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在河北涿鹿“三祖堂”內的華夏三圣祖——夏族部落酋長黃帝公孫軒轅氏(中)、華族部落酋長炎帝烈山氏(黃帝左手邊)、九黎族部落酋長蚩尤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以漢族的祖先華夏族為核心,所謂的“北狄南蠻、西戎東夷”,我們的祖先以各種民族的形式共生共存、相互融合,譜就了一曲波瀾壯闊的史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具有鮮明的多民族特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中華民族(或中國)的歷史是由包括居于中原的漢族及其祖先華夏族和周邊四面八方各少數民族及其在歷史上的祖先共同開創(chuàng)和締造的,每個民族都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對燦爛的中華文明做出過卓越貢獻。
漫漫歷史長河里,中國各民族以共同的文化訴求和文化心理為紐帶,以民族團結和交融互助為主題,以精神文化和物質文明的進步為目標,以團結-斗爭-團結為發(fā)展主線,為今天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進行過不懈的努力,造就了全體中國人引以為榮的燦爛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也是讓中華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更是各民族祖先留給當代中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金錢無法估量的精神遺產。
數千年來,中國各民族的團結和共同發(fā)展,不斷豐富和充實著中華文明的內涵;同時,各民族自覺弘揚本民族的文化,也為中華文明增添了新鮮的血液。
北方農耕民族和游牧漁獵民族的水乳交融一直是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的主旋律。歷史同樣告訴我們這樣的規(guī)律:每當中原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央政權處于強勢狀態(tài)的時段,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的努力就被“壓抑”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就會維持,生產力和文化的發(fā)展就會在總體上不斷提升,反之,則“有隙可乘”,即所謂此消彼長;另一個規(guī)律是邊疆少數民族特別是游牧民族一旦與漢族等農耕民族的交流加深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以其武力利用中原出現的內患或分裂局面乘虛而入,建立自己的政權,但是,最后的結果都是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與漢族進行全面的融合,而后被新的政權所取代。總覽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正是由于這種世界史和人類史中最為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造就了中華文明和無比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漢族和各少數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突破了民族、宗教、文化甚至人種上的所有界限。
在中華人文初始,中國的歷史就有了“華夷”之分。與世界其他地方民族關系不同的是,中國古代的華、夷,都尊奉人文初祖炎、黃二帝為祖先,并以自己是其遙遠后裔為光榮,這一信念在在中華大地上生生不息。
--------萬分感謝我的好友@黃金家族微博 所賜惠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