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命,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斗止侨狻?/strong>
探春,四春排第三,金陵十二釵排第四,僅次于元春之后。原本是庶出的女子,卻因為自己“拎得清”,又加上才華也是不差,眾多女子之中,大概就寶黛二人比她才華優(yōu)秀那么一點點。所以在賈府,即便是鳳姐之類的人物,都挺佩服她、不敢輕視她。
探春雖是庶出,卻長得容貌姣好,一出場便有一段描寫: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雅秀美,使之見之忘俗。
這個時候的探春,才11、2歲,便如此阿娜,賈母也是喜歡,自小養(yǎng)在身邊,親自教導,自然是比長在姨娘身邊要強出千百倍的。加上機靈如探春,為自己的出身煩惱時,也認清了自己的位置,便與嫡母王夫人多親近,而遠了生母趙姨娘,不同層次的兩個人,對她的言傳身教自然就有著天壤之別。她的弟弟賈環(huán)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印證。
探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修煉出一身的才情。
大觀園里第一次組建詩社,是她發(fā)起的,還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海棠詩社。起詩社得有講究,各自取名兒的時候(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筆名吧),她給林黛玉取了“瀟湘妃子”,給自己取了個“蕉下客”,這都是因景而生,瀟湘館里長滿了竹子,秋爽齋里種滿了芭蕉。
海棠詩社里,探春第一個寫出關于海棠的詩: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集美貌和才情于一身的探春,還有一個排大觀園第一的特長,那就是書法。之前寫迎春的時候說過,四春分別擅長琴棋書畫,元春雖然沒寫她的丫環(huán)是誰,但由司棋、侍書、入畫推斷,元春在賈府時的貼身丫環(huán)大致是叫什么琴的,也因此看出,元春擅琴,迎春長棋,探春書法是強項,而惜春,繪畫便當仁不讓了。
如此才情的賈探春,自然是志存高遠了,她擔心家族的命運,也看到了衰敗的趨勢,甚至想過要力挽狂瀾,救家族于水火,卻無奈頑疾太久,她一人之力卻也無法回天。
賈府到寶玉探春這一代,已經(jīng)是四代了,按照俗話說的“富不過三代”,到第四代基本上算是一個家族的末世了,而世襲的爵位,也是到了最后,不會再被恩澤,就像林黛玉家,祖上也是世襲的,到自己父親這一代就只能靠科舉出身了。
探春生于賈府的這個末世,心有余而力不足。鳳姐生病不能理賈府后院事宜,于是探春輔助李紈短暫地執(zhí)掌起了賈府內院的大小事宜,也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想把那些頑疾給割舍掉,換來新面貌。
縮減用度是一個方面,但直接就危害到了自己親生母親趙姨娘的利益,派親舅舅家的禮比別的沒正名的姨娘都還要少,惹得趙姨娘大鬧跟前,讓很多人看笑話,最后探春雖是壓下來了,卻也感覺到了自己的無力與無奈。
家族的命運她挽救不了,而自己庶出的身份更是改不掉,所以盡管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最終還是以失敗結局,直到抄撿大觀園時,她才發(fā)出痛心的呼聲: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縱有千般才情,或有改變現(xiàn)狀的志向,偏偏生不逢時,偏偏投錯了地方,眼睜睜看著一步步?jīng)]落,除了長嘆,除了發(fā)幾句牢騷,似乎已經(jīng)別無他法。
莫說是家族的命運改變不了,就連自己的命運,探春都無力去改變。
在87版的電視劇改動里,因為南安太妃認了探春為義女,便由探春承擔起和親的任務,遠嫁南疆之地,拋卻故都家園和親人,淚灑江邊。
清明節(jié)生,清明節(jié)離,清明節(jié)遠嫁,清明節(jié)無奈。
作為賈府里最年長的賈母,原本是想護孫女們周全,想給孫女挑一個好的歸宿,所以,南安太妃來府的時候,原以為是給自己的兒子物色王妃,賈母便想到了探春。
探春出身不好,是庶出,要當王妃還是有一定難度,在門第身份觀念很強的那個時代,要用庶出的身份翻盤,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賈母不一樣,她自己根正苗紅,在太妃們面前是可以說上一兩句話的,忠勇侯之嫡女,尊貴至極的身份。探春是她看著長大的,是放在自己身邊成長的,為她謀一個好的婆家自然也是她心里實在的想法。
哪知道南安太妃卻不是因兒女的王妃而來,卻是因為南疆的戰(zhàn)事而來,認義女,抬高探春身份,是為后面和親之舉埋下伏筆,是陰謀的一部分。
在江邊送別時,探春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哭得悲憤,卻又無可奈何,還被王熙鳳責怪了一場,把她拉到了后排,因為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讓對方接親的人知道,探春不是南安太妃的女兒,不是嫡出的身份。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strong>遠嫁南疆的探春,躲過了賈府最為不堪的那些遭遇,她最先預見的賈府將被抄家的未來,她沒有看到,但卻成了事實。
探春遠嫁后,賈母去世了,賈府被抄了,寶玉離家出走了,賈蘭高中了,王熙鳳死了,昔日的風光已不再。在續(xù)寫的版本里,探春回來探過一次親,是隨婆家回京時探的,感受到的卻是一地的荒涼。
不得不再次回到南疆的探春,這一生,除了十幾年的賈府小姐生活外,其余時間都只能在遙望家園里度過。
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看似幸福,也是悲哀。
我是青鸞驚鴻,70后蜀女,喜歡讀書寫文字和心理學。閑暇之余,胡說紅樓,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部紅樓千種解說,也就不稀奇了,歡迎和我一起交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