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就是人體當中出現(xiàn)甘油三酯和或膽固醇水平升高,高脂血癥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通常與遺傳背景、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有很大關系。其他的疾病也可以導致繼發(fā)性高血脂,高血脂比較常見的類型為高甘油三酯血癥,還有高膽固醇血癥。
高甘油三酯血癥容易誘發(fā)胰腺炎,而高膽固醇血癥,尤其是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為主的高膽固醇血癥,容易導致出現(xiàn)慢性血管損害,導致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性改變,誘發(fā)冠心病、腦梗塞等。
中醫(yī)無此病名。根據(jù)高血脂癥臨床表現(xiàn)及多樣性的證侯特征,高血脂癥,屬于中醫(yī)的痰淤氣滯,血淤痰濁范疇。其發(fā)病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飲食不節(jié),飲食過度,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脾虛運化失司。水液聚而為痰,為濕;氣虛血少,運化無力,進而血脈淤滯。七情五志過極,肝氣郁結,疏泄失職,氣郁日久,氣滯血淤,阻塞脈絡,年老體虛,腎氣衰備,陽虛不能溫煦脾土而衍生痰飲,腎陰虛則火上炎,煉液為痰。總之以標本分之,痰濕(濁),痰淤,氣滯血淤,痰火為標,肝、脾、腎功能失調為本。痰濕(濁),痰熱,痰淤內生,氣滯淤積,阻塞脈道,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是產生本病的關鍵病理基礎。
高血脂的常見癥狀是頭暈、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胸悶、心悸等;當高血脂較重時會導致冠心病、腦中風,從而出現(xiàn)頭暈目眩、頭痛、氣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說話等相應表現(xiàn)。
1、痰濕型高血脂的癥狀與治療
癥狀:形體肥胖,乏力倦怠,身體困重,大便不成形,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濡滑。
方劑:二陳湯、導痰湯或香砂六君子丸。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
上藥為粗散。
每服四錢,用水一錢,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陰虛、血虛者忌用本方。
2、痰熱型高血脂的癥狀與治療
癥狀:形體肥胖,或嗜酒,煩躁易怒,大便密結,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滑。
方劑:龍膽瀉肝湯或防風通圣丸。
龍膽瀉肝湯,為清熱劑,具有清臟腑熱,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jīng)濕熱之功效。方劑為:
龍膽草(酒炒)6g,黃芩(酒炒)9g,山梔子(酒炒)9g,澤瀉12g,木通9g,車前子9g,當歸(酒炒)8g,生地黃20g,柴胡10g,生甘草6g。
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劑,每服6-9g,日兩次,溫開水送下。
此方瀉中有補,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傷正,瀉火不傷胃。
加減:
肝膽實火熱盛者,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瀉火;若濕盛熱輕者,去黃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強利濕之功;陰囊囊腫,紅熱甚者,加連翹、黃芩、大黃以瀉火解毒。
3、肝腎虛弱型高血脂癥狀與治療
癥狀:肥胖或瘦弱,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口咽干燥,五心煩熱,健忘,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方劑:左歸飲,或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左歸飲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壯水,養(yǎng)陰補腎之功效。主治真陰不足,腰癀且痛,遺精盜汗,咽燥口渴。方劑為: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枸杞各二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一錢半,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加減:
如肺熱而煩者,加麥冬二錢;血滯者,加丹皮二錢;心熱而躁者,加玄參二錢;脾熱易饑者,加芍藥二錢;腎熱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錢;血熱妄動者,加生地二三錢;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上實下虛者,加牛膝二錢以導之;血虛而燥者,加當歸二錢。
注意:
1、小藥方
三七100克, 紅花50克,桂枝50克,決明子100克。
四味藥打磨成粉,日服3克。
2、茶療法
等量泡茶,白天服用。
實驗研究證明: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綠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癥的老年人不妨多飲茶。
高血脂患者要注意生活要有規(guī)律,適當?shù)倪\動和娛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盡量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等不良情緒,避免熬夜、過度勞累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