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是非非,曲折離奇,尤其是朝政更替的時候,奪得江山之人為了展示自己是替天行道,往往將上一個朝代的君王丑化,而歷史同樣也是模糊的,一代代的傳承下來,遺失了考究的真實性,也就如同棺材上的釘子,真實就這樣被塵封了起來。
說說歷史上最冤枉的三位有位君王,明明勵精圖治,雄才大略,卻被因為被滅朝,導致名聲極臭。
第一位、商紂王
其實紂王是一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jīng)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大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shù)垢?,結果使商朝亡了國。
《尚書》記載,周武王伐紂時,有兩篇檄文式的誓言,即《尚書》中的《秦誓》和《牧誓》,其中開列了紂王的六條罪狀:近女色,喜淫聲,不敬鬼神,荒于國政,耽于飲酒,殺害忠臣。
但是,這些在如今的歷史考證下,皆以經(jīng)成為污蔑之詞,為了給紂王潑臟水,周武王也是煞費苦心啊,如果不是攻打外族損失太大,且精銳軍士遠征在外還沒班師回朝,哪輪得到周武王猖狂?最后沒辦法只能派奴隸出戰(zhàn)。
作為勝利方自然要按照慣例表現(xiàn)其正義性,于是……
第二位、秦始皇
秦始皇被噴的最慘的是焚書坑儒、橫征暴斂、推行嚴峻刑法,征民修建長城這四大罪了;
先說說焚書坑儒,其實秦始皇壓根就不是殺讀書人儒生,而是殺的煉丹方士,總共才殺了四百六十余人,如果真的要焚書坑儒,怎么可能才四百六十余人?難道秦國才四百多個讀書人?焚書坑儒坑的不是儒,是術士,是奇人異世,換言之是封建迷信。
其次橫征暴斂,現(xiàn)在歷史考古發(fā)現(xiàn),阿房宮壓根只是打了個地基,項羽也躺槍,火燒阿房宮只是個笑談;
關于嚴峻刑法,后考古學家在秦墓大量的竹箋里發(fā)現(xiàn),秦始皇在位期間,制定了關于生態(tài),農(nóng)業(yè),醫(yī)療,嚴懲貪污,各個領域完善的法律。這和當時的百姓苦不堪言是完全不相符合的。
最后是修長城,事實上,十萬里長城并不是秦始皇一人修建的。秦,漢,明,一共修建了一萬里而已。。。還孟姜女哭長城,或許征用了民夫,但是絕對不到危及國本的地步。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興修水利,制定律法,統(tǒng)一文字貨幣。
但凡改革,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xiàn)。
儒生是孔子得門下,孔子要以禮,以德治理天下。可秦始皇認為,要以法律治理天下。儒生們的眼里,法律是殘暴的,刑法是殘暴的,秦始皇改革是逆天而行。于是四處宣揚秦始皇的暴君,行暴政。
更有人說,焚書坑儒是殺一儆百做給那些反對改革的儒生們。
秦始皇死后,到了西漢,儒生一直把秦作為負面教材。不停的丑化秦始皇。
但事實上,秦始皇在位殺不過千人,統(tǒng)一六國沒有殘害一名王公大臣,在位期間沒有枉殺過一個官員。更有歷史考證秦始皇時期,國富民強,有人歌頌其興修水利。
所以,真正的秦始皇是一名仁君。并非史書記載。
第三位、隋煬帝
作為歷史上被謚號“煬”的兩位君主之一,隋煬帝的暴并不體現(xiàn)在其脾氣上,而是體現(xiàn)在他宏大的愿望上,他的目標實在是太遠,以至于忘記體恤臣民的感受,修建大運河、不斷開疆拓土,致使人民不堪徭役重負,最終竟使得天下皆反。
話雖如此,大運河的功績,遠征為中原帶來的穩(wěn)定,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建立,極大的對當前社會制度進行改變,利在千秋。
其實所謂暴君,并不是指君主昏庸無道,毫無能力,而是指其為政殘暴,不能體恤臣民。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暴君,都是很有能力的君主,也都為歷史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