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的詩人詩風
江蘇省泗洪縣省淮北中學 趙同宇 郵編:223900
日月經(jīng)天,江河緯地。時至有唐,國勢大增。由于早期的幾位統(tǒng)治者——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以及稍后的唐玄宗等能夠:重用賢人,整頓軍隊,提倡節(jié)儉,獎勵耕織,倡導科舉。這些舉措成就了大唐數(shù)百年的帝國大夢,唐都長安不僅成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而且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政治的開明,經(jīng)濟的繁榮,文化的開化,使唐初詩歌大致沿著一條由 “淫糜浮艷” “風神初振” “漢魏風骨”的歷程。
一、“淫糜頹風艷”的宮體詩
唐初前期,詩壇被深受齊梁影響的前朝遺老文臣所把持,太宗本人對齊梁文風也情有獨鐘。因此:“淫糜浮艷”的宮體詩,呆板富麗的宮廷詩獨霸文壇。代表人物有:虞世南、上官儀、沈佺期和宋之問。詩作多是奉詔、應和、侍宴之類。代表作以上官儀的《八詠應制》為尊。其詩曰:“瑤笙燕始歸,金堂露初晞。風隨少女至,虹共美人歸。”完全是一派艷華腐化的生活氣息,至于“殘紅艷粉映簾中,戲蝶流鶯聚窗外”,則更是把人指向“紅燈區(qū)”。宮體詩人詩風:頹靡艷絕,華麗呆板,但對律詩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文章齊名天下”的“四杰”
以銳意進取、開拓文風、探討格律,終以“文章齊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年少才高、位卑名大。我們從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可以窺見一斑。“初唐四杰”的詩作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摯,文辭清麗,題材廣泛。代表作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楊炯的《從軍行》,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但他們的風格也不盡相同。王、楊擅長五律,盧、駱精于七行,然律詩的最后確立完成于沈佺期和宋之問之手。
三、“孤篇壓全唐”——張若虛
繼盧、駱之后,以“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進一步發(fā)展了七言歌行?!度圃姟穬H收錄其兩首,以《春江花月夜》最為有名。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評說:“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題目雖承襲宮體舊題,內(nèi)容也不外游子思婦的傳統(tǒng)主題。但詩情和意境迥異,他將詩境和哲理自然地融合,闡述了時間的永恒和空間的無限。詩中雖有低沉惆悵的感傷,但絕沒有情色墮落的情愫。詩風: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婉轉(zhuǎn)悠揚,格調(diào)高雅開闊。
四、“詩壇改革家”——陳子昂
陳子昂在其《修竹篇序》里明確反對“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在復古的旗幟下,實現(xiàn)了初唐詩歌的真正革新。他說詩歌應“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修竹篇序》宣告了齊梁以來占統(tǒng)治地位的“淫糜浮艷”詩風的終結(jié),標志著闊大明朗,昂揚奮發(fā)的唐代詩風的完成。我們仿佛看到幽州臺上,詩人正吟誦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表達了:橫亙千古,俯仰天地,知音難覓,悲涼激越之情。雖只有四句,然境界開闊,語言遒勁。他的代表作為《感遇詩》三十八首。詩五古較多,律、絕較少。詩風:格調(diào)雄渾,語言古樸,具有建安、正始遺風。藝術(shù)缺憾:復古為多,創(chuàng)新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