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6月,葉志超帶領(lǐng)的清軍剛到朝鮮,東學(xué)黨起義軍就和政府停戰(zhàn)。這白跑一趟其實算不了啥,麻煩的還在后面。
原來日本早等著這一刻,一看清政府出兵,立刻也大舉往朝鮮半島調(diào)兵遣將。鬼子下的功夫可要大多了,短短個把月,在朝鮮的日軍就達到了一萬多人,超過清軍好幾倍。而且不斷向清軍挑釁,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滿清內(nèi)部的麻煩不比朝鮮好到哪里去。在這種火燒眉毛的時候,光緒為首的“帝黨”和慈禧太后為首的“后黨”還在不斷扯皮。李鴻章還是秉持他的“以夷制夷”原則,指望靠列強出面主持公道。而美國、英國、法國、俄國憑什么幫你出頭呢?人家巴不得你東亞兩個強國火拼,他們好坐收漁利呢。所以這幾個國家只是紛紛“譴責(zé)”日本,實際上是看戲。
決定兩個民族命運的決戰(zhàn),注定要在第三個民族土地上展開了。
日本鬼子從來打仗要先找借口。好歹滿清算是朝鮮的宗主國,就這么在朝鮮領(lǐng)土上揍人家宗主國,說不過去啊。
小鬼子自有歪歪道理,他們要強奸朝鮮的民意來反對滿清。于是在1894年7月23日,日軍突然進攻漢城,沖進王宮,俘虜了高宗和閔妃,組織了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派政府。
(金弘集)
日本還缺一個臺面上的代表人物。想來想去,他們看中了閔妃的死對頭——她的公爹大院君李昰應(yīng),于是把老頭子從床上抓起來,強迫他擔(dān)任了名義上的“攝政”。這可以算是大院君第三次上臺,不過完全是傀儡??蓱z大院君第一次是正式攝政,第二次借著群眾起義短暫掌權(quán),第三次給日本人當(dāng)傀儡,真是每況愈下。
接下來,日軍賊喊捉賊的宣布“清朝阻撓朝鮮改革”“清朝陰謀攻擊日軍”,又讓朝鮮政府“委托”日軍驅(qū)逐清軍。
7月25日,日本巡洋艦“吉野”號等在豐島海面偷襲清軍運兵船,“中日甲午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吉野號襲擊高升號)
說起來,雖然閔妃被日軍軟禁,大院君被日軍抬出來當(dāng)傀儡,但這斗了半輩子的公媳二人,在仇日親華的“大義”上都挺堅強。閔妃偷偷派人去慰問清軍將士。大院君更是暗中向清軍傳遞軍事情報,后來日本人發(fā)現(xiàn)大院君的把戲,“你的良心大大的壞了!”很快剝奪了他攝政的權(quán)力。老頭子從而第三次下臺。
遺憾的是,清軍爛泥扶不上墻,辜負友邦的期望。由于整體軍事機制的落后和高層腐敗,在1894年9月,清軍接連在平壤之戰(zhàn)和大東溝海戰(zhàn)中輸給鬼子。從此,陸軍一潰千里,北洋水師也保船避戰(zhàn),把黃海制海權(quán)拱手相讓。戰(zhàn)火隨即向北推移,燒到了中國的遼東半島。
曾在朝鮮叱咤風(fēng)云十年的袁世凱,也隨同敗軍回國。因為他在朝鮮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接受了清政府“編練新軍”的重任,從此一步一步走上亂世梟雄和竊國大盜的道路。不過這與本書無關(guān),不再贅述。
有關(guān)的事情是:整個朝鮮半島,現(xiàn)在全是日本人的了。
(本文首發(fā)今日頭條,簽約號巴山夜雨涮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