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覺著活著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享受快樂與幸福。等長大了,受了苦,得了難,才發(fā)現(xiàn)其實活著沒有那么簡單。年輕的時候,本該活得肆意些,后又覺得活著是為了家人。尤其是當家人生病的時候,更是深有體會,何為獨生子女不敢生病、不敢遠行,身上的責任多了,自然顧慮也就多了?,F(xiàn)在發(fā)現(xiàn),無論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照顧可愛的家人,還是追求夢想或所謂真理,其實都還是應了自己物質或精神上的需求。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不被理解的尼采瘋狂成了悲劇,被理解的瘋狂卻有可能成為新的趨勢。也許瘋與不瘋,為與不為,如孟子所言:“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為與不為之道也!”
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巨的使命!活下來是因為尋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義: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憑借這些,擁有一個活下去的充足“理由”。生活是充滿意義的!生活是有終極目的存在的。
生命猶如鐵砧,越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這是伽利略的一句名言。對于歷經生死或掙扎在死亡邊緣的癌癥患者而言,尋求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在意義本身;而在于探尋,意義就寓于探尋過程之中。歷經法西斯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之苦難,后來成為世界級心理學大師的維克多·弗蘭克爾,曾特別關注過集中營中最后極少數(shù)能夠活下來的難民的共性特點。他發(fā)現(xiàn)集中營里能夠幸免于難的,并不是擁有強烈求生欲望的,而是有堅定生活信念者。此外,法國學者也曾做過一項民意測驗,結果顯示:89%的被訪者認為,人需要某種東西(動力),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中確有某種較神圣的東西,驅使自己好好活著(或愿意為之獻出生命的)。
生活沒有劇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或許我們看到現(xiàn)在,活到現(xiàn)在還是不知道為何而活,但是總有一天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活下去的意義。然后尊崇自己內心的聲音,真實的活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