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之八十四——
嵐皋杜氏
陜西嵐皋杜氏,與唐朝大詩人杜甫同出京兆堂杜氏一脈,原居山西平陽府,后輾轉遷徙多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杜有識帶領族人遷至陜西省興安府嵐河畔,見此地山水秀美、物產豐富,于是在此安家落戶,是為嵐皋杜氏始祖。200多年來,嵐皋杜氏謹守先輩風范,完善家規(guī)家訓,興家立業(yè),涌現(xiàn)不少賢良人才:
杜善墀,字官亷,杜有識長子,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后出任知縣、知府。一生為官清廉,關心民瘼。晚年卸任歸田后,于同治七年(1868年)召集家族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議修家乘、訂家規(guī)。后經(jīng)合議,最終形成了嵐皋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作為《杜氏家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予子孫后代。
杜繼安(1815-1867年),杜有識三世孫,功名貢生,嵐皋地方文士。清同治四年(1865年),嵐皋花里有識之士自發(fā)捐款捐地修建忠義講所,杜繼安經(jīng)眾人推舉,為忠義講所寫下了名為《公置義田序》的碑文,鑲嵌在講所廊門內墻上。《公置義田序》全文四百三十余字,敘議相間,文采俱佳,為當?shù)匚膶W之華章,存留至今。
杜繼仲(1823-1900年),號淑軒,杜有識三世孫,功名秀才,嵐皋地方文士。杜繼仲曾留下一組八首以“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為題的七言古詩。該組古詩既有豪放之意,又有雅致之境,句中無余字,篇中有余味,其中,“是非不上釣魚桿”“滿河煙霞一擔挑”“荒田待潤易犁輕”等詩句充滿田園意趣,頗耐品讀。
杜繼燕(1823-1920年),杜有識三世孫、杜官廉孫女,自小就反對纏足,熱愛讀書習文,精通書史,人稱“大腳才女”,后嫁與本縣秀才王隆道,輔助丈夫考取進士。清光緒五年(1879年)始,在花里老宅自辦私塾執(zhí)教二十五年,教授學生數(shù)百人,有十四人中秀才。自己的五個兒子中有四人中秀才一人中舉人?! ?/p>
嵐皋杜氏故居
嵐皋縣城東,溯嵐河而上二十公里的嵐河畔紅日村,有一處呈羅圈椅狀、名叫耳扒的小山坡,這里便是杜氏遷徙來嵐后的祖居地。耳扒后靠青山,前飲嵐河,側挽清水長流的十里溝大堰。平曠的山坡上,梯田相接,阡陌攜牽,淌水汩汩,花木葳蕤。杜氏祖居原座落于此,石條砌基,青磚封墻,穿木結構,雕梁畫棟,天井相套,有七層之高。院內曾設杜氏祠堂平安祠和杜氏私塾學堂。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毀損,現(xiàn)遺落有一些雕刻精美的柱石、石條、古磚等,仿佛在訴說著杜氏家族曾經(jīng)的歷史和滄桑。
杜氏遷來嵐皋后,家族人口不斷繁衍增多,有部分外遷至近鄰的草坪、田壩、桂花、界梁、天池等村。在草坪村至今仍存有三間古韻完整、清代建筑風貌的老屋。石條鋪底,青磚砌基,土坯墻體,檁架斗拱,青石門框,木質板門,泥瓦屋面,疊瓦壓脊。屋脊中端“壽”字屹立,屋脊外端陶質龍頭高高翹起。堂屋正中屋壁上隱約可見萬民同樂圖壁畫,神形兼俱,表現(xiàn)了主人們渴望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嵐皋杜氏家規(guī)
嵐皋杜氏遷至嵐皋后,子孫繁衍生息,家族不斷發(fā)展壯大。為治家教子,約束子孫行為,嵐皋杜氏后人杜官廉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召集家族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議形成家規(guī)《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包括“完糧土以省催科”“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重農桑以足衣食”“隆學校以端士習”“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戒邪淫以正風化”“禁煙賭以保身家”等十個方面的內容。
家規(guī)全文僅一千余字,但文樸義豐、情理交融,蘊涵著深刻的修身立德、為人處世思想和防患未萌、抓早抓小的家族管理智慧。家規(guī)在前言中就強調,對那些違犯道德禮儀的子孫,應該“早為懲治”,這樣才不會“螢火燎原,蟻穴潰堤”。
●視頻腳本
陜西嵐皋杜氏:正德樹人 防患未萌
“漢水又東,逕嵐谷北口,嶂遠溪深,澗峽險邃,氣蕭蕭以瑟瑟,風颼颼而飀飀,故川谷擅其目矣?!边@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里對嵐河的描述。
煙霞氤氳的嵐河藏身于陜南巴山深處,貫穿安康市嵐皋縣全境,是漢江支流的一條妖嬈玉帶。
嵐河
嵐,山中之霧氣;皋,水邊之高地。嵐皋因嵐河而得名。
就在如詩如畫的嵐河兩岸,與唐朝大詩人杜甫同出一脈的京兆堂杜氏家族的一支已在此生活了200余年。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倍攀霞乙?guī)作為族人修身立德的行為指南,讓世代子孫敬畏遵循,恰如杜甫的詩,在潛移默化中演繹了一個家族的興達和對家風的傳承。
防微杜漸 正德樹人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輾轉來到嵐皋的杜氏始遷祖杜有識,見此地山水秀美、物產豐富,于是在花里墟十里溝安家落戶。他一邊開荒種地,一邊利用祖?zhèn)麽t(yī)術為鄉(xiāng)民診病。
杜有識兒子杜官廉,清乾隆末年考中舉人,后出任知縣、知府。他一生為官清廉,胸懷天下,晚年卸任歸田后,看到家族人口日益壯大,在欣喜的同時,也在思考著家族未來的發(fā)展。
智者見于未萌。同治七年(1868年),杜官廉召集家族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議修家乘、訂家規(guī)。后經(jīng)合議,最終形成了嵐皋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作為《杜氏家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予子孫后代。
陜西省文聯(lián)原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 肖云儒:
杜氏家規(guī)是經(jīng)族人共同討論、認同了的,這樣它本身執(zhí)行的時候就有自覺性。我們可以想見在家規(guī)的制定過程中,會有反復的討論,來吸納大家的意見,而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道德教育和共識形成的過程。
嵐皋杜氏家規(guī)最突出的亮點在于它既囊括了族人必須遵循的準則,又指明了對違犯者教育懲處的方式方法。家規(guī)的前言寫到:“我等族姓浩大,戶口繁衍,誠恐性情不靜,不無圣世之頑民;氣質多殊,未盡熙朝之君子。倘有反道敗德、越禮犯分者,理合預施條規(guī),早為懲治,庶不至螢火燎原,蟻穴潰堤也乎?!?/p>
嵐皋杜氏先輩們認為,家族大了,人口多了,人的秉性不一,若不謹慎做人,哪怕一件微小之事,也可能會產生大的禍患。所以要制訂嚴明的家規(guī),若有違規(guī)者,必須按照條規(guī)早早懲治,防患于未萌。
中央黨校教授 靳鳳林:
杜氏家規(guī)凸顯了教化和訓誡的結合,比如說“篤宗族以昭雍睦”,彰顯了家族通過道德的治理起到一個根本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明確地講“早為懲治,庶不至螢火燎原,蟻穴潰堤”,則體現(xiàn)了從小處抓起的家族管理智慧。
杜甫遺風 家國情懷
嵐皋《杜氏家乘》述其祖先根脈時寫到“還傲李文章”“系皆京兆統(tǒng)”。前句指杜氏先祖杜甫詩文可與李白相提并論,韓愈有詩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后句“系皆京兆統(tǒng)”,則指嵐皋杜氏和杜甫同出“京兆”一脈。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其一生執(zhí)著追求的理想。他的很多詩,都反映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安史之亂,故國播遷,他“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眼見百姓疾苦,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被清代學者浦起龍譽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是因安史之亂日漸平息而狂喜,可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嵐皋杜氏族人繼承了先祖的家國思想,杜氏家規(guī)從報效國家、忠孝仁義、家族團結、農桑并舉、興學重教、和睦鄉(xiāng)鄰等方面給杜氏族人立下規(guī)矩。雖然條規(guī)是從細微處著手,但每一條都契合修身齊家、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
杜氏家規(guī)第一條“完糧土以省催科”:“凡我同姓國課早完,不作欠糧之刁戶?!笔紫染鸵笞迦朔e極主動為國家完糧納稅。這是訓導每一個族人自覺擔當起心系國家、報效國家的責任和義務。
家規(guī)第三條、第六條還分別要求“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告誡杜氏族人要存仁厚慈愛之心、守寬容待人之道,和睦鄉(xiāng)親以避免爭斗訴訟,建立同鄉(xiāng)間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社會關系。
中國社科院教授 鄒東濤:
很多傳承不息的家族都是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在延續(xù)家族繁榮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嵐皋杜氏家規(guī),能夠傳承到現(xiàn)在,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一家一戶的生活中凝成的。父母不斷給子女傳遞愛家、愛鄉(xiāng)、愛國、愛民的理念,厚植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
一個家族的文化,實際是一種家風經(jīng)過歷史演變而形成的精神尺度。杜氏先祖杜甫的人品和才華,增強了嵐皋杜氏族人自身的榮譽感和尊嚴感,也讓嵐皋杜氏后人在享受祖上榮光的同時得到教化和啟迪。
田間收種忙,案頭文墨香。受到杜甫詩詞的影響,歷代嵐皋杜氏儒士賢達暢抒家國,也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詩文。清末嵐皋杜氏后人杜繼安留下了文采俱佳的辭章《公置義田序》,其弟杜繼仲以“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為題創(chuàng)作了一組七言絕句,頗有先祖遺風。其中以《樵》為題的詩寫到:“樵罷歸來斧在腰,行歌緩緩下岧峣;夕陽遠照輕風送,滿河煙霞一擔挑。”樵夫滿載晚歸的生活場景躍然紙上,體現(xiàn)出作者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家泰國安的祈愿。
家風化雨 潤物無聲
家風是融化血液中的氣質,沉淀骨髓里的品格,更是立世做人的風范。杜氏族人在嵐皋200多年的時間里,深受嵐皋固有的巴文化浸潤,家規(guī)家風中打上了巴文化“忠勇剛烈、通達求變”的烙印。杜氏族人忠義擔當、寬容互助,在秦巴山區(qū),團結和影響著這里的人們,共同演繹著勇敢與困難斗爭、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畫卷。
重慶師范大學教授、重慶市巴人研究會會長 管維良:
嵐皋縣是巴文化非常濃厚的地方?!抖攀霞页恕防镞呉?guī)定的十條家規(guī),可以說和巴文化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它處處都滲透著巴族的忠、勇、剛、烈的精神,成為了嵐皋傳統(tǒng)文化的典范。
嘉慶年間,在杜氏老宅院對門山上有座藥王寨,寨子里面供奉著藥王孫思邈,體現(xiàn)了杜家先輩們對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的敬畏。
清末嵐皋杜氏后裔、名醫(yī)杜志和醫(yī)術精湛、醫(yī)德高尚。他常年不畏艱險攀登懸崖采挖珍貴草藥,為鄉(xiāng)親治病療傷。不論白天黑夜、距離遠近,從不要求對方接送。肩背藥箱,手持棍杖,跋山涉水,從無怨言,遇到貧窮人家還時常免費接診。
在杜志和后人家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古老的木箱,里面保存著滿滿的中醫(yī)善本,大都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中醫(yī)經(jīng)典論著,其中還有杜志和親筆撰寫的疑難雜癥驗方。從這些可以看出杜氏族人對醫(yī)術刻苦鉆研的求索精神。
嵐皋杜氏第九代孫、村醫(yī) 杜承興: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印象當中,家里就珍藏了兩件寶貝,第一件寶貝就是我手上拿的杜氏家規(guī),第二件寶貝就是祖輩給我留下的醫(yī)書。我現(xiàn)在當了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就是受了這兩件寶貝的影響。在我行醫(yī)的過程中,我覺得要做一名合格的醫(yī)生,首先是要把人做好。
嵐皋杜氏家規(guī)第五條“隆學校以端士習”中說:“蓋必小子有造,而后成人有德,教以人倫,修其天爵,圣功也!”意思是培養(yǎng)后代成為有用之才,長大成人有好的品行,叫他懂得尊卑長幼,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圣人之功?。?/p>
生于道光年間的杜繼燕是杜官廉的孫女。她自小就熱愛讀書習文,精通琴棋書畫。杜繼燕57歲時,在嵐皋創(chuàng)辦學堂并親自執(zhí)教,除了教授自家子弟,還大量招收外姓子女,培養(yǎng)出眾多人才。她在家里幫助自己的丈夫考上進士,她的五個兒子中有四個考中秀才,一個高中舉人。
在嵐河邊的四郎古廟里,矗立著建造于道光年間的禁賭碑。碑文首句就說到:“夫嘗觀天下之喪德危身者,莫甚于賭博,天下之傾家蕩產者,尤莫速于賭博。一入其中,如沉迷海?!币笞x書之士、田野之夫“皆守分安常,固成家之正路”,提出10條禁賭細則和13條禁止種種其它不法行徑的規(guī)約。禁賭碑由嵐皋杜氏族人首倡,鄉(xiāng)鄰們踴躍捐資筑成,至今仍宣示著人們對健康民俗、文明鄉(xiāng)風的篤定選擇和孜孜追求,這也契合杜氏家規(guī)專門制訂“禁煙賭以保身家”條款痛斥煙賭危害、嚴律族人的初衷。
陜西省原文聯(lián)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 肖云儒:
嵐皋杜氏家規(guī),其核心內容凸顯了“三本”和“兩性”。第一個本就是以農商文化為本,這是它最重要的一個基礎。第二個本,就是以道德修身為本,它提倡四維“禮、義、廉、恥”,提倡五?!叭?、義、禮、智、信”,同時,它還規(guī)定了家族成員一些行為的規(guī)范和邊界。第三個本就是以化育傳心為本,化育就是以文化教育來傳遞精神文明的脈絡?!皟尚浴本褪强傮w來看,杜氏家規(gu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社會性,這些是這個家規(guī)重要的特點。
如今生活在嵐河兩岸的杜氏子孫世代恪守家規(guī)家訓,他們崇法紀、重禮義、講誠信,其優(yōu)良家風,對當?shù)氐纳顼L、民風,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嵐皋杜氏家規(guī)短片之一
雙豐橋禁賭碑
陜南巴山腹地的嵐皋縣,一條嵐河似玉帶環(huán)繞,把這里的山水勾勒出了巨幅立體美景畫卷。在嵐河邊杜氏老宅近鄰不遠的山谷里,兩座道光年間建造的石橋并列地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
山間兩溪潺湲而下,二橋水石相搏分流。因此地民康物阜,故為二橋取名“雙豐橋”。在雙豐橋邊的四郎廟里,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一塊在建橋修廟同時就鐫刻于此、至今保存完好的六方禁賭碑石。
六通碑刻之一的《雙豐橋建橋碑記》,詳細記敘了建橋的緣由、過程和周邊景致。這里的百姓,自古一直對賭博習氣異常反感,深知聚賭之害。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杜氏先祖杜文央、杜家其和本地鄉(xiāng)士宋德隆以及二百六十多名鄉(xiāng)親聚集一堂,眾議禁賭一事,決定將賭博和因賭博引起打官司的錢款“注冊捐資”,集資三千九百四十六文錢,建橋修廟,方便周邊鄉(xiāng)親涉水大毛家溝、小毛家溝無橋之不便,立禁賭之規(guī),以教化百姓行善積德,辟除惡習,并將此規(guī)刻碑,永續(xù)相傳。
禁賭碑碑文
六通碑刻占其三的《雙豐橋禁賭碑規(guī)制》開宗明義寫道:“夫嘗觀天下之喪德危身者,莫過甚于賭博,天下之傾家蕩產者,尤莫速于賭博。一入其中,如沉迷海,將不知所以然?!币会樢娧嬲]人們,賭博乃萬惡之首。碑文用楷書連載禁賭條規(guī)十款,禁止種種不法行徑鄉(xiāng)規(guī)民約十三款。其內容之豐富、鐫刻之精致、保存之完整,全國少見。
《雙豐橋禁賭碑規(guī)制》具體條規(guī)中說道,賭博乃朝廷首禁。無論士農工商、庵觀寺廟、飯鋪宿店,各有本業(yè),不許游手好閑,引誘良家子弟賭博。同時還指出,凡遇加冠結婚、湯酒壽旦、喪葬舊節(jié)之場合,一律禁止抹牌壓保。其中第三條特別強調,為父兄者,勸禁子弟之賭博,必先正已,如父兄犯賭,照子弟犯賭更加一等,憑公處罰。
這一條條禁賭條規(guī)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制定,充分反映出嵐皋百姓對賭風一旦盛行,淳樸民風不再有,雞鳴狗盜之事蜂起,社會就不會穩(wěn)定的一種擔憂。
雙豐橋禁賭碑的發(fā)現(xiàn),不僅集中體現(xiàn)了嵐皋古代民間對賭博的禁伐之聲,更是鄉(xiāng)村自我寓教、正面引導治理模式的重要實據(jù)物證。時至今日,仍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嵐皋杜氏家規(guī)短片之二
大腳才女杜繼燕
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初夏,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陜西省嵐皋縣嵐河岸邊,一個杜氏書香世家里,出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嬰,父親為她取名杜繼燕。
小燕子長到五歲時,母親便要給她纏足,起初由于疼痛難忍,死活不纏,其父對小腳也有反感,便幫女兒說情,放棄纏足。
杜繼燕十五歲時,喜歡身著男裝讀書,小楷端正,文墨雅眾,聰慧才智賽過秀才,只可惜她足大露丑。母親擔心將來難嫁夫婿,于是再次要給女兒纏足,但同樣遭到她堅決反對。
當杜繼燕剛滿二十歲時,本縣秀才王隆道欽羨杜氏家風、仰慕杜繼燕文筆,卻不嫌其大足前來求婚。父母問及女兒,杜繼燕要求拜讀王隆道府考文章再定。當杜繼燕讀到王隆道所寫的“先有浩然之身,才有浩然之氣,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才能清白健全之身”的府考試卷時,脫口而出“好文章”。爾后,因互慕文采即聯(lián)姻成婚,在百姓中傳為一段佳話。
杜繼燕出嫁王家后,不僅尊老愛幼、孝敬公婆,而且相夫教子,持家有成。在她的輔佐下,丈夫王隆道最終考中進士,出任知縣。膝下的五個兒子也皆砥礪成器,四個考取秀才,一個考中舉人。
自清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杜繼燕還在花里老宅開辦私塾,招收當?shù)卮罅控毧鄬W子,執(zhí)教育人二十五年。
一九二零年,九十七歲的杜繼燕病逝。在杜繼燕的靈堂上懸掛了這樣一幅挽聯(lián):“精通詩書善育英才桃李門滿多科第,敢破習俗堅反纏足孫曾繞膝盡孝思”。這,就是眾鄉(xiāng)親對自己心中的“女中狀元”杜繼燕一生最完整的總結。
嵐皋南宮山
●嵐皋杜氏家規(guī)摘編
早懲治
我等族姓浩大,戶口繁衍,誠恐性情不靜,不無圣世之頑民;氣質多殊,未盡熙朝之君子。倘有反道敗德、越禮犯分者,理合預施條規(guī),早為懲治,庶不至螢火燎原、蟻穴潰堤也乎。是以戶族人等公議嚴禁,大彰法戒。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前言》
【譯文】
我們杜姓家族規(guī)模龐大,人口眾多,很擔心有些人不安分守己,會有一些品行頑劣的子孫;況且人們的秉性差別很大,即使是興盛時期也不一定人人都是謙謙君子。對于那些不講道德、敗壞禮儀之人,理當預先制定條規(guī),早早懲治,防患于未然,或許不至于有“螢火燎原、蟻穴潰堤”那樣的事發(fā)生。有鑒于此所以集合全族人商議討論哪些事必須令行禁止,從而彰顯法度的威嚴。
我今戶門,務宜言物行恒,同心合志。不得恃房勢以藐戶,逞私見以獨為。小大公事食用從儉,亦不得網(wǎng)利而輕義,貪婪而肥己。如有違議犯規(guī),同彰家法,不得狥情①礙面。如更持強爭辯,送出公廷,不得畏勢容縱。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前言》
【注釋】
?、侏F情:狥同徇。曲從私情。
【譯文】
現(xiàn)在我們杜姓家族的全體成員,說話必須言之有物,行動必須持之以恒,大家齊心協(xié)力做事情。不得仗著我們戶大族大輕視小門小戶,不能固執(zhí)己見而獨斷專行。本族無論大小公事飲食用度一律從簡,更不得為追求利益而不講道義,貪得無厭將公產據(jù)為己有。如果有人違犯公議決定的家規(guī),大家要彰顯家法的嚴肅性,不得徇私情好面子。如果犯規(guī)者蠻橫無理巧嘴舌辯,可送交公堂處置,不得害怕惡勢力而包庇縱容。
敦孝悌
夫圣人之德本于人倫,堯舜之道不外孝弟①。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樂莫大焉!凡我同姓,宜親其親,長其長。當思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倘有去順效逆,越禮犯分,不循子弟之道者,輕用家規(guī),重遵國法,決不恕悖逆爭斗之子弟也!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敦孝弟以重人倫》
【注釋】
?、傩⒌埽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譯文】
圣人的道德立足于人倫,堯舜的道德不外乎“孝悌”二字。父母健在、兄弟無災無亂,這就是家庭最大的快樂!凡我杜姓族人,應當親近你的親人,尊重你的長輩。應當懂得一個道理:天下沒有不對的父母,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兄弟。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順從惡人,不顧禮數(shù)違法亂紀,不遵守孝悌的原則,輕一點的用家規(guī)處置,重者按國法處置,決不寬恕那些犯上作亂、爭強好斗的家族成員!
勤立業(yè)
夫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衣食者,農桑之所從出也。凡我同姓,深耕易耨,知稼穡①之艱難;暮織朝紡,念布帛之辛苦。老幼安懷,室家溫飽,不亦樂乎!倘使好逸惡勞,輟耕懶織,勢必至啼饑號寒,變其恒產,失其恒心矣。孟子曰:“民無恒產,因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狈参彝展矂C②之!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重農桑以足衣食》
【注釋】
?、偌诜w:農事的總稱。春耕為稼,秋收為穡,即播種與收獲,泛指農業(yè)勞動。
?、趧C:形容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此處指懼怕而回避。
【譯文】
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兩頓飯就要挨餓,整年不添置衣服就會受凍。穿衣吃飯,全仰仗耕田種地和栽桑養(yǎng)蠶的收獲。凡是我杜姓族人,必須深耕細作,懂得農業(yè)勞動的艱辛之處;從早到晚地紡紗織布,要常念叨布帛的制作是多么辛苦。一家人老少平安,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不是很快樂么!如果喜歡安逸不愿勞動,停止種地也懶得織布,其結果必然是過著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甚至會為了生計變賣家庭的固定產業(yè),進而喪失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孟子說過:“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收入,便也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這樣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么事都干得出來。”凡我杜姓族人一定要知道此事后果的嚴重性而存畏懼之心。
隆學校
凡我同姓,待先生其忠且敬,束脩①為之加厚,禮酒不可或怠,而養(yǎng)正之蒙師更宜優(yōu)禮焉。蓋必小子有造,而后成人有德,教以人倫,修其天爵②,圣功也!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隆學校以端士習》
【注釋】
?、偈懀号f時學生送給老師的酬金。
②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因德高則受人尊敬﹐勝于有爵位﹐故稱。
【譯文】
凡我杜姓族人,對待教書先生既要忠心而且要尊敬,拜師費不妨多給,敬師之禮酒不可減少,對待啟蒙老師更要優(yōu)待。這樣后生小子有造就,長大成人后有德行,在老師教導下懂得尊卑長幼的關系,修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行,這是成就圣人的方法啊!
和鄉(xiāng)黨
夫五族為黨,五州為鄉(xiāng),相友相助相扶持,緩急可恃者,莫于鄉(xiāng)黨。凡我同姓,宜睦姻任恤①,忍讓包容,敬以持己。宗族服其端方恕以待人,閭里推其仁厚,豈不美哉!倘有恃富以欺貧,挾貴陵賤,倚強暴弱,餙智術愚,國有嚴刑,家有重法,可不慎與!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
【注釋】
?、倌酪鋈涡簦何髦艽笏就浇堂裼辛椥袨闃藴剩ā傲小保?,即:孝、友、睦、姻、任、恤。孝:對父母孝順;友:對朋友友好;睦:能鄰里和睦;姻:對妻子以禮相待;任:對社會有責任感;恤:體恤老百姓?!傲小币彩俏髦苓x拔官吏的標準。
?、陴O(shì)智術愚:餙同飾,掩飾;術,技藝、方法,此處作動詞義。假裝聰明掩蓋自己的愚蠢行為。
【譯文】
五族結為一黨,五州結為一鄉(xiāng),同鄉(xiāng)間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無論緩急之事可以依靠的,還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凡我杜姓族人,應當能和睦鄰里、對妻子以禮相待、對社會有責任感、當了官能體恤百姓,能忍讓能包容,對自己要求嚴格。這樣,族人就會佩服其莊重正直和寬以待人的品格,鄰里稱贊他的仁義厚道,這不是很好的事么!如果有人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欺負窮人,仗著自己有地位侵犯卑微的老百姓,依靠豪強欺負弱小,假裝聰明巧妙掩蓋自己干壞事的愚蠢行為,國家有嚴厲的法典,家族有嚴格的家規(guī),不得不小心啊!
禁煙賭
夫鴉片淫賭敗名喪節(jié)、亡身傾家,為有心者所深痛悲。夫蓋一入迷陣,如投羅網(wǎng),不得猶以豪杰自命,英雄自負,富貴自恃,修養(yǎng)自冀。甚者東奔西蕩為墦間之乞人①,竊鉤偷針作梁上之君子。父母不子,妻妾不夫,鄉(xiāng)里不齒,悔之晚矣!凡我同姓,務宜各習正業(yè),以賭場為陷阱,以煙館為囹圄。惜錢財以裕家用,遠燕朋以全性命。不干國紀,不犯家規(guī),是則先人之所厚望也夫!
——摘自杜氏《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禁煙賭以保身家》
【注釋】
?、賶摚╢an)間之乞人:墦,墳墓。典出“墦間乞食”,指落魄乞丐。
【譯文】
鴉片、淫亂和賭博敗壞名譽節(jié)操、喪失性命、傾家蕩產,為那些操心宗族事務的人所深惡痛絕并感到悲哀之事。大概一旦進入迷魂陣,就是自投羅網(wǎng),無論你從前怎樣,現(xiàn)今不得再以豪杰自夸,不得再以英雄自詡,不得再以富貴自傲,不得再以良好的修養(yǎng)自期。最糟的結果是會因貧困而四處流浪成為沿街乞討的人,成為“梁上君子”之類的小偷。父母不認他這個兒子,妻子不認他這個丈夫,鄉(xiāng)鄰也會對他鄙視嫌棄,那時候后悔就已經(jīng)遲了!凡我杜姓族人,務必從事正當?shù)穆殬I(yè),把賭博視為人生的陷阱,把煙館視為人生的牢獄。愛惜錢財以滿足家庭的開支,不要輕慢朋友以保全自己。不犯國法,不犯家規(guī),這才是祖先對后輩的殷切希望呀!
嵐河風光
●專家觀點
肖云儒:嵐皋杜氏家規(guī)彰顯“三本”“兩性”
嵐皋杜氏家規(guī),通俗易懂、簡潔明了、文樸義豐、夾敘夾議、情理交融。總題目叫《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顧名思義,就是說這個家規(guī)是經(jīng)杜氏全族人共同討論、認同了的一個家規(guī)。
縱覽嵐皋杜氏家規(guī),從報效國家、忠孝仁義、家族團結、農桑并舉、興學重教、和睦鄉(xiāng)鄰、治安聯(lián)保、禁宰牛犬、戒邪戒淫、禁煙禁賭十個方面,給杜氏族人立下了規(guī)矩。雖然條規(guī)從細微處著手,但每一條都是從勞動生活中總結歸納出來必須遵循的行為規(guī)則。其主要核心內容凸顯了“三本”和“兩性”。
第一個本就是以農商文化為本。嵐皋杜氏家規(guī),是在農業(yè)文明的背景下來談鄉(xiāng)村道德的。因此特別強調要讓族人知道家庭興達的不易,要知道穿衣吃飯是件不容易的事,一定要在勤勞致富中樹立恒產和恒心。如果一個人不勤勞,沒有恒產、恒心,社會就不穩(wěn)定。杜氏家族把勤勞致富寫入家規(guī),這就抓住了家庭生產生活的一個根本。
第二個本就是以道德修身為本。家規(guī)從正面和反面提出了自己家族如何以道德來立身的要求,提出了親九族、重四維、正五常的觀點,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在歷史傳承中形成的比較優(yōu)秀的一些道德觀念。如杜氏家規(guī)第六條說到:“凡我同姓,宜睦姻任恤,忍讓包容、敬以持己。宗族服其端方恕以待人,閭里推其仁厚,豈不美哉!”就是說,所有族人,要存仁厚慈愛之心,要有寬容待人之道,要行善舉助人之為,只有這樣做人,內心才會幸福,才會得到鄉(xiāng)里稱頌。在要求族人廉潔自律方面,家規(guī)前言就特別強調:“小大公事食用從儉,亦不得網(wǎng)利而輕義,貪婪而肥己。如有違議犯規(guī),同彰家法,不得狥情礙面。如更持強爭辯,送出公廷,不得畏勢容縱?!睆娬{本族無論操辦族中大小公事,禁止鋪張浪費、大吃大喝;嚴禁損公肥私、借機斂財;在家規(guī)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何種身份,違者一視同仁,絕不允許說情,不得礙于情面執(zhí)法不嚴,若有逞強狡辯者送公堂處置。這第二個本,道德修身為本,也就是要求家族里面每一個人都道德立身,提高修養(yǎng),這樣家族也就會和諧興旺。
第三個本,就是化育傳心為本。杜氏家規(guī)概括了我們從古代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行之有效的一些道德教育和社會文明教化的方法。對于一個家庭、家族來講,化育就是以文化教育來傳遞薪火,傳遞精神文明的脈絡。杜氏家規(guī)里重點強調了尊師重德、發(fā)展教育的作用,并特別講到了要尊敬老師、善待師長,凸顯了中華民族尊崇教育、尊崇道德文明的一貫追求。所以說,杜氏家規(guī)既強調規(guī)則規(guī)矩,又強調化育傳心,用規(guī)范和教育同時進行的方式把家族精神傳遞下去。
《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的制定過程,肯定經(jīng)過了反復的醞釀討論,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道德教育的實踐過程和共識的形成過程。把家族個人成員的道德立身跟社會精神文明的提升結合到一起,把民間道德中最美好的東西集中起來,把我們古典的、世代的優(yōu)秀品質明確規(guī)范為條規(guī)條文,使得后人一代一代遵循它、發(fā)揚它、推廣它。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嵐皋杜氏家規(guī)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
嵐皋杜氏家規(guī)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實踐中孕育出的一顆明珠,它所承載的精神和文化內涵符合并升華了老百姓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今天看來,這個家規(guī)的文化教育價值不僅僅在家族內部,也具有很強的輻射性和社會性,對全社會的道德教育也有參考借鑒意義。(陜西省文聯(lián)原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 肖云儒)
丁文:杜氏家規(guī)與家國情懷
嵐皋杜氏和唐代大詩人杜甫、杜牧同為京兆堂杜氏一脈。嵐皋杜氏的《杜氏家乘》述其祖先根脈時有一句“還傲李文章”,便是指杜氏先祖杜甫。杜甫《春望》詩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這是詩人“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xiàn),也對杜氏宗族產生了積極影響。
嵐皋杜氏家規(guī)本著先祖的家國思想而制定,從報效國家、忠孝仁義、家族團結、農桑并舉、興學重教、和睦鄉(xiāng)鄰等方面給杜氏族人立下規(guī)矩,每一條都契合修身齊家、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
家庭有溫暖也有約束,是最小的權力組織。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視家文化,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一理,忠孝同源。所以《周易·家人》卦辭中就提出“教先從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的主張。在傳統(tǒng)中國,幾乎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譜、家規(guī)、家訓,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到嵐皋杜氏家規(guī)《闔族公議齊家條規(guī)十則》,其核心價值觀都是“家國情懷”,彰顯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能量。
杜氏族人的睿智者識得國泰民安的路徑,力倡“親九族、振三綱、張四維、重五?!?,“業(yè)儒、業(yè)漁、業(yè)耕”“為工、為商、為賈”,反對“不忠不孝、不和不友、不信不睦、不仁不義”。他們積極參與鄉(xiāng)土社會的建設,成為道德秩序的捍衛(wèi)者。
“家國情懷”串接的鏈條是“孝道”二字。孝道是杜氏家規(guī)首要之提倡,家規(guī)中明確表示“圣人之德本于人倫,堯舜之道不外孝弟”“毋許不忠不孝”。尊崇祖宗也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寄托。中國人敬畏自然、敬畏祖先、敬畏師長,體現(xiàn)的是天人合一、宗族延續(xù)。但這種本在家族層面的賡續(xù)最終要推己及人,從一家到一鄉(xiāng),從一鄉(xiāng)到一國,上升為家國情懷。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比艏绎L是無言的教育,家規(guī)則是家庭的“基本法”,兩者的指向都是國人心底深處濃厚的家國情懷,這便是我們閱讀杜氏家規(guī)的重要啟示。(作家 丁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