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 又名“蓬萊蕉”、“電線草”,是天南星科常綠攀援觀葉植物,莖干上著生有褐色的氣根,形如電線,故名“電線草”,葉卵圓形,它的羽狀平行葉脈清晰挺露,形似芭蕉,故叫“蓬萊蕉”。
龜背竹在拉丁語中意為“綠野怪物”,開花非常奇特,如船底般的花苞,呈黃白色,花大如掌,內(nèi)藏肉穗,能結(jié)果實,果實則為漿果。
果實成熟后可用來做菜食,有甜味,香味像鳳梨或香蕉。但要注意果實未成熟不能吃,因為有較強的刺激性。在原產(chǎn)地居民稱這種果實為“神仙賜給的美果”。
但是對于密集恐懼癥的我,實在有點接受不了這個。
龜背竹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
因為龜背竹的葉子形態(tài)很像龜殼,而且又是比較耐生的一個室內(nèi)物品,同時它具有吸引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領(lǐng),有益以人的身體健康,所以,它的花語是健康長壽。
龜背竹原產(chǎn)地:
原產(chǎn)于墨西哥,在歐美、日本常用于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臺,較為普遍。美國家巴西、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常種在廊架或建筑物旁。
龜背竹生長習性及日常養(yǎng)護:
龜背竹常附生于熱帶雨林中的高大樹木上。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切忌強光暴曬和干燥。生長適溫20~25℃,冬季夜間溫度幼苗期不低于10℃,成熟植株短時間可耐5℃,低于5℃易發(fā)生凍害。
當溫度升到32℃以上時,生長停止。夏季需經(jīng)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片經(jīng)常保持清潔,以利于進行光合作用。生長期間,植株生長迅速,栽培空間要寬敞,否則會影響莖葉的生長。
伸展,顯示不出葉形的秀美。盆栽土要求肥沃疏松、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常以腐葉土或泥炭土最好。
栽培技術(shù):
1.播種繁殖:
龜背竹夏季開花,為了提高種子的結(jié)實率,需人工授粉,種子發(fā)育階段注意通風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結(jié)實飽滿。播種前先將種子放40℃溫水中浸泡10小時,播種土應(yīng)高溫消毒。龜背竹種子較大,可采用點播。
2.分株繁殖:
在夏秋進行,將大型的龜背竹的側(cè)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于木桶或缽內(nèi),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3.扦插繁殖:
春、秋兩季都能采用莖節(jié)扦插,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扦插效果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氣溫適宜莖節(jié)切口愈合生根,成活快。
觀賞用途:
龜背竹是著名的室內(nèi)盆栽觀葉植物,惹人喜愛。她不僅具有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領(lǐng)。還能在剛裝修過的房子中,吸附80%的有害氣體,在短時間內(nèi)凈化室內(nèi)空氣。
在凈化空氣的同時,她也是室內(nèi)的特別景致~龜背竹以耐陰而著稱,適用室內(nèi)客廳,走道中擺設(shè)與點綴。來看看大家是怎么弄的吧~
南方多在院庭中,散植于公園池旁、溪溝、山石旁和石隙中。龜背竹葉片上的孔眼和缺刻,有虛有實,新奇有趣,氣生根懸掛于盆口,古樸雅致。
切花藝術(shù)欣賞:
葉片可作鮮切花切葉,因其葉形獨特,可作插花中的配材。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她的切葉技術(shù)。
常見品種:
龜背竹常見栽培的有迷你龜背竹(var.minima),葉片長僅8厘米。
白斑龜背竹(Albo-Variegata),葉片深綠色,葉面具乳白色斑紋。
蔓狀龜背竹(var.borsigiana),莖葉的蔓生性狀特別強。
多孔龜背竹(M.friedrichsthalii),葉片長卵形,深綠色,中肋至葉緣間有橢圓形窗孔,窗孔外緣至葉緣的間距稍寬。
斜葉龜背竹(M.obliqua),葉長橢圓形,葉基鈍歪。
龜背竹的藥理:
龜背竹有毒其毒性為汁液有刺激和腐蝕作用,皮膚接觸引起疼痛和灼傷。未成熟的果肉臺草酸鈣針晶體,食之則燒傷舌部。由此可見,龜背竹是有毒的植物。
它的毒性相比于同屬的滴水觀音來說,要輕微多了。龜背竹的毒性主要通過深度接觸和食用起作用,只要不將食用它的汁液或?qū)⒅喝嗳胙壑?、傷口,龜背竹的毒性是不會對人造成危害的?/span>
不知道今天的養(yǎng)花知識是否給你了想要的信息及幫助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