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閱讀分析
徐永起
本資料古文均為課內(nèi)文章,因此文章沒有打出。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泫華西亭……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乎始。
解釋文中詞語
緣: 遨: 類: 萬化:
文中以所見之遠(yuǎn)寫西山之高的總括之筆是哪句話?
本文有敘述,有描寫,有抒情。根據(jù)表達(dá)的需要,語句或長或短,或偶或散,或眄鉤連。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悠悠乎與顥氣俱面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這句話的特點。
本文與《小石潭記》作于同一年,所寫的都是 的景物。但《小石潭記》更偏重于 本文則偏重于 。
這段文字寫了西山形勢的高峻,氣象的闊大,寫宴歡之樂,寫與自然融合,表露作者什么情懷?
用恰當(dāng)?shù)膭釉~代替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遂命仆過( )湘江,緣( )緣溪,斫( )榛莽,焚( )茅筏,窮( )山之高而止。
請用一個成語代替“斫榛莽,焚茅筏”
對本段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從文中后,西山是人們不常去的地方。
文段具體描寫西山自然景物,語言清麗,筆法傳神,把整個西山“怪特”寫得淋漓盡致。
對西山描繪采用自上望下,把山的高大幽深,山之高仿佛與天連為一體,寫得活靈活現(xiàn)。
作者寫景,將主觀感受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相親,物我交融。
翻譯下列句子。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3)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稈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10、“引觴滿酌,頹然就醉”是作者借酒澆愁,一解惴之情,還是醉稈山之間?請結(jié)合課文談?wù)勀愕目捶ā?
1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一句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二)
(1)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2)南村群童……歸來倚仗自嘆息。(3)傾頃風(fēng)定云墨色……長夜沾濕何由徹?。?)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空白處填寫原句。
第一節(jié)的韻腳是: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一句中“怒”用得好,試簡評。
第(1)節(jié)中畫線句子透露詩人當(dāng)時怎樣一種心情?
第(2)節(jié)從表達(dá)方式上看,主要屬 “歸來倚仗自嘆息”的“自”該如何理解?
第(3)節(jié)的環(huán)境描寫起什么作用?
7、“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句含的歷史事件是
8、寫群童冒雨抱茅草的事對后文的作用是:
9、體現(xiàn)作者貧困生活經(jīng)因的句子是哪兩句?
10、表現(xiàn)杜甫為理想而獻(xiàn)身的偉大情懷的詩句是。
(三)
天時不如地利……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下列句中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池:池非深也 園林池沼寬暢 B、兵:兵革非不堅利也可汗大點兵。
C、者:然而不勝者, 不以木為之者 D、之:攻親戚之所畔,輟耕之壟上
2、用“/”標(biāo)出下列句子朗讀時停頓的地方。
夫 環(huán) 而 攻 之 ,必 有 得 天 時 者 也
3、各寫兩個含有下列加點詞的成語:
多助之至: 失道寡助:
4、下面對課文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1)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得勝利的例子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是極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難以攻破,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
文章接著以守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這樣雙重否定句式,格外強(qiáng)調(diào)守城條件之有利。
(3)從守城一方的失利我們可以推斷:攻城一方盡管沒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適敵愾、萬眾一心,因此無堅不摧。
(4)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論證了人和對奪取一切勝利的極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啟發(fā)君主們應(yīng)如何打好仗,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5)文章論證人和對戰(zhàn)爭的重要性后,又順勢推出人和在治理整個國家中的作用。
A、(1)(2)(4) B、(1)(3)(5) C、(2)(3)(4) D、(2)(3)(5)
5、翻譯下列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四)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罹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灑一杯家萬里,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在空白處填出原句。
起句中“ ”點明地點;“ ”點明季節(jié)。
“無留意”三字的表達(dá)作用是什么?
4、“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睂懗隽嗽鯓拥木爸拢?
5、下片起句“一杯”與“ ”形成懸殊的對比,此句意思是說:
6、將軍為何通宵不寐,發(fā)為之折?(用原句回答)
上闕中“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的“異”字表現(xiàn)了邊陲之地的
請談?wù)勀銓Α叭瞬幻?,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一句的理解。
用“/”劃分下面詩句的誦讀節(jié)奏。
長 煙 落 日 孤 城 閉
10、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下”“霜”等詞語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大雁從衡陽飛走了”
C、這首詩既表達(dá)將士的愛國之心,又流露出思念親人和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D、這首詩感情悲觀而消極,表達(dá)了鮮明的厭戰(zhàn)反戰(zhàn)情緒。
11、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描寫自然風(fēng)光的詩句,其中既有寫江南美景的,也有寫北國風(fēng)光的,請寫出一個表現(xiàn)西北風(fēng)光的句子,并談?wù)勀愕睦斫狻?
詩句:
理解分析:
(五)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徒有羨魚情。
1、詩的前四句是 狀寫了洞庭湖浩渺宏偉的景象,后四句是借景抒情,委婉儲蓄地表達(dá)出 。
2、“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是“ , ”古語的妙用,詩中的“羨魚”是比喻 。
3、試對“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句從寫法,內(nèi)容或關(guān)鍵詞上作一點分析。
(六)
《乙亥雜詩》
1、此詩一二句寫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發(fā)詩人 (每空限填一詞)
2、說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的意思或蘊(yùn)含的哲理。
(七)
《岳陽樓記》全文
1、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 ,我們學(xué)過他的一首詞《 》
2、選出下列各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在洞庭一湖 政通人和 予觀夫巴陵勝狀 橫無際涯
而或長煙一空 春和景陽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外與天際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增其舊制( ) (2)屬予作文以記之( )
(3)前人述備矣( ) (4)去國懷鄉(xiāng)( )
解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
概括第一段大意。
第三、四段具體表現(xiàn)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請結(jié)合這兩段內(nèi)容,分別以“悲”和“喜”為首字,寫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
范仲淹借此物委婉地表達(dá)了對友人滕子京的勸勉。結(jié)尾作者發(fā)出“微斯人也,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看,這句話有何意?
8、“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且樂”。這三句話因其文質(zhì)美而膾炙人口。請選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結(jié)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wù)勀愕捏w會。
(八)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節(jié)選自《五柳先生傳》)
環(huán)滁皆山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造飲輒盡,期在必醉。造: (2)瀉出于兩峰。于:
(3)有亭翼然臨于泉上。翼然:
2、翻譯下列句子
因以為號焉
(2)故自號曰醉翁也,
3、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1)《五柳先生傳》中能概括介紹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
(2)《醉翁亭記》中總領(lǐng)山水自然景物描寫的是: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飲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
醉翁:
(九)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全文
1、選出下列各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人恒過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行拂亂其所為
發(fā)于聲 國恒亡 舉大計亦死 人則無法家拂士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3、本文指出,擔(dān)當(dāng)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經(jīng)受艱苦磨難,其中思想上要 行為上要 (用原文回答)
4、結(jié)合自己實際說說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體會。
(十)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不與培摟為類
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1)始指異之。異: (2)遂命仆過湘江。遂:
(3)緣染溪。緣: (4)斫榛莽。斫: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窮山之高而止
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3、請分析“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摟為類”在文中的兩層意思。
第一層:
第二層: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知木蘭是女郎
B、不知日之入 而不知人之樂
C、悠悠乎與顥氣俱 蹴爾而與之
D、而莫得其涯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5、柳宗元這篇《始得西山宴游記》,跟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一樣,都寫到了游山賞景,頹然酒醉,日暮遲歸。但兩篇名作在寫景,記游時注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也一樣呢?請按照你的理解談你的看法。
(十一)
至于負(fù)著歌于途……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1、這個片婁寫了四種情況,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四種情況的短語
(1) (2) ( 3) (4)
2、下面各組語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往來而不絕者 臨溪而漁 宴酣之樂隊 泉香而酒洌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蒞臨指導(dǎo) 醫(yī)之好沼不病以為功 朵然而陳者
3、翻譯“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一句。
4、聯(lián)系全文看,對作者在這個片斷表達(dá)的思想感想分析正確的是( )
A、山水之樂 B、與民同樂
C、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D、“醉”與“樂”的和諧統(tǒng)一
5、從作者所表達(dá)的思想境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一樣具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展于的“ ”的曠達(dá)胸襟。
(十二)
予觀夫巴陵勝狀……其喜洋洋者矣。
1、“去”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思,請你為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去”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去:A、距離 B、離開 C、除掉,去掉
(1)去國懷鄉(xiāng)( ) (2)去粗取精( ) (3)委而去之( )
(4)西蜀之去東海,不知幾千里( )
翻譯“浮光躍金,靜影沉壁”一句。
3、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氣蒸去夢澤,波撼岳陽城”與選文第一段寫描寫洞庭湖的景色,氣勢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點。
4、選文第二段描寫的景物特點是: 第三側(cè)面描寫的畫面特點是:
。如果你朗讀第二三段應(yīng)讀出 的語氣語調(diào)。
5、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這三段文字是為了借題發(fā)揮引出議論,闡明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報負(fù);與他同時代的歐陽修則在《醉翁亭記》中以“樂”字貫穿全文,抒寫情懷,請將下面?zhèn)€句子補(bǔ)充完整,要求補(bǔ)寫后的句子能分別體現(xiàn)文章中心。
范仲淹
歐陽修
(十三)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太守醉也。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的意思。
時: 陳:
翻譯“野花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一句。
3、“樂亦無窮”在選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4、從選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的生活。
(十三)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游于是乎始。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望西山始指異之。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2、解釋下面句子加點的字,并從學(xué)過的其他文言文中指出一個含有這個字且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寫在下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是:這。
3、閱讀選文,你有什么啟發(fā)或感受?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談?wù)勛约旱目捶ā?
(十四)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若夫霆雨霏霏,連月不開……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A、負(fù)者歌于途( ) B、雜然而前陳者( )
C、去國懷鄉(xiāng)( ) D、長煙一空( )
翻譯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誰與歸?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用“/ ”斷句(不要加點符號)
醉 能 同 其 樂 醒 能 述 以 文 者 太 守 也 太 守 謂 誰 廬 陵 歐 陽 修 也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岳陽樓記》表達(dá)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之樂而樂”的政治報負(fù)。
B、《醉翁亭記》句句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
C、兩文都體現(xiàn)了“以民為本”的思想。
D、兩文在景物描寫上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兩文的語言都清麗明快,氣勢磅礡
(十五)
自余為 人,居是州……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本文是柳宗元中 的第一篇。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自余為 人, : 窮回溪。窮: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作者為什么寫自己“恒惴粟”?
(十六)
若夫日出而霏開……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上文選自《 》作者是北宋時期的文學(xué)家 。
2、文中第一段寫 第二段寫 把第二段分成四層,并用文中的語言概括層意。
解釋下列句中“佳木秀而繁陰”“山肴野蔌”“觥籌交錯”“野芳發(fā)而幽香”加點字的意思。
秀: 蔌:
?。?nbsp; 芳:
4(1)寫滁人游山時,寫了哪些人,說明了什么問題?
(2)文中太守是誰?描寫太守形象的句子有什么?
5、對文中“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也”一句中,“太守醉”理解正確的是( )
太守年事已高,不勝酒力,所以喝點酒就醉了。
太過雖然年紀(jì)很大,但酒喝得很多,所以醉了。
太守被貶謫到滁州,心情抑郁,不得不借酒消愁,所以喝醉了。
太守醉于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物富民豐,政通人和的歡樂生活景象。
(十七)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摟為類。
。
按原文填空。
用“/”劃出下面句子停頓。
因 坐 法 華 西 亭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岈( )然洼然 若垤( )若穴
攢蹙( )累積 縈( )青繚白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始指異之 箕踞而遨
攢蹙累積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遂命仆 已遂述數(shù)行
概括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
以你對本文背景的了解,談?wù)勀銓ξ闹袆潯?nbsp; ”一句的理解。
翻譯所填的句子。
(十八)
環(huán)滁皆山也?!砦讨獠辉诰疲诤跎剿g也,山水之樂,得之心面寓之酒也。
概括這段的段意:
這段文字寫景的順序是( )
A、自遠(yuǎn)而近 B、從早到晚 C、自春至冬 D、由外而內(nèi)
3、“太守自謂也”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總結(jié)上文 B、引出下文 C、承上啟下
4、畫橫線的句子作用是( )
緊扣文章,交待寫作目的B、點明文章主線,奠寫抒情基調(diào)C、承上啟下,點明主題
5、加點的三個“也”字,“瑯琊也”“釀泉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達(dá)的語句依次是( )( )( )
A、判斷 B、加強(qiáng) C、肯定 D、陳述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中的“而”字朗讀時應(yīng)( )
A、輕讀 B、重讀
7、下列句子還用的修辭方法是: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2)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
8、“名之者誰”的正確譯文是( )
A、使它出名的人是誰? B、給它命名的人是誰?
C、叫這個名字的人是誰?
9、在這段出現(xiàn)的成語有: 。
(十九)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示佑胁粦?zhàn),戰(zhàn)必勝矣。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2、寫出上文中的一個通假字,并解釋。
3、解釋下列句子中“池非不深也”“寡助之至”“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兵革非不堅利也”加點字的含義。
池: 至:
域: 兵革:
4、“域民不以封界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三個排比句的順序能不能改變?原因是什么?
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文章 部分的 一句話。這句話概括起來,它闡述的觀點是: 如果擴(kuò)展開來,它的內(nèi)容實際上包含了文章中 部分的 這一句話。
6、第四段文字加上標(biāo)點符號,請你斷句(注:本段不要求加標(biāo)點)
故 曰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固 國 不 以 山 溪 之 險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得 道 者 多 助 失 道 者 寡 助 寡 助 之 至 親 戚 畔 之 多 助 之 至 天 下 順 之 以 天 下 之 所 順 攻 親 戚 之 所 畔 故 君 子 有 不 戰(zhàn) 戰(zhàn) 必 勝 矣。
(二十)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解釋文中的加點的字。
嘗: 或: 以: 則:
加橫線的句子的意思是:
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或/異二者/之為
C、先天下/之憂而憂 D、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有關(guān)這段文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段文字出自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岳陽樓記》。
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表達(dá)了作者的曠達(dá)胸襟。
C、文中的“進(jìn)”和“退”分別照應(yīng)前文的“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yuǎn)”
D、本段文字表達(dá)了作者被貶后的苦悶心情。
(二十一)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發(fā)于聲,而后喻。
1、下面說法有錯的是( )
這段文字出自《孟子告子》
孟子以為人要有所作為必須經(jīng)過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的磨煉。
這兩段文字講的是人才的問題。
選文第二段主要是緊扣“曾益其所不能”展開議論的。
2、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曾益其所不能
其中往來種作繭 斟酌損益
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
尋向所志 遍計一舟,為人五
3、對于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困于心,衡于慮:因心憂慮,思慮堵塞。
行拂亂其所為:行動擾亂了他的所作所為。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原來上天要下達(dá)重大任務(wù)給這個人。
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然后才能知道憂患使人生活更好,而安樂讓人死亡。
4、用未選部分原文填空。
(1)原文中作者針對國君提出的論斷是:
(2)全文的中心論點是:
附答案:
閱讀分析答案:
(一)1、沿著游覽文中指用眼睛欣賞同樣、同類自然界萬物。
2、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3、以兩個長句泳嘆西山神韻,整體對偶,又錯落有致,更嵌于虛詞,一唱三嘆,有曲折回環(huán)之美。
4、永州山水客觀描寫主觀感受
5、表達(dá)了作者的傲世情懷。
6、渡過沿著砍去焚燒爬盡
7、披荊斬棘
8、C
9、(1)大家攀登著登上山頂,伸開兩腳隨意地坐在山上瀏覽各處,凡是臨近幾個州的土壤,都好像在我們所的席子之下。(2)千里這遙,如在尺寸之間,許多山重疊擠在一起,沒有能逃出我的視線的。(3)它空曠渺遠(yuǎn),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而不知道它的邊涯,它飄遠(yuǎn)得意,似與造物者一同游樂而不知道它的盡頭。
10、醉稈山之間。依全文看,作者重在寫西山之樂,從下文看“心凝形釋與萬化俱合”更看不出悲傷,作者完全與自然融為一體。
11、點題目的“始”。因為這是一次真正的游覽,實現(xiàn)了精神的升華。
(二)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號、茅、郊、梢、坳
3、把秋風(fēng)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衙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
4、一個接一個動態(tài),組成一幅幅畫面牽動詩人的視線和心,透露對大風(fēng)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
5、顯得很沉靜,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世風(fēng)的涼薄就意在言外了。
6、渲染暗淡愁慘的氛圍,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下文的“密集雨點”已在預(yù)料之中了。
7、安史之亂
8、為結(jié)尾埋下伏筆。
9、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10、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三)1、C
2、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也。
3、至高無上寡不敵眾
4、D
5、讓老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處,不能靠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溪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堅利。
(四)1、燕然未勒歸無計
2、塞下 秋來
3、把大雁擬人化,大雁熱切南歸,對西北邊塞地區(qū)沒有一點留戀之意,既渲染了西北方的荒漠,表現(xiàn)了塞下風(fēng)景之“異”,也暗示了將士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感情。
4、寫在層巒疊嶂中,一座孤城于長煙直上,落日余暉之中,城門緊閉,絕少人跡的情況。
5、萬里 一杯濁酒,消不了濃重的鄉(xiāng)愁。
6、燕然未勒歸無計。
7、孤寂荒涼。
8、表現(xiàn)了作者壯志未酬,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9、長煙/落日/孤城閉。
10、D
11、略
(五)1、寫景 表達(dá)出仕入仕的愿望。
2、詩人出仕的愿望。
3、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洞庭湖的廣大,而且突現(xiàn)其活力,前者的一個“蒸”字,用寬廣的平面襯托了湖的浩闊,寫出了湖的豐厚積蓄,后者一個“撼”字襯托了湖水的澎湃之勢,有力度地反映了湖的聲勢。
(六)1、離愁 志向
2、從詩意上談:這兩句是說飄落的紅花并不是無情物,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化作春泥,也要滋養(yǎng),呵護(hù)花兒。即是說“我”和落花,均不是無情的廢物。即使辭官歸隱了,也要奉獻(xiàn)自己畢生的精力乃至生命。從哲理上談:“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hù)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涵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重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guān)鍵在于觀察者的角度,在于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七)1、北宋文學(xué)家《漁家傲》
2、D
3、制度,規(guī)模 我 詳盡 離開。
4、欣賞景物的心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5、記敘重修岳陽樓之事及作記的緣由。
6、悲陰風(fēng)怒號,喜漁歌互答 悲景色陰晦,喜天光晴明。
7、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yuǎn);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dá)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dá)胸襟和遠(yuǎn)大抱負(fù)。
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是范仲淹政治報負(fù)提出的“憂樂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他的忠君思想,我們不能茍同,但他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思想,仍有借鑒意義。
(八)1、前往從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1)因而用它作為自己的號。(2)所以給自己取了個號叫醉翁。
3、(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2)環(huán)滁皆山也。
4、(1)在飲酒中自得其樂,并忘卻榮辱得失。(2)借飲酒助山水游東之興。
(九)1、D
2、(1)通過這些來讓他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2)內(nèi)心憂慮,思緒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3、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
4、要有危機(jī)意識,不能貪圖享樂。
(十)1、覺得奇異 于是 沿著 砍伐 這
2、(1)窮山之高而止(2)附過所有幾個州,都在坐度之下面。
3、第一層:總結(jié)西山的特點——高而獨特。第二層:流露作者的性情——與眾不同,獨特出眾。
4、D
5、柳宗元因為多年被貶,郁郁不得志,山水游記多抒發(fā)悲憤孤凄的感情。歐陽修雖也仕途坎坷,但胸懷豁達(dá),記游的文章大多表達(dá)曠達(dá)閑適的意思。
(十一)1、(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
2、B
3、背東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4、B
5、不以物培,不以己悲。
(十二)1、(1)B(2)C(3)B(4)A
2、湖面上金光閃爍,月影猶如一塊璧,靜靜地沉浸在水底。
3、壯闊浩渺
4、陰晦蕭索晴朗明麗悲涼低沉喜悅昂揚(yáng)。
5、(1)為天下先憂后樂 (2)與吏同民同醉同樂
(十三)1、時:季節(jié) 陳:陳列、擺設(shè)
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樹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3、朝暮四時游玩之樂。
4、美麗的山間景色 百姓安定富足
(十三)1、異:奇異 向:從前
2、例: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
3、略。
(十四)1、負(fù):背東西 陳:陳列 去:離開 一:全
2、(1)沒有這種人,我將和誰一道呢?
(2)游人只知道跟著太守游玩快樂,而不知道太守是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呀!
3、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過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4、D
(十五)1、永州八記
2、(1)通“戮”這里是遭貶謫(2)窮盡
3、空閑進(jìn),就漫漫地行走,任意地游玩。
4、故意言過其實,既表明對貶謫流放的憤慨,又引起下文的“出游”。
(十六)1、歐陽修
2、景物 人的活動
每一句為一層第一層:滁人游第二層:太守宴第三層:眾賓歡第四層:太守醉。
3、秀:發(fā)榮滋長的意思 蔌:菜蔬 觥:酒杯 芳:香花
4、(1)路上唱歌的、背東西的、在樹下休息的、走路的、老人小孩
說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景象。
5、D
(十七)1、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2、因坐/法華西亭
3、xiā子 dié cù yíng
4、異:奇異 遨:游戲 累積:重疊 然后:這樣以后 遂:于是 遂:完成
5、通過寫爬山的經(jīng)過和在山頂所見極言西山之高峻
6、作者雖在政治上失意悲憤,但仍恥于與世俗之徒為伍,這一句表明以西山自喻,顯示自己出眾的才華,高潔的品格。
7、它空曠渺遠(yuǎn),仿佛與宇宙間浩如煙然之氣融為一體,飄然得間,似稈與造物者同游天地之間。
(十八)1、醉翁亭的自然環(huán)境和命名的緣由。
2、A
3、B
4、B
5、A C B
6、B
7、比喻 設(shè)問
8、B
9、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轉(zhuǎn)
(十九)1、王道、施仁政
2、“畔”同“叛” 背叛
3、池:護(hù)城河 至:極點 域:限制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
4、從“域民”到“固國”再到“威天下”是治國的順序,必須將前一個階段的事做好,才有可能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biāo)。
5、開頭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fù)的重要條件 結(jié)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二十)1、嘗:曾經(jīng) 或:或許 以:因為 則:那么
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3、D
4、C
(二十一)1、D
2、B
3、A
4、(1)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