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逢(1584~1675年),字啟泰,號鐘元,明末清初直隸保定府容城縣(今屬河北省保定市)人,晚年講學于河南輝縣夏峰村20余年,從者甚眾,世稱夏峰先生。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滅亡后,清廷屢召不仕,人稱孫征君。著名理學大家,一生著述頗豐,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將其與李颙、黃宗羲并稱"為清初三大儒";當代學者常將孫奇逢的"北學"與黃宗羲的"南學"相并。傳統(tǒng)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為"三不朽",而縱觀孫奇逢的德行、著述和事功,亦足以當此"三不朽"。
一孫奇逢出生在容城的一個官宦家庭,他在少年時就志向非凡,自覺"以圣人相期勉"?!肚迨犯濉酚涊d:“孫奇逢,少倜儻,好奇節(jié),而內(nèi)行篤修。負經(jīng)世之學,欲以功業(yè)自著”。他14歲入邑庠,謁當?shù)厍百t楊繼盛之子楊尚寶,被問道"設(shè)在圍城中,內(nèi)無糧芻,外無救援,當如之何?"孫奇逢朗聲答道"效死勿去",大得贊賞。17歲登萬歷庚子年京兆榜,與定興鹿善繼相識,一見如故。論學之余,彼此"以圣賢相期勉",后又與高陽孫承宗于鄉(xiāng)結(jié)社,有“范陽三杰之稱”。22歲,赴京應(yīng)試,途中聞父親過世,隨即棄考歸鄉(xiāng)。一準古制,服喪服,筑室墓旁,為父親守喪三年。。三年期過,又遭母喪,一仍父禮,為母親服喪三年。"倚廬六載",鄉(xiāng)里提及,每每稱頌不已。
明末政局動蕩,孫奇逢能夠深明大義,果敢勇為,頗以節(jié)俠聞。天啟年間,魏閹亂政。四年(1624),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黃宗羲之父)等人先后下獄。孫奇逢與鹿正(鹿善繼父)、張果中等人倡義募金營救,安頓諸人子弟,并函請督師山海關(guān)的薊遼總督孫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對魏忠賢施以威懾。一時義聲震動天下,被譽為"范陽三烈士"。崇禎九年,后金兵入關(guān)大掠,京畿列城俱陷。他以一諸生的身份督率昆弟親戚,調(diào)和官紳,訓練鄉(xiāng)勇,固守容城。清兵攻之不下而去。其后流寇遍地,人無安枕,他率領(lǐng)子弟門人入易州五公山避亂,遠近聞風來依者甚眾。當時,他立下很簡單的規(guī)條互相約束,一面修飾武備抵抗寇難,一面從容講學,養(yǎng)成很健全的風俗。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時代田子泰(田疇)以后,夏峰算是第二個人了。
入清以后,孫奇逢依舊家居講學。未幾,清廷權(quán)貴于京畿地區(qū)瘋狂圈地,他家的田園廬墓盡被占去,不得不舉家避地南下。河南輝縣的百泉山,又稱夏峰,或蘇門山。這里山清水秀,地僻清幽,曾為宋代理學名家邵雍所居。因仰慕昔賢,孫奇逢暫流寓于此,常以野菜充饑,生活極為艱難。后有工部官員馬光裕贈以田廬,使他得以在夏峰躬耕終老。期間,孫奇逢曾被薦舉十數(shù)次,屢蒙詔書特征,始終不出。八十一歲之時(康熙三年),曾有人以文字獄相誣陷。孫聞信,從容而言:“天下事只論有愧無愧,不論有禍無禍?!奔慈胀冻十斁终垖Σ?,后亦無事。
孫奇逢的哲學思想的主體源自宋元理學,他初學陸九淵、王守仁的學說,晚年傾慕朱熹理學。孫奇逢的祖父曾從陽明高弟鄒東廓(名守益,鄒守益的學說,被黃宗羲稱為王守仁的正統(tǒng)。孫奇逢曾說鄒謂“除卻慎獨便無學”包括了全部圣賢功夫。)受學,他的摯友鹿善繼又專服膺陽明,所以孫的學問自然是得力于陽明者最深。但他并無任何門戶之見,對于程、朱、陸、王,各道其長而不諱其短。門人有問晦翁、陽明得失者,他說:“門宗分裂,使人知反而求諸事物之際、晦翁之功也。然晦翁沒而天下之實病不可不泄,詞章繁興,使人知反而求諸心性之中,陽明之功也。然陽明沒而天下之虛病不可不補?!保ā断姆逭Z綠》)又說:“諸儒學問,皆有深造自得之處,故其生平各能了當一件大事。雖其間異同紛壇,辨論未已,我輩只宜平心探討,各取其長,不必代他人爭是非求勝負也。一有爭是非求勝負之心,卻于前人不相干,便是已私,便是浮氣,此病關(guān)系殊不小”。(同上)孫試圖調(diào)和理學中兩個派別的觀點,以為朱熹和王守仁的窮理、致知和良知均得自孔子,而這是殊途同歸,并無矛盾之處,不應(yīng)將二者對立起來。
孫奇逢還將“道問學”與“尊德性”合二為一,并提出 “躬行實踐”、“經(jīng)世載物”的務(wù)實思想。他認為做學問的,不應(yīng)是空談家,應(yīng)注重實踐,重視經(jīng)世致用。他的理學思想體現(xiàn)了清初儒學發(fā)展演變的思潮趨勢。在其史學研究中,孫奇逢注重探究國家興亡的原因,用心考查現(xiàn)實問題以關(guān)切民眾生活的疾苦,重視地方史志的編纂整理,著力彰揚志士仁人的言行。他在明史研究中,詳記明清之際反對閹黨、農(nóng)民起義和抗清斗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在現(xiàn)實的言行中,孫奇逢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明道理,做好人”,強調(diào)“子弟中得一賢人,勝得數(shù)貴人也”。他認為立身行事,須講究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作風。他還把教子弟讀書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令他們體悟勤儉的重要。在到蘇門之初,他就將別人贈送的數(shù)百畝地,慷慨地分給了依其而居的弟子們,使他們躬耕自給,邊耕邊讀;他鼓勵門生和子侄們,要“耕于此,讀于此”,不要“小視學稼”。
孫奇逢主張“人無賢愚”,只要肯學,“必開以性之相近,使自力于庸紓”。在講學中,他對學生不論身份地位,一律以誠相待,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在當時廣受贊譽。所以他在夏峰村講學時,四方學者慕名而至潛心受學,門人弟子達數(shù)百人,多有成就。明末遺老如申鳧盟(1612~1677,名涵光,字孚孟,號鳧盟,一號聰山,直隸永年人,清順洽中恩貢生,理學著作有《性習圖》、《義利說》、《進說》及文集等。)、王五公(1615~1684,名余佑,字介祺,自號五公山人,直隸新城人,從孫奇逢學兵法,著有《居諸編》、《諸葛八陣圖》、《兵民經(jīng)絡(luò)圖》及文集等);達官如湯斌(1627~1687,字孔伯,號荊峴,河南睢州人,清初理學名臣,官至工部尚書,著作甚多,主要如《湯子遺書》,并撰有《孫征君年譜》)、魏象樞(1616~1685,字環(huán)極,晚號寒松老人,山西蔚州人,清初理學名臣,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言論見《寒松堂集》)、魏裔介(1616一1686,字石生,號貞庵、昆林,直隸柏鄉(xiāng)人,清初理學名臣,官至保和殿大學士,曾向清廷獻滅南明策。理學著作二十余種,主要如《圣學知統(tǒng)論》、《論性書》、《希賢錄》等)……,皆及門受業(yè)。還有鄉(xiāng)農(nóng)販豎,他也不吝教誨。許多人見他一面,聽他幾句話,便奮志向上做人。黃宗羲在稱贊孫奇逢的教學活動時曾言:“北方之學者,大概出于其門。”大思想家顧炎武也曾不遠千里到輝縣造訪孫奇逢,兩人在思想和學術(shù)上做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孫奇逢的著述多成于晚年隱居蘇門期間,講學之余,兼及著述。親自定稿的著作有《理學宗傳》、《四書近指》、《晚年批定四書近指》、《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都是他居夏峰時所作。《理學宗傳》是孫奇逢的傾力之作,是先于黃宗羲《明儒學案》的一部學術(shù)史著。全書二十六卷,三易其稿,幾乎傾注了畢生心血。該書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理學觀點,特別是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所持的態(tài)度。其它較著名的論著有《兩大案錄》、《甲申大難錄》、《孫文正公年譜》、《蘇門紀事》、《理學傳心纂要》、《四書近指》、《周易大指》、《尚書近指》,后人編有《夏峰集》、《孫夏峰先生全集》等。
著名當代大學者錢鐘書的《談藝錄》認為,"方苞寫孫奇逢傳,人家看了不滿意,認為孫奇逢的為人,有三個特點:一是他的講學宗旨比較突出,主張身體力行;二是他的義俠之跡,在明末亂世,他能夠率領(lǐng)幾百家據(jù)守險要,保全鄉(xiāng)里;三是他的門墻廣大,教育了很多人才。"的確。孫奇逢的一生前期以肝膽有氣骨和才略而著,晚年專心教授著述,以道德學問而屹然成為北學重鎮(zhèn)。他身處亂世,卻能傾心治學,修身養(yǎng)性,將所經(jīng)歷的磨難和體驗都融入到日日研習的學問和感悟之中。他的社會活動和學術(shù)實踐,有力地推動了社會道德的歸正,促進了儒學的發(fā)展傳播。故而有人稱贊他“始以豪杰,十分準確。
在京畿之南的保定市容城縣,長久地流傳著“容城三賢”美名。此“三賢”分別為元初著名理學家、詩人劉因,有明朝嘉靖年間因上疏彈劾權(quán)相嚴嵩反被其害的兵部武選員外郎楊繼盛,第三位就清初大儒孫奇逢?!度莩强h志》介紹:“他們的共同特點表現(xiàn)為:雖為讀書人,性嗜理學,卻關(guān)心國家興衰,嫉惡如仇,反對異族侵凌,有著維護國家、民族尊嚴和利益的強烈感情。在事關(guān)生死利害的時刻,他們都表現(xiàn)出矢忠正義,氣節(jié)凜然。他們都能詩擅文,常將胸中深沉的感情發(fā)浩嘆,是為慷慨悲歌。這些共同節(jié)操風骨,有著明顯的燕趙志士仁人的遺風流韻。所以,后世的容城人崇敬和懷念這些名賢碩儒,稱他們?yōu)椤莩侨t’。”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