境內(nèi)有銅山,劉濞派人鑄銅錢,號稱吳錢遍布天下。此時,其他諸侯國也紛紛擴大自己的實力,景帝顧慮重重,生怕一招不慎,招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劉濞也知道,下一個輪到收拾的就是自己了,于是悄悄聯(lián)絡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準備起兵反叛。當朝廷削奪吳國封地的詔書一到,劉濞率先在廣陵起兵(廣陵是指現(xiàn)今江蘇揚州市主城區(qū)),打出誅晁錯的口號,諸侯紛紛響應,史稱七國之亂。一時間,戰(zhàn)爭的烽火彌漫了全國,盡管漢景帝已有所準備,然而七個諸侯國同時反叛,還是遠出乎他的預料。景帝趕緊派太尉周亞夫等將領,分兵三路阻擊叛軍。景帝此時還年輕,執(zhí)政時間不長,七國之亂讓他整日坐臥不安,驚慌失措,讓他想到削藩之舉是否太草率了,一心想盡快消弭戰(zhàn)爭。而當時劉濞恰恰提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所以想把晃錯犧牲掉,來消滅戰(zhàn)爭,如果能行,就是最好的結果,于是他就接受了袁盎的建議,準備斬殺晁錯。在晁錯上朝時,將其逮捕,并立即行刑?;五e穿著朝服在東市被處以腰斬之刑,然而晁錯之死,并沒有立即阻止劉濞的反叛步伐,當朝廷使者令劉濞拜受皇帝詔書時,劉濞自稱東帝。至此景帝放棄幻想,一心平叛。

吳楚軍首先遇到景帝的弟弟梁王的堅決抵抗,攻城不下,太尉周亞夫趁機斷其糧道,叛軍轉而進攻屯兵昌邑的周亞夫軍,周亞夫堅壁不出,待叛年斷糧,人心渙散,大敗其軍,劉濞棄軍逃走,僅有數(shù)千將士隨從,楚王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東越王殺了他,將他的頭送往長安,七國之亂僅三個月就被平定。

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后,漢景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一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像吳楚這些過去的諸侯王封國,把它拆分為很多小侯國,削弱它的力量。二是改革它的官秩,就是諸侯王的官過去是諸侯自己設立的,現(xiàn)在改為天子給其設官。公元前145年,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治國,將諸侯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降低官員的級別,改丞相為相,減省吏員,以示中央官區(qū)別。由此諸侯王權力大大削弱,中央集權顯著增強。

漢武帝行推恩令、左管律、附益法

諸侯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公元前142年,年僅十五歲的劉徹提前舉行成人禮,因為此時景帝已經(jīng)病入膏肓,一年之后景帝駕崩,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經(jīng)過文景之治后,漢王朝已步入鼎盛時期 ,中央與地方諸侯王的勢力對比,已發(fā)生全面逆轉,強勢的漢武帝將對諸侯王的問題,做徹底地解決。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所謂推恩就是諸侯王可以將皇帝的恩澤推廣到自己的子孫,把皇帝給的封地再分給自己的子孫為列侯。推恩令一下,諸侯王的封地化整為零,變大為小,勢力被進一步削弱了。漢武帝決心做最后的整頓,特意頒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規(guī)定,王國官為左官,以示歧視。漢代是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所以從名號上講,凡是在諸侯王任官的,從名號上就低人一等,同時規(guī)定,凡是在諸侯任官的官吏,朝廷永不再錄用。附益法是要限制士人、官僚與諸王交游,以禁止朝中的大臣和諸侯王之者結成朋黨,朝廷的大臣不允許和這些諸侯王,或者這些官吏相互的來往。左官律和附益法實際上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從此,諸侯王惟得衣食租稅,不得參與國政,已與一般富豪無異,分封制終于名存實之。擾攘百余年的諸侯王問題至此得以基本解決,郡國并行也告結束。

 

漢朝在新的階段和殘酷的斗爭中,當盟友、血緣都無法成為維系漢王朝的穩(wěn)定力量時,郡縣制的優(yōu)勢就凸顯,脫穎而出。經(jīng)過長期的較量,最終分封制談出了歷史舞臺。從此,終兩漢四百余年,諸侯王問題再沒有成為困擾中央王朝的心腹之患。而在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分封制盡管一直存在,但無足輕重,郡縣制毋庸置疑地成為主流??たh制在全國范圍內(nèi)普遍推行與不斷完善,建立上下相維,輕重相權的行政體制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政治環(huán)境。與分封制不同,作為中央集權制的重要支柱,郡縣制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保障社會穩(wěn)定與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正因為如此,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韜晦顧問第11篇:打破丹書鐵券后的文景之治
漢景帝時期為什么會爆發(fā)七國之亂?
漢興七十年:分封王侯如何失去實權淪為象征性的爵位呢?
淺析“七國之亂”始末,西漢朝廷與諸侯王的矛盾是如何全面爆發(fā)的
一幫鄉(xiāng)野村夫是如何治理一個國家的
劉邦建立漢朝,為何采用郡縣制與分封制并存,22年后才知劉邦高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