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善意地提醒大家:追求足下生輝,必須先謹防足下生病。
鞋底外側磨損:可能有關節(jié)炎隱患
正常鞋子的磨損重心在腳跟中間,并可從鞋跟外側看出約4度的傾斜,但如果傾斜大于4度,就說明腳跟外側受力過多,這種走路方式容易導致關節(jié)扭傷和損傷,長期的受力不均也會導致膝蓋外軟骨的磨損,引發(fā)關節(jié)炎。這種方式也會給髖骨施壓,導致坐立時骨骼的長久疼痛。
鞋底內側磨損:扁平足,或者腰椎不好
外側后跟磨損雖占主流,也有一部分人,鞋跟內側磨得厲害。人們走路時,由于身體更多的壓力聚集在腳的內側,增加了腳內側和地面的接觸機會,無形中增大關節(jié)的壓力。隨著年齡增長,可能導致膝關節(jié)疼痛,甚至引起腰椎不適。
大腳趾外側磨損:可能是高跟鞋穿多了
特別是尖頭高跟鞋,由于鞋面是沒有彈性的皮革,腳強行塞入一個窄小三角形區(qū)域內,就會迫使腳拇趾外翻、小趾則內翻。讓一些愛美女性,出現不能長距離行走、足趾疼痛、兩腳邊出現老繭等癥狀,嚴重者不得不通過手術才能矯正。
鞋口磨損:說明你的鞋子不合腳
走路時時常摩擦鞋口,造成鞋口內側的磨損。反復摩擦會造成腳跟起泡,足底筋膜炎等,由于前腳掌過度用力,還會導致脛骨和小腿的急性疼痛。鞋口磨損一般主要還是選擇鞋子的時候不夠合腳,所以,合腳舒適是選鞋子的第一要素。
雙腳鞋底不對稱磨損:可能是“長短腿”
當人一只腳受傷后,會有意避免受傷一側用力,這樣會形成保護性跛足,也可能使雙腿用力不均勻,導致雙腳鞋底磨損情況明顯不同。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穿鞋就是我們的第一步,只是這第一步看似簡單,卻不易抉擇。懂得科學穿鞋,是現代人愛護自己的表現。
科學穿鞋四要點
1、鞋的松緊要恰當。
一雙好鞋遠比一匹寶馬之于騎士重要。對于一天要站9個小時以上的人來說,腳是最辛苦的,配置一雙舒適的鞋再應該不過了。
2、鞋的用料要講究透氣。
透氣的材料不僅不捂腳、舒適,而且還不易得腳癬。有的鞋透氣性較差,尤其是鞋底,盡管很結實,腳在里面卻如同蒸桑拿。
3、選最適合自己的涼鞋
不同的腳型適合的鞋子也有區(qū)分,小個子女生適合穿能夠露出腳背的涼鞋,腳有肉肉的MM,適合綁帶式涼鞋(或羅馬涼鞋),腳背高(弓足)的MM,適合穿鏤空款式或能夠包裹住腳背的涼鞋,這樣才能揚長避短。
4、每天用浴鹽泡腳
如果每天用鹽浴泡腳15分鐘,有利于減輕炎癥放松腳趾,對腳部的健康十分有效。同時,要選用30-50度的溫水來進行浸泡,在浸泡的時間上最好維持在15-20分鐘就可以了。
如果經常做足部按摩,對舒緩韌帶壓力有幫助,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減輕足部及腿部的疼痛。
在工作空隙,女性們可以做適當的足部運動,這樣可以鍛煉跟腱和腳踝的靈活性。首先,坐在椅子上,雙腿略微分開,把腳平放在地上。接著,把腳跟提起到最大限度,盡可能保持五秒鐘,再還原,之后慢慢把腳尖翹起來,也保持五秒鐘,然后還原,最少重復做10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