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虛作喘以及心氣虛作喘,方用保元湯合生脈散加麻黃、黑附子、枸杞子,還可以加葶藶子、大棗。半夏溫化寒痰,稀痰用半夏,稠痰用竹茹、鮮竹瀝、天竺黃、煅海浮石。葶藶子瀉肺中粘痰也,也治膠痰,皂角治療膠痰也好,也可以制成皂角丸。
(2)支氣管哮喘,方用蘇子降氣湯,虛者加人參,氣逆加沉香。腎不納氣加五味子、冬蟲夏草、蛤蚧。定喘湯治療新喘。痰喘也可以用六安煎或者六君子湯加蘇子、杏仁、厚樸。腎不納氣,腎虛精虧,哮喘,方用八味地黃丸加鵝管石、補骨脂。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合半夏厚樸湯也可以??却∪?,陽虛者易治,陰虛難療。陰虛病人緩解期可用《溫熱經(jīng)緯》上的集靈膏扶正治本。抬肩作喘,雞鳴前后起喘息而汗出者,為危候,可用回生黑錫丹六粒吞服,或者用蛤蚧尾為末服之。
(3)冠心病,用變通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湯去地黃,柴胡,白芍加肉桂、薤白。又方:人參、三七塊、琥珀研末,每次三克沖服,一天三次。氣陰不足者用西洋參,喘者加蛤蚧尾一起研末服用。心肌梗塞者用生脈散或者保元湯補氣生津為主,益陰復(fù)脈用炙甘草湯。岳美中認為老年心肌梗塞作喘者,也可以用黑錫丹五十粒送服通淤血止喘。
(4)高血壓病,老年高血壓病人,其舒張壓常較難降,不易控制,此類患者氣虛的多,可有腎氣虛以及中氣虛之不同。用苦寒瀉肝或者二仙湯之類不起效用。用大量黃芪有時可有一定作用。用法:黃芪用一兩以上配陳皮一錢。補陽還五湯也可以。但有“火熱”者,不宜用。鎮(zhèn)肝息風湯對于肝陽上亢型老年病人適用,有的病人血壓波動,忽高忽低,用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為末少量頻服有助于調(diào)理。
(5)泌尿系結(jié)石,屬于石淋,多為下焦?jié)駸後劤?,間有腎陽不足,或者腎陰不足而致者。也有因為氣滯血瘀,氣道不行,血脈瘀阻而成者。濕熱下注者用豬苓湯、石葦散,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腎陽虛者用濟生腎氣丸或者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腎陽虛者用濟生腎氣丸或者六味地黃丸加小茴香、巴戟天,偏實者用八正散或者活命飲;氣滯血瘀者用木香流氣飲或者血府逐瘀湯。岳美中曾以:金錢草二百一十克。海金砂三十克,滑石十五克,甘草十克,杜仲二十克,川牛膝十二克,石葦十克,車前子十五克,萹蓄十克,木香十克,當歸十二克,炒王不留行十二克,生地十五克。加減治療一老年腎結(jié)石患者,前后用金錢草三十余斤以清熱利濕并用強腎藥排出結(jié)石,并使左腎功能由喪失而基本恢復(fù)。
(6)慢性腎炎,老年慢性腎炎一般不用峻下或者發(fā)汗的方法,多采用健脾溫腎補氣法,六君子湯治療氣虛痰飲,對嘔吐痞滿,脾胃不和,變聲重癥效果較好。所以對于疲勞,血瘀腹軟脈弱,平素手足冷者可用,還可以辨證加木香以通三焦,加砂仁以通中氣,脾虛水腫瀉可用實脾飲以達到氣行水行實脾以治水的目的。濟生腎氣丸也可以用。本方很少用于幼童以及青年。多用于中老年人。治療水腫方劑腫的方劑中,以五苓散、五皮飲均較穩(wěn)妥。對于老年人初起用黃芪劑(防己茯苓湯、防己黃芪湯),末后用地黃劑(濟生腎氣丸常服),對于消腫以及改善腎功能,均有一定作用。氮質(zhì)血癥病人用大黃附子細辛湯或者溫脾飲也有一定效果。
(7)糖尿病,老年糖尿病,肺燥胃熱,腎陰虛表現(xiàn)很突出。病人也可陰損及陽,常見腎陽虛衰和陰陽俱虛,方用六味地黃丸加生石膏、黑附子,生石膏用三錢、附子用八分,不驗時按比例適當提高黑附子、生石膏用量,以黑附子推動生石膏發(fā)揮止渴作用。糖尿病癤腫瘡用鹿茸研末口服。加蛤蚧可以降低血糖。
(8)前列腺炎,屬于中醫(yī)“勞淋”范疇。急性發(fā)作者,方用豬苓湯加生大黃,紅細胞多加元參、旱蓮草,善后用金匱腎氣丸或者濟生腎氣丸。如屬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腎脈虛數(shù),舌根發(fā)白的慢性病可以用濟生腎氣丸常服。八正散不好用,因為陰虛證,多用了,恐苦寒化燥。小薊飲子也不理想,用濟生腎氣丸治療前列腺肥大增生效果較好。
(9)慢性泄瀉,用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湯,健脾法,還要用右歸丸以升腎火,蒸發(fā)脾陽,或者脾腎兩治。老年五更瀉,屬于腎陽虛甚,古方資生丸,還應(yīng)加右歸丸。肝氣乘脾之痛瀉用痛瀉要方。
(10)便秘,多氣血不足,也有年高體衰,腎陽衰微而為寒秘的。氣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肉蓯蓉,血虛津少者用潤腸丸。陽衰溫通用半硫丸或者加當歸肉蓯蓉核桃肉。
(12)震顫麻痹,乃由于腦動脈硬化引起,其癥狀與中風前驅(qū)相似,病機為氣虛血瘀,肝風內(nèi)動之表現(xiàn),可用補氣活血通絡(luò)法,血瘀可用補陽還五湯。氣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生龍骨、甘松,后遺健步虎潛丸。
(12)偏枯,老年人半身不遂或者腳力不好,用三痹湯有效果,此方優(yōu)于獨活寄生湯、濟生腎氣丸。補陽還五湯黃芪對于氣虛者適用,對于慢性尤其適用(黃芪能延長細胞壽命),老年人用補陽還五湯時,要配合陳皮可防滯澀,比例為一兩配一錢。
(13)失眠,老年人心脾不愈,多夢易醒,食少不寐者,可用歸脾湯補益心脾,緩圖調(diào)治。癥見心煩、頭暈、耳鳴、健忘、心悸、腰酸,屬于陰虛火旺者可以用天王補心湯送交泰丸或者朱砂安神丸。胃失和降,痰火內(nèi)擾,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方用黃連溫膽湯有效果。
附方:(1)三痹湯:獨活、秦艽、防風、細辛、當歸、烏藥、川芎、地黃杜仲牛膝黨參茯苓、甘草、肉桂、黃芪川斷。
(2)加味大補陰丸煎(經(jīng)驗方):熟地、龜板、知母、黃柏、豬脊髓、甲魚頭。
(3)變通血府逐瘀湯:當歸,川芎,肉桂,桃仁,紅花,懷牛膝,枳殼,柴胡,桔梗,瓜蔞,薤白。參蛤散加三參(經(jīng)驗方)。
(4)柴芍六君子湯加味,加刀豆子、瓦楞子、橘葉。
(5)止血方:三七、血余炭、琥珀,研末沖服。
(6)尿路結(jié)石方:金錢草、海金砂、滑石、甘草、杜仲、川牛膝、車前子、木香、當歸、炒王不留行、生地。水煎服,一天一付。
岳美中老先生認為,人到六十歲時,脈確實有變化,以粗大為多,血壓也常有變化,主氣虛,但也有另一類人,在六十歲以后另出現(xiàn)一種較小的脈象,主健康長壽,這種情況也不少。有的老年人,大便一天一次,俗為“后門緊”,主多壽。食多便少,主運化功能旺盛。
《內(nèi)經(jīng)》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老年人因為抗病力弱,最怕外感,即所謂“老怕傷寒,少怕癆”。有外感時,往往體溫應(yīng)寒而不揚,根據(jù)“留而不去,其病為實”的原則,要疏邪,老補虛不行,補了就可能犯“實實”之誤,治療時用藥量不要過大。要謹慎細致,因為老年人生理機能衰減。治療時可祛邪和補虛并行。具體說來,如患感冒,有以補中益氣湯二三錢加蘇葉一錢同煎飲服,發(fā)發(fā)汗,就可以好轉(zhuǎn)。局方參蘇飲也可以用。一般量不宜大。不加辨證,動手就用麻黃湯、桂枝湯銀翹散、桑菊飲不行。
風火頭痛,用微苦微辛法,方用細辛、梔子、丹皮、蔓荊子,而不用大辛大苦之品,因為頭為上屬陽,凡頭痛日久屬熱者多,屬寒者少。外感風寒,陽氣閉郁而化熱。葉天士謂“久痛無寒”--或者在寒的基礎(chǔ)上挾熱。暴痛多寒(腹痛頭痛;久痛多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