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有獨立的大腦,不受他人影響的心理。但如今的社會中,信息繁雜,真真假假難以知曉,如何保持心理的獨立呢?心理學中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擁有一個獨立的思維。
1.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人類總是會收到先入為主的心理影響,當別人問你一個問題時,比如“大家為什么都討厭xxx時”,你的大腦會第一時間受到對方的影響,對這個問題有了個先入為主的印象:“他說的對,我要去找理由了”
但事實上,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討厭xxx,他的問題從問出來那一刻就是錯的,自然也沒有什么理由可言。
2.跳出限定式語言陷阱
小時候,很多人都被親戚問過:“你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種問題總是搞的我們很尷尬,通常我們會說:“都喜歡”
長大后,仍然會有很多人給我們下套,比如買飲料時,朋友問你喜歡A口味還是B口味,但事實上你哪一種都不喜歡(而朋友是都喜歡),這時候,你卻很難跳出來說,我喜歡C口味。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兩個討厭的口味中選一個稍微好一點的。
問什么我們要遵循別人給我們畫下的范圍呢?腦子中多想想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跳出來
3.當情緒退潮時,理智才會上線
任何想要影響你的思想,通常第一步就是調(diào)動你的情緒,當情緒上線時,理智就會退潮。當你沉浸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中無法自拔時,你當然無法思考,這個故事背后的真實性和目的。
所以當你在思考時,一定要先讓自己的情緒平復(fù)下來。有過生活經(jīng)驗的人應(yīng)該了解,晚上和半夜是最不適合做決策的時間。因為那個時候人處于一種感性狀態(tài),很容易被情緒影響決策的正確性。
4.研究背后目的
每個人在和別人交流時,都是有目的的。就像有人會問要不要上輔導(dǎo)班,結(jié)果有人拿了一堆數(shù)據(jù)怎么要上輔導(dǎo)班是有益的,下面留了個輔導(dǎo)班廣告。那顯然,他說的話很大程度上不可信。
屁股決定腦袋,有時候多問問自己“他說的目的是什么?”“他問什么要和我這么說”很多背后的道理就就瞬間明朗了
5.避免幾個誤區(qū)
不把信息當作知識:看到了東西不一定是真的,即使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全部的事實,不能知識放在大腦里。
不把收藏當作學習:輕輕的點一下收藏會給你一種我學會的幻覺,但學習是一個很復(fù)雜的過程。
不把閱讀當作思考:閱讀的過程是接受別人觀點,信息的過程,思考則是通過自己的價值觀,得出了一系列結(jié)論
在任何時間,都不要不加思考的輕易接受某種觀點,相信某個事實
結(jié)語:了解自己的心理,洞悉人性的弱點,這樣才不容易受欺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