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篇劃分前言:
老子對圣人的人格進行了描述,意在教導人們?nèi)绾涡Х麓蟮捞刭|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于是在67章中把這些人格歸納到三寶概念中來:“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僅僅知道三寶的概念還是不夠的,必須得理清三寶的推演和歸納過程。
了解這些推演過程和行事規(guī)范這對于個體來說是很有益處的,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人的言行乃至科技發(fā)明等最初的起源是來自思想層面的思考和判斷。
而關于一些未解之謎,超自然科技的應用(諸如無限能源機械,UFO等),人的天性等。必須得從思想認識上改觀后才能得以進行,這些并不是什么很神奇的事,同時圣人的人格也是古代中國賢者帝王奉為經(jīng)典的行事準則,也是當代所匱乏的優(yōu)秀素質體現(xiàn)。具有“千金不換”的參考價值,所以我們有必要重視并學習之。
推演方式:圣人的的人格是從大道的規(guī)律特質演變而來,所以先找出大道客觀描述如: “ 1 4 6 14 21 25 34 40 42 51 67 ”然后根據(jù)“思想---言行”的順序進行內(nèi)容上的歸納推演......
《儉篇》第一部分--“修德”
一:先回顧萬物創(chuàng)造演化的兩個過程:
1:能量無形階段生長為有形階段的過程(其中數(shù)字3為臨界點):
引證有三處:
21“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42“道生一.....三生萬物”,
51“道生之.....物形之”
老子在其他篇章用不同詞匯表達這種萬物形態(tài)確定有前后之分的描述:其中,“無名”與“始”在數(shù)字3之前,“有名"和"母"在數(shù)字3之后:此觀點引證有五處:
1"無 名 天 地 之 始,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52"天 下 有 始 , 以 為 天 下 母 "
25"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可 以 為 天 地 母 。"
32"始 制 有 名"
40“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老子提出的"道"常代指或等價于"無名",此處2個引證 :
32"道 常 無 名"
41"道 隱 無 名"
由以上3個觀點得出萬物形態(tài)形成前有關系式1:道=始=無名=無;至此很容易理解“有名”跟“母”即是萬物形態(tài)確定之后的代指。而“母”又有養(yǎng)育的意思,這點跟老子文中的“德”頗為近似:如51章:".....德畜之.....勢成之。"即道衍生的萬物在德的培育下發(fā)展壯大。所以又有關系式2:德=母=有名=有。進一步分析:“母”不僅有養(yǎng)育之意,還代指女性,這點在老子文中也經(jīng)常類似詞語提及,列舉如下:
6: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10: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28: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20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52 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所以有近義詞關系式3: 母--德--雌--天地根---玄牝之門-天門
此外還有個關系式4: 守雌---守母---復歸于嬰兒---沒身不殆---谷神不死
此兩個關系式在接下來的探討中會得到答案......
2:已知萬物形態(tài)確立后是由“德”或“母”培養(yǎng)壯大的過程:引證兩點:
2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51:"......德畜之,......勢成之。"
其中“勢”在此跟日常用語”氣勢威猛“,”氣場強大“的形容相似,
因為在(篇5)已經(jīng)證明“場”是道的幾何形態(tài),所以萬物形成之后“德”的演化過程,對于萬物來說即為壯大發(fā)展本身能量場的過程,即“勢成之”。老子文章也多次用類似詞匯“自化”“自作”“自賓”表達萬物能量場演變過程。
那么萬物能量場發(fā)展目的為何?為此得運用道的另外一個特質------“大道循環(huán)之理”。
二:大道的循環(huán)之理的個人體現(xiàn)--“修德歸道”
引證兩處:
25:“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40 “反者道之動”
根據(jù)大道幾何形態(tài)以及能量循環(huán)運動的規(guī)律,可推知萬物能量場發(fā)展目的將會越來越接近于大道源頭的能量。
(可聯(lián)想(篇3)提及的諸如“洛書形態(tài)雖方可內(nèi)在數(shù)理藏圓,方形轉化為圓的一系列過程”)
而老子多次描述過這種符合大道循環(huán)演變過程的個人言行思想-----“修德歸道”
接下來用運用大道的循環(huán)之理與自相似性對“修德”相關篇章進行解讀:
分析一:(歸根復命)
引自16章: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沒身不殆
這篇主要是描述2點:
1歸根復命:萬物皆蘊藏道的循環(huán)之理.
2知止不殆:人們知曉其存在而不擅自干預違背,那么就明智長壽。
其中最后一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表達的是大道還具有:“寬容萬物,客觀公正,長久豐富”的人格特質。
分析二:(守德歸道)
引自28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
本篇分別運用了大道的兩個特質:
(一)依據(jù)循環(huán)之理修德:
1“守XX”結構 就是集中能量的意思,
2“常德XX”結構,就是能量發(fā)展壯大了
3“復歸于XX”的結構,即描述壯大的能量場將返歸于起始之處---道。
此篇老子用“嬰兒,無極,樸”等詞來代指大道,由這三個形容詞的意思還可以知曉出大道具有“無窮”和“柔弱”的特征。
(二)依據(jù)大道的“自相似性”
(此處插入擴展內(nèi)容:28章依據(jù)大道的“自相似性”而設計的社會管理制度)
1從上文個人的“守德”與”則為官長”可推知這篇是官職人才的選擇與制度設計的描述。
理解篇末的關鍵詞解析:
“樸”可理解為植物幼苗,這里代指大道。
“散”即散開發(fā)展的意思,就是個人能量場發(fā)展壯大之意
“器”在此指人才(有“道具,方法,人才”多種意思,由上文可知人才最適合)
“官長”在古代有“舊時行政單位的主管官吏 ”的意思,在此譯為地方管理的職位。
“圣人”在老子文中常表述為愛國治民的典范人物,其措施是圍繞管理展開。
“則為官長”在老子第70章中有描述“則我者貴”,所以“則”有采納,選取,的意思。
至此,老子描述的是圣人與官長(被圣人選為管理的人,皆具圣人品行)形成了一種效仿大道管理的體系。所以末尾譯文為:
“能夠運用修德返道模式壯大自己道德(能量場)的人,圣人用其擇選為負責地方管理的職位,
所以一個效仿大道而設計的“眾圣”社會管理制度是不能互相割舍分離的”
其實老子這種譯文表達還有2點可論證之:
其一:道的象征為樹,“樸”則為幼苗,所以“大制不割”與“樹模型”的干枝相似性,連續(xù)性符合。按照傳統(tǒng)理解如果只是圣人一人得道作百官之長管理國家,與下面的管理階層不是同路人,那么效仿大道的制度與措施將不會得以執(zhí)行,容易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即所謂分割,不相似。愛國治民也就無從談起。國家管理與地方管理效仿自然大樹干支那樣高效簡單,即行政管理人皆具圣人品行,“眾圣”能讓效仿大道的治理措施在每個角落得以實現(xiàn),借大道無欲的特質可以有效制止當代政府間流行的腐敗和無效率的情形。即所謂“大制不割”。
其二:全觀老子5000文,多章給出了圣人治理國家和天下的措施卻不見其制度設計和選用管理人才的標準,只有此篇提及,這也是很多讀者所沒有意識到而混淆的地方,
分析三:(守母復明)
引自52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根據(jù)循環(huán)把本篇結構拆分成兩部分:
式1:始----天下母---子---守母---》沒身不殆
式2:見小守柔---》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已知“守”集中能量的意思,所以依據(jù)大道循環(huán)之理,
可推知“守母----》始(道)”的演變方向,下文”見小守柔---》復歸其明”則是具體化過程:
小和柔是道的創(chuàng)造初始特征,而老子在文中也用嬰兒和樸(幼苗)來象征,
所以推知“復歸其明”的“明”是明亮富有生機的意思。
此篇是告訴人培養(yǎng)自身能量場的具體做法。遵循大道循環(huán)發(fā)展道理,想象全身光明,返回幼年的淳樸。
分析四:(積德有國)
引自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
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此篇對于領導管理人修德的建議;“治理---嗇---重積德---可以有國--國運長久”,符合大道累積發(fā)展乃至影響長遠的描述。
四篇分析小結:
由以上四篇分析可很好理解前文關系式2: “ 守雌---守母---復歸于嬰兒---沒身不殆---谷神不死 ”的意思:
依據(jù)“大道循環(huán)之理”提倡人們修德接近于大道本源,這種修德行徑是符合道的長久特質。按照數(shù)學模型來說是一種個人發(fā)展自身能量場和其影響范圍的過程。這跟古人所謂的:“修身”,“修行”酷似。
“修德”應用到圣人治國愛民措施中:
重點是這種措施是老子汲取了上古乃至黃帝時期的治國文化精髓而得來
引自兩處:
49”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6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p>
順帶借此整理一些容易誤解的詞匯:諸如
49章“圣人皆孩之”。
65章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愚”在此處不是所謂的愚蠢之意,而是讓人民修德修道返回年幼純樸的狀態(tài),
這在《道德經(jīng)》20章老子的自我描述中得以印證: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p>
此外老子還闡明這種“得道”是由于“修德”所致:“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意思為“我與常人不同的地方,是可貴在得道”
總結老子全文中提及具有集中能量意思的詞匯:“儉”,“嗇”,“守” “塞” 。
守:堅持道法集中能量的意思
5“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6“致虛極守靜篤”
32“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p>
28“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離”
67”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
5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
由上可見,老子多次提及不同的“守XX”結構多方面的表達都是描述同個意思----即“守道”=“修德”。
“嗇”:愛惜精神,精氣之意
59治人事天,莫若嗇(sè)......謂之重積德......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儉”:節(jié)省積聚之意
引自67章“儉故能廣”
“廣”即是能量場影響范圍壯大之意。 在修德上唯有“儉”作前提,才有后來的“廣”。“儉”意思上不僅理解為物質上的儉樸,也應避免精神能量的浪費。在此“儉”的范圍上升到包含思想層面的“不欲”,這是老子全文多次提及的觀點之一。
《儉篇》第2部分-------“不欲”
修德過程中思想上的”不欲”是集中大道能量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欲”也是道的特質之一,而且還能起到凈化周遭環(huán)境與改善個人際遇的作用。在對大道“無欲”的應用解析之前,先得梳理相關詞匯語句進行鋪墊......
鋪墊1:道德經(jīng)第4章魚56章的對比:
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p>
沖與和的解析:
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42: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沖”與“和”是一對反義動詞:比如“沖突”與“和解”,類似分與和:
用氣體形容描述則容易想象成能量的交融與離散,這正是場和波的運動特質。
和與同的解析:
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6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p>
“挫”:使.....減小規(guī)模或降低程度 收縮 。
“銳”:鋒利,尖,與”鈍“相對。
“解”:消解。(與挫是近義詞,所以此意思最為適合)
““紛”:亂,爭,不安,煩擾的意思。
由上“挫其銳,解其紛”直譯為:”道能使萬物的尖剛特質減弱,并消解他們的煩亂的現(xiàn)象”
因“銳”與“鈍”意思相對,所以“鈍”與在治民修德中的“愚”和“無知”等詞匯接近,借此能更好理解道在此的客觀特質。
“和”與“同”是一對近義動詞:又因為“和”與“沖”是反義詞,所以可理解為融合,混同,同化之意。
“光”與“塵”則理解為天地或周遭環(huán)境最為適宜。由于整句話是并列相似關系,
至此“和其光,同其塵”譯為:“道能使萬物的環(huán)境與自身融合同化”
兩篇對比:第4篇,是描述道的客觀性質,此句表達的是道的凈化(讓萬物同化)特質。而56章 講述的對象是人,與道同化的人具有道的無欲和凈化周遭萬物的影響力,在世上師受人敬重而顯貴的。
鋪墊2:“樸”的無欲解析:
1.老子用“樸”象征道的柔,弱,小,無欲的特質,也常代指道。如下:
15敦 兮 其 若 樸 ﹔
19見 素 抱 樸
28復 歸 于 樸 。樸 散 則 為 器
2.“樸”的無欲推證過程:
根據(jù)篇(5)推導的關系式1:道---無名---古始--無欲--小(細小微觀)
發(fā)現(xiàn)最佳印證此句表達的意思來自37章:“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背酥庠?9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也能證實擁有“樸”而少欲的觀點:
3.關于“樸”跟“無欲”相關的最佳現(xiàn)實參考例子來自生物學領域中的組培技術,
例:馬鈴薯在選取培養(yǎng)組織的部位常常選取莖尖部位,
理由是植物的幼嫩部位基本沒有被病毒感染,所以可以用來做脫毒苗。
附:在分型和斐波那契等數(shù)學領域甚至在計算機數(shù)據(jù)結構上,作為對自然的學習和觀察樹是一種重要而經(jīng)典的例子,這在《道德經(jīng)》中也不例外。三個圖中說明樹是場與螺旋波動的經(jīng)典代表,而且層次意義明顯,所以《道德經(jīng)》文中多次用“樸”象征道,無欲。樸在此解讀完畢。
道的無欲凈化特質在領導管理的應用,可以讓被管理者和諧,純樸,安定:
引證如下兩處:
37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
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57我 無 欲 , 而 民 自 樸 。
在效仿大道治理措施中也以體現(xiàn),讓百姓心靈有所歸屬,社會穩(wěn)定:
引證如下:
3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道的不欲特質在個人感官言行上的指導,讓個人避免內(nèi)心的煩惱和迷茫。
引證如下:
52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19見 素 抱 樸 , 少 思 寡 欲 , 絕 學 無 憂 。
12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fáng)。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至此,從道的無欲性衍生的的凈化特質應用到個人的修德,管理治世方面等應用方面暫告一段落.......
《儉篇》第三部分---“知止”
引自4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梢蚤L久”
從上部分“無欲”(知足)的想法升華到另一個的思想準則------------即“知止”:
“知止”作為大道法則之一,在其他學說和市面流出的“自由意志”酷似。即萬物循環(huán)自動演化的過程中,不以主觀意志強加干預:真實的描述讓我們從大道的客觀描述與對應的人格中提煉:下面將歸納道的客觀原理與其對應的人格言行:關鍵詞:“不辭”,“止”,“莫之命”
不辭:
34(原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2 (效法):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
莫之命(令):
51(原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2(效仿):道常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止:
32(效仿):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4(效仿):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進一步推廣:根據(jù)老子描述道的這種不過分干預萬物演化的道理中,更體現(xiàn)在圣人的言行里,即講究個人的少事少言。
(即文中“不言之教”中提倡的“希言”,“無為之事”中包含的“無事”)
一:不言(希言):
43: 不 言 之 教 , 無 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71: 天 之 道,不 爭 而 善 勝,不 言 而 善 應
2: 是 以 圣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56: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5: 多 言 數(shù) 窮 , 不 如 守 中
17: 悠 兮 其 貴 言
21: 希 言 自 然
二:無為(無事):
2: 是 以 圣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63為 無 為 , 事 無 事 , 味 無 味 。
47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57故 圣 人 云 :我 無 為 , 而 民 自 化 ﹔我 無 事 , 而 民 自 富 ﹔
擴展內(nèi)容:“不干預”政策與”事少功多”的現(xiàn)象解析:
這些言行措施的“少干預”是發(fā)生在萬物的形態(tài)確定后的過程,讓其自動演化是高效長久的,
這種高效性在數(shù)學分型中也有所體現(xiàn):
應用一:
一個數(shù)學意義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個不斷迭代的方程式,方式是簡單而機械的重復。
例如手機無線電電路芯片設計依據(jù)分型原理可以讓其接收更廣泛更強的信號。
應用二:
歷代行政機構的精簡措施:
例如東漢劉秀在治理國家時提出的簡化行政機構,保證宏觀措施長期不更改等系列政策不都取得了積極高效的影響......
正因為在大道規(guī)律“知止原則”下衍生的高效治理措施,古代《史記》作者司馬遷之父給予了道家思想評價:
“道家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譯為:“主旨簡約而容易掌握 事情少而成就大”-----摘自《史記·太史公自序》
“知止”的其它信息:
由于天道自動演化的特質,知曉無形規(guī)律而不干擾意味著對自身和別人的能量場都能更好的發(fā)展。
其次,“知止”里面的“少言”“少食”也是一種節(jié)制能量的行為規(guī)范,符合三寶之一“儉”
以上這些描述正好對應描述分型數(shù)學上的高效率特征,這是大道特質之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