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125)
其實我一直很奇怪,四川怎么會被人攻陷呢?尤其是從東從北向西攻。要知道,在民國26年(公元1937年)的2月以前,也就是川陜公路全線通車以前,中原內(nèi)陸入蜀的道路只有3條。
一為金牛道,即眾所周知的“劍門蜀道”;二是陰平道;三為米倉道。沒一條道能讓進川的人舒服,何況是頂著槍林彈雨往里攻。
米倉道,是因為它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比陰平道更糟糕,行軍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至于陰平小道,其實那是三國時的鄧艾在自尋死路。別說是從陰平道上滾下來九死一生,其后根本就沒有回頭路。而且他沒摔死的幾千個滿頭大包的大兵連匹馬都沒有,還打什么仗?一切都是因為劉禪和諸葛亮的后人太操蛋,才讓他僥幸成功。
剩下來的就只有金牛道了。這條路相對來說好走點,而且路程較近,但要命的是,它又叫“劍門蜀道”,記得詩仙李白曾經(jīng)說過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吧,那說的就是劍門之險。
但是,“要想得四川,必下劍門關(guān)”。古之劍門,指的就是距今天的廣元以北53公里,南距劍閣縣30公里的一座東西橫亙百余公里的山脈。其間72峰綿延起伏,高入云霄,陡壁斷處兩山相峙如門,形勢險要,因此得名。
這是真正的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地勢。三國時姜維就是在這里以三萬人馬擋住了鐘會的十萬大軍。曠日持久,相持不下,最后還得鄧艾拼死一搏,從陰平小道繞到劍門后面偷襲,才把蜀漢給滅了。
那么趙匡胤派了多少人呢?不到6萬,還分了兩路。而他面對的卻是當了31年皇帝,在五代十一國里有著巨大號召力的孟昶。他的勝算在哪里?也許他自己也有點心虛吧,在給王全斌和劉光義踐行的宴會上,他問道――西川能取得否?
千萬道目光的注視下,征蜀主帥王全斌凜然而坐,目露兇光――回皇上,西川若在天上,固然不能到。若在地上,到即掃平矣!
沒有人敢笑話他口出狂言。王全斌,并州太原人,他父親是后唐莊宗李存勗的手下,當他12歲的時候,他父親辦了件蠢事,沒有多大的官,卻私自儲備了親兵牙將,這犯了所有皇帝的大忌。李存勗命令他父親進京回話,這時候他父親怕了,不敢去。而12歲的王全斌說,這是皇帝在懷疑你有異心。這樣吧,把我送去當人質(zhì),皇帝就會相信你。一場滅門大禍就此消平。
再后來,李存勗把王全斌收在身邊當近衛(wèi)。等到李存勗眾叛親離,亂兵入城的時候,宮廷衛(wèi)士不是叛變就是逃跑,只有王全斌和符彥卿一直保著李存勗在皇宮里苦苦支撐。直到李存勗被冷箭射中,王全斌還把他扶到內(nèi)殿,等到皇帝死了,他才痛哭而去。
這樣的執(zhí)拗,這樣的忠貞,才是趙匡胤選他作平蜀主帥的原因。因為縱觀中國歷史,四川是個非常邪性的地方,在那里割據(jù)的政權(quán),不管是賢明還是荒淫,不管是有劉備的胸懷還是諸葛亮的才能,都絕不會超過兩代。而外來平蜀的將軍們就更加不幸,不是死在了崇山峻嶺里,就是在九死一生僥幸成功后,反而被自己的皇帝砍頭。
因為沒有一個皇帝不害怕,那些成功入川覆沒了一個朝廷的將領(lǐng),會留在了那里自立為王。那么王全斌呢?趙匡胤就那么相信他?
連載(126)
歷史證明,趙匡胤不僅相信,而且給了王全斌極大的行動自由和特權(quán)。在臨行大宴上,趙匡胤當眾與攻蜀將帥約法三章:
第一,鑒于后蜀將校多為北方人,為分化后蜀內(nèi)部,只要能率眾歸降,并且向?qū)Т筌姡┙o軍糧者,立授重賞;
第二,宋軍所至,不得焚蕩廬舍,毆掠吏民,開發(fā)丘墳,剪伐桑柘。違者以軍法從事;
第三,此次伐蜀以掠地為目的,凡克城塞,只籍沒其器甲、糧草,戰(zhàn)場所得所有錢帛悉數(shù)分賞士兵,朝廷只取土地。
請注意第三章,趙匡胤為了激勵士氣,已經(jīng)不惜血本。要知道在五代時期,天下真正動蕩的是在北方,而在長江以南,以及蜀道以內(nèi),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相對來說,那里平安富足,不識刀兵,尤其是天府之國的成都附近,那真是富得流油。而這些錢財?shù)谋U?,就在于蜀道之易守難攻。
那么,為了攻陷四川,就唯有動之以巨利??墒沁@時趙匡胤的侵略經(jīng)驗畢竟還少,而且生性謹慎,他把困難想得太高,卻沒有意識到,就像仁慈,這種人類公認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種傷人也傷已的雙刃劍一樣,過分的賞賜也有負作用,把他的士兵變成了一群徹底紅了眼的戰(zhàn)爭狂徒。
朝廷只要四川的土地,以及器甲糧草,其余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戰(zhàn)利品!這就是征蜀士兵對這條命令的理角。很快,趙匡胤就為之追悔莫及。
戰(zhàn)爭的機器隆隆開動,至少6萬把尖刀逼向了后蜀。那么后蜀的反應(yīng)是什么?高興,極度的興奮!如果非得要說有那么一星半點的遺憾的話,那就是樞密使王昭遠大人的生平第一仗,并不是像前諸葛亮那樣北出岐山攻伐中原,而是先奉命抵抗。
但這就是機遇,終于可以一展抱負了。王昭遠被孟昶封為西南行營都統(tǒng),全權(quán)負責后蜀對宋軍的防御。臨行前,他帶著都監(jiān)趙崇韜,出席了宰相李昊(一絕妙之人)為他舉行的壯行酒會。席間王大都統(tǒng)慷慨表態(tài)――我此行何止戰(zhàn)勝宋軍,我手下有三萬雕面惡少年(可憐,后蜀和宋朝一樣,士兵就是囚犯,都在臉上刻記),取中原易如反掌耳!
要特別說明一下的是,王昭遠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手勢,以及當時手里拿東西,都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恒久不滅的光輝形象。那是一把鐵制的如意,尺寸不知,估計應(yīng)該不小,因為王昭遠行軍布陣時把它當成令旗或者指揮棒來用。
想來萬馬軍中,無數(shù)盔甲兵執(zhí)之間,王昭遠羽衣綸巾灑然談笑,隨意揮指鐵如意,敵軍則狼奔豖突潰不成軍,功名等閑到手。人生至此,何等快哉!
就這樣,王昭遠滿懷豪情壯志,帶著他的三萬雕面虎狼之師,離開成都,去迎戰(zhàn)把整個蜀國都當成了無限量提款機的宋朝平蜀遠征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