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群雄系列之何進(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何進剛進宮,得到消息的宦官們就聚在一起開會,大家面面相覷,有人說道:“大將軍早先稱病不為靈帝送葬,很久不來皇宮,今天突然入宮,有什么打算呢?該不會竇武(前大將軍,也曾試圖誅滅宦官)的事情要再次上演?”張讓派手下偷聽何進與太后談話,得知內容大驚?;鹿賯冄杆傩袆悠饋?,段珪、畢嵐率領數十人,攜帶兵器從側門悄悄進入宮中埋伏。等到何進剛出宮門,便派人詐以太后名義召何進再次入宮。何進以為是自己妹妹還有話要講,也沒多想就返回宮中。進入嘉德殿不見何太后,只見數十名宦官手持兵器將自己團團圍住。
張讓激動地責問何進:“天下動蕩,又不僅僅是我們的罪過,先帝曾因王美人之死差點廢了何太后,還不是我們哭勸靈帝才救下何太后?我們拿出上千萬家財做禮物給你們何家,還不是為了取悅你們跟皇帝,還不是想以你們何氏作靠山嗎?我們哪里得罪你了!蹇碩跟你對著干,我們還幫你,現在反倒要把我們閹人徹底消滅,你也欺人太甚了!你說宮中被宦官弄得污濁不堪,你也不看看現在朝堂之上,公卿們又有誰忠誠廉潔!”這番話使宦官們群情激奮,其中有個叫渠穆的尚方監(jiān)激動之下直接拔劍用力砍去,大將軍何進的腦袋就這樣與身體分離了。
究竟是否張讓下令斬殺何進,已無法考證,筆者認為可能性不大。畢竟雙方力量對比太過懸殊,宦官們其實只是想活下去,殺死何進反倒使自己陷入絕境。也許張讓只想劫持何進,可手下的小宦官聽了張讓那番話情緒激動,失手斬了何進也未可知。
總之,何進已死,必須趕快采取下一步行動。張讓、段珪這些老宦官行動倒很果斷,立即決定以原太尉樊陵出任司隸校尉,少府許相出任河南尹,將袁紹、王允踢出權力崗位??苫鹿倌挠羞@種權力呢?東漢時期尚書臺是處理中央政務的機構,這么重要的人事任免命令太過突然,尚書臺的官員不免懷疑,于是一名尚書來到宮里,請求大將軍出面共同商議。突然間門里扔出來一樣東西滾到地上,原來是何進的人頭。一名宦官出來說道:“何進謀反,已被我們誅殺了。”
京城炸鍋了。
何進部將吳匡、張璋素來受何進恩惠,聽聞老大被害,立刻領兵來到皇宮外,卻看到宮門緊閉。正遇到虎賁中郎將袁術帶兵趕來,于是合兵一處攻打宮門,宦官們則拼命防守。打到傍晚,袁術一把火燒了南宮九龍門以及東西二宮,意圖把張讓逼出來。張讓帶人入后宮見何太后,假稱大將軍舉兵造反,火燒宮殿,還進攻尚書臺。接著就將慌張的何太后、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xié)以及宮內官屬劫持,逃往北宮。
尚書盧植拿著長戈在閣道外,大罵段珪。盧植可是漢末名將,大名士,段珪心中害怕,就釋放了太后,何太后從閣道跳了出去。袁紹與叔叔袁隗假借皇帝詔令,殺掉宦官任命的樊陵、許相二人。接著何苗、袁紹帶兵趕到朱雀門,將趙忠等宦官殺掉。
事情進展到這個階段,其實還有穩(wěn)定局勢的希望。何進雖死,但何太后還在,車騎將軍何苗還在,如果其他人殺掉宦官后還能團結在何苗周圍,那么京城亂局還有挽回的可能。但何進部將吳匡素來怨恨何苗不與何進同心協(xié)力,又懷疑何苗參與宦官的陰謀,于是號令部下:“殺死大將軍的人就是車騎將軍,大伙愿不愿意為大將軍報仇?”平日何進對手下還是很不錯的,于是士卒們皆痛哭流涕地喊道:“愿為大將軍赴死!”
這下可好,張讓那邊宦官們還在劫持皇帝,這邊中央軍自己又起內訌,京城簡直亂成一鍋粥。吳匡突然帶兵與奉車都尉董旻聯(lián)手進攻何苗,何苗措手不及被殺。
這里又產生一個歷史疑案。吳匡殺何苗事載于《后漢書》何進傳,如果何苗真的與宦官沆瀣一氣,他怎么會與袁紹聯(lián)手殺死趙忠呢?袁紹作為何進親信難道不比區(qū)區(qū)吳匡更清楚誰是敵誰是友?
吳匡聯(lián)手的董旻身份更加可疑,董旻有個哥哥,名叫董卓。京城大亂的此時,董卓率領西涼軍正在來京城的路上。我們不妨看看最后誰獲益最大,顯然是董卓。有文章認為是袁紹陰謀害死何進何苗,使天下大亂他好渾水摸魚,這太可笑了。要知道袁紹上面還有袁隗,袁隗此時可是與何進共掌朝政、錄尚書事的大臣,除非袁紹殺了他叔叔,不然輪不到他。袁紹不過是激進地要鏟除宦官而已,縱觀袁紹一生,他可不是這么深謀遠慮的人。而且袁紹起家也不是因為這件事,是因為冀州牧韓馥能力不足,被迫讓位,這中間環(huán)節(jié)太多,此時袁紹恐怕連自己明天要干什么都沒想好。何進的死是突然發(fā)生,士人集團都沒有預料到,甚至宦官集團也沒有事先準備。
說回董旻,何進已死,如果車騎將軍何苗能聚集士人集團,那么局勢穩(wěn)定后董卓也沒有什么鉆營機會,少帝——何太后——何苗的統(tǒng)治鏈條仍然穩(wěn)固。但何苗死后,何家孤兒寡母,軍權沒了,連聽使喚的宦官也沒了,朝廷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這時候誰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筆者大膽猜想,董旻可能假稱何苗勾結宦官,借吳匡的兵為自己所用,替董卓鋪路。
我們再看袁紹在干什么。袁紹的表現真看不出絲毫陰謀家的味道,他帶兵沖進北宮,將宮門緊閉,開始專心致志捕殺宦官。不論老幼,看見沒有胡子的就砍,逼得有些男性體貌特征不明顯的人漏出不可描述的部位才得以幸免,這次大亂宮中宦官(包含誤殺)死者多達兩千余人。如果說袁紹此時有陰謀,他根本沒必要殺得這么拼。這還沒完,袁紹帶兵包圍宮殿,派人爬墻上房,攻入內宮。這時候的袁紹完完全全是憤青,頭腦過熱的狀態(tài),根本不可能有腦力醞釀陰謀。
張讓、段珪等人帶著少帝與陳留王等共幾十人跑出谷門,逃往小平津。公卿們跟到平樂觀,就紛紛跑路,張讓他們也顧不得,只剩幾十人往北逃命。這時已是夜里,又是盧植乘馬一路追趕,王允派部下閔貢帶人緊隨盧植。終于在黃河邊追上,閔貢斬殺數人,其他宦官自知不能活命,皆投黃河而死。第二天,公卿百官奉迎皇帝回宮,十常侍之亂以何氏外戚、張讓等宦官的兩敗俱傷告終。
事變第二天,董卓趕到雒陽城北迎接少帝回宮,三天后,在董卓主持下少帝被廢,劉協(xié)即皇帝位,又過兩天,董卓殺死何太后。
整個兩漢四百年,外戚始終是困擾王朝穩(wěn)定的一大重要隱患。西漢亡于外戚王莽,東漢的衰敗也與外戚脫不了干系。造成外戚干政專權的最重要原因便是皇帝年幼。東漢帝國所有皇帝中,除光武帝劉秀與獻帝劉協(xié)之外,所有皇帝都沒有活過五十歲。大多數年幼即位,二三十歲的年紀便早早離世。皇帝幼小不能親征,便由太后臨朝聽政。太后終歸是女人,古代封建社會的女強人終歸是極少數,那么太后便需要有人幫助她處理政務。找自己家兄弟自然比其他大臣更可靠,于是外戚便掌握了權力??苫实劢K歸要長大,他早晚會意識到自己才是整個帝國的領導者,會試圖要回權力。權力這東西讓許多人著魔,上癮。更重要的是作為權臣的外戚行使權力時必然會得罪其他人,甚至得罪皇帝,為了自己安全,外戚不會自動自覺放手權力。于是與年輕的皇帝產生矛盾。
最典型的是權臣梁冀,他是漢順帝皇后的哥哥,順帝死后,漢沖帝即位,不久沖帝也夭折,于是又立漢質帝。梁冀為人殘暴且驕橫,八歲的漢質帝非常聰慧,對梁冀非常不滿。在一次早朝時當著大臣們直呼梁冀“此跋扈將軍也?!绷杭骄尤欢舅罎h質帝,另立漢桓帝。
漢桓帝在位二十一年,前十三年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終于依靠宦官力量誅滅梁冀,封五名有功宦官為侯,首功宦官單超拜為車騎將軍,位同三公。
皇帝從小就沒有實權,大臣們不敢冒險接近皇帝。那么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只有照顧其日常生活的宦官。等到桓帝依靠宦官奪權親政后,外戚鏟除,卻又使宦官集團勢力崛起?;鹿俅蠖喽紱]怎么讀過書,不懂得治國,只懂得討好皇帝,欺下媚上。
漢桓帝皇后竇妙的父親竇武曾在桓帝死后試圖誅殺宦官,結果失敗,使得宦官們一手遮天。桓靈二帝時期士人階層普遍對宦官胡作非為不滿,于是與宦官發(fā)生黨爭,由于皇帝寵信宦官,導致發(fā)生兩次黨錮之禍,大批士人被殺害、囚禁、流放。要知道東漢開國就是依靠各地士大夫,士人是東漢穩(wěn)定之根本,黨錮之禍使得東漢國本動搖,士人離心力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朝廷權威大大受損。
何進成為大將軍正逢黃巾之亂,東漢已經疲于應對,力量空虛。偏偏何家本是貧苦出身,既無政治影響力,又無良好的教育背景。導致何進、何苗、何太后這些人每每關鍵時刻喪失好局,不能做出正確判斷,這是他們出身階層導致的先天政治眼光短淺。所以何進特別倚重四世三公的袁氏,對袁紹、袁術委以重任,凡事必征求袁紹意見。
何進本身能力不足,如果是之前時期還好,偏偏東漢帝國經過數代外戚與宦官的折騰已經奄奄一息,擺在他面前的爛攤子遠超出他的能力。而他的首席心腹袁紹一心報復宦官,為士人復仇的怒火燒毀了他的理智,不顧大局不計代價地發(fā)動地方軍進京,直接造成十常侍狗急跳墻殺死何進。
封建王朝總有衰敗滅亡的時候,但具體講東漢,如果不是何進對袁紹過于倚重,如果不是何進優(yōu)柔寡斷,甚至如果不是何進貿然進宮,那么天下的大亂還將推遲,不會這么早發(fā)生。要知道東漢朝廷再虛弱,也是被稱為“獨以強亡”的,各地方雖有離心傾向,但總體仍然聽命于朝廷。其實地方武裝董卓他們也不過是見機行事,如果中央朝廷處置得當,宦官的事情能夠妥善解決,董卓絕不敢貿然進京。
總之,歷史大勢不可阻擋,但東漢的大亂其實有很多偶然因素,不可低估。
公平地說,從史書來看,何進其人并不殘忍,也不驕橫。他凡事都與妹妹何太后商量,表現了足夠的尊重。對于士大夫階層也籠絡得相當不錯,還能夠厚待士卒。盡管后世常稱其為屠戶,但從正史中我們看不到何進有任何囂張跋扈的記載,士人階層團結在何進周圍,地方勢力大體也保持著對何進的服從。對宦官始終沒有趕盡殺絕,也有其性格寬厚的因素。即使張讓刺殺何進之前的大罵,也只說何進不念舊情,說不出何進作風有任何問題。這一點上,出身低微的何進遠比他的前任大將軍,世家豪門出身的梁冀、竇武強太多。
現今對何進的形象總是描繪成腦滿腸肥、挺著大肚的樣子,這不過是因為何進曾當過屠戶的偏見而已。董卓確鑿是個大胖子,可何進的高矮胖瘦史料上并無記載,這種形象其實只是對他出身低微的天然歧視而已。何進本是社會底層,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沒有世家大族背景的情況下,在漢末危如累卵的局勢中其實已經做得很好。我們只是站在上帝視角審視歷史人物,事實證明即使士人掌權,也很難處理得更好,例如袁紹、王允,他們后來也有機會穩(wěn)定局勢,卻都先后錯失好局。
何進本是窮苦人家,陰差陽錯擺到漢帝國的核心位置,指望他這平凡人在風云激蕩的時代帶領整個帝國前進,實在是趕鴨子上架,遠超其所能。何進死了,壓垮東漢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漢末三國的亂世就此開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