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集 2010-06-02 23:03:53 閱讀123971 評論212 字號:大中小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來自于三國時期的曹植的《七步詩》,反映出了曹丕、曹植兩兄弟骨肉相殘、同室操戈的情形。青年時代的曹植是個胸懷大志之人,欲“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混同宇內(nèi),以致太和”(《求自試表》),但自曹操病逝曹丕即位后就處處受曹丕的限制和打擊,淪為“圈牢之養(yǎng)物” (《求自試表》) ,含恨郁郁而終。千百年來,后世人皆嘆息曹植之不幸,而唾棄曹丕之殘酷,如李商隱在《東阿王》中說“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時賦《洛神》”,《中國文學史》譴責曹丕“深懷猜忌”,云云。人們同情弱者固然無可非議,但我認為其中難免存在多多少少的偏頗。本文中我將從剖析曹植的所作所為入手,力求發(fā)掘出這一悲劇中暗藏的隱情,為曹丕翻案。
(圖1 曹植與《七步詩》)
曹植天資聰穎,文滔武略,“年十歲余,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 深得曹操的寵愛。一向重視人才的曹操產(chǎn)生了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老規(guī)矩的念頭,多次向身邊的人表示“吾欲立為嗣”, 要將其王位交給這個文武全才的兒子曹植,后來甚至一度欲廢曹丕而立其為王世子。曹植無疑成為曹丕立儲乃至將來繼位的最大絆腳石。
(圖2 三國人物譜——曹植)
曹操一生有25個兒子,但多夭亡或死于戰(zhàn)亂,真正被曹操寄予傳位厚望的大概有三四位,自曹沖死后(曹操曾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丕和曹植堪稱曹操僅存的幾個兒子中最出類拔萃的。曹丕文武兼?zhèn)?,政治上很成熟,而曹植才思天成,天下共仰,頗令曹操難以選擇。根據(jù)《魏書》記載,曹丕6歲便箭技嫻熟,能夠左右開弓、勁小中的,8歲能策馬奔騎、挽弓飛射。又好擊劍,在諸多名師的薰陶下,熟諳全般劍法的技藝。在文才方面,8歲便能提筆為文,博覽古往今來的經(jīng)典注釋,融會貫通諸子百家的學說。最重要一點,他在曹操眾多兒子中年齡較長(注:曹丕是曹操次子、嫡長子。曹操的長子是曹昂,因在宛城之戰(zhàn)中把自己的馬匹讓給曹操逃生,而死于張繡的亂軍之中,同時犧牲的還有曹操貼身護衛(wèi)大將典韋),符合封建時代立嫡以長的傳統(tǒng),自然成為曹操眼中太子的上上人選。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丕官至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并擔當著留守鄴城(注:鄴城為曹操在北方的重要根據(jù)地,213年定為都)的重任。后來,曹操頒布《立太子令》:“告子文(曹彰),汝等悉為侯,而子桓(曹丕)獨不封,而為五官中郎將,此是太子可知矣”,這可以看做是曹操立曹丕為儲嗣的法律條文。
(圖3 曹操稱象)
曹操的25個兒子
曹昂,年輕時曾舉孝廉,為張繡所殺。
曹丕,公元220年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是為魏文帝。
曹彰,綽號黃須兒,為一勇將,曾大破代郡烏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長文學,曾作《洛神賦》。雖然得到曹操寵愛,但最終與其兄曹丕爭位失敗,從此在政治上無所作為。公元225年立為陳王。
曹熊,早薨。
曹鑠,早薨。
曹沖,為著名神童,曾根據(jù)浮力的原理為大象秤重。
曹據(jù),公元232年封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為沛王。
曹袞,公元232年封為中山王。臨終病重時魏明帝曹睿對其愛護備至,死后又獲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為西鄉(xiāng)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為陳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為趙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為楚王。公元251年與太尉王凌謀反事泄,被賜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為東平王。
曹茂,素來與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為東平王。
遺憾地是,作為儲嗣有力競爭者的曹植始終沒有洞悉曹操的用意,不但沒有韜光養(yǎng)晦,反而恃才放曠,鋒芒畢露,處處施展自己的才華,求寵爭位。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曹操擊敗袁紹及其三子,并北征烏桓,平定北方,于鄴城修建銅雀臺,命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援筆即成,且文筆可觀”, 文辭華美,大肆歌頌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功績,曹操聽后“甚異之”,大為贊賞,封其為平原侯,并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時所行,無愧于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此舉無疑更加提高了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此后,曹植又寫了很多的作品,極力向曹操顯露自己的仁孝(《離思賦》:愿我君之自愛,為皇朝而寶己),張揚自己的志向(《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掩蓋與曹丕的矛盾,從多方面入手謀求更高的印象分。曹植的努力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以至于出現(xiàn)了前面提到的曹操欲廢曹丕而“吾欲立(曹植)為嗣”的局面。曹操還先后選拔“德行堂堂”的邢禺頁和“溫厚廉讓”的司馬孚來擔任曹植的家丞或文學掾,其意顯然是為了曹植能在兩位賢臣的影響下,真正成為繼承和光大其父所創(chuàng)偉業(yè)的棟梁之材。
銅雀臺賦
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
揚仁化于宇內(nèi)兮,盡肅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guī)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于東王。
(圖4 三國人物譜——曹操)
曹植為了增強自己與曹丕對抗的力量,不斷地擴大政治勢力, 廣納黨羽,最著名的有丁儀、丁廙、楊修、賈逵、邯鄲淳、荀惲等人。我總結(jié)了他慣用的三種結(jié)交黨羽的手法。
第一,曹植多結(jié)交與曹丕有矛盾的人。丁儀是曹操故友丁沖之子,很有才干,與曹操的長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約,但曹丕卻以丁儀有眼病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結(jié)果丁儀不能娶公主為妻。關(guān)于這件事,史書是這么記載的:
太祖(曹操)聞儀為令士,雖未見,欲以愛女妻之,以問五官將(曹丕)。五官將曰:“女人觀貌,而正禮目不便,誠恐愛女未必悅也。以為不如與伏波子楙(夏侯楙)。”太祖從之。尋辟儀為掾,到與論議,嘉其才朗。時儀亦恨不得尚公主,而與臨菑侯(曹植)親善,數(shù)稱其奇才。”
(圖5 曹植)
曹操后來也對此懊悔不已:“丁掾,好士也,即使其兩目盲,尚當與女,何況但眇?是吾兒誤我。”丁儀迎娶清河公主無望后,自然嫉恨于曹丕,帶著怨恨與報復的心理與弟弟丁廙一同加入了曹植的陣營。曹植也趁機拉攏巴結(jié),他對丁儀說“思慕延陵子, 寶劍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贈丁儀》),將二人的關(guān)系提升至延陵季子與徐君的高度;對丁廙說“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贈丁廙》),贊賞丁廙為國之棟梁海之明珠。丁儀丁廙兄弟無不感激涕零,竭盡全力支持曹植奪嫡,甚至與曹丕公開作對,最后也因曹植獲罪而滿門抄斬。
第二,他以真實的才學和狂放的性格贏得了一些人的擁護。曹植才華橫溢世人皆知,以至于恃才傲物的謝靈運有一句廣泛流傳的名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很多的名士紛紛慕名投到他的門下。史書記載,著名文人邯鄲淳從荊州來投奔曹操時,曹操讓他去見曹植,曹植非常高興,沐浴之后,披發(fā)袒胸地舞了幾個回合,又背誦小說千言不止,接著他整頓衣冠,與邯鄲淳“論羲皇以來賢圣名臣烈士優(yōu)劣之差,次頌古今文章賦誄及當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論用武行兵倚伏之勢”(《魏略》),縱橫古今,侃侃而談,談罷宴飲,席上又是一番風流。邯鄲淳被曹植的才華深深折服,驚呼“天人”,自此死心塌地任曹植驅(qū)馳。
(圖6 三國人物譜——楊修)
第三,他以文會友,身邊聚集了不少名士謀臣。楊修任曹操主簿,“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nèi),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并爭與交好”(《三國志·曹植傳》), 作為曹操身邊的親信,當然必定是曹植和曹丕的爭奪對象了。曹植為爭取到楊修的支持,主動公開向楊修示好,被同為才子的楊修視為知音,并鼎力相助。曹植身邊的賈逵、王凌等人,也是用類似的手法爭取過來的。
曹植身邊的這些黨羽客觀上起到了擴大曹植影響,增重曹植分量的作用,正如史書記載:“(曹)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
“欣公子之高義兮, 德芬芳其若蘭。”(《娛賓賦》)
“翩翩我公子, 機巧忽若神。”(《侍太子坐》)
以上是曹植描寫兄長曹丕的詩句。在表面看來,我們可以儼然看到一個尊重兄長、溫文爾雅的文士形象——曹植。但我們不能被這種表象所迷惑。詳觀史實,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曹植暗地里做過不少詆毀和損害曹丕的事。三國志記載,丁廙曾對曹操建言:“臨菑侯天性仁孝,發(fā)於自然,而聰明智達,其殆庶幾。至於博學淵識,文章絕倫。當今天下之賢才君子,不問少長,皆愿從其游而為之死,實天所以鍾福於大魏,而永授無窮之祚也。”意思是說曹植很博學很有才華,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愿為他效命,立他為太子是魏國社稷的福祚。暫且不論丁廙的這番話是否受到曹植的指使,就其敢公然勸說曹操立曹植為太子, 此舉無疑是對曹丕的一次貶低與讒間。另外,《三國志》中也有楊修向曹操打小報告稱曹丕“以車載廢簏,內(nèi)朝歌長吳質(zhì)與謀”的記載(注:曹操對封侯諸于有嚴格禁令,不讓他們與現(xiàn)任官屬交好),想方設(shè)法要絆倒曹丕。曹植黨羽中的其他人也均有類似的言行,而作為主子的曹植,不僅坐視不理,任由他們搬弄是非,而且還不時用諸如“我豈狎異人,朋友與我俱”(《贈丁廙》)之類的話鼓勵下屬們再接再厲,再立“新功”。在曹植與其黨羽的頻繁活動下,曹操在為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有過一段時間的猶豫,立儲的天平曾一度向曹植傾斜,曹丕的處境岌岌可危。若不是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三國志·曹植傳》),引起曹操的震怒而失寵,曹丕接受了賈詡“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yè),朝夕孜孜,不違子道”(《三國志·賈詡傳》)的建議而自固,這場立儲之爭鹿死誰手未可知。
歷時數(shù)年的立儲風波最終落下帷幕,曹植由于自身的原因,一度占據(jù)優(yōu)勢卻最終被曹丕翻盤而落敗。幾年的明爭暗斗,早已斷送了兄弟之間的兄弟情誼,為今后的骨肉相殘埋下了伏筆。我們必須注意到,是曹植要處心積慮地爭奪本屬于曹丕的太子之位,就使一母同胞的手足之情蕩然無存,可以說,從奪嫡失敗之日起,曹植開始了其悲劇生涯。
(未完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