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形勢圖
中國近代歷史上,由于清朝的腐朽落后,曾涌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的救亡圖存、救國救民的名人和偉人。根據(jù)《辭?!方y(tǒng)計結果表明,近代中國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國之首;次為廣東,38人;再次浙江,22人。近代湖南的代表人物當然是曾國藩、左宗棠等湘軍人物。廣東的代表人物是維新派的梁啟超、康有為。革命派的孫中山等人。
當然,除了湖廣江浙,福建安徽也有一些名人。那么,為什么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舜蠖荚谀戏剑抑饕€是在沿海沿江一帶呢?小編覺得還是主要跟它們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
1909年湖南地圖
對于湖南來說,清朝末年,曾國藩等湖南人幫助朝廷剿滅太平天國和捻軍,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然后在兩湖發(fā)展洋務運動,這也就給兩湖奠定了現(xiàn)代化進程的基礎,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特殊的環(huán)境土壤使得兩湖的人更早的接受現(xiàn)代化文明,接受先進的思想。
后來的維新運動,湖南是最開風氣的省份。大批熱血青年聚集省城長沙,在湖南巡撫的支持下,開學會、興學堂、辦報紙、辟輪運、建工廠,轟轟烈烈。維新志士中救國最堅定、最富犧牲精神的是長沙人,譚嗣同、唐才常、沈藎、林圭、秦力山等都為救國圖強而壯烈犧牲。
到了辛亥革命又是湖南人打頭陣。同盟會的創(chuàng)會元老79人,湖南占其1/4,達20人。孫中山在評論湘籍志士時說:“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戰(zhàn)爭,是非常的戰(zhàn)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是湖南人做出來的。
對于廣東來說,主要是得益于地理位置了。眾所周知,廣東的十三行一直都是清朝閉關鎖國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鴉片戰(zhàn)爭后,更是全面開放對外貿易。因此那里的人最先接受了西方思想文化,以及先進的技術,很多名人都是少年出國留學,接受西方的文化科技后,抱著一種救國的目的回到國內,比如早期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但后來在實際中,他們漸漸意識到必須要靠武力才能推翻滿清,才能達到救國的目的,比如后來的孫中山等革命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