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輕狂枉少年
——詞牌《少年游》欣賞
陳敏昭
《少年游》又名《小闌干》、《少年游令》、《玉臘梅枝》等,是始于宋代的詞牌,雙調(diào),五十字,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span lang="EN-US">
不過,這個詞牌有很多變格。
柳永的《少年游·長安古道》多被奉為正格:“長安古道馬遲遲。
高柳亂蟬棲。夕陽鳥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
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這是一首傷秋感懷詞,用白描手法營造出一種低沉蕭瑟而又沖淡清麗的意境。開句的“長安”有寫實與托喻兩重含義。“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為首都所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于名利祿位的爭逐。柳永此詞“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lián)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于“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lián)想及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奔馳,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產(chǎn)生無限滄桑之感。“高柳亂蟬嘶”寫秋蟬之嘶鳴更獨具有一種凄涼之致,也表現(xiàn)有一種時節(jié)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 “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不僅表現(xiàn)了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xiàn)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夕陽鳥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秋日效野所見之蕭瑟凄涼的景象,“夕陽鳥外”一句足可以表現(xiàn)郊原之寥闊無垠。飛鳥隱沒長空之外,而夕陽隱沒則更飛鳥之外,所以說“夕陽鳥外”。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fēng)四起,一個失志落拓者又將何所歸何處呢?雙目望斷而終無一歸處。
下片寫對于過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與歡樂已復(fù)得。“歸云一去無蹤跡”一句,是對一切消逝不可復(fù)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柳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何處是前期”直接貫注。所謂“前期”者,指的是舊日之志意心期和舊日的歡愛約期。對于柳永而言,這兩種期待和愿望,都已經(jīng)同樣落空了。下面三句乃直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早年失意之時的“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jīng)冷落荒疏,而當(dāng)日與他一起歌酒流連的朋友也都大多凋零。志意無成,年華易逝,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少年游》變格很多,差異很大。北宋晏殊(991-1055)的《少年游·木芙蓉》也有被奉為正格的:“重陽過后,西風(fēng)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艷,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閑分,留贈意中人。”
這是贊頌木芙蓉迎霜開放的詞。重陽過后,西風(fēng)凄緊,庭葉飄零,渲染出清秋蕭索的氣氛。緊接著,在秋日的清晨,芙蓉花開枝梢,簇集一處,淡雅美麗。襯托出清秋開放的芙蓉之可貴。下片著意刻畫在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紅花、淡黃的小蕊,是多么鮮明美麗,真的要叫春天回轉(zhuǎn)了。結(jié)句承上抒懷:不要把這美玉般的花兒隨便地摘下來,還是留著它贈送給意中人!實際上是對堅貞高潔之品德的肯定與贊賞。
蘇軾的《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yuǎn)》又是一種變格:“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fēng)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庇纱丝梢姡湃颂钤~既講究格律,又不囿于格律。
北宋晏幾道的《少年游·別》與蘇軾的《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yuǎn)》同體:“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細(xì)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庇?/span>自然和人事相對比,用無情之物比有情之人,表達(dá)親人離別之苦和相思之怨。
元人薩都剌(約1272—1355)的《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通過今昔對比,去年鳳池銀燭之夜,坐聽伎人彈絲弄樂,香溫夢暖;而今流落江南,身居異鄉(xiāng),再無溫柔為伴,只有在楊柳風(fēng)前、海棠月下,追憶前塵,不勝凄婉:“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楊柳風(fēng)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痹~中“梨云夢暖”出自唐代王建《夢看梨花云歌》:“落落漠漠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云?!?/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