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文化品位的自己
——教師自我改變系列之四
任光升
前幾天與幾位校長座談交流,其中一位仁兄說了這么一句話,耐人尋味,他說:“現在有的人有知識沒文化,有的人有文化無品位”。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自己,我們教書育人這么多年,我們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嗎?即使算是一個文化人,我們算是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嗎?細細想來,我們應該還有較大差距。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期待,于是,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便成了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然而,或許我們還是把教師的“專業(yè)化”理解得狹隘了一點。把教師對教材的熟練把握以及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的掌握看成了“專業(yè)化”的全部,教師漸漸成為有知識而缺少文化的“知識分子”。北宋教育家胡安定說過:“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職教化者在師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他主張選擇“性明志通德隆之士,掌教化之事,興庠序,招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以廣教化之施”。學校是培養(yǎng)人材的地方,培養(yǎng)人材的人首先要成為人材。學校是傳播文化的地方,而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首先要成為有文化品位的人。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呢?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要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浩若煙海的燦爛文化,給我們的生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了陽光雨露,讓我們的精神不斷得到滋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是人類幾千年文明不斷積淀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作為教育者理當成為中華燦爛傳統(tǒng)文化的受益者和承繼者,讓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成為我們思想的源泉、工作的指南。學校是文化傳播之地,教師是文化傳播之人,而要真正擔當起文化傳播的重任,則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文化,就等于沒有的生命,那么可不可以說,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則是一個教師之所以為師的根本?在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老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三字經》《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無不閃耀著先賢們思想的光輝和智慧的精華,是我們幾千年傳統(tǒng)教育文化的精髓,理應讀之解之,應作為我們教師的必讀書。從老莊到孔孟,從胡(胡安定)王(王陽明)到朱熹,到近代的陶行知、葉圣陶……他們的教育智慧,經過了歷史的淘洗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思想的精華,對指導我們當今的教育教學改革不無啟迪和裨益。我們把“天人合一”看作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國文化中,雖然不同派別對此有不同的理解與描述,但其核心的思想都突出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在和諧的基礎上體現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老子說:“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孔子說:“天何言焉?四時行焉,百物生矣”(《論語》),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等諸多論述無一不是鼓勵人們要志存高遠、刻苦堅韌、逆境奮斗、樂觀進取、革故鼎新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孔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都表達了“人是萬物之靈”的人本思想;古人的法天效地和天行健、和合、仁愛等思想充分體現了一種“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中國文化中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于解決由于人的過度掠奪導致日益惡化的自然環(huán)境問題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同時對于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問題也具有指導意義,因為現代社會的科技進步摧毀了傳統(tǒng)信仰,生存競爭導致生活緊張乏味,物欲橫流導致功利思想嚴重,可以說現代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使人們從世俗的功利中掙脫出來,達到“與天地參”的境地,實現生命的自由,達到心靈的凈化。
在傳統(tǒng)文化當中,還特別強調“為人省己”?!盀槿恕眲t首先強調忠孝為先,所謂忠君報國實為愛國之心,所謂孝悌則為百善之首,人之為人,則必“愛家、愛人、愛國”?!皭奂摇眲t以孝為先,“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以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愛人”則十分注重貴和尚中,將不同的事物盡力做平衡,主張和而不同,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愛國”則重點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同時崇尚“修己安人,以國為本;以身許國,精忠報國”等高尚品質。這些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對于我們當今著力打造和諧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這同時也是我們目前和今后學校所必須進行的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社會競爭的加劇、教師壓力的增加、學生親情的淡漠……使得當今學校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和人本管理,而這些教育的進行不正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嗎?“省己”則首先要修養(yǎng)品行,立志自強??鬃诱f:“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部中國教育史實則為修身養(yǎng)性史,孔子的“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內省、改過”,孟子的“持志養(yǎng)氣、動心忍性、存心養(yǎng)性、反求諸己”……無不與修身息息相關。其次是注重人格,崇尚氣節(jié)??鬃拥摹皻⑸沓扇省保跋热撕蠹?,舍己為人”;孟子的“養(yǎng)浩然正氣”“舍生取義”……形成了中華民族為追求真理而崇尚氣節(jié)、崇尚操守的精神。再次是誠信篤實,知行合體??鬃诱f“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有這些都強調的是誠實守信、知行和一。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成為志存高遠、報效國家、舍己為人的人;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成為操守高尚、正氣浩然、誠實守信、知行和一的人不正是新時代的需要和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嗎?而所有這些不正是我們學校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嗎?而要做到傳統(tǒng)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作為每一個老師,沒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能勝任嗎? “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從而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讀書成為支撐起人格精神流動的河床和氣勢。讓我們每位教師都來誦讀文化經典吧!
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要勤學不輟、善于讀書
讀書是使人“文化化”的過程。教師讀書應不拘泥于教學參考資料,習題集,應自覺博覽群書,無論科普讀物還是人文圖書都應納入視野,讀教育名著、唐詩宋詞、世界名著、學術精品等。教師須有系統(tǒng)有選擇地讀書,進行高層次的經典之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之作無不具有獨特的氣質精神,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教師應吸取經典之作中的文化營養(yǎng),在豐富的知識殿堂里滋養(yǎng)情感。
讀過猶太民族的生存發(fā)展史后,你會深深感到了讀書的責任與沉重。猶太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這個民族的智慧來自于讀書,來自于全民族共同讀書的自覺性與延續(xù)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8年的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全國的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圖書館,人均擁有圖書量為世界之最。魯賓斯坦說:“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比藗冊谀抢锟吹降氖橇己玫淖x書風氣?;疖嚿?、站臺邊、輪船上,到處都有人安靜地閱讀。他們的習慣是不說閑話,只讀書。據說,在每個猶太人家里,孩子出生不久,母親就會讓孩子去舔一下粘上蜂蜜的《圣經》,從小讓孩子感覺到“書甜如蜜”,可見猶太人為了營造一個書香家庭用心良苦。學者約翰生說過:“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于一間屋子沒有窗子?!?讀書風氣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風氣,張大千先生說:“作畫如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tǒng)地、有選擇地讀書?!弊x書對畫家尚且如此重要,何況對教師,作為師生平等對話中首席者的老師們,我們更應該倡導和實踐教師的讀書人生。我們期盼不久的將來,書香能浸染校園的每個角落,文化能充盈校園的每個角落。因為唯有書香浸染,才能為孩子的一生奠基、為老師們的成長充電、為學校的發(fā)展積蓄力量!唯有文化充盈,增長我們的才干、改善我們的氣質、提高我們每個人的品位,才能提高我們的辦學品位?!?/p>
教師想成為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必須有系統(tǒng)有選擇地讀書。我建議大家既讀古代教育經典、文學名著,又讀兒童文學、文化雜書。貫穿人的一生的閱讀可以分兩步走:一是“博”,廣泛閱讀各類讀物;二是“精”,就是對一兩部、三五部名著進行反復的閱讀,經常讀,一輩子讀。“如果能夠將一兩部名著讀通了,讀精了,名著精神將會化為一個人自己的精神血脈,甚至改變其一生的行為方式?!蔽膶W是歷史的一面鏡子,是生活的多彩畫卷,體現著關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體現著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個性,大凡稱得上經典的中外文學名著,多是出自于那個時代的語言和思想非常成熟前輩“大家”之手,這些名著主要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思想感情。因而閱讀名著是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時代精神,啟迪和發(fā)展心智的有效途徑。作為教師更應讀名著,不僅從中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更要從其蘊涵的時代精神的價值、文化智慧的精華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這是作為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必不可少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倫理使人高尚,邏輯使人善辯?!币谷松嬲芑萦谥R,廣博的閱讀積累是非常關鍵的,讀勵志類書,讀專業(yè)書的效果是有形的,讀其它文化書籍的效果是無形的。因為在讀文化書籍的積累中會形成控制人的舉止行為的內部文化品質,對人生更有決定意義。所以讀書要廣要雜,尤其教師更要博覽群書,做個雜家。教師廣泛涉獵歷史人物書籍的同時也要閱讀科普讀物,因為科學訓練思辯,著眼于人類生活的外部環(huán)境,而人文涵育情感,著眼于人內心世界,二者的統(tǒng)一才能在重視科學的基礎上彰顯人文性。
書是人類的文化積淀。讀書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精神漫游;是“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的意趣領略。讓我們每位教師不僅從讀書中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更從蘊涵的時代精神價值、文化智慧精華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使讀書的積累形成控制人舉止行為的內部文化品質。有文化品位的教師總是對客觀知識懷有孜孜以求的態(tài)度,保持對學術的景仰,對真理的崇尚。
一個有文化品位的老師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
李政道博士說過這么一句話:“科學和人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而這個硬幣就是文化?!苯處熚幕仞B(yǎng)絕對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知識水平,更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學歷水平。它是指教師經過較長時間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從事教育工作所專門需要的涵養(yǎng)。是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視野、思維品質、創(chuàng)新意識、審美能力、氣質品位、價值取向、人格修養(yǎng)等的總和。一個有修養(yǎng)有智慧的老師通常就是一個文化素養(yǎng)高的老師。新課程所期待的課堂應該是生命靈動的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課堂,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尋真理的地方。而這樣的課堂是生成的,是無法預設的,它總在有序與無序的整合中發(fā)展。因此今天的教育需要我們用人性、用智慧去實踐,去建構。你去聽好教師的課,他都有許多人性的閃光和教育智慧的火花。而這些智慧都是無法事先預計的,無法規(guī)劃和硬性執(zhí)行的,都是在生命相遇過程中、問題的碰撞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非常靈動地閃現出來的。而教育智慧不可能從外面灌輸進去,沒有任何一門課程可以直截了當地教給我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是從我們內心生長出來的,其長勢就取決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
一個缺少文化積淀的老師會在今天的課堂上經常碰到這樣的尷尬。不妨看看教師由于文化缺失而面臨的危機與尷尬:視野不寬——教書乏招,搬教參,對答案,化不開,教不活,死記硬背;底蘊不厚——創(chuàng)新乏力,學生要質疑,一問三不知,無法面對互動生成的課堂;修養(yǎng)不足——育人乏術,責任心似乎挺強,藝術性卻很差,自我感覺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生活乏味,類似套中人,人未老心先衰,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教師文化的缺失將導致課堂的僵化,課程改革也就無從談起。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如是說:“關于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視野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的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這個“無可比擬”,這個博大和深厚是需要花一番真功夫才有可能企及的!蘇霍姆林斯基還引用了一位歷史老師的話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節(jié)課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蔽覀兙烤箲撊绾蝸砝斫膺@“一輩子”和“15分鐘”?我們通常是鼓勵把這15分鐘延長為150分鐘甚至更多,而不大看重這日積月累的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當我們都來關注我們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時候,也許新課程就離我們很近了。教學實際是一個人內在文化素養(yǎng)的外化。一個有文化品位的教師,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啟迪智慧。是讓學生感悟人類智慧的高妙,體會偉大心靈的美好。教師往講臺上一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課程資源。有文化品位的教師,追求高超的教育技巧,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懂得引導學生交流,進行心靈的溝通,激起智慧火花的碰撞,讓學生體會山窮水盡后的豁然開朗,使教學異彩紛呈。這樣的教師會通過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向學生傳遞文化的氣息。課堂因此變成了點化和潤澤生命的園地,變成了挑戰(zhàn)智力、提升心智、涵養(yǎng)氣質的樂土。所以在今天這個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中,教師更應以一種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純凈而又向上的心態(tài),從容地、沉靜地對待讀書、對待學習。唯其如此,我們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因為這肥沃土壤的滋潤而真正地從我們心底萌發(fā)、生長,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即使默默無語,也能讓身旁的人感受到博大與深厚的師者。
作為一個有文化品位的教師,會使教育達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挖掘學生潛能、弘揚學生個性的目的。這樣的教師絕不會滿口諷刺挖苦,而是舉止文雅,渾身散發(fā)著書卷氣和激勵人向上的力量?!案褂性姇鴼庾匀A”,一個有文化品位的女教師,可以不漂亮,但一定充滿了高雅的氣質;一個有文化品位的男教師,可以不瀟灑,但一定具有儒雅的風采。這種文化品位或許就是吳非的憤世與傲骨,于漪的執(zhí)著與奮斗,魏書生的哲學與超脫。一個有文化品位的教師,具有理性精神,閃爍著人性善良的光輝,其博大的愛惠及與之接觸的每一位學生。這樣的教師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修養(yǎng),在任何生活細節(jié)方面都表現出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是有著良好、溫和而優(yōu)雅性格的人,禮貌而懂得關照別人。這樣的教師是一個有真性情的人,有信念和理想,可以不依賴現實而生存。燈紅酒綠的地方與之無緣,生活看似簡單,卻真正遠離喧囂,即使在貧乏的環(huán)境中也能自得其樂,享受著寧靜而精神富足的生活。這樣的教師一定有自主意識,會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去思考、去行動,會因此獲得一種挺立的人格,保持著內心的澄靜與清明。
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成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高雅的文化氣質、儒雅的學者風范、瀟灑的君子風度”的人,那么,請讀書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