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07.大柴胡湯詳解研討


107.大柴胡湯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xué)習(xí)中醫(yī)方劑學(xué).《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大柴胡湯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 
                 
組成;北柴胡24克 黃芩9克 白芍9克 半夏12克 生姜15克 炙枳實4克 紅棗12枚 大黃6克
加減;
1.如脅脘痛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
2.惡心嘔吐劇烈者,加竹茹、黃連、旋覆花等以加強降逆止嘔之功;
3.如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干口渴,渴欲飲水,面赤,脈洪實者,加芒硝以瀉熱通便;
4.伴黃疸者,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
5.膽結(jié)石者,加金錢草、海金沙以化石。
 本方臨床應(yīng)用比較廣泛,多用于膽系急性感染,膽石癥,膽道蛔蟲病,急性胰 腺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急腹癥屬少陽、陽明合病者。還可用于肝炎、高血壓及腦血 管意外、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小兒高熱等多種疾病。 1.熱結(jié)在里證  2.急性膽囊炎  3.嘔、利、痞、痛證   4.腹痛發(fā)熱  5.三叉神經(jīng)愈  1。急性膽囊炎  2.膽絞痛  3.急性胰腺炎  4.膽道蛔蟲病   5??谇活M面部急性炎癥  6.急性扁桃體炎   7。小兒高熱   8.復(fù)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滴丸毒副反應(yīng)  急性腮腺炎、食管賁門術(shù)后反流性食管炎 等 
[功用]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滿痛或 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臨床運用本方,以往來寒熱,胸脅或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 脈弦數(shù)為證治要點。 
大柴胡湯   (《金匱要略》)
    [組成]  柴胡半斤(15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半升洗(9g)
枳實四枚炙(9g)  大黃二兩(6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生姜五兩切.(15g)    .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煮。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
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溫服)。    …:.、
    [功用]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滿痛或
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
    [病杌分析]  本方主治少陽與陽明合病。少陽位于半表半里,為三陽出入表里之樞
紐。足少陽之腑為膽,邪氣未離少陽,交爭于半表半里,膽經(jīng)經(jīng)氣不暢,故仍有往來寒
熱,胸脅苦滿等少陽證的主癥。然病邪已進入陽明,有化熱成實的熱結(jié)之象,故病情比
單純的少陽證為重。因里熱程度較甚,心煩因之加重,出現(xiàn)“郁郁微煩”。少陽病未解,
膽熱犯胃,又因陽明化熱成實,氣機被阻,腑氣不通,胃氣上逆程度亦更甚,由少陽證
之“喜嘔”發(fā)展為“嘔不止”,并出現(xiàn)心下滿痛或痞硬,大便秘結(jié),苔黃等陽明熱結(jié),
腑氣不通之證;若里熱下迫,大腸傳導(dǎo)失司,又可見協(xié)熱下利之象。邪居少陽,.'陽明熱
結(jié),正盛邪實,故脈象弦數(shù)而有力。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乃少陽、陽明合病,少陽病的治法是和解少陽,陽明熱結(jié)之
證的治法是內(nèi)瀉熱結(jié),今少陽、陽明合病則上述兩法并用,和解少陽以祛外邪,瀉下陽
明以除熱結(jié)。病在少陽,據(jù)仲景所論禁用下法,否則會傷及氣血而引起驚悸。但在兼有
陽明腑實的情況下,又必須表里兼顧。故汪昂說:“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實則當(dāng)
下”(《醫(yī)方集解.表里之劑》)。
    本方是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亦可看作是由小柴胡湯
合小承氣湯加減變化而來√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之主方,小承氣湯為瀉下陽明之輕劑,
故本方為少陽、陽明同治,表里雙解之劑。方中以柴胡、大黃為君,柴胡專人少陽,疏
邪透表,大黃人陽明瀉熱通腑。臣以黃芩味苦性寒,擅清少陽之郁熱,與柴胡同用,起
到和解少陽的作用;枳實行氣破結(jié),與大黃配合,可內(nèi)瀉熱結(jié),行氣消痞。這四味藥是
本方的主要組成部分。再用芍藥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能調(diào)
和氣血,以除心下滿痛;半夏和胃降逆,又重用生姜,則止嘔之功更增,以治嘔逆不
止,共為佐藥。大棗和中益氣,合芍藥酸甘化陰,既可防熱邪人里傷陰,又能緩和枳
實、大黃瀉下傷陰之弊,大棗與生姜相配,還可調(diào)和營衛(wèi),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
用,共奏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之功,使少陽與陽明合病得以雙解0  .
    從以上所用之藥分析,本方乃和解與瀉下并用之劑,然方中僅用小承氣湯之半(大
黃用量減半,并去厚樸),故是以和解少陽為主,瀉下之力較緩,適宜于少陽初人陽明
之證。正如《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卷8所說:“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
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里之效徐,雖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br>    [類方比較]  本方與小柴胡湯比較,兩方中均有柴胡、黃芩、半夏、大棗,且劑量
相同,生姜一藥,小柴胡湯中為三兩,大柴胡湯中為五兩,因大柴胡湯所治之證嘔逆較
小柴胡湯證為重,故重用生姜以加強止嘔之力,且生姜協(xié)柴胡還可加強散邪之功。小柴
胡湯中有人參、甘草,大柴胡湯未用,是因少陽之邪漸進傳里,陽明實熱已結(jié),且正氣
不虛,故去之。加大黃、枳實,意在導(dǎo)滯下結(jié),用芍藥主要是加強緩急止痛之力。小柴
胡湯專治少陽病,大柴胡湯則治少陽與陽明合病。何廉臣謂大柴胡湯“為和解少陽、陽
明,表里緩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湯專于和解一經(jīng)者,力量較大,故稱大”(《重訂通俗
傷寒論》)。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臨床運用本方,以往來寒熱,胸脅或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
脈弦數(shù)為證治要點0
    2.加減法  如脅脘痛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惡
心嘔吐劇烈者,加姜竹茹、黃連、旋覆花等以加強降逆止嘔之效;如連日不大便,熱盛
煩躁,舌干口渴,渴欲飲水,面赤,脈洪實者,加芒硝以瀉熱通便;伴黃疸者,加茵
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膽結(jié)石者,加金錢草、海金沙以化石。
    3。本方臨床應(yīng)用比較廣泛,多用于膽系急性感染,膽石癥,膽道蛔蟲病,急性胰
腺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急腹癥屬少陽、陽明合病者。還可用于肝炎、高血壓及腦血
管意外、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小兒高熱等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本方為少陽與陽明合病而設(shè),單純少陽證或陽明證非本方所宜。使用
時尚需根據(jù)少陽證與陽明熱結(jié)的輕重,斟酌方中藥量的比例。
    [源流發(fā)展]  本方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均有應(yīng)用本方的記
載。《傷寒論》云:“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
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薄皞?br>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薄皞l(fā)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
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薄督饏T要略》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dāng)下
之,宜大柴胡湯。”綜上所述,大柴胡湯的主治證候是既有少陽證的往來寒熱、煩、嘔,
又有陽明里實之心下急、心下痞硬、心下滿痛,是為少陽、陽明合病之證。后人對本方
的運用有所發(fā)展,如《肘后備急方》卷2用于“熱實,得汗不解,腹?jié)M痛煩躁,欲謬語
者。”《普濟方》卷198引《旅舍備要方》用治“瘧,寒熱嘔逆,脈弦小緊,間日頻日,
發(fā)作無時;及傷寒熱在里,腹?jié)M譫語,煩渴,大小便澀?!薄短交菝窈蛣┚址健肪?用
于“傷寒十余日,邪氣結(jié)在里,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jié)M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
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fā)煩躁,及汗后如瘧,日晚發(fā)熱,兼臟
瞅,脈有力者?!?nbsp; 《證治準繩.幼科》卷3更用本方治療“風(fēng)熱痰嗽,腹脹及里熱未
解?!薄队子准伞肪?則將本方用于“夾食傷寒,其證壯熱頭痛,噯氣腹脹,大便酸
臭,延綿不解?!庇纱蟛窈鷾芑傻耐揭酁閿?shù)不少,如《外臺秘要》卷1引
《范汪方》大柴胡湯,系本方去黃芩、枳實、大棗,加知母、萎蕤、炙甘草、人參,治
“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有干糞,譫語?!薄短绞セ莘健肪韚大柴胡湯,為
本方去大黃,、,加檳榔、白術(shù)、’赤苓,用于“傷寒二三日,心中悸,嘔吐不止,心下急,
郁郎微煩者。”《普濟方》卷44引《指南方》大柴胡湯,為本方加炙甘草,用治頭痛。
《醫(yī)方類聚》卷54引《通真子傷寒括要》之大柴胡湯與本方相比,.無大黃、枳實,用枳
殼、赤芍藥,治陽明病,脅下堅滿,大便秘而嘔,口燥者等?!兑缀喎健反蟛窈鷾?,較
本方少芍藥,增甘草,用治“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往來寒熱;或心下急,郁郁微
煩;或15生白苔,大便不通;或發(fā)熱汗出;或腹中滿痛;或日晡發(fā)熱如瘧;或六七日不
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薄吨味蝗珪肪砉?大柴胡湯,由柴胡、
白芍、枳殼、黃芩、大黃組成,用治“痘瘡,腰疼腹痛,寒熱往來,熱毒欲發(fā)不出者?!?br>《傷寒大白》卷2大柴胡湯,由柴胡、黃芩、廣皮、甘草、半夏、大黃所組成,用于
“少陽表證未解,里證又急,潮熱,大便秘,有下證者。”《痢疾纂要》卷9大柴胡湯,
較本方少芍藥、多芒硝,用于“感時行癘氣,表邪里邪俱實者?!碑?dāng)代醫(yī)家在大柴胡湯
的基礎(chǔ)上,又衍變有復(fù)方大柴胡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證》),即本方去半夏、生姜、
大棗,加木香、川棟子、延胡索、蒲公英、生甘草而成,其行氣止痛,清熱解毒之力,較大柴胡湯為優(yōu)。
    [疑難闡釋]
    1.關(guān)于方中有無大黃的認識  大柴胡湯系仲景方,  《傷寒論》方中未載大黃,而
《金匱要略》方中卻有大黃,因而引起了歷代醫(yī)家之爭議。①無大黃論。以柯琴為代表,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卷3云:“大柴胡是半表半里氣分之下藥,并不言大便,其心下
急與心下痞硬是胃口之病,而不在胃中,結(jié)熱在里,非結(jié)實在胃,且下利則地道已通,
仲景不用大黃之意曉然?!雹趦煽蓳褚徽摗UJ為方中大黃或有或無。如張錫純在《醫(yī)學(xué)
衷中參西錄》中冊云:“乃后世畏大黃之猛,遂易以枳實,迨用其方不效,不得不仍加大
黃,而竟忘去枳實,此大柴胡湯一方或有大黃或無大黃之所由來也?!雹塾写簏S論。大
多數(shù)醫(yī)家持此論點。如新輯宋本《傷寒論》方后注云:“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
為大柴胡湯?!薄对S叔微傷寒論著三種。傷寒發(fā)微論》卷下云:“大黃在傷寒乃為要藥,大
柴胡湯中不用,誠脫誤也?!蔽覀冋J為大柴胡湯應(yīng)有大黃,其理由是:①大柴胡湯主治
證為少陽未解,胃家已實,此際若無大黃,何能達通下之目的?《傷寒論》第106條云: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若無大黃,“下之”二字難以理解。②《傷寒論》和《金匱要
略》所載大柴胡湯,除大黃的有無外,其它藥物與用量均同。仲景制方,結(jié)構(gòu)嚴謹,加
減一味,甚或藥量不同,方名均有變更,因而不可能在其著作中,寫出兩個名稱相同而
藥物不同的方劑。所以《傷寒論》中的大柴胡湯應(yīng)有大黃,沒有大黃可能是在流傳過程中傳抄脫落所致。
    2.關(guān)于本方歸類的討論  大柴胡湯歸屬何類,歷來方書各抒己見,或?qū)⑵錃w人表
里雙解劑,如《醫(yī)方集解》及《方劑學(xué)》統(tǒng)編教材第5版;或?qū)⑵錃w屬于和解劑,如統(tǒng)
編教材《方劑學(xué)》第4版及規(guī)劃教材《方劑學(xué)》;或認為其屬于瀉下劑,如《傷寒來蘇
集.傷寒論注》卷3“而曰下之則愈者,見大柴胡為下劑,非和劑也。”本方究竟應(yīng)屆何
類,可先從仲景原文分析。《傷寒論》第103條是大柴胡湯的首見之文,對證情論述較
詳,條文云:“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
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柴胡證仍在
的“仍”字,揭示了病人有往來寒熱,或胸脅苦滿,或默默不欲飲食,或心煩喜嘔等少
陽主證。前醫(yī)之所以行“二、三下之”治法,言外之意在證情中有陽明里熱實證的表
現(xiàn)?!督饏T要略》中“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dāng)下之,宜大柴胡湯。”亦證實了此
證有里實證的表現(xiàn),是少陽與陽明合病之證。方中藥物以柴胡為首,量重至半斤,柴胡
為少陽專藥,能透達少陽邪熱,與大黃、枳實相伍,和解之中又能瀉下熱結(jié),與單純的
和解劑、瀉下劑在配伍方法上迥然不同,因而應(yīng)屬表里雙解劑較妥。需要指出的是,這
里的表不能理解為太陽之表。如果說此方是和解之中又有瀉下之義,似乎更為合適。
    [方論選錄]
    1.王好古:“大柴胡湯治有表復(fù)有里。有表者,脈浮,或惡風(fēng),或惡寒,頭痛四癥
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是十三日過經(jīng)不解是也。有里者,譫言妄語,擲手揚視,此皆里
之急者也。欲汗之則里已急,欲下之則表證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藥調(diào)和三陽,是不犯諸
陽之禁。以芍藥下安太陰,使邪氣不納;以大黃去地道不通;以枳實去心痞下悶,或濕
熱自利。若里證已急者,通宜大柴胡湯,小柴胡減人參、甘草,加芍藥、枳實、大黃是
也。欲緩下之,全用小柴胡加枳實、大黃亦可?!?《此事難知》卷上)
    2.吳昆:“傷寒陽邪人里,表證未除,里證又急者,此方主之。表證未除者,寒熱
往來、脅痛、口苦尚在也;里證又急者,大便難而燥實也。表證未除,故用柴胡、黃芩
以解表;里證燥實,故用大黃、枳實以攻里。芍藥能和少陽,半夏能治嘔逆,大棗、生
姜又所以調(diào)中而和營衛(wèi)也。”(《醫(yī)方考》卷1)
    3.汪昂:“此足少陽、陽明藥也。表證未除,故用柴胡以解表;里證燥實,故用大
黃、枳實以攻里。芍藥安脾斂陰,黃芩退熱解渴,半夏和胃止嘔,姜辛散而棗甘緩,以
調(diào)營衛(wèi)而行津液。此表里交治,下劑之緩者也。”(《醫(yī)方集解。表里之劑》)
    4.吳謙,等:“柴胡證在,又復(fù)有里,故立少陽兩解法也。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
藥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內(nèi)也;去參、草者,以里不虛;少加大黃,以瀉熱結(jié);倍生姜
者,因嘔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實得大黃之少,攻半里
之效徐,、雖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卷8)
    5。李疇人:“寒熱往來,胸下硬滿,嘔吐不止,甚至心煩便秘,是胃家熱結(jié)已重,
少陽證少,陽明證多。故宜去小柴胡之參、草,以免壅滯,而以柴胡、黃芩疏少陽來路
之邪以清熱,芍藥助柴胡泄犯胃之肝邪以止嘔,半夏和胃氣之滯,枳實、大黃攻其滿而  。
清其熱,生姜、大棗以回復(fù)胃氣之疲,則證可解。故大柴胡湯為胃病已重,少陽未盡之
主方。”(《醫(yī)方概要》)    ,
    6.何廉臣:“少陽證本不可下,而此于和解中兼以緩下者:以邪從少陽而來,漸結(jié)
于陽明。而少陽證未罷,或往來寒熱,或胸痛而嘔,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
夏、黃芩以和里。但里證已急,或腹?jié)M而痛,或面赤煩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
里急,枳實、生軍以緩下陽明將結(jié)之熱;佐以大棗,以緩柴胡、大黃發(fā)表攻里之烈性,
而為和解少陽陽明、表里緩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專于和解少陽一經(jīng)者,力量較大,故
稱大?!?《重訂通俗傷寒論》)
    [評議]  關(guān)于本方治證,諸家觀點不一。王好古、吳昆認為是表證未除,里證又急
之證;李疇人、吳謙等則認為是少陽證又見有里證。從其表現(xiàn)寒熱往來、脅痛、嘔吐分
析,均為少陽證的主要證候,因此以后者較為合適。對本方功用的主次及主治少陽與陽
明證的孰輕孰重,諸家亦有分歧。吳謙等人認為本方“解半表之功捷”,  “攻半里之效
徐”,為“下中之和劑”。何廉臣亦云此方為:“和解中兼以緩下者。:李疇人則認為本方
證是“少陽證少,。陽明證多”;,為“胃病已重;少陽未盡之主方?!比粡谋痉浇M成中柴
胡、黃芩、生姜與大黃、枳實的劑量比較,少陽證應(yīng)重于陽明證。對方中藥物配伍意義
的闡述,吳謙、何廉臣之說較為精辟、透徹。
    [驗案舉例]
    1.熱結(jié)在里證  《傷寒九十論》:羽流蔣尊病,其初心煩喜嘔,往來寒熱,醫(yī)初以
小柴胡湯與之,不除。予診之脈,脈洪大而實,熱結(jié)在里,小柴胡湯安能除之也。仲景
云,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二服而病除。
  2.急性膽囊炎  《陜西中醫(yī)》(1980,3:39):某女,54歲。右脅前膽區(qū)劇痛而掣于
胃,滿床亂滾,大汗淋漓,此時惟急注“度冷丁”方能止痛,但不久又發(fā),其人體肥,
兩頰緋紅,舌絳苔黃,問其大便,已4天未下,并且口苦多嘔,西醫(y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或膽結(jié)石?辨證:肝膽氣郁火結(jié),橫逆于胃,而使腑氣不利,則大便秘結(jié)不通,肝膽氣
火交阻,而氣血為之不利,是以劇痛難忍而口苦多嘔。疏方:柴胡18g,大黃9g,白芍
9g,枳實9g,黃芩9g,半夏9g,郁金9g,生姜12g,陳皮9g。煮兩煎分三次服。一服
痛止,安然入睡;二服則大便解下,嘔吐則止;三服則大便又行,而疼痛全去。
    3.嘔、利、痞、痛證  《陜西中醫(yī)》(1980,3:39):某男,44歲?;几忻安?,周身
酸痛,胸滿,不欲飲食。午后發(fā)熱,小溲色黃,脈弦細而浮,舌苔白膩。辨證:濕熱羈
于衛(wèi)、氣之間,治當(dāng)芳化,少佐滲利。方用:白蔻仁6g,杏仁9g,苡米9g,半夏9g,
佩蘭6g,連翹6g,滑石9g,通草3g,大豆卷9g。服2劑,.胃脘痞塞,喜嘔,大便下痢
粘穢,里急后重,腹痛而急,脈弦滑,舌苔厚膩而黃。此證為木火交郁,少陽氣機不
利,陽明胃腸不和,氣火郁于中而心下痞滿,熱下迫于腸則下利粘穢;木性急,而土性
緩,又來自于濕熱相煎,是以里急后重而腹中作痛?!秱摗吩疲骸皞l(fā)熱,汗出不
解,心下痞,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贝俗C與論極為合拍。處方:.柴胡12g,黃
芩9g,半夏12g,生姜12g,枳實6g,大黃6g,白芍9g,大棗4枚。服第一煎,周身
汗出,而腹痛有聲;服第二煎則大便排出臭穢之物,腹痛隨之而安,而痞滿、喜嘔等證
悉蠲,方始信仲景之言不誣。
    4.腹痛發(fā)熱  《新中醫(yī)》(1992,11:33):某男,29歲,工人,于1989年10月10
日就診?;颊哌B日勞累,夜間突然出現(xiàn)右上腹劇痛,伴發(fā)熱,體溫高達39℃,在我院
急診室觀察治療。B超及化驗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經(jīng)輸抗生素治療4天,仍腹痛不止,
午后發(fā)熱39℃左右。余就診時見患者神疲無力,腹痛拒按,胸悶煩躁,納呆,午后發(fā)
熱,大便四日未行,舌紅,苔黃厚燥,脈沉弦。證屬少陽兼陽明里實,投以大柴胡湯原
方,服藥兩劑大便通,三劑發(fā)熱退,自覺身輕神爽,又繼服3劑,鞏固療效。
    按語:此例西醫(yī)雖未確診,但患者發(fā)熱,脅痛,往來寒熱,胸悶煩躁,不欲飲食為
少陽之證,4日不大便,脅腹痛甚拒按乃陽明之證,舌苔、脈象為少陽、陽明兩經(jīng)證候
并存之征,故屬于大柴胡湯證無疑,投原方治療而獲效。
    5.三叉神經(jīng)愈《江蘇中醫(yī)雜志》(1983,6:38):某女。年逾花甲,身體雖瘦,而
健勁俊逸。1976年初冬,面痛彌月不愈,其痛甚怪,早晨顴外抽痛,上午鼻頦酸痛,
至下午則頭痛,前額疼痛不已,夜間痛時殊少。每日如此,發(fā)無寧日。西醫(yī)診斷:三叉
神經(jīng)痛。余察其苔黃舌燥,脈象沉弦而數(shù),謂曰:此少陽、陽明合病也。足少陽之脈其
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于安;足陽明之脈,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今
膽胃失降,厥氣上逆,經(jīng)脈失其柔順之性,是以痹而為痛也,但得膽馴胃降則疼痛自
己。大柴胡上清膽火,下通陽明,正合于此。于是以本方重加元參、牛膝投之,滋水降
沖以伏陽明而馴膽火,三劑而面痛如失,后以仲景黃芩湯加枳實、知母堅陰和陽以善其后,永未再發(fā)。    ,
    按語:“陽明獨旺于面”。三叉神經(jīng)痛直取陽明,不僅循經(jīng)而治,亦上病下取之義。
但“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下后即應(yīng)滋陰和陽,觀仲景余熱不盡,用竹葉石膏湯可知。
    [臨床報道]
    1。急性膽囊炎  以大柴胡湯加減治療急性膽囊炎療效滿意。基本方為:柴胡、枳
實、半夏、大腹皮、制香附各lOg,黃芩6g,制大黃3g,金錢草15g。若熱重者,加銀
花、連翹;濕重者,加蒼術(shù)、厚樸、茯苓;伴黃疸者,加茵陳、山梔、澤瀉、豬苓;有
結(jié)石者,金錢草重用至30g,并加郁金、枯礬、雞內(nèi)金。所治56例中,除3例伴膽結(jié)
石轉(zhuǎn)手術(shù)外,余均獲臨床治愈,服藥最少者5劑,最多者20劑。6例出現(xiàn)黃疸者,均
在7—10天內(nèi)消退;17例白細胞升高者,平均5.6天恢復(fù)正常;32例發(fā)熱者,平均
4.3天體溫降至正常。作者經(jīng)驗,急性膽囊炎來勢迅猛,早期舌苔未必見黃,但若腹診
劍突下滿痛者,即可診為實熱證,并宜盡早使用生大黃以通腑泄熱,挫其銳勢,截其傳
變。但腑氣一旦通暢,即當(dāng)撤去大黃,否則過用可因傷正而致痞證。還有人用大柴
胡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急性膽囊炎102例,結(jié)果治愈52例,占81%;顯效47例,占
46%;無效3例,占3%,總有效率97%。與單用西藥組相比,有顯著意義。
    2.膽絞痛  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膽絞痛324例,療效較好。方藥加減及服法廠柴
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棗、生姜。熱偏盛加銀花、公英、連翹;濕偏重加蒼
術(shù)、薏米;寒偏重加附子、干姜;痛劇加九香蟲、元胡、五靈脂,芍藥倍量;兩脅頂竄
作痛加川棟子、廣郁金;肝膽濕熱并重加黃連、梔子、龍膽草;大便燥結(jié)不通加芒硝;
腹?jié)M燥實俱盛加川樸、芒硝。為了消除炎癥,預(yù)防復(fù)發(fā),在解除疼痛后,仍繼續(xù)服藥治
療,直至臨床癥狀消失,肝區(qū)無叩擊痛后始予停藥。治療結(jié)果:本組病例單服中藥解除
疼痛者306例,占94.5%;中西藥并用解除疼痛者工3例,占4%;經(jīng)保守治療無效,
轉(zhuǎn)外科手術(shù)者5例,占1。5%。服用中藥解除疼痛的306例中,服藥2—3劑止痛者84
例,4—5劑者62例,6—7劑者108例,8—10劑者34例,u—12劑者18例。在保守
治療的319例中隨著疼痛消除而同時排出結(jié)石者112例,占35.1%;疼痛消除后在繼
續(xù)服藥治療中又先后排出結(jié)石者35例,占11%,總排石率為46.1%。319例治療后觀
察1年無復(fù)發(fā)者98例,占30.7%;觀察2年無復(fù)發(fā)者86例,占27%;觀察3年無復(fù)
發(fā)者68例,占21.3%;觀察4年無復(fù)發(fā)者67例,占21%。作者認為,大柴胡湯加減
治療膽絞痛有解痙止痛、瀉熱通結(jié)作用,除可使病人熱退痛止外,對排出結(jié)石也有較好
作用。
    3.急性胰腺炎  用大柴胡湯加味治療急性胰腺炎84例?;痉綖椋翰窈?、黃芩、
赤芍、半夏、枳實、大黃、生姜。肝郁氣滯者加川棟子、元胡、/ll?b;肝膽濕熱者加茵
陳、金錢草;胃腸濕熱者加元明粉、敗醬草、蒲公英;血瘀者加桃仁、紅花。治療前
8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治療后2天內(nèi)腹痛消失者36例,3—5天者44例,6天以
上者4例。治療前伴有嘔吐者71例,治療2天內(nèi)嘔吐消失者59例,3天以上者工2例。
治療前大便不通者73例,治療后大便通暢時間從4小時到4天不等,其中2天內(nèi)50
例,3天以上23例。治療前78例體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療后2天內(nèi)體溫降至正常
者19例,3—5天者51例,6天以上者8例。治療前血淀粉酶升高者79例,最高達
2560U%,平均536.1U%,經(jīng)治療2天內(nèi)降至正常者20例,3—5天者58例,6天以
上者1例。治療前尿淀粉酶升高者80例,最高者15259U%,平均2613.3U%,經(jīng)治療
2天內(nèi)降至正常者14例,3—5天62例,6天以上4例L4j。又有人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
急性胰腺炎216例。基本方:柴胡6—9g,生大黃(后下)9—20g,玄明粉(沖)5一
lOg,黃芩、枳殼、姜半夏、白芍、蘇梗各9g。加減法:氣滯夾積型加川樸6g,大腹皮
9g;肝胃實熱型去枳殼加川樸、黃連各6g,山梔9g;氣滯血瘀型去玄明粉、姜半夏,
加赤芍、桃仁、紅花、五靈脂各9g;大結(jié)胸型去枳殼、白芍、蘇梗,加黃連6g甘遂
3g、生米仁、敗醬草、紅藤各30g,配合針刺:取穴雙側(cè)足三里、陽陵泉、內(nèi)關(guān)。經(jīng)過
治療,210例水腫型均康復(fù)出院;6例出血型,其中1例死于腦血管意外,2例因病情
加重轉(zhuǎn)外科作腹膜沖洗術(shù),無效死亡,其余3例也治愈。腹痛緩解天數(shù),最短者1天,
最長為11天,平均2.86天。尿淀粉酶恢復(fù)正常時間,最短1天,最長6天,平均2.9
天。還有人以大柴胡湯隨證加味治療急性胰腺炎132例,其中129例為急性水腫型,
3例為急性壞死型。全部病例人院后,服大柴胡湯,水煎150ml,每日l一2劑。兼發(fā)熱
加銀花30g;伴黃疸加茵陳15g,金錢草30g;若大便秘結(jié)不通,腹脹加玄明粉9g
(沖),川棟子15g;嘔吐不止,加竹茹9g,陳皮6g,腹痛持續(xù)不減,針刺陽陵泉、足
三里。本組132例,除3例急性壞死型罔效死亡外,余129例急性水腫型皆愈(自覺癥
狀與臨床體征消失,尿淀粉酶恢復(fù)正常),治愈率97.7%。治療后腹痛在1—3天內(nèi)緩
解92例,4—5天緩解3l例,6—7天緩解6例,平均4.2天。尿淀粉酶3天內(nèi)恢復(fù)正
常95例,4—5天恢復(fù)正常33例,7天恢復(fù)正常1例,平均3.9天L6j。
    4.膽道蛔蟲病  用大柴胡湯治療膽道蛔蟲病32例。藥物組成:柴胡、黃芩、枳
殼、法夏、白芍、生姜、大棗、大黃。合并結(jié)石者加金錢草,伴有黃疸者去白芍、生
姜、大棗,加茵陳、梔子,大黃后下,每日1劑,分3次煎服。15天為1療程。治療
結(jié)果:治愈29例,有效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75%,治愈者平均服藥15天。
無效2例因膽總管結(jié)石梗阻嚴重,外科手術(shù)治療。作者觀察到大柴胡湯具有消炎止痛,
利膽排蛔作用L”。還有人用大柴胡加味治療膽道死蛔蟲癥105例,基本方由柴胡、枳
實、制半夏、黃芩、芒硝(沖服)各lOg,制大黃、莪術(shù)、皂角刺各15g,白芍、生姜
各30g,大棗5枚,甘草5g組成。日l劑,水煎服,5天為一療程。結(jié)果105例中,一
療程治愈39例,顯效41例;二療程治愈39例,顯效2例,總有效率100%。作者認
為,蟲體已死,仍投烏梅丸溫臟安蛔,則多有不應(yīng)。大柴胡湯利膽止痛,瀉熱通腑,加
莪術(shù)、皂刺、芒硝,旨在軟堅散結(jié),化滯逐蟲,合奏利膽清腑,驅(qū)蟲通瘀之功,故獲滿意療效[81。
    5。EI腔頜面部急性炎癥  用大柴胡湯治療口腔頜面部急性炎癥3l例。方藥組成:
大黃、黃芩12—15g,柴胡、枳實、半夏10—12g,赤芍15~24g,生甘草梢6—9g。熱
甚者加蒲公英、地丁、黃連、金銀花;腫甚者加蒲公英、連翹、天花粉;膿成未潰者加
穿山甲、皂角刺、貝母;已潰膿者加桔梗、元參。每日1劑,水煎服。結(jié)果治愈25例
(局部疼痛紅腫消失,張口受限及全身癥狀完全解除者),好轉(zhuǎn)6例(全身癥狀消失,張
VI受限好轉(zhuǎn),局部紅腫疼痛基本消除者)。一般服藥2—5劑有效。
    6.急性扁桃體炎  以大柴胡湯加減治療急性扁桃體炎36例?;痉綖椋翰窈?、黃
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生姜、大棗、銀花、連翹。若頭痛者,加白芷;咽痛重
者,加板藍根、射干;咳嗽痰多者,加浙貝。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結(jié)果:36例
均獲痊愈,服藥最多者5劑,最少者1劑;體溫下降至正常的時間為1—3天;扁桃體
膿性滲出物消失時間及白細胞總數(shù)、分類恢復(fù)正常時間最長4天,最短l天,較西醫(yī)治
療組為優(yōu)”0J。又有人用大柴胡湯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60例。方藥組成:生大黃
(后下)6—15g,柴胡、黃芩各6—12g,半夏、枳實各5一lOg,蒲公英、大青葉各20一
30g,生甘草梢6g,每日1劑,水煎服。表熱盛可選加銀花、連翹、薄荷;里熱較盛可
選加生石膏、黃連;熱毒較盛加地丁、梔子;痰黃稠者加瓜蔞、射干;便秘日久加玄明
粉。療效觀察:痊愈:3天內(nèi)熱退身涼,臨床癥狀及扁桃體紅腫、膿性分泌物消失,血
象正常者53例。好轉(zhuǎn):3天內(nèi)熱退或降至低熱,局部膿性分泌物明顯減少,癥狀明顯
減輕者5例。無效:3天以上體溫不降,癥狀無好轉(zhuǎn)者2例,總有效率96.7%。作者認
為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多為素體陽盛或肺胃積熱,復(fù)感風(fēng)濕時邪,內(nèi)外合邪,襲于喉
部,熱盛肉腐而成膿。本方具分清表里邪熱,消腫排膿之功,因而效佳。
    7。小兒高熱  用大胡湯治療小兒高熱39例。患兒均接受足量抗生素和解熱藥治療
效果不明顯而轉(zhuǎn)中醫(yī)治療。體溫最高40.50C,最低38℃,停用抗生素和解熱藥,給予
大柴胡湯煎劑。方藥:柴胡lOg,黃芩lOg,半夏lOg,大黃6g,枳實lOg,白芍lOg,
大棗3枚,生姜3片,每日1劑,水煎至100—250ml,分2次服用。第1劑中大黃后
下,若患兒服藥后腹瀉1—2次,第2劑中大黃可同煎,如患兒熱退則可去大黃。5歲
以下患兒減半。結(jié)果:服第1劑退熱者17例(43.6%),服2劑退熱者14例
(35.9%),服藥3—6劑退熱者6例(15.3%),2例右下肺炎無效(5.1%)叫。
    8.復(fù)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滴丸毒副反應(yīng)  復(fù)方18甲避孕丸為女用有效避孕藥,
部分婦女服藥產(chǎn)生許多毒副反應(yīng)及并發(fā)癥,影響正常生活工作。主要表現(xiàn)中焦脾胃失
調(diào),少陽陽明同病。用大柴胡湯以和調(diào)中焦,運轉(zhuǎn)樞機。柴胡20g,黃芩20g,半夏
10g,生姜10g,大黃10g,枳實20g,白芍30g,大棗20g。每劑煎服3次,一般服藥3
周,癥狀逐漸消除。治療100例中,治愈84例(毒副癥狀、體征消除,恢復(fù)正常生活
勞動);顯效u例(主要癥狀、體征消除);好轉(zhuǎn)(比治療前癥狀、體征減輕)5例
(未能連續(xù)服藥),總有效率95%。對其中不能參加勞動、性情改變的42例,隨訪6個
月未再出現(xiàn)毒副反應(yīng)癥狀,已改用其它避孕方法.作者認為,大柴胡湯和調(diào)中焦,轉(zhuǎn)運
樞機,透達郁熱,疏暢陰陽,扶正抗毒,再顧以兼證辨治,是治療18甲避孕藥毒副反
應(yīng)很有前途的治療方劑113}。
    尚有報道,以大柴胡湯加減治療急性腮腺炎、食管賁門術(shù)后反流性食管炎等,亦獲良效。
    [實驗研究]
    1.利膽作用  實驗表明,給予引起大鼠形成膽固醇結(jié)石的食物,可見大柴胡湯能
明顯降低膽石形成率,還能有效地降低血中中性脂肪116}。用實驗狗經(jīng)十二指腸導(dǎo)管灌
注復(fù)方大柴胡湯,(柴胡、木香、白芍各25g,黃芩、枳殼、元胡各15g,大黃后下40g,
金錢草50g),煎60ml(4ml/kg),觀察藥物對膽胰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給藥后膽汁反流
量增加約3倍,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意義,胰腺流量給藥前后未見變化。括約肌張
力降低,說明本方有明顯的利膽和降低括約肌張力的作用,而且并不抑制括約肌的運動
功能。這對解除膽汁、胰腺的瘀滯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由于它能使括約肌放松,再
加上其顯著的利膽作用,通過“內(nèi)沖洗”,又會有助于炎癥、感染的消退。
    2。保肝作用  實驗研究證明,本方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于D一半乳糖胺所致大鼠
急性肝炎,本方能抑制SGPT的升高,效果與小柴胡湯相似,抑制率均為60%u8J。對
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硬化的進展,本方也有顯著抑制作用,于5、6、7 Et可分別降低
肝膠原之24%、41%及41%,并可抑制纖維化的進展。
    3.對血流動力學(xué)的影響  將36例膽絞痛患者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分為氣滯證與血瘀證
兩組,均以大柴胡湯為主治療,并分別測定各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xué)各項指標。治療前
血瘀證是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全血還原粘度、白細胞電泳時間均較氣滯證高,兩者差
異顯著或非常顯著,提示氣滯證治療前屬“低粘綜合征”,血瘀證屬“高粘綜合征”。用
大柴胡湯原方濃煎150ml灌腸,靜脈滴注丹參注射液,并輔以抗感染、抗休克、驅(qū)蟲等
對癥處理方法。經(jīng)治療后,全血粘度氣滯證較治療前有所增高,差異顯著;血瘀證則有
所降低,差異非常顯著。血漿粘度,氣滯證較治療前亦有所增高,差異顯著;血瘀證則
有所降低,差異顯著。紅細胞電泳時間,氣滯證治療前后無變化,血瘀證治療后有所縮
短,差異顯著。血沉,氣滯證治療前后變化不明顯,血瘀證治療后明顯下降,差異非常
顯著。所有指標,氣滯證治療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瘀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對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作用的影響  實驗表明,當(dāng)給大鼠連續(xù)7日注射倍他米松時,
可見血中中性脂質(zhì)、磷脂、過氧化脂質(zhì)等血清脂質(zhì)上升,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凝固系統(tǒng)
之抗凝血酶Ⅳ活性下降,凝血酶時間縮短,以及血液凝固亢進等“瘀血證”表現(xiàn),但給
予大柴胡湯者則可見血清脂質(zhì)及血液粘度的上升均被抑制,抗凝血酶Ⅳ活性的降低及凝
血酶縮短均得到改善L2”。
    5。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投與大柴胡湯,有改善脂質(zhì)代謝和降壓作用  實驗以15例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對象,投與大柴胡湯7.5g/d,分3次服用,共12周。投藥前后測
定血壓、脈搏、血清脂質(zhì)、高密度脂蛋白(HDL)、亞型膽固醇、阿樸蛋白,進行比
較。結(jié)果:收縮壓、舒張壓、平均血壓以及脈搏數(shù)未見明顯變化。血清總膽固醇
(了C)、甘油三酯(了G)基本未見變化。但I-IDL—C,阿樸All及L0\T(卵磷脂一膽固醇
?;D(zhuǎn)移酶)明顯上升,HDL2及I-IDL3一C雖有升高,但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故認為大柴胡
湯對原發(fā)性高血壓雖無降壓作用,但有利于HDL代謝L2x。
    [附方]
    1.復(fù)方大柴胡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癥》)  柴胡9g  黃芩9g  枳殼6g  川楝子
9g  延胡索9g  白芍9g  生大黃9g后下木香6g  蒲公英15g  生甘草6g  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陽,理氣泄熱。主治:潰瘍病急性穿孔緩解后,腹腔感染。上腹及右下腹
壓痛,腸鳴,便燥,身熱,苔黃,脈數(shù)。
    本方為大柴胡湯去半夏、生姜、大棗,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蒲公英、生甘草
而成,以腹痛、身熱為主。其行氣止痛、清熱解毒之功,較大柴胡湯為優(yōu)。
    2.厚樸七物湯(《金匱要略》)  厚樸半斤(15g)  甘草  大黃各三兩(各9g)  大棗
十枚(4個)  枳實五枚(9g)  桂枝二兩(6g)  生姜五兩(12g)  上七味,以水1斗,
煮取4升,溫服8合,日3服。功用:解肌發(fā)表,行氣通便。主治:外感表證未罷,里
實已成。腹?jié)M發(fā)熱,大便不通,脈浮而數(shù)。
    本方與大柴胡湯均為解表攻里之方,大柴胡湯主治少陽與陽明合病而以少陽證為主
者;厚樸七物湯則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而以陽明證為重者。故厚樸七物湯重用厚樸,配伍
枳實以行氣除滿,大黃瀉熱通便,三藥配合,有厚樸三物湯之義,以攻下陽明熱結(jié)。輕
用桂枝,佐以生姜、大棗、甘草以解肌散寒,調(diào)和營衛(wèi),共成發(fā)表攻里之劑
附方;復(fù)方大柴胡湯          
柴胡9克 黃芩9克 枳殼6克 川楝子9克 延胡索9克 白芍9克 生大黃9克(后下) 木香6克 蒲公英15克 生甘草6克  
功用:和解少陽,理氣泄熱。
主治:潰瘍病急性穿孔緩解后,腹腔感染。上腹及右下腹 壓痛,腸鳴,便燥,身熱,苔黃,脈數(shù)。   
復(fù)方大柴胡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癥》)  柴胡9g  黃芩9g  枳殼6g  川楝子
9g  延胡索9g  白芍9g  生大黃9g后下木香6g  蒲公英15g  生甘草6g  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陽,理氣泄熱。主治:潰瘍病急性穿孔緩解后,腹腔感染。上腹及右下腹
壓痛,腸鳴,便燥,身熱,苔黃,脈數(shù)。
    本方為大柴胡湯去半夏、生姜、大棗,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蒲公英、生甘草
而成,以腹痛、身熱為主。其行氣止痛、清熱解毒之功,較大柴胡湯為優(yōu)。
附方;厚樸七物湯          
組成;厚樸24克  甘草9克  大黃9克  紅棗10枚  枳實15克  桂枝6克  生姜15克  
功用:解肌發(fā)表,行氣通便。
主治:外感表證未罷,里 實已成。腹?jié)M發(fā)熱,大便不通,脈浮而數(shù)?!  ?
厚樸七物湯(《金匱要略》)  厚樸半斤(15g)  甘草  大黃各三兩(各9g)  大棗
十枚(4個)  枳實五枚(9g)  桂枝二兩(6g)  生姜五兩(12g)  上七味,以水1斗,
煮取4升,溫服8合,日3服。功用:解肌發(fā)表,行氣通便。主治:外感表證未罷,里
實已成。腹?jié)M發(fā)熱,大便不通,脈浮而數(sh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舌歪多年,兩劑獲愈:這個方子真神奇!
經(jīng)方臨床模擬練習(xí)-每日一案(第493期)
經(jīng)方治療失眠5——柴胡劑
黃煌:小柴胡湯治不了的病,試試大柴胡湯!
《傷寒論》大柴胡湯證解讀
張仲景《傷寒論》經(jīng)典配伍50味藥證名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