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底,由太原南下赴任的李光弼在五百河東騎兵的護衛(wèi)下于子夜時分馳入洛陽朔方軍行營。
李光弼夜入朔方軍,可能僅僅是趕路錯過宿頭的無意之舉,卻引起了一場風波。駐守河陽(今洛陽吉利區(qū)附近)的朔方軍左廂兵馬使張用濟聽到這一消息,大怒,手指洛陽方向叫道:“朔方軍,非叛軍,乘夜而入,何必如此見疑!”當下傳下號令,騎兵披甲上馬,銜枚集結(jié)。準備提兵突入洛陽,驅(qū)逐李光弼,請回郭子儀。一旁的都知兵馬使仆固懷恩見狀,急忙勸道:“相州潰敗,郭公棄軍先走,朝廷怪罪,方才罷其兵權(quán)。今驅(qū)逐李公而強請郭公,此無異于造反。爾怎敢如此妄為!”右武鋒使康元寶接過話頭,說:“君興師動眾,強請郭公。朝廷必然懷疑郭公所指使,是加造反滅門之罪于郭公。郭公一門百口,何負于君!”大伙苦苦相勸,方才把他勸住。
按說河陽是太原到洛陽的必經(jīng)之地,李光弼進入洛陽朔方行營之前應當與張用濟在河陽見過面??赡茉谀谴我娒鏁r氣氛就不大愉快,張用濟不過是借題發(fā)揮發(fā)泄不滿罷了。李光弼雖不至于眥睚必報,但也非寬宏大量之人,河陽方面的動作事后他不可能不知道,肯定會記上一筆。雙方的梁子已經(jīng)結(jié)下,張用濟將會很快付出代價。
張用濟的過度反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朔方將士換帥以后的心理。一方面,對朝廷的猜忌和防范不滿。另一方面,他們已習慣寬容大度、不拘于小節(jié)的郭子儀,對這位以嚴著稱的新統(tǒng)帥從心理上犯怵。果然,李光弼一上任,號令一施,朔方軍一改往常的散漫,壁壘、旌旗、將士精神狀態(tài)通通為之一變。
李光弼很快進入新的角色。目前最緊要的,是要應對隨時可能南下的史思明叛軍。幾乎可以肯定,叛軍下步的主要目標依然是洛陽。由河北到洛陽有兩條進攻路線。一條是由黃河下游衛(wèi)州至黎陽段渡河,再往西進攻,取汴州(今開封)、鄭州一線直指洛陽。這也是當初安祿山造反時的進軍路線。另一條是由懷州(今河南沁陽)西進,攻取黃河上的河陽三城,進而直逼洛陽。李光弼判斷,叛軍主攻路線應當是懷州至河陽方向,遂向朝廷上表請示向河陽增兵。
叛軍進攻洛陽可能路線
乾元二年九月,在范陽休整了半年的史思明留其子史朝清守范陽,自領(lǐng)大軍南下。同時令諸郡太守各領(lǐng)兵三千向黎陽(今河南??h)、濮州(今山東鄄城)地域集結(jié)。叛軍將分為四道渡過黃河侵入河南。
李光弼敵情判斷失誤!
此時唐軍主力已調(diào)往河陽。情況緊急,李光弼稍作籌劃,決定自率洛陽兵馬東出汜水縣(今鞏義市東北)。同時派人去河陽,令河陽諸將到汜水會合。至于部隊到達汜水后的行動,李光弼構(gòu)想如下:
思明渡河,必圖洛城,我當守武牢關(guān),揚兵于廣武原以待之?!锻ㄨb考異》引《邠志》記載
武牢關(guān)(今鞏義東北虎牢關(guān)遺址)位于汜水縣境內(nèi),是洛陽東面的門戶。在武牢關(guān)東北方黃河南岸,有一道東西走向的長形高地,此高地便是廣武原。按照李光弼預想,唐軍以部分兵力守武牢關(guān),以主要兵力屯廣武原。叛軍渡黃河后沿汴州、鄭州西進,沿途一馬平川,通行無阻。當進至武牢關(guān)時,叛軍會被守軍迎頭攔住,前進受阻。此時部署在廣武原上的唐軍主力向叛軍暴露的翼側(cè)發(fā)起沖擊,與武牢守軍一道,徹底擊敗西進叛軍。
汜水作戰(zhàn)構(gòu)想
部署已畢,李光弼率數(shù)千騎兵東出汜水。當部隊抵達目的地時,河陽方面的部隊還沒到,左等右等,才見張用濟一人一騎慢悠悠趕了過來。原來這家伙接到命令,不但不出兵,還串通其他將領(lǐng)都別動,自己一個人去汜水見李光弼。李光弼弄清原委,也不多話,招呼來刀斧手,將張用濟拖到轅門外把頭砍了。
武牢關(guān)即虎牢關(guān),唐避祖先李虎諱,改為武牢
李光弼以部將辛京杲代領(lǐng)張用濟部眾。又給仆固懷恩傳話,令其速到汜水會合。
仆固懷恩得知張用濟被斬,吃了一驚,不敢怠慢,即刻趕往汜水。
仆固懷恩晝夜兼行來見李光弼。二人落座,互道問訊,剛說幾句話,門人慌慌張張來報:“蕃、渾五百騎已到了營外?!惫忮雎牶笠汇?。懷恩不動聲色,起身走出帳外,大聲斥責帶隊的部將:
“我已有令,不得跟隨,為何明知故犯!”
光弼說:“士卒本應隨將,何必怪罪!”命人搬來酒肉,分給將士。
李光弼心里明白,這是仆固懷恩示威給他看。這些朔方將領(lǐng)本來就不親附于他,現(xiàn)在又斬殺了他們一員大將,自然就更加疏遠和戒備。
對于仆固懷恩的戲碼,李光弼已無意深究。他目前憂慮的是,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戰(zhàn)機已經(jīng)貽誤,再將部隊主力從河陽拉過來,時間太緊迫,來不及作詳細戰(zhàn)場部署。更讓他擔心的是,如果將河陽大部隊被抽走,會不會有人乘機在河陽作亂。畢竟河陽是張用濟的地盤,他的心腹還是有的。一旦河陽有失,不僅洛陽不保,部署在汜水的大部隊后路也會被截斷。那就全完了。
權(quán)衡再三,李光弼不得不作出抉擇:放棄汜水作戰(zhàn)計劃,部隊回撤。
回撤之前,光弼決定繼續(xù)往東走一遭,巡視鄭州、汴州黃河沿線的守軍。
(未完待續(xù))
著作權(quán)聲明:本文屬本人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禁止任何媒體擅自轉(zhuǎn)載,或任何媒體(或個人)以復制形式發(fā)表。
參考文獻:
[1]宋 司馬光等 《資治通鑒》
[2]五代 劉昫等 《舊唐書》
[3]宋 司馬光等 《新唐書》
[4]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
[5]宋 王欽若等 《冊府元龜》
[6]吳廷燮 《唐方鎮(zhèn)年表》
[7]清 董誥等 《全唐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