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一課三改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讀寫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地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說到底就是讓學生徹底地融入豐富的語言世界、語文生活,在自身的親近、體驗、感受和實踐中,逐漸成長起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最近,筆者在不同地方三上《鞋匠的兒子》,一課三改,收獲頗豐。
第一稿設計
一、理清文脈,感知“偉大”
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們對他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
二、品詞品句,感悟“偉大”
1.第一段話: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1)讀一讀第一段話,你覺得這段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句?(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2)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
(3)小結(jié):這三個“永遠“,層層遞進,道出了感激之因。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句每一字都重重地敲擊在每一個參議員的身上。林肯對這種羞辱,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tǒng)。
(4)啟發(fā)想象: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后,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tài)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
2.第二三段話。
(1)讀了這兩段話,你關(guān)注了哪個詞?(偉大)
(2)小結(jié):同學們關(guān)注到了“偉大”這個詞,“偉大”在這兒出現(xiàn)了兩次,讓我們讀讀這兩段話。
3.引讀這三段文字。
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坦然地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小結(jié):同學們,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鞋匠,給予了自己孩子仁愛、寬容、真誠、坦蕩的胸懷,正是憑著這些,林肯總統(tǒng)領(lǐng)導人民打贏了南北戰(zhàn)爭,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
三、拓展延伸,升華“偉大”
1.學習第六節(jié)。林肯,美國最有作為的總統(tǒng)之一,曾這樣說過:“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薄拔宜M氖撬Y(jié)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段話讀懂了嗎?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2.介紹南北戰(zhàn)爭。林肯一生最大的作為就是解放了黑人奴隸,為推動美國社會向前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了美國人民的崇敬,在美國人民的心中,他的威望甚至超過了華盛頓。
3.小結(jié):這是林肯生前的一段演說詞,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他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偉大的成就征服了世界。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在林肯總統(tǒng)遇刺后說:“他的地位相當于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斐爾和人生哲學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當選總統(tǒng),他也將無可爭辯地和現(xiàn)在一樣偉大!”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林肯!他是鞋匠的兒子!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
【反思】
語文是言語化的思想,形式化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思想化的言語,內(nèi)容化的形式。這個“化”,就是語言形式與思想意念的相似匹配與互構(gòu)。如果說其他各科教學都是以獲取語言文字所載荷的思想內(nèi)容為主要目的的話,語文課程則是立足于探尋語言文字與思想內(nèi)容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和方法。也可以更加直截了當?shù)卣f,語文課程的目標指向和研究對象是言語現(xiàn)象或言語事實,而不是思想品德;其任務是教人學會破解語言文字,體驗和品評蘊含在語言文字之中的思想感情,或運用語言文字,把自己意識中醞釀的“思想觀念”表達清楚,以便與人交流;而不是撇開語言文字,讓人去接受某種外加的思想感情,或先向人灌輸某種“正確”(甚至“高尚”)的思想,然后讓人運用語言文字去表達別人灌輸?shù)乃枷搿?br> 在課堂濃濃的“人文”氛圍中,筆者總感覺有點“懸空”,離“語文實踐”四個字仿佛遠了一些,與品德社會課似乎也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于是在第二次公開課前,我對第一次的教學設計幾乎推倒重來,力求簡省、務實。
第二稿設計
一、初讀文本
1.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得對,不但做到朱熹所說的不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還要做到不讀破句。認讀生字詞,讓學生描紅生字。
2.理解生詞“羞辱”、“尷尬”。方法是讀讀查查。即一邊讀一邊查。
3.把這兩個新詞帶入課文,聯(lián)系課文談感受,并指導學生朗讀一位參議員羞辱林肯的話。
4.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讀好“羞辱”、“尷尬”,并讓學生邊聽課文朗讀,邊思考這兩個詞語的后面可以續(xù)寫哪三個詞?
二、美讀文本
1.啟發(fā)學生讀得好,即把自己的感情讀進去,把作品的感情讀出來。要求是學生自己讀得有滋有味?!笆蛊溲越猿鲇谖嶂?,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主要方法是讀讀比比,即一邊讀一邊有選擇有重點地通過對課文言語的增、減、換(包括字詞、句子、短語等),與原文進行對比,以求在詞語的層面上品味它的聲音、分量,在句、段、篇的層面上品味它的情調(diào)、語脈、文勢。
2.導讀,加深學生對林肯愛父親的感悟,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三個“永遠”所在的語句;抓住一個“好”字,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林肯父親做鞋匠的“好”;在深入體悟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相關(guān)語句。
三、熟讀文本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并抄寫課文,自然而然爛熟于胸,使課文不知不覺間滲透進學生的心里。
四、課堂練筆
讀題,如果你就是那位議員,一開始讀課題,跟現(xiàn)在讀課題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現(xiàn)在積淀在你內(nèi)心的一句話是什么?動筆寫寫。
【反思】
教學時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把握準,給學生自主讀書、獨立探究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參與面廣,閱讀、感悟、質(zhì)疑、運用貫穿始終,聽、說、讀、寫訓練有序。語文課堂建立在扎扎實實的語文實踐基礎(chǔ)上的,縱觀整堂課,老師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讓學生暢游在自主閱讀、自我感悟,聽、說、讀、寫、訓練扎實到位,課堂成了真正意義上學生的舞臺。
但教學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把看起、看不起鞋匠看作議員與林肯之間矛盾沖突的焦點。殊不知,“知人論世”的標準,即“價值觀”的不同,才是問題的本質(zhì)所在。議員們看人的標準是出身和地位;林肯看人的標準是做事和奉獻。教師的“引導”之功,就在于學生的功力未到之處,點破迷津,促其得到認識上的飛躍。只有讓語文的“情”與“理”和諧相容的課堂才是美麗的——既有情趣之美、文字之妙,也不乏理趣之魅。
第三稿設計
一、說故事,知選材
1.講。讀了一節(jié)課,故事里有誰?能不能講講什么故事?快速瀏覽課文,按順序講一講。哪些詞是必不可少的?
2.評。主要故事情節(jié),關(guān)鍵詞語,做到簡潔明了,說清來龍去脈。議員是羞辱,林肯用演講來回應。
3.小結(jié)。寫一個大總統(tǒng)的一件名人軼事,一次演講中剎那間的小鏡頭。
二、找變化,理文脈
1.承上:議員在林肯演講前后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前:尷尬、羞辱、嘲笑——中:靜默——后:贊嘆)
2.點撥:表達順序。在這個故事里有個針鋒相對的矛盾,矛盾的雙方一方是議員,一方是林肯;起因是“尷尬”,過程是一個“羞辱”,一個動員;一個挑事,一個回應;結(jié)果是化解矛盾,由羞辱變?yōu)橘潎@。
3.林肯憑什么本事?說了什么大道理?讓參議員的前后態(tài)度出現(xiàn)這么大的轉(zhuǎn)變?我們還要細細品味課文。
三、悟原因,品詞句
1.自主品味。這節(jié)課我們來討論、研究矛盾雙方這兩種人的言行,看看是怎樣造成的,如何發(fā)展的,最后怎樣解決的?仔細讀,抓住文中人物的言行,找到關(guān)鍵詞,看看能透露出他們什么心理?這些話語什么意思?自己找一句話,一個關(guān)鍵詞,哪些詞句分量最重?我們待會交流。
2.抓關(guān)鍵詞,互動點撥。
(1)議員:是尷尬。“尷尬”懂多少?(字典意義)什么事使他“尷尬”?為什么“尷尬”?他們“尷尬”的是否有道理?究竟是什么使他們“尷尬”的?
板書:
名門望族——優(yōu)越標準
鞋匠的兒子——卑微
——出身、地位
(2)林肯:
A.指讀第一段演講詞,讀后評價。在這個特殊時間,重要場合,面對這么多人,聽了議員的話,如果是你會有怎樣的態(tài)度?(勃然大怒)林肯呢?(感激)感激他羞辱自己?是真感激還是假感激?(感激他的提醒,不然的話真忘了,誰會把出身掛在心里呢?)“永遠記住”參議員讓他記住什么?(鞋匠的兒子)林肯“永遠記住”什么?(鞋匠的兒子)
理解“忠告”:——你理解“忠告”了嗎?什么是忠告?那么,參議員忠告林肯什么?這是忠告嗎?(這不是忠告,是警告!是諷刺、挖苦、羞辱林肯的話?。?br> 這段演講林肯記住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做得好)最擔心的是什么?(做不好)
B.是真?zhèn)ゴ筮€是唱高調(diào)?理解“偉大”:一個鞋匠能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林肯從父親那里學到了什么?指生說。師據(jù)說的情況小結(jié):對工作盡心盡責、有責任心、力所能及地服務大眾,這就是偉大。
偉大:做得好——無人能比、自己做總統(tǒng)自嘆不如。
C.流淚:為何?佩服什么?還有什么原因?(慚愧、鞭策、做總統(tǒng)誠懇、發(fā)自肺腑、真誠、深情)
3.領(lǐng)悟內(nèi)涵。
議員:卑微——(標準)出身、職業(yè)、工種——做什么。
林肯:偉大——(標準)工作的好壞——怎樣做。
看來,感激是真實的,偉大也是真實的。到此為止,你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做到最好才是偉大的。出身、職業(yè)也許我們無法選擇,但干得最好才是衡量偉大卑微的試金石。)
所以,這簡短的話語才有力量,才使傲慢的參議員改變了態(tài)度,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師生引讀,齊讀。
你覺得林肯用什么打動了參議員?(真情、誠懇、智慧——言語、生活、政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4.小結(jié):同樣說“鞋匠的兒子”,一個是卑微,一個說偉大,僅僅是用詞不同嗎?(知人論世的標準不一樣。)
議員:出身 ——這是個人無法選擇的。
林肯:做得好——這是個人可以努力達到的。
四、重朗讀,巧內(nèi)化
誦讀體會。要想把課文讀得有感情,就要必須把全身心投入到課文中去,一邊讀一邊想,不光要注意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還要注意每個人物角色的主要表現(xiàn),言行態(tài)度,設身處地和他們面對面一起參加活動,這樣才能打動自己。這就要集中精力抓住每一個關(guān)鍵詞語,進行認真體會。
寫文章的人,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現(xiàn),動作、神態(tài),就能把文章寫得生動;讀文章也要抓住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動作神態(tài)的關(guān)鍵詞語,才能更好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要想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同樣必須處理好這些關(guān)鍵詞語,讓人聽起來覺得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五、求驗證,學表達
1.默讀最后一段,寫什么?演講的故事敘述完了,可以結(jié)束了。不要行不行?(以上是口頭上的,最后一段是行動上的。說明林肯不光是能言善辯,他做總統(tǒng)也是做得最好;不在于當不當總統(tǒng),在于能不能做得最好。)
2.最有用的是哪句話?(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
3.最后一句話的作用:事實證明,決定一個人偉大的不在出身,沒有因為鞋匠的兒子,而是做得好,成為有名的總統(tǒng)。
六、扣文本,促歷練
1.“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你聽到了什么?光有贊嘆的掌聲,但沒有贊嘆的話語。如果你就是那些議員,此時此刻你會寫些什么?(可以懺悔,可以寫一二句林肯的評語,聯(lián)系最后一段的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