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本病在我國為常見多發(fā)病之一,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漸增加,50歲以上患病率高達15%或更多,吸煙患者明顯高于不吸煙者,常于氣候變冷時反復發(fā)作。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似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發(fā)病率約為3.2%。初期癥狀輕淺而不易引起重視,待病變持續(xù)進展并發(fā)展成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以至肺原性心臟病時,治療效果往往欠佳。本病分型為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分期為急性發(fā)作期、慢性遷延期、臨床緩解期。本病一般屬中醫(yī)學“咳嗽”、“喘證”、“痰飲”等范疇。
【中醫(yī)經(jīng)驗集成】
(一)辨證論治
1.風寒犯肺(實證)
(1)主癥惡寒背冷,頭痛鼻塞,咳嗽喘急痰多,痰稀白或為白色泡沫樣痰,易咯出。舌稍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2)處方炙麻黃、桂枝各6g,細辛3g,半夏、五味子、干姜、當歸、甘草各9g,白芍、紫菀各10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外感風熱(實證)
(1)主癥咳嗽,咽痛喉燥,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常伴鼻流黃涕、口渴、頭痛、肢楚、惡風身熱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或浮滑。
(2)處方桑葉、杏仁、菊花各10g,薄荷(后下)8g,桔梗12g,白茅根1 5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表寒里熱(實證)
(1)主癥 喘逆上氣,息粗,鼻翼翕動,咳引胸痛,咳而不爽,痰吐稠黏,伴有形寒、發(fā)熱、煩悶、身痛、有汗或無汗、口渴。苔薄白或黃,舌質(zhì)紅,脈浮數(shù)。
(2)處方麻黃、杏仁、黃芩、前胡各10g,生石膏15g,生甘草6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痰熱壅肺(實證)
(l)主癥 咳逆氣急,痰多黃稠,不易略出,身熱,胸悶,胸痛,咽痛口干,大便偏干,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
(2)處方魚腥草、敗醬草、薏苡仁各30g,黃芩、杏仁各9g,茯苓、炒白術(shù)各12g,桑白皮、丹參各15g,桔梗、甘草各6g。
(3)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痰濕阻肺(實證)
(1)主癥 咳嗽或喘促,痰多黏膩色白,氣短,胸悶,納呆,口黏不渴。苔厚膩,色白,脈滑。
(2)處方桔梗、杏仁、枇杷葉、法半夏、紫菀、款冬花各10g,蘇子、萊菔子各15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肺氣虛(虛證)
(1)主癥 咳嗽氣短,聲低無力,痰吐稀薄,神疲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脈弱。
(2)處方黃芪18g,白術(shù)、防風、紫菀、杏仁、半夏、陳皮各10g,甘草5g。
(3)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肺陰虧損(虛證)
(1)主癥 咳嗆痰少質(zhì)黏,煩熱口干,咽喉不利,面潮紅。舌質(zhì)淡紅,脈細數(shù)。
(2)處方 沙參、麥冬、天花粉、玉竹、百合、桑葉各10g,甘草5g,扁豆15g.
(3)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脾虛濕盛(虛證)
(1)主癥 咳聲重濁,咯吐黏痰,痰量較多,胸悶脘痞,口淡納差,大便溏薄。舌胖淡,邊有齒痕,苔白膩或白滑,脈沉弦。
(2)處方茯苓、桂枝、蒼術(shù)、白術(shù)、炙甘草、杏仁各9g,厚樸、陳皮、半夏、干姜各6g.
(3)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脾腎陽虛(虛證)
(1)主癥形寒肢冷,腰膝酸軟,時而咳喘,喘氣乏力,動則加劇,面色暗淡,便溏,納少,形瘦,夜尿增多。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脈沉弦細。
(2)處方熟地15g,附子、干姜、白芥子各6g,當歸、半夏、白芍、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陳皮、補骨脂各10g。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名醫(yī)經(jīng)驗
1.鐘一棠診治經(jīng)驗
(1)對本病病因病機以及治療用藥見解慢性支氣管炎常因天氣變化,不慎犯觸而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本病屬中醫(yī)學“飲證”、“喘證”等范圍?!督饏T要略》云:“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其形成不外乎內(nèi)外之因,其病位在肺而不止于肺,故內(nèi)經(jīng)云:“諸氣憤郁,皆屬于肺”。又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治療總則遵丹溪“未發(fā)以扶正氣為主,既發(fā)以攻邪為急”之旨。治療時應注意分清寒熱虛實,“虛喘在腎,實喘在肺”,此其梗概。急性發(fā)作當辨寒熱,緩解期當權(quán)虛實,此為其綱。特別是在急性發(fā)作時,寒熱夾雜之證較多,且寒熱又易互相轉(zhuǎn)化,治療上應有預見,若見化熱之勢,則需加重清熱之品,或日夜服兩劑四汁;若見化寒之跡,則應加入溫化之味。在分型施治的基礎(chǔ)上,必須注重整體,始終重視治形與治痰。而且本病日久,急性發(fā)作雖多實證,本虛方面仍不可忽視之,而平素未發(fā)時,一定要扶元固本,重視冬病夏治,防止復發(fā)。
在用藥上,急性期不可過用斂肅之品。平喘以麻黃為佳。若汗出,則邪由汗解;若汗不出,則小便增多,而由下泄。但僅用于實證,若虛證喘促,切不可用麻黃,可用紫菀、款冬花,或用重鎮(zhèn)潛納,如海蛤殼、鵝管石等加入辨證方中。本病日久,常累及于心,治療時應加益心氣、和營活血之品,如丹參、黨參、小麥、柏子仁之類。對于肺較虛者,鐘老常囑病人取豬肺1具,煮湯取汁,代水煮藥,取以臟補臟之意,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辨證分期及藥物應用 急性發(fā)作期多為新邪引動宿痰,分三型論治。
寒型:多為風寒犯肺,肺失清肅,或寒飲內(nèi)受,上逆犯肺所致。癥見咳嗽氣急,痰白如泡沫或清稀,畏寒不發(fā)熱,無汗而喘。舌淡,苔白或白滑,脈浮緊或細弱。治宜溫肺散寒,化痰逐飲。藥用三拗湯加味:炙麻黃、蘇葉各6~lOg,杏仁10g,姜半夏、茯苓各1 5g,甘草3g.若體倦乏力,氣虛者,加黨參;痰濕較甚者,加厚樸、白芥子。
熱型:乃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致肺氣壅遏不宣而發(fā)咳喘。癥見咳嗽氣緊,痰薄黃或黃稠,惡寒發(fā)熱或但熱不寒,可兼見咳血。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藥用北沙參、野菊花、前胡、象貝各15g,魚腥草25g,蒲公英30g,瓜蔞皮20g,杏仁10g,甘草2g.若熱甚者,酌加生石膏;咳痰帶血者,去魚腥草,加生地榆、丹皮;大便秘結(jié)者,加枳實導滯丸4~5g,或加大黃8g,玄明粉沖3—5g.
寒熱夾雜型:此型在急性發(fā)作期最多見,癥見咳嗽氣緊,痰色黃白相間,畏寒低熱。舌淡紅,苔薄白或見黃,脈滑或稍數(shù)。治宜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藥用參蘇飲加減:南沙參、北沙參、前胡、姜半夏、紫菀各15g,金銀花15~20g,麻黃4g,蘇子、杏仁、款冬花各10g,甘草2g。若氣虛者,加黨參;血虛者,加當歸;泡沫痰多者,去蘇子;氣急不明顯者,去麻黃;痰色偏黃者,加黃芩、蒲公英;便秘者加瓜蔞仁。此型易化熱,體溫升高者,應去麻黃。
緩解期虛證居多,多兼余邪。治療時重在補虛,兼祛余邪。
肺氣虛:癥見無寒熱,輕微咳嗽,氣短痰少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胖,少苔,脈虛緩。治宜補益肺氣。藥用黨參、黃芪、煅牡蠣各20g,紫菀I5g,杏仁10g,五味子8g,川貝6g,甘草4g.若兼納谷不香,大便溏瀉,四肢無力等脾氣虛弱之證,可用六君子湯加懷山藥20g,五味子8g,炒扁豆、谷芽、麥芽各15g.
肺陰虛:癥見潮熱,干咳短氣。舌嫩紅,苔少,脈細稍數(shù)。治宜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藥用北沙參20g,白薇15g,杏仁、枇杷葉各10g,炙甘草3g.若兼納谷不香,口干便燥,四肢無力等胃陰不足者,治宜潤肺生津,健脾養(yǎng)胃。藥用北沙參、麥冬、天花粉、谷芽、麥芽各15g,石斛lOg,甘草3g,懷山藥、炒扁豆各20g。忌用香燥健脾之藥。
肺腎陽虛:癥見無寒熱而形寒肢冷,動則氣喘,痰色白而清稀,夜間多尿,腰腿酸軟。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弱。治宜溫補肺腎,納氣平喘。藥用紅參6g(或別直參5g),白術(shù)、紫河車各10g,姜半夏、茯苓、肉蓯蓉各1 5g,鎖陽20g,仙靈脾25g,肉桂3g.
2.邢月朋診治經(jīng)驗
(1)病因病機慢支的主癥為咳嗽、咳痰、喘息,這些癥狀為肺之本病,張景岳日:“咳癥雖多,無非肺病”,也就是必須病起于肺或他臟之病累及于肺才能出現(xiàn),故邢老認為其病機包括兩個方面。
邪犯本臟:肺主氣,為五臟之華蓋,上連喉嚨,開竅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一旦外邪侵襲,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肺衛(wèi)受感,肺氣壅遏不宣,清肅功能失常,則致咳嗽。由于外邪侵襲,肺失宣肅,氣不化津,反生痰濁,肺氣壅閉,患者即表現(xiàn)憋滿喘息,為邪實氣壅之證。由于四時氣候變化的不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所區(qū)別。因而臨床上也會出現(xiàn)風寒、風熱及燥熱等不同證型。
他臟病累及肺臟:邢老認為,人機體各部分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其他臟腑的病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影響到肺。《內(nèi)經(jīng)》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說法,如脾虛生濕,聚為痰濁,濕痰上漬于肺,影響氣機出入,遂為咳痰喘逆,此即古人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
痰之器”的道理;又如腎氣衰弱,既可影響津液之輸化,也能影響肺氣之肅降,當氣化功能失常,則水氣不能循常道,而漬溢為患,上逆犯肺,而為咳逆,這就是腎病及肺的緣故。他臟病累及于肺,為內(nèi)傷所致。
總之,不論外感、內(nèi)傷均導致肺系受邪而發(fā)病,外感病起于肺,而內(nèi)因則系他臟先病累及于肺。
(2)辨治特點 針對慢支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特點,邢老采用分期辨證治療。急性發(fā)作期:指在2~3日內(nèi)出現(xiàn)膿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顯增加,可伴有體溫升高等其他炎癥表現(xiàn),或在2~3日內(nèi)咳、痰、喘癥狀任何一項加劇至重度或重度患者明顯加重者。
外感風寒:主癥為咳嗽痰稀,喉癢聲重,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兼癥為頭痛,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病機為風寒外束,肺失宣降。治宜疏風解表,宣肺止咳。方選杏蘇散加減:紫蘇葉、前胡、杏仁、桔梗、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姜。風寒外束,兼見肺熱內(nèi)郁,
治宜麻杏石甘湯加銀翹散;夾水氣方選小青龍湯加減;兼見體痛可加海風藤、地楓皮,既可散風止痛,又可定喘逆。
外感風熱:主癥為咳痰不爽,口渴咽痛,苔薄白而燥,脈多浮數(shù)。兼癥為頭痛,惡風汗出等。病機為風熱犯表,肺失宣暢。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方選桑菊飲加減: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連翹、蘆根。若吐黃痰,蘆根用至30~60g,加黃芩1 5g;夏熱夾暑濕,見咳嗽胸悶,心煩口渴,溺赤,加香薷、金銀花、黃連、六一散以疏風解暑。
外感燥熱:主癥為干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咽喉干燥,大便或干,咳甚則胸痛,小便黃少,舌紅苔薄白而干,脈或數(shù)大。病機為燥熱傷津,肺失清潤。治宜清熱生津,潤燥救肺。方選清燥救肺湯加減:桑葉、生石膏、阿膠、麥門冬、黨參、甘草、杏仁、枇杷葉。
痰熱型:主癥為痰多稠黏,胸痛氣粗,口渴喜冷飲,苔白或黃,脈弦滑。若是黃痰,治宜解毒化痰,利肺止咳,方選千金葦莖湯加減:蘆根、冬瓜子、薏苡仁、杏仁、桔梗、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若是白痰,治宜清熱瀉肺,平喘止咳,方選瀉白散加減:桑白皮、地骨皮、浙貝母、杏仁、桔梗、黃芩、甘草、板藍根、連翹、金銀花??诳噬跫由?;發(fā)熱加柴胡、黃芩;胸滿喘促甚加前胡;兩脅脹滿加青皮;胸痛郁悶加瓜蔞、枳實;大便干加決明子,甚者加白礬、瓜蔞仁或大黃;小便不利加石葦、車前子;吐痰艱難加沙參或遠志;痰成塊加天花粉、沙參;惡心、嘔吐加竹茹、枇杷葉;咽喉痛加薄荷、牛蒡子或射干、山豆根、錦燈籠;身體素虛,行動乏力加沙參、玄參、黨參等。
慢性遷延期: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喘,經(jīng)常波動,遷延不愈,或急性發(fā)作期咳嗽、咳痰、咳喘,1個月后仍未恢復到發(fā)作前水平。
痰濕型:主癥為痰多色白,或稀或稠,咳痰爽利,脘悶氣短,肢體困重,口淡發(fā)黏,食少腹脹,大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或滑。病機為脾虛不運,痰濕壅肺。治宜健脾燥濕,化痰理肺。方選蒼白二陳湯加減:蒼術(shù)、白術(shù)、半夏、陳皮、厚樸、杏仁、茯苓、甘草。如胃脘發(fā)涼可加干姜。濕除則痰消,氣順則痰降,痰消氣降則肺安咳止。
本型最易和痰熱型吐白痰者相混淆,必須詳加鑒別。痰濕型與痰熱型都見白色痰,痰濕型痰不黏,咯吐爽利,痰熱型黏性痰,咯吐不利。痰濕型的白色痰,可用健脾燥濕藥,痰熱型的白色痰不可用燥濕藥,否則傷陰,治宜清肺化痰。
肺腎陰虛型(肺燥型):主癥為干咳無痰或少痰,喉癢咽干,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數(shù)。病機為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治宜甘寒養(yǎng)陰,滋腎潤肺。方選百合固金湯加減:百合、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玄參、浙貝母、當歸、白芍藥、甘草、桔梗。如咳久日深,可酌加罌粟殼、烏梅、訶子、五昧子之類以收斂肺氣。
燥熱型、肺燥型之咳嗽均是干咳少痰。但燥熱型表現(xiàn)為口、眼、鼻干燥感,發(fā)病季節(jié)為秋季,病機為實中央虛,病因由外感而起,屬燥邪病實。肺燥型表現(xiàn)為喉癢咽干,可一年四季發(fā)病,病機為肺腎陰虛,由素體陰虛而發(fā),屬陰損病虛。方中重用甘寒類的藥物,肺腎
雙補,使真陰受益,虛火自平,因而虛火灼津造成的肺燥、咳嗽自止。
虛寒型:主癥為喘咳氣逆,痰白而稀,口淡納減,便溏溲頻,甚則肢背冷感,舌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肺臟虛寒:主癥除虛寒型諸癥外,兼見氣逆而短,痰稀帶泡沫。病機為肺寒氣虛,涎沫射肺。治宜溫肺益氣,健脾保肺。方選干姜甘草湯合六君子湯加減:干姜、人參、白術(shù)、甘草、茯苓、半夏、陳皮、五味子。
脾腎虛寒:主癥除虛寒型主癥外,兼見喘滿心悸,咯吐成痰、咸水或不能吃咸菜,或小便不利,甚則肢體水腫,舌質(zhì)淡胖,脈沉細。病機為陽虛水泛,上凌心肺。治宜溫陽化水,補脾安肺。方選真武湯加減:茯苓、白術(shù)、制附子、生姜、細辛、熟地黃、肉桂、五味子、胡桃仁、白芍藥。如本臟虛寒又復加外感,癥見咳吐成痰,而又發(fā)熱咽痛,為本寒標熱之證,以真武湯合銀翹散治之。
3.高復安診治經(jīng)驗
(1)補肺益腎,治病求本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屬中醫(yī)“內(nèi)傷咳嗽,,、“痰飲”、“喘證”等范疇。老年人元氣漸衰,肺、脾、腎不足,既易滋生痰飲,又易感受外邪,導致肺失宣肅而咳嗽不已。高老認為,究其病之根本,還在于肺腎虧虛?!毒霸廊珪吩疲?/span>“凡內(nèi)傷之嗽,必皆本于陰分,何為陰分,五臟之精氣是也,然五臟皆有精氣而唯腎為元精之本,肺為元氣之主,……肺腎俱病則他臟不免矣”。肺與腎乃金水之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病則可彼此影響,互為因果。久咳不愈傷肺,肺氣日虛,母病及子,病則由肺傳腎,導致腎也虧虛。腎虛水泛,為痰為飲,上阻于肺,又致咳嗽不已。最終必致肺腎俱虛,宣降攝納失司,咳喘繁劇,纏綿難愈。這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基本病機特點。
高老強調(diào)“治病必求其本”,故補肺益腎則為其治療該病的基本原則。認為即使在急性發(fā)作期,也不能僅僅是見痰化痰,見喘平喘,而應標本兼顧,扶正祛邪。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人參、麥冬、五味子、熟地、山藥、山萸肉、補骨脂、蛤蚧、冬蟲夏草等。久咳久喘,耗氣傷陰,治療肺虛高老常用生脈散,特別是五味子,在所必用。謂其“既主益氣,又善斂陰,補肺滋腎,平喘止咳,不可或缺”。腎陰虛者用熟地、山藥、山萸肉;腎陽虛者用制附片、肉桂、補骨脂等口兼風寒加荊芥、防風;兼風熱加桑葉、菊花;有寒飲加細辛、干姜;有熱痰加川貝、魚腥草;咳重加杏仁、冬花;痰多加半夏、葶藶子;喘甚加黑錫丹;神疲肢軟,納呆便溏加黨參、白術(shù)、炙甘草益氣健脾。
(2)治肺從脾,培土生金高老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雖尤重視肺腎二臟,但從未忽略脾虛這一重要因素。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運,水谷既不能化為精微上輸以養(yǎng)肺氣,也不能下輸以滋腎元,反而聚為痰濁,上貯于肺,肺氣壅塞則上逆為咳。由此可見,脾虛對本病之邪實與正虛兩個方面均有重要影響,尤其后者,高老認為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積年久咳,遷延難愈的一個重要因素。臨床上患者常常見有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脘悶納呆,大便溏薄等脾胃虛弱的癥狀。高老強調(diào)脾虛在老年人諸臟虧虛中的重要地位,常謂脾胃一虛,則四臟無所受益,機體防御機能減弱,百病易生。肺之與脾,子母相依,若脾虛不能散精歸肺,則肺氣先絕生化之源,此即肺最受病。
由于肺氣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脾胃的盛衰,因此對一些久咳不愈的患者,采用治肺從脾,培土生金的方法,常可獲得滿意的療效。臨床上高老常用六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等加減。氣虛明顯者加炙黃芪;胸痞嘔惡者加代赭石、旋復花;食欲缺乏者加谷芽、麥芽;咳嗽甚者加杏仁、百部;痰多者加萊菔子、冬瓜仁;痰濕化熱者加黃芩、魚腥草;伴有浮腫者加豬苓、大腹皮;動則氣喘者加補骨脂、菟絲子等。
(3)化痰祛瘀,標本兼顧雖然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久病為虛,但臨床上單純的虛證少見,而常為虛中夾實,出現(xiàn)痰、熱、濕、瘀等見證。高老強調(diào)補虛不忘邪實,不僅僅是對處于急性發(fā)作期或慢性遷延期的患者而言,即使是處于緩解期,在以扶正固本為主治療的同時,還應化痰祛瘀,標本兼顧。認為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jīng)過治療雖然病情得以緩解,但畢竟是積年久咳,其肺絡(luò)深部之痰一時難以盡除,痰濁郁久則化熱,熱傷肺絡(luò),導致瘀血內(nèi)生。此外,痰濁不化,阻礙氣機,也會使血行不利,產(chǎn)生瘀血。由此可見,痰熱與瘀血是導致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并可能進一步發(fā)展為肺脹的兩個重要的病理因素。
鑒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這些特點,結(jié)合長期的臨床經(jīng)驗,高老自制固本咳喘膠囊,主要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以及肺氣腫等病的治療。該方特點是肺、脾、腎俱補,痰與瘀同治。方中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是治療肺脾兩虛病證之要藥,對老年人元氣虧虛尤為適宜;蛤蚧入肺腎二經(jīng),具有補肺益腎,定喘止嗽的功效;冬蟲夏草,《本草從新》謂其“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嗽”。三藥合用,可謂固本而無虞。川貝與三七,清肺化痰,活血祛瘀,二藥合用以治標。川貝性涼而甘,入肺經(jīng),兼有潤肺之功;三七善化瘀血,又能止血妄行,對熱灼金傷者尤為適宜。經(jīng)大量臨床觀察表明,該藥療效顯著,能預防感冒,減少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fā),減輕咳、痰、喘癥狀,明顯延長緩解期。實驗研究證明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動脈氧含量的作用。
4.楊牧祥診治經(jīng)驗
(1)病因病機氣虛血瘀。楊教授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咳痰遷延不愈,損傷肺氣,臟腑機能減退,表現(xiàn)為邪減肺虛之象?;蛩赜蟹翁?,又感外邪,形成本虛標實之證。病情纏綿日久,臟腑機能一時難以復原,病邪亦退之不盡,最終形成慢性病理損害。因此,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機特點是氣虛血瘀。虛即臟腑機能減退,多表現(xiàn)在肺、脾、腎三臟功能衰退,尤以氣虛顯著。瘀積即血瘀。研究表明,慢性支氣管炎動物模型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同時,存在著顯著的“血瘀”病理改變;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存在典型的“血瘀”微觀改變。所以無論肺氣虛弱或肺氣壅滯皆可導致“血瘀”,“血瘀”是必然的病理結(jié)果。
(2)施治法則氣血同治,標本兼顧。鑒于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機,楊教授根據(jù)“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氣血相關(guān)理論,主張臨床應從微觀病理變化著眼,遵循氣血同治原則,將補氣活血化瘀貫穿治療的始終。針對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和老年人患病居多的特點,楊教授認為,氣虛、臟腑功能減退為本,寒、熱、痰、濕、血之瘀積乃標,標本之間互為因果,故須標本兼顧。
(3)遣方用藥權(quán)衡標本緩急。楊教授研制的咳喘寧方:炙麻黃6g,炒杏仁、紫菀、款冬花、五味子、炙百部、地龍、桃仁各10g,炙黃芪、太子參、丹參、淫羊藿各1 5g。若汗出惡風,易感冒,肺氣虛甚者,重用太子參、炙黃芪各30g,酌加炒白術(shù)15g以健脾補氣,少佐防風6g走表;若納呆食少,大便稀溏或瀉,脾氣虛甚者,酌加炒白術(shù)、茯苓、山藥各15g,炒白扁豆、炒薏苡仁各10g,以加強健脾滲濕止瀉之力;若喘息日久,動則喘甚,氣不得續(xù),腎氣虛甚者,加蛤蚧6g,胡桃肉15g.紫石英10g,沉香3g,以增強補腎納氣平喘之效;若痰液清稀多泡沫,畏寒,寒痰較重者,酌加干姜10g,細辛3g,白芥子6g,以溫肺化痰;若痰多黃稠,咳吐不爽,痰熱較重者,減炙黃芪、太子參,加黃芩10g,浙貝母、知母各15g,重用魚腥草30g,以清熱化痰;便干者,加葶藶子、大黃各IOg,以辛開苦泄通便,助肅肺平喘;若胸滿悶窒,痰多色白,苔白厚膩,痰濕偏盛者,酌加蒼術(shù)、清半夏、白豆蔻仁各10g,以燥濕化痰,加炒蘇子、冬瓜仁各10g,白芥子6g,化痰降氣平喘;若痰少而黏難咯,舌紅少苔,陰虛火旺者,加沙參、麥門冬各15g,百合、玉竹、黃芩各10g,以滋陰清熱;若舌質(zhì)淡黯,或舌有瘀斑,血瘀之征明顯者,酌加赤芍藥15g,重用虎杖30g,以增強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之力。
5.高樹迎診治經(jīng)驗
(1)肺氣虛為本,與心、肝、脾、腎關(guān)系密切慢性支氣管炎易反復發(fā)作,病程纏綿,久治難愈,日久可引起肺氣腫、支氣管擴張、肺不張等不可逆性損傷,其病機不僅與肺、脾有關(guān),而且與肝、心、腎均有關(guān)系。因此,治療該病不但要宣肺止咳化痰,還要健脾益氣、柔
肝養(yǎng)陰、養(yǎng)血補心、益腎納氣,即宣肺止咳化痰與調(diào)整全身臟腑氣血相結(jié)合。
理論依據(jù)在于:①肺朝百脈,肺與五臟六腑均有聯(lián)系,因此,肺之疾病可影響到五臟。②肺主氣,是宗氣的組成部分,宗氣貫心脈,而流行全身,肺與全身五臟氣血相關(guān)。從五行講,脾土生肺金,肝木旺可侮肺金,心火旺可乘肺金,肺金腎水為母子。故《索問·咳論》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毒霸廊珪?/span>·咳嗽》指出:“外感咳嗽,其來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臟……內(nèi)傷咳嗽,先傷他臟,故必由他臟以傳肺”。③從小兒病理特點講,錢乙《小兒病證直訣》提出了“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的小兒生理病理特點。這些論述,充分說明了肺之咳嗽與五臟的關(guān)系。
臨床實踐中,患兒多見食欲低下,或有腹瀉,易出汗,反復患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為肺脾氣虛癥狀;輕度貧血,睡眠不安是其常伴有的癥狀,此為心血虛,心氣不足所致;煩躁.多動,擠眉弄眼,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此為肝陽上亢所致,這也符合小兒肝常有余的特點;患兒多有發(fā)育遲緩,骨骼、身高發(fā)育慢,甚則骨骼變形,此為腎虛所致。小兒慢性支氣管炎往往與上述癥狀伴隨,也驗證了該病與五臟的聯(lián)系。
(2)標本兼顧,調(diào)理全身臟腑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機,其本為五臟及氣血虛損,其標為肺氣上逆。治療小兒慢性支氣管炎要標本兼顧,既要宣肺止咳治其標,又要調(diào)理全身臟腑氣血以治其本。①若屬新感引動伏痰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者,祛除外邪、滌痰宣肺首當其沖,但同時勿忘補虛,視其何臟虛,稍稍補益,不大補峻補,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而不會戀邪。②若不屬急性發(fā)作,然又始終纏綿不愈者,此為正虛邪戀之證,既可見痰濁壅肺的標實證,同時又有肺脾腎不足的本虛證,正如《內(nèi)經(jīng)》云:“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不喘”。此時標本并治,攻補兼施,既祛痰邪,又補脾肺腎,勿需遲疑。③若處緩解期,標證不顯著,而本虛證明顯者,則以補虛為主,祛邪為次。此期重點是扶正固本,促進機體虛損臟腑功能逐漸恢復,以提高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
總之,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當標本兼顧,首要分清邪正孰強孰弱,次辨攻補之法何輕何重,或重攻輕補,或攻補并重,或重補輕攻,必須斟酌。正如朱丹溪所云:“久喘之證,未發(fā)以扶正為主,已發(fā)以攻邪為主”。
(3)遣方用藥要據(jù)以上病因、病機辨證,確定扶正祛邪的治療大法。常用方藥為麻黃、杏仁、細辛、桔梗、半夏、黃芪、白術(shù)、甘草、白芍、當歸、麥冬、蛤蚧等。方中麻黃、杏仁、細辛、桔梗、半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黃芪、白術(shù)、甘草補脾之氣,以除生痰之源;白芍、當歸柔肝養(yǎng)血,以治小兒躁動不安;甘草、麥冬、當歸還能益心氣,養(yǎng)心血;蛤蚧補腎納氣。體現(xiàn)了祛邪扶正,治療局部與調(diào)補整體相結(jié)合的方法。高老根據(jù)上述方藥,創(chuàng)制咳喘靈沖劑,臨床屢用屢效。
6.曹世宏診治經(jīng)驗
(1)急性發(fā)作期 曹老認為急性發(fā)作期邪實正虛,問題的關(guān)鍵在邪實,病位主要在肺。病機或因痰熱蘊肺,或因痰濕阻肺,或因飲邪犯肺,皆致肺失肅降,壅遏不宣而發(fā)為本病。治宗“急則治標”為則,以祛邪為法。
癥見咳嗽氣急喘促,喉中痰鳴漉漉,痰多色黃質(zhì)黏,咯吐不爽,有熱腥味或夾血,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多為痰熱蘊肺。治療重在清肺化痰,方選桑白皮湯加味:蒸百部、桑白皮、黛蛤散、黃芩、全瓜蔞、廣郁金、蒼術(shù)、白術(shù)、杏仁、南沙參、麥冬、川百合。兼喘息甚者,酌加干地龍、僵蠶、紫石英納氣平喘;兼鼻塞不通者,酌加辛夷花、蒼耳子辛香開竅。肺微循環(huán)障礙是慢性肺系疾病常見的病理變化,諸多研究結(jié)果表明,養(yǎng)陰藥能改善肺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炎癥的吸收,故曹老常適當應用之。
癥見咳嗽反復發(fā)作,咳聲重濁,咳痰色白或帶灰,質(zhì)黏稠成塊,量多,痰出嗽平,伴胸悶脘痞,納少便溏,舌紅,苔白膩,脈濡滑者,為痰濕蘊肺。治宜燥濕化痰,方選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陳皮、半夏、蘇子、萊菔子、川厚樸、蒼術(shù)、白芥子、茯苓。若病久脾虛,神倦乏力者,酌加黨參、白術(shù)、懷山藥、炙甘草益氣健脾;若寒痰甚,怕冷,痰白黏如沫者,酌加砂仁、草果芳香燥濕。
癥見咳嗽喘息不得臥,咳痰色白或透明,質(zhì)稀呈泡沫狀,量少,惡寒背冷,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者,為飲邪犯肺。治宜溫肺化飲,方選小青龍湯加減:麻黃、桂枝、干姜、五味子、半夏、白芍、茯苓、蒼術(shù)、白術(shù)。若飲邪較甚,喘咳不得息者,酌加桑白皮、蘇子、葶藶子瀉肺平喘;若痰飲久郁化為痰熱,耗傷陰津,咳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滑數(shù)者,酌加麥冬、瓜蔞、貝母養(yǎng)肺生津,清熱化痰。
(2)慢性遷延期 曹老認為慢性遷延期乃正虛邪戀。肺脾氣虛,痰濁內(nèi)蘊。治宗標本兼治。此期見脾虛濕盛證,與急性發(fā)作期的痰濕蘊肺證表現(xiàn)相似,但病程遷延逾月,正氣稍振,但尚不足以勝邪。治宜健脾化痰,方選杏蘇二陳湯、六君子湯加減:蘇子、杏仁、陳皮、半夏、黨參、白術(shù)、茯苓。若痰濁較甚者,酌加魚腥革、冬瓜仁、金養(yǎng)麥化痰泄?jié)幔蝗綦淦{呆者,酌加厚樸、蒼術(shù)行氣運脾。
(3)臨床緩解期 曹老認為本期病理特點為邪去正未復,遵緩則治本之則,以扶正固本為法,促進機體虛損臟器功能的恢復。臨床多見肺脾兩虛證,癥見咳嗽,痰多色白質(zhì)稀,面白神疲,少氣懶言,舌紅,苔薄白,脈弱。治宜補肺健脾,方選參苓白術(shù)散、補肺湯加減:黨參、黃芪、熟地、紫菀、山藥、白術(shù)、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若自汗多,易感冒者,酌加玉屏風散以疏風邪,實腠理;肺脾久虛必及于腎,出現(xiàn)呼多吸少,動則益甚者,酌加五味子、僵蠶、紫石英、冬蟲夏草納氣平喘。本期需長期服藥鞏固,服水藥不便者,可選參苓白術(shù)丸、六味地黃丸、金水寶等成藥補益肺腎。除藥物治療外,曹老還提倡食療,創(chuàng)“百合薏仁蓮子羹”,收效明顯。
(4)培土生金貫徹辨治之始終痰既是引發(fā)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因素,又是慢性支氣管炎發(fā)展的必然病理產(chǎn)物。曹老認為治痰不治脾,非其治也。故其在3期辨證施治過程中都兼顧實脾。在眾多健脾藥中,曹老多蒼術(shù)、白術(shù)并用,燥運結(jié)合,符合脾喜燥而惡濕,主運化之生理特點。
7.王福全診治經(jīng)驗
(1)上焦之痰宜宣、降、清、溫,祛痰宜潤、宜收①宣肺化痰法:咳嗽初期,表邪未罷,肺氣不宣。癥見咳而咽癢,痰少色白。予以宣肺止咳法,其藥如炙麻黃、前胡、杏仁、桔梗、蘇葉等。②(降)肅肺化痰法:表邪已解,咳嗽未愈,甚則肺脹痰多,氣急喘滿,氣逆上沖。當用降法,以三子養(yǎng)親湯、蘇子降氣湯,其藥如蘇子、白前、百部、杏仁、萊菔子、白芥子等。③清肺化痰法:肺中蘊熱,痰熱交結(jié)壅肺,咳痰色黃而黏,量少不易出。用清肺化痰法,其藥如黃芩、桑白皮、魚腥草、冬瓜仁等。④溫肺化痰法:肺中涎沫量多,頭眩。用溫肺法,其藥如干姜、細辛、半夏、桂枝等。⑤潤肺化痰法:凡干咳無痰或久咳不止,或陣咳痰少等肺燥之象。用潤法,方選二母寧嗽散、瓜蔞貝母散,其藥如知母、貝母、瓜蔞、天花粉、百合、桔梗等。⑥收斂肺氣法:凡久咳之后,咳而無力,或單聲咳,伴有氣短乏力,或咳喘已愈,欲善后處理。方選百合固金湯入冬蟲夏草,其藥如當歸、生地,熟地、白芍、五味子、玄參、麥冬、白果等。以上各法,可在準確掌握病機基礎(chǔ)上靈活運用,取效更捷。
(2)中焦之痰宜燥濕健脾逐飲咳嗽,咯白沫樣痰,量多,伴體倦乏力,胸脘滿悶,納呆,苔白膩。其因有二:一是脾運不健或濕邪困脾,聚而成痰,上犯于肺,肺失宣肅;二是久咳傷肺,肺失疏布,或氣不化津,停而為飲。
①燥濕化痰,理氣健脾法:方選用平胃散、二陳湯、菖蒲郁金湯等,其藥如蒼術(shù)、厚樸、半夏、陳皮、茯苓、菖蒲、郁金等。②健脾逐飲法:方選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己椒藶黃丸,其藥如葶藶子、白芥子、防己、椒目、蘇子等。咳嗽、咳痰控制后則用補土培本法,兼有痰濁濕熱,佐以清熱化濕法。
(3)下焦之痰用補腎納氣法病在下焦,出現(xiàn)咳逆、喘息不得臥、水腫等,并伴有腎虛見證,咳嗽日久,久病及腎,腎氣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運脾陽,造成津液不運,積聚成痰,阻于氣道。腎不納氣,氣失攝納,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形寒肢冷,或煩熱盜汗,小溲清長或頻數(shù)。用補腎納氣法,包括溫腎納氣和滋腎納氣兩個方面。①溫腎納氣法:常選用炙附片、肉桂、巴戟天、補骨脂、杜仲等。②滋腎納氣法:常選用生地、天冬、桑葚子、五味子、女貞子、山萸肉、何首烏等。出現(xiàn)下焦?jié)駸?,用清利兼補腎法,常選用知母、黃柏、桑寄生等。
(4)痰飲病之常和痰飲病之變痰飲是由于肺脾腎氣化功能障礙,水液分布、代謝失常所致,陽虛陰盛為其主要病機?!督饏T-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o即指出痰飲屬性為寒,仲景以小青龍湯、苓桂術(shù)甘湯治其標,金匱腎氣丸治其本,此乃痰飲病之常。但根據(jù)臨床所見,由于病情反復發(fā)作,長期大量咳痰,津液不歸正化,日久津液虧損?;蛴捎谔碉媰?nèi)伏,遇感誘發(fā),郁久化熱,耗傷津液?;蛴捎诜磸透惺茉餆嶂埃瑩p耗津液。或由于經(jīng)常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p2受體激動劑及茶堿類藥物,產(chǎn)生陰虛火旺現(xiàn)象。所以,痰飲病慢性咳喘日久,部分病人可出現(xiàn)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而以陰虛為主,又兼有痰飲郁熱內(nèi)阻之象的臨床癥候群。此時非單純溫藥可治之,溫燥太過反使陰虛加劇,滋陰又助痰飲,故臨床治療頗為棘手,這是痰飲病之變。
治療重點注意:①扶正達邪,先護固脾胃即培土生金之意。②甘寒養(yǎng)陰,忌滋膩礙邪,忌用苦寒。③陰陽雙補,宜溫而不燥,忌用大溫大燥之品,以免更傷津液。治則治法為益氣養(yǎng)陰,化痰降逆,宗仲景麥門冬湯加減。伴氣急喘促,喉中痰鳴,加射于、炙麻黃、前胡、杏仁、桔梗;伴痰多白沫易咳,加蘇子、澤瀉、白前、桔梗;伴痰黏不暢,加瓜蔞、貝母、海蛤殼;伴痰飲郁而化熱,加黃芩、山梔、知母、柴胡;伴納呆、脘腹脹滿、便溏,加白術(shù)、茯苓、扁豆、山藥;陰傷甚,加南沙參、北沙參、石斛、天花粉、百合等;兼有瘀阻,加丹參、桃仁、三七、郁金、枳殼等。
8.賈斌診治經(jīng)驗
賈教授認為,由于痰濁蘊肺及本虛在本病的病理轉(zhuǎn)變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臨床上在強調(diào)辨證論治的同時,酌情使用化痰、扶正藥物亦頗為重要,應貫穿于本病治療的始終。
(1)風寒束肺見咳嗽氣急,咳痰稀白,久亦見氣喘,鼻塞流涕,面色少華,畏寒肢冷,納食不馨,二便尚可,舌淡紅,苔白或白膩,亦可見邊有齒痕,脈浮滑。治宜疏風散寒,化痰除濕。方藥多選小青龍湯化裁:炙麻黃、細辛、五味子、生甘草各6g,白芍、桂枝、半夏、杏仁、紫菀各10g,干姜9g.若咳嗽明顯,癥狀較劇者,加浙貝母、旋復花各10g;脾肺氣虛者,加黃芪30g,白術(shù)10g;年高腎虛者,加肉桂6g,補骨脂10g.
(2)風熱襲肺見咳嗽氣粗,咳痰色黃,發(fā)熱,微惡風寒,小便黃,大便偏干,舌尖紅,苔白或黃白相間,脈浮數(shù)滑。治宜疏風清熱,化痰祛濕。方藥選銀翹散合桑菊飲加減:金銀花、連翹、桑葉、菊花各I5g,蘆根、生石膏(先煎)各30g,桔梗、知母、浙貝母、桑白皮各10g,生甘草、杏仁各6g。若痰黏難咯,呼吸氣急者,加炒黃芩9g,葶藶子1 5g;喘息不能平臥者,加地龍、白果、射干各10g;大便偏干者,加全瓜蔞IOg,肉蓯蓉30g.亦可用火麻仁15g以潤腸通便。
(3)痰濁蘊肺見咳嗽,氣急,咳痰黏稠,難以咯出,呼吸氣急,口干而飲水不多,疲乏無力,二便尚可,舌淡黯,苔白膩,脈滑。治宜蠲痰除濕,健脾益氣。方藥選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合六君子湯加減:黨參、白術(shù)、茯苓、半夏、陳皮、蘇子、浙貝母、紫菀各10g,白芥子、甘草各6g。咳劇痰涌息急者,加葶藶子、魚腥草各10g,桑白皮30g;寒化而見咳痰稀白,量多者,加細辛6g,干姜9g;熱化而見痰黃稠難咯者,加炒黃芩、知母各10g,生石膏30g,或合用清金化痰湯加減。
(4)脾氣虧虛 咳喘日久,咳聲較低,咳痰亦少,痰白清稀,疲乏無力,食欲缺乏眠差,面色灰暗,畏寒肢冷,舌淡黯,苔白膩,脈沉而無力。治宜健脾益氣,化痰除濕。方藥選玉屏風散、六君子湯加減:黃芪30g,黨參、白術(shù)、陳皮、茯苓、半夏、防風、紫菀、款冬花、桔梗各10g,生甘草6g.兼外感者,加桑葉、菊花各15g,或麻黃6g,桂枝lOg;咳聲低沉,咳喘不能平臥,夜間尤甚或腰膝酸軟者,加淫羊藿、補骨脂各10g;陰虛明顯者,加沙參、麥冬、百合各10g.
以上證型臨床常兼夾發(fā)生,如痰濁蘊肺常兼見外感風熱或風寒,正氣虧虛常兼見痰濁,或外感風寒、風熱等病理因素。因此臨床治療時須兼顧標本、虛實,全面施治,且要重點突出,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三)內(nèi)服效驗方
1.清痰湯
(1)處方魚腥草、薏苡仁、敗醬草各30g,黃芩、貝母、杏仁各9g,丹參、桑白皮各I5g,茯苓、炒白術(shù)各12g,桔梗、炙甘草各6g.發(fā)熱重者,加金銀花、連翹;喘甚者,加炙麻黃、海蛤殼;胸脅脹痛者,加郁金、佛手;咯血鮮紅者,加生地、藕節(jié);便溏者,加炒山藥、陳皮;心悸不寧者,加珍珠母、炒棗仁;全身水腫者,加桂枝、大腹皮。本方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活血平喘湯
(1)處方 當歸15g,紅花、桃仁、杏仁、五味子、橘紅各10g,丹參、地龍、七葉一枝花各30g.屬熱痰者,加石膏、知母;屬寒痰者,加細辛、干姜;濕重者,加白術(shù)、半夏。本方有清肺止咳,通絡(luò)平喘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清氣化痰湯
(1)處方全瓜蔞、茯苓各20g,半夏、杏仁、陳皮、枳實、黃芩各12g,膽南星lOg.痰熱型加金銀花、連翹、魚腥草;痰濕型加附片;脾肺虛型加黨參、黃芪;喘促甚者,加蘇子、前胡、桑白皮。本方有健脾燥濕化痰,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清肺效靈湯
(1)處方麻黃、川貝母各6g,杏仁、瓜蔞、黃芩、橘紅、桔梗、蘇子、蘇葉各10g,石葦20g,沙參15g,白茅根12g。濕盛痰多,舌苔白膩不渴者,加半夏、厚樸;肺氣不降,咳喘痰熱甚者,加生石膏、枇杷葉;咳嗽、咽癢痛者,加荊芥、蟬衣、射干、板藍根。本方有清化濕熱,化痰平喘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劑為1個療程。
5.連翹赤芍湯
(1)處方金銀花30~45g,連翹15~30g,馬鞭草30g,黃芩15g,黃芪、茯苓各20~30g,當歸、黨參、白術(shù)各10~15g,赤芍、丹參各25g,陳皮、杏仁各10g,甘草6g.痰少質(zhì)黏稠者,黨參易太子參15~30g,去茯苓,加麥冬1 0g,生地10~15g;痰多質(zhì)黏稠者,加桑白皮
15~30g,海浮石30g;痰多質(zhì)清稀夾黏絲者,加半夏lOg;喘重者,加炙麻黃3—6g,地龍l0g;動則喘甚者,加白芍、仙靈脾各10~I5g;發(fā)熱重者,加生麻黃6~lOg,生石膏30~60g。本方有清熱解毒,益氣活血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并配合西醫(yī)抗感染、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
6.麻黃二三湯
(1)處方麻黃、半夏、陳皮各6g,茯苓、白芥子、蘇子、炒萊菔子各10g,甘草3g口熱痰型加金銀花、蒲公英、地丁草、瓜蔞各15g;寒痰型加細辛5g,干姜3g,五味子6g,款冬花10g。本方有宣肺止咳,通絡(luò)化痰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 5天為1個療程。
7.加味三拗湯
(1)處方炙麻黃、炙甘草、桔梗、前胡、葶藶子各6g,苦杏仁、炙紫菀、浙貝母各9g,旋復花(包煎)10g.寒痰型去葶藶子,加細辛3g,姜半夏6g,五味子4g;痰濕型加蒼術(shù)、白術(shù)、法半夏各9g,陳皮6g;痰熱型加桑白皮IOg,魚腥草12g;痰多喘甚者,加炒蘇子、炒萊菔子各9g;兼表證者,加荊芥6g,薄荷5g;口渴發(fā)熱者,加生石膏15g,炒黃芩9g;胸痛者,加瓜蔞皮、郁金各IOg;便秘者,加全瓜蔞12g;浮腫者,加車前子、云苓皮各12g.本方有祛痰止咳,降氣平喘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加昧神秘湯
(1)處方炙麻黃、厚樸、前胡各12g,杏仁、桃仁、蘇子、炙甘草各10g,車前子(包煎)1 5g,五味子、陳皮、柴胡、細辛各690肺熱痰熱明顯者,加黃芩、浙貝母、知母、魚腥草、生石膏;濕痰較盛者,加半夏、萊菔子、云苓;飲停陽虛者,加干姜、桂枝;有瘀血征象者,加益母草、地龍;傷津肺燥者,加沙參、麥冬;氣虛汗多者,加人參、黃芪、白術(shù);兼呼多吸少,腎虛腰酸者,加仙靈脾、沉香、冬蟲夏草。本方有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柴胡二陳湯
(1)處方柴胡、黃芩、法夏、陳皮、云苓、枳殼、桔梗各10g,紫菀、款冬花各15g,黨參12g,甘草6g.兼表寒證者,加蘇葉、防風;鼻塞者,加辛夷花、蒼耳子;咽喉癢痛者,加牛蒡子、玄參;聲音嘶啞者,加木蝴蝶;干咳少痰者,加沙參、麥冬;痰黃者,加瓜蔞、竹茹;痰白者,加細辛、干姜;喘者,加三子養(yǎng)親湯。本方有燥濕化痰,扶正祛邪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0.清肝瀉肺湯
(1)處方桑白皮、地骨皮、瓜蔞皮、丹皮各15g,柴胡6g,山梔、黃芩、百部、貝母、半夏、枇杷葉各1 0g,黛蛤散l包。青年患者,酌加龍膽草、夏枯草;老年高血壓患者,酌加牡蠣、珍珠母;如陣咳連聲不斷,類似百日咳者,加地龍、蜈蚣;伴有咳血者,加代赭石、花蕊石、側(cè)柏葉。本方有疏肝氣,清肝火,瀉肺熱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1.復方前胡湯
(1)處方前胡12g,魚腥草、蒲公英各30g,射干、蒼耳子、杏仁、桃仁、地龍各9g,炙甘草6g.熱甚者,加黃芩、生石膏、忍冬藤;氣急者,加桑白皮、炙麻黃;痰多黃黏者,加川貝母、天竺黃、鮮竹瀝、瓜蔞仁;咳嗽不爽者,加皂角刺;咳血者,加仙鶴草、側(cè)柏葉、田三七;水腫者,加葶藶子、車前子。本方有宣肺散邪,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天為1個療程。
12.祛瘀化痰湯
(1)處方生黃芪、川芎、丹參、魚腥草、炙麻黃、陳皮、蘇子、紅花各1 5g,半夏1 0g,桔梗5g.肺虛者,加人參、白術(shù)、大棗;脾陽虛者,加黨參、干姜;腎陽虛者,去魚腥草,加仙靈脾、補骨脂;寒痰甚者,去魚腥草,加款冬花、紫菀;痰濕甚者,加厚樸、蒼術(shù);便燥者,加制大黃、肉蓯蓉;痰熱甚者,加全瓜蔞、大貝母。本方有益氣活血,解毒化痰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3.加減澤漆湯
(1)處方澤漆15~90g,紫菀、款冬花、白前各I5g,半夏10~30g,前胡10g,柴胡15~30g,枳殼、桔梗、生甘草各9g.偏寒選加炙麻黃、細辛、桂枝、生姜;偏熱選加黃芩、桑白皮、金銀花、連翹;血瘀加丹參、郁金、桃仁;哮鳴選加地龍、全蝎;兼有胃病加黃連、吳茱萸、海螵蛸。本方有清肺化痰,理氣通絡(luò)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4.升陽益胃湯
(1)處方 柴胡、防風、白術(shù)、茯苓各15g,羌活、獨活、半夏、陳皮、白芍、炙甘草各10g,黃芪、黨參各20g,大棗5枚。急性發(fā)作期加魚腥草、桑白皮、紫蘇子等;緩解期加仙茅、仙靈脾、菟絲子等。本方有升發(fā)陽氣,健脾補肺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2周為1個療程。
15.補腎平喘湯
(1)處方黨參或紅參15g,白術(shù)、仙靈脾、地龍、熟地各30g,補骨脂、茯苓、法半夏、白芍各12g,干姜、水蛭各6g.若惡寒微熱,頭痛鼻塞,咳嗽頻作,痰白清稀者,去干姜、熟地,加桂皮、生姜各10g,杏仁、百部各I5g,炙麻黃6g;痰黃黏稠,咽干渴飲者,去干姜、仙靈脾,加黃芩、桔梗各15g,魚腥草、生石膏各30g,且熟地改用生地;喘咳氣短,聲低自汗者,加黃芪30g,五味子15g,制附片15~25g;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瘀點者,加丹參25g,桃仁12g;食少便溏,苔厚膩者,去熟地,加薏苡仁30g,炒蒼術(shù)、厚樸各1 5g.本方有溫脾補腎,化痰平喘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6.二陳四君湯
(1)處方 陳皮、半夏、白茯苓、黃芩、薏苡仁各12g,黨參、山藥各15g,白術(shù)、桔梗、蓮子肉、甘草各9g,麻黃、葶藶子各6g。發(fā)熱者,加柴胡、魚腥草各12g;便秘者,加火麻仁6g.本方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天為1個療程。配合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利尿劑及呼吸興奮劑、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綜合治療。
17.參連平喘湯
(1)處方 丹參12g,川黃連4g,法半夏、陳皮、瓜蔞皮各lOg,田三七末(沖服)1.5g,甘草6g.發(fā)紺者,加干姜、蘇子、葶藶子;胸悶胸痛者,加柴胡、郁金、桃仁;胃痛者,加瓦楞子、砂仁;氣虛者,加黨參、白術(shù);血虛者,加當歸、白芍;頑痰者,加海浮石、白前、貝母。本方有行氣化痰,活血祛瘀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4天為1個療程。
18.固本活血湯
(1)處方 黨參、黃精、丹參各1 5g,黃芪20g,仙靈脾、枳殼、香附各10g,當歸、川芎各6g,赤芍12g.肺氣陰虛者,加百合、麥冬、五味子;脾陽虛者,加茯苓、白術(shù)、陳皮、桂枝;腎陽虛者,加熟附子、補骨脂、肉桂;肺腎陰虛者,加生地、枸杞子、五味子。本方有補益脾腎,化瘀通絡(luò)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癥狀緩解后改為隔日l劑。
19.開上攝下湯
(l)處方 紫菀、白前、葦莖、杏仁、瓜蔞仁、胡桃仁、淡蓯蓉各IOg,竹瀝2支,枸杞12g.痰熱偏盛者,減肉蓯蓉,加魚腥草、金蕎麥各30g,川貝9g;腎氣虛者,加熟地、巴戟天各12g,沉香5g.本方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天為1個療程。
20.溫陽補腎湯
(1)處方 陳皮、半夏各10g,茯苓、黨參、女貞子、補骨脂、菟絲子、仙靈脾各12g,黃芪、生地、熟地各15g,山萸肉9g.濕熱較重者,加黃芩12g,瓜蔞30g;陽虛較重者,去半夏,加附片6~9g。本方有溫補腎陽,健脾化痰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4天為1個療程。
21. 川芎桃丹湯
(1)處方 川芎6g,桃仁、丹參、補骨脂、紫菀、半夏各log.風熱痰瘀型加魚腥草30g,黃芩、桑白皮各10g,甘草6g;風寒痰瘀型加細辛6g,防風、蘇梗、白芥子各10g;氣虛痰瘀型加炙甘草6g,黨參、白術(shù)、茯苓各10g。本方有活血化瘀,兼化痰濁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22.車前桔梗湯
(1)處方 車前子30g,桔梗、杏仁、紫菀、陳皮、白術(shù)各10g,紫蘇子、厚樸各12g,丹參15g,甘草6g。風寒證加炙麻黃、炙甘草各6g,荊芥10g;風熱證加黃芩、桑葉、連翹各10g;痰濁證加瓜蔞皮10g,薏苡仁15g;肺脾氣虛證加黨參20g,黃芪15g.本方有利濕化痰,清肺止咳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3.止咳化痰湯
(l)處方 荊芥、枳實、川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白前、百部、陳皮、前胡各10g,桔梗、甘草各6g,蘇子12g。寒痰阻肺者,加制半夏、白芥子、茯苓;痰熱郁肺者,加桑白皮、馬兜鈴;肺寒甚者,加干姜、細辛;肺熱甚者,加金銀花、連翹、黃芩;陰虛燥咳者,去荊芥、白前、陳皮、前胡,加沙參、麥冬、枇杷葉;痰中帶血者,加白茅根;氣滯血瘀者,加枳殼、丹參;肺脾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腎不納氣者,加熟地、補骨脂、蛤蚧粉、五味子;久咳久喘者,加罌粟殼、白果。本方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4.附子生脈飲
(1)處方 制附子10一30g(先煎半小時),補骨脂10~15g,菟絲子、山藥、枸杞子、麥冬各15~20g,五味子、杏仁、米殼各10g,黨參、黃芪、仙鶴草各20~30g,牛蒡子9g,核桃仁3個。肺氣虛明顯者,可重用黃芪;脾陽虛明顯者,可重用黨參,加焦白術(shù)、云苓,并用小劑量陳皮、半夏。本方有溫腎納氣,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5.金水六君煎
(1)處方 熟地15g,當歸、陳皮、茯苓各12g,法半夏10g,生姜4g,炙甘草6g.兼風寒表證者,加麻黃、桂枝、杏仁;兼風熱表證者,加金銀花、連翹、魚腥草、瓜蔞;兼咳喘痰多胸悶者,加白芥子、萊菔子、厚樸;久咳不已者,加粟殼、烏梅、五味子。本方有滋養(yǎng)肺腎,化痰健脾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3次溫服。
26.鹿角霜合劑
(1)處方 鹿角霜20g,肉蓯蓉、補骨脂、熟地各15g,桃仁、山慈姑各10g,炮姜、五味子各5g,麻黃、肉桂各3g。胸悶身重,痰多食少,苔厚膩者,去熟地,加二陳湯;咳劇,痰多色黃,舌紅苔黃者,去熟地、炮姜,加魚腥草10g,僵蠶5g,石菖蒲2g;氣虛每易外感者,加玉屏風散;腎陽虛甚者,加核桃仁10g,蛤蚧粉(沖服)2g;腎陰虛甚者,加山茱萸、紫河車各15g.本方有溫腎活血,化痰平喘之功。
(2)方法 發(fā)作時每日l劑,咳喘控制后續(xù)服1個月,然后隔日l劑,服至次年4月為1個療程。第2療程從11月至次年4月。單純型l~2個療程,喘息型2~3個療程。
27.甘露消毒丹
(1)處方 飛滑石、綿茵陳各15g,淡黃芩、石菖蒲、川貝母、射干、連翹、藿香各10g,白蔻仁4g,木通、薄荷(后下)各3g.若咳喘甚者,加麻黃、杏仁;痰黃明顯者,加金銀花、蒲公英;頭痛者,加白芷、川芎;口渴不欲飲者,加蘆根;大便秘結(jié)者,加生地、大黃;唇紺舌紫暗有瘀斑者,加丹參。本方有清化濕熱,宣通肺氣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8.十味貝砂散
(1)處方 川貝母30~60g,硼砂、石膏、膽南星各40~80g,橘紅20~50g,半夏、甘草、朱砂(另研)各20~40g,麻黃15~30g,冰片5一lOg(另研)o本方有清熱燥濕,解毒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高壓滅菌或用高溫蒸30~40分鐘,分裝為每包3g、5g兩種劑量。 l~2歲服O.I~0.5g,3~6歲服l~1.5g,7~15歲服2~2.5g,16歲以上服3~5g,早晚飯后溫開水送服。
29.補腎強肺丸
(1)處方 南沙參、北沙參、生黃芪、炒白術(shù)、麥冬、補骨脂、炒山藥、五味子、魚腥草、姜半夏、膽南星、遠志肉各150g,川象貝100g.本方有補肺益腎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制成蜜丸,每丸重10g.每日3次,每次1丸,連服2個月為1個療程。
30.補腎鶴齡丸
(1)處方 附子、補骨脂、仙靈脾、肉桂、黃芪、黨參、白術(shù)、葛根各IOg,丹參、赤芍、川芎各15g。本方有扶正固本,補氣壯陽,活血化瘀之功。
(2)方法 以上方藥經(jīng)加熱濃縮制成煎膏,加適量蜂蜜為丸,每丸含生藥9g。每次l丸,每日2次,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為鞏固療效,從第4個月開始,每日晚服l丸,連續(xù)1年停藥。急性發(fā)作,咳、痰、喘嚴重者,可適當對癥處理。
(四)中藥外治方
1.香皂散
(1)處方丁香、牙皂各20g,甘遂、肉桂、附子各10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碾成細末備用.治療時把鮮生姜搗爛,取適量姜汁與藥粉調(diào)成糊狀,外敷膻中、氣海,雙側(cè)肺俞、腎俞,再敷上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5天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痊愈后次年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及立冬日各貼1次,第3年中伏及立冬日再貼1次,鞏固療效。
2.花藥散
(1)處方洋金花、生甘遂、細辛、公丁香各15g,白芥子、延胡索各24g,白附子18g,丹參30g,姜汁、白酒少許。熱咳加冰片3g,樸硝30g.
(2)方法 以上方藥除姜、酒外,共研細末,裝塑料袋備用。每年三伏天各治療1次,3年為1個療程。治療時讓病人取俯臥位,從上到下按摩心俞、肺俞、膈俞及華佗夾脊,待背部發(fā)熱,得氣后,將上藥取1/3,用姜汁、白酒調(diào)成軟糊狀,攤在6塊2cm大小的圓形牛皮紙上,貼敷以上穴位,再覆蓋塑料布及白布塊,膠布固定,貼敷1.5~2小時。貼敷后大約5分鐘,自覺背部發(fā)熱、漸漸灼熱為有效。
3.藥仁散
(1)處方杏仁、桃仁、木通各10g,白胡椒、木鱉子各15g,炒扁豆20g,細辛、白芥子、雞血藤、柴胡各6g,沉香、甘遂、陳皮各5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混勻。每次用6g,以蛋清或凡士林調(diào)膏。將藥膏敷雙側(cè)涌泉穴,再用紗布包裹固定。每天換藥1次,7天為1個療程。
4.新防散
(1)處方黃芪30g,防風、白術(shù)、蒼術(shù)各lo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治療時取藥散2~lOg(隨年齡增減),加入少許淀粉,用溫開水調(diào)和均勻后,填入臍中,外蓋紗布,再用膠布固定。每晚1次,5次為1個療程。
5.清解散
(1)處方生石膏、黃芩各50g,虎杖、白芥子各40g,炙麻黃、杏仁、生半夏、桑白皮各30g,米殼15g,桔梗、甘遂、冰片各20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為細末,備用。治療時將藥面用姜汁調(diào)成膏狀,攤在l寸見方的膠布上,貼于天突,雙側(cè)中府、定喘、肺俞,每次8—12小時,每6天1次。個別對藥物過敏的病人貼后不久即感燒灼疼痛難忍,可提前去掉,如起泡可用紅霉素眼膏處理。
6.寒咳散
(1)處方白芥子、麻黃、肉桂各5g,半夏、細辛各3g,丁香0.5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用藥前先將臍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再取藥散適量置臍內(nèi),按緊,外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
7.熱咳散
(l)處方魚腥草15g,青黛、蛤殼各l0g,蔥白3根,冰片0.3g.
(2)方法先將前3味藥共研細末,再與蔥白、冰片搗爛如糊狀,貯瓶備用。用藥前先將臍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再取藥散適量置臍內(nèi),按緊,外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
8.參百散
(1)處方黨參IOg,白術(shù)、干姜各7g,甘草3g,杏仁、百部各12g,桔梗6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治療時取藥散適量,以蜂蜜調(diào)勻敷于臍中,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9.平嗽散
(1)處方 細辛、紫蘇子、白芥子、半夏各1 5g,麻黃、黑白丑各12g,葶藶子10g,延胡索9g.
(2)方法 將上藥共研粗末,裝瓶密封備用。治療時取藥末適量,姜酊(如無姜酊,可用鮮生姜搗泥代替)調(diào)和,以藥物成團不散為度,睡前貼敷雙側(cè)涌泉穴,外用紗布或膠布固定,4~6小時去除。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發(fā)作期可治療2~3個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次年秋冬之交再貼敷l~2個療程,以預防復發(fā)。
10.膏黃散
(1)處方生石膏50g,炙麻黃、白芥子、生半夏、桑白皮各30g,杏仁35g,桔梗、甘遂、冰片各20g,山豆根15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為細末,將藥面用姜汁調(diào)成膏狀,攤在5cm×5cm的膠布上,約一元硬幣大,分別貼于天突,雙側(cè)中府、定喘、肺俞,每次8—l2小時,每6天1次,2次為1個療程。
11.新芥散
(1)處方 白芥子、延胡索各2g,生甘遂、生川烏、牙皂、桂枝各lg,公丁香0.2g.
(2)方法 以上中藥研粉后,用生姜汁加麻油(或菜油)調(diào)成藥餅,在藥餅中間加丁香粉,貼敷雙側(cè)肺俞、風門、膏肓穴。隔10天外敷1次,每次2—4小時,局部有燒灼感或蟻走感時去掉,再經(jīng)過8—10小時皮膚發(fā)紅,有極個別患者局部出現(xiàn)小水泡。連敷3次為1個療程。
12.麻辛散
(1)處方 麻黃、細辛各10g,白豆蔻、牙皂、桔梗、沉香各6g,白芥子16g,冰片、公丁香各3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過1 00目篩,貯瓶備用。用前先以手指摩擦穴位局部至皮膚發(fā)紅,然后取適量藥末放于麝香壯骨膏上,貼于選定的穴位上:主穴取肺俞、定喘;體虛畏寒者配大椎、中府,年幼體弱者配膏肓、足三里,痰多配豐隆,咳嗽頻繁配天突或膻中,咳無力加膈俞或氣海。每3天換1次,每天用熱毛巾在貼膏上加熱2次。連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
(3)注意 如發(fā)現(xiàn)敷貼局部皮膚過敏較重者應停用;如局部起泡,應將泡刺破,涂以紫藥水以防止感染;敷貼期間及用藥后1個月內(nèi)禁洗冷水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夏治散
(1)處方百部、白芥子、甘遂,三者比例(以g為單位)為7:2:1,撲爾敏(4mg/片)、氨茶堿(O.lg/片)、強的松(5mg/片),比例(以片為單位)為1:10:10.中西藥分別研成極細粉末,然后再將中西藥粉按10:1比例(以g為單位)均勻混合,制備成咳喘夏治散。
(2)方法 每個穴位取咳喘夏治散1g,用鮮生姜汁拌成糊狀待用。取穴:第一組為雙側(cè)肺俞,膻中;第二組為雙側(cè)膏肓、中府;第三組為雙側(cè)百勞,天突。第一次治療用第一組穴位,第二次治療用第二組穴位,第三次治療用第三組穴位,以后依次重復,共15次。
操作:確定穴位后,在該穴位放置鮮生姜片(刺幾個小孔),在生姜片上點燃艾炷3~5壯,以局部穴位潮紅為度。將備用的藥糊貼在灸后的穴位上.并用半張麝香鎮(zhèn)痛膏固定。成人每次貼藥20~24小時,如病人感到灼熱難受,起大泡,可提前將藥物除去。小兒貼藥5~10小時。每年夏天入伏到出伏1個月,隔日1次,連續(xù)3年。
14.白胡散
(l)處方 白芥子、延胡索各309,甘遂、細辛、半夏各15g,白胡椒10g。寒甚者加肉桂、干姜;熱甚者加膽南星、黃芩。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為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將藥末用姜汁拌和做成藥餅敷貼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外用紗布覆蓋。敷藥期間局部皮膚出現(xiàn)充血及癢感,不必作處理,停藥后可自行緩解。每3~5天敷1次,每次1小時,3次l療程,連敷3年為1個大療程。
15.壯肺膏
(1)處方 巴豆20g,輕粉10g,甘遂、細辛各15g,冰片2g,白芥子30g,煉蜜50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粉,煉蜜調(diào)成軟膏狀備用。取藥膏1g左右,置于4cm×4cm的傷濕止痛膏中央,推成約2mm厚、直徑1.5cm的圓餅。貼在常規(guī)消毒后的定喘、肺俞、腎俞、足三里、膻中穴,共9貼。貼藥后漸覺癢熱,一般約經(jīng)4~6小時,局部灼痛時取
下。當時或12小時內(nèi)局部紅腫起小水泡,涂紅霉素軟膏,消毒紗布覆蓋,每2日換藥1次。一般經(jīng)5~7天,水泡自破或逐漸吸收,皮膚結(jié)痂脫落恢復正常。貼藥時間選擇每年陰歷初伏開始至三伏結(jié)束,共30天,每隔10天貼藥1次。
16.溫通膏
(1)處方 川烏、草烏、麻黃、細辛、白芷、南星、白附子、川椒、皂角(去核皮)各150g,香油250g。
(2)方法 將上述藥物放入油內(nèi)炸后去渣,再把油澆開,放入樟丹400g,用木棒攪動,待樟丹熟后,滴水成珠,試其硬度(卡斷為度),此時將鍋離開火焰,溫度下降,膏藥能拔絲時,就放冰片IOOg投勻,2分鐘后,加研細的白砒20g,薄荷腦1 g.攪勻攤于牛皮紙或白布上備用。治療時先針刺天突穴l~1.5寸,不留針,后將膏藥1塊(約10—l5g),貼于刺過的穴位上固定,5天更換1次.3貼為1個療程,2療程間休息7~10天。
17.安咳膏
(1)處方川烏、草烏、麻黃、桂枝、干姜各200g,白芥子100g.
(2)方法將上藥用麻油煎熬,去渣,收膏,加黃丹攤成黑膏藥,每張15g?;蛴靡掖继崛∫陨纤幬镉行С煞?,均勻攤于醫(yī)用膠漿中,用制作傷濕止痛膏相類似的工藝過程,制成安咳膠膏。治療時,單純型貼敷膻中穴、雙側(cè)肺俞穴,喘息型貼敷膻中穴、雙側(cè)定喘穴。每次貼2天,持續(xù)換藥,10天為1個療程。
18.菖蒲膏
(1)處方水菖蒲根粉200g,松香500g,洋金花或干姜粉20g,樟腦150g.
(2)方法將松香熔化,停止加溫,先加入樟腦,后加入菖蒲及洋金花(或干姜粉),攪拌均勻制成膏藥。每次取2張,分別貼于前心(即鳩尾、巨闕、上脘穴處)、后心(即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穴處)。每晚在膏藥上熱敷30~60分鐘,以加速藥物的滲透吸收。一般每
3~5天換藥1次,若貼治引起嚴重皮疹,亦可晝貼夜揭。
19.八三膏
(1)處方 地龍、杏仁、全瓜萎各30g,發(fā)熱者加生石膏30g,薄荷、黃芩、金銀花、連翹各10g,川貝末10g,白芥子3g.
(2)方法 以上各藥均研細粉,冰片1g研細。前八昧中藥水煎3次,取水流液濃縮至流浸膏狀,川貝末、白芥子粉、冰片加入調(diào)成糊狀,裝瓶或軟膏盒內(nèi)備用。取背部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點為第一穴,第一與第二胸椎棘突之間點為第二穴,第二與第三胸椎棘突之間為第三穴,從此穴位旁開1.5寸兩側(cè)各一個穴為四穴,第三與第四胸椎棘突之間點為第五穴。用時將膏攤成五分錢硬幣大小及厚薄敷在每個穴位上,然后用紗布包扎,再用艾條灸,每穴5~10分鐘,保留24小時。連用3次為1個療程,頑固者可重復使用。
20.益氣定喘膏
(1)處方 A組為南星、半夏、肉桂、白芥子、洋金花、甘遂、皂莢、細辛各30g,沉香、冬蟲夏草各15g,蛤蚧20g,冰片10g;B組為麻黃、鐘乳石、五味子各60g,廣地龍、百部、杏仁、沙參、桔梗各45g;C組為松香450g(用量為A組藥物總量的1.5倍),樟腦夏天用90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99g(占松香用量的22%),仙石粉180g(占松香用量的40%),遠紅外陶瓷粉45g(占松香用量的10%),凡士林27g(占松香用量的6%),薄荷冰14g(占松香用量的3%),氮酮18g(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A組藥物分別壓成細粉,過80~100目篩,混合均勻備用.B組藥物水煎兩次,兩次藥液混合濃縮成6:1左右稠膏。稠膏低溫干燥壓成細粉,加入A組粉中,反復過篩,使其混合均勻,密封備用。松香壓成粗粉入鐵桶內(nèi),文火加熱(或水浴加熱)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腦攪拌使其完全溶化,加入凡士林溶化后人藥粉攪拌均勻,加入遠紅外陶瓷粉攪拌均勻,加入仙石粉攪拌均勻,最后加入薄荷冰和氮酮。完全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8g的環(huán)保型益氣定喘膏150帖。做好的膏藥要裝袋密封,置陰涼處保存。
(3)方法 貼前先用生姜片或生姜汁擦穴位處皮膚,然后剪去膏藥的四個角,揭去藥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貼于膻中、肺俞、風門等穴上,貼敷后要用手按壓片刻。成人每次貼5帖(膻中,雙側(cè)肺俞、風門),小兒每次貼3帖(膻中、雙側(cè)肺俞)??梢灾貜徒屹N使用,洗浴時可揭下,之后再貼上。每帖可貼3~5天。
21.咳喘貼敷膏
(1)處方 菟絲子120g,牛膝100g,白芥子、僵蠶、延胡索各30g,甘遂、細辛、麝香、丁香、肉桂各10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以豬油加鮮生姜汁調(diào)成膏狀備用。敷膏3cm×3cm左右,貼于肺俞、心俞、膈俞、中府、神闕、膻中、定喘穴。每年夏至、冬至時開始貼藥,每次貼藥48小時,間隔7~10天貼1次,連續(xù)34次為1個療程,3年為1個犬療程。
22.溫肺化飲膏
(1)處方麝香3g,炙白芥子、桂枝、五味子、補骨脂各21g,細辛6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用新鮮生姜汁調(diào)成稠糊膏狀。每年三伏天穴位貼治,部位為背部肺俞、心俞、脾俞、膈俞穴,然后用紅外線療1 5分鐘,幫助藥物吸收。一般貼6~8小時,若局部灼熱疼痛難忍,可提前取下。均在初伏、中伏、末伏各貼1次,連貼3年。
23.芥辛斑蝥膏
(1)處方輕粉10g,細辛20g,白芥子100g,斑蝥(去翅)25g。
(2)方法 以上方藥混合研成細末,用姜汁、二甲基亞砜各80ml調(diào)成稠糊狀備用。將調(diào)好的藥糊用藥勺取出約0.5g,攤于2cm×2cm塑料薄膜上,交替貼于穴位上:天突、定喘、肺俞,大杼、身柱、膻中、命門,身柱、腎俞、足三里,膻中、中府、列缺,咳痰多者加豐隆穴。膠布固定3小時,起泡時,乙醇消毒,刺破,流出滲出液,外涂甲紫,7—9天自行結(jié)痂后脫落。每年入伏后開始,每10天貼敷1次,3次為1個療程。
24.復方敷貼膏
(1)處方葶藶子、牽牛子、射干、黃芩、石菖蒲各1.5份,麻黃l份。
(2)方法 以上方藥按比例研末,過100目篩,用等量凡士林配制成中藥乳膏,將藥膏約5g貼敷在肺俞、神厥俞穴位上。咽痛加貼天突穴,喘息明顯者加定喘穴,痰多者配豐隆穴。貼敷后外加麝香止痛膏固定,隔日1換。
25.直腸滴注方
(1)處方麻黃39,杏仁、川貝母、甘草各6g,地龍、五味子、金銀花各lOg,制南星5g,瓜蔞、桑皮、石膏各12g,黃芩9g,魚腥草15g.
(2)方法 以上方藥加水500ml,浸泡30分鐘后,開始煎煮,濃縮至200ml,取汁裝瓶備用0 3歲以下取煎出藥汁15~20ml,3—5歲取煎出藥汁20—40ml,5~10歲取煎出藥汁40~60ml。治療時將藥汁裝入輸液瓶,適當加溫,然后把一次性使用直腸滴灌器的穿刺器
插人輸液瓶中,排氣后,在滴灌管前端蘸少許潤滑劑?;純号P位或俯臥位,把滴灌管插入患者肛門8~lOcm左右,松開滑輪開關(guān),藥汁可徐徐進入直腸內(nèi),待藥汁全部滴過莫菲氏管后,操作者可關(guān)閉滑輪開關(guān),然后用手緊握擠壓莫菲氏管,將滴灌管內(nèi)剩余藥汁全部擠
入直腸內(nèi),拔出直腸滴灌管,讓患兒休息10~20分鐘即可,每日2次。
(五)針灸治療法
1.毫針法
(1)痰濕壅肺型取穴肺俞、脾俞、太淵、章門、豐??;氣急加刺天突、膻中。肺俞、脾俞斜向脊柱刺人l~1.5寸,施捻轉(zhuǎn)補法;太淵、章門直刺,施捻轉(zhuǎn)瀉法;豐隆直刺1~1.5寸,用提插瀉法。得氣后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2)肺腎陰虛型取穴肺俞、膏肓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肺俞、膏肓俞、腎俞向脊柱斜刺,均施捻轉(zhuǎn)補法;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均直刺施捻轉(zhuǎn)補法。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3)肝火犯肺型取穴肺俞、肝俞、尺澤、陽陵泉、太沖;煩躁易怒者可加四神聰、合谷。肺俞、肝俞斜向脊柱刺人1~1.5寸,施捻轉(zhuǎn)瀉法;尺澤、陽陵泉、太沖均直刺,施瀉法。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2.電針法
(1)取穴 大椎、陶道。
(2)操作穴位常規(guī)消毒,用28號毫針約呈45 °斜向頭部方向刺人,深度一般在1.8~2寸,針刺時不要求在軀干、四肢出現(xiàn)放射性針感。再聯(lián)結(jié)G6805治療儀,選連續(xù)波,使胸部有電麻樣針感,如針感未達胸部應以手法調(diào)整之。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日。
3.芒針法
(1)取穴單純型取天突、上脘、豐隆;喘息型取天突、上脘、大椎7點、合谷透后溪、氣海。
(2)操作常規(guī)消毒后針刺,天突宜彎刺,勿向兩旁偏斜;上脘、豐隆瀉法;病久氣虛者補氣海。
4。蜂針法
(I)取穴腎俞、氣海、太淵、合谷、大椎、風池。
(2)操作 治療前于患者左前臂經(jīng)75%乙醇脫脂棉球消毒后,用活蜂螯刺皮試,無過敏反應方可。取穴后定每5日為1個療程,中間休息2日。第一日每穴用活蜂螯刺5針,時間相對錯開,以避免患者因體虛而產(chǎn)生不良反應。第二日后逐漸加量,但最多時每穴未超過10針。蜂針補法為定點螯刺,不留針,然后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該穴;瀉法為散刺,留針20分鐘,然后對針處該穴吹氣。
5.剌血法
(1)取穴主穴取太陽;單純型配豐隆,喘息型配尺澤。
(2)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分別點刺兩側(cè)太陽穴(或周圍之最明顯血絡(luò)),使每側(cè)出血約3~Sml,出血不暢者以小號玻璃火罐拔罐,術(shù)后以干棉球擦盡血跡,涂以2%的碘酊。再用三棱針斜刺兩側(cè)豐隆(或尺澤)穴處(或最近最明顯之血絡(luò)),使其
每側(cè)出血25~60ml,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強弱決定出血量多少,出血量不足者予拔火罐,術(shù)后以干棉球擦盡血跡,涂以20%碘酊。每周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
6.耳針法
(l)取穴肝、神門、肺、氣管、支氣管、咽喉。
(2)操作嚴格消毒耳郭,先用2%的碘酊擦拭,再用75%的乙醇脫碘。然后用耳毫針刺入穴位,用中等刺激,留針10~2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7.耳壓法
(l)取穴肺、氣管、支氣管、緣中、神門、脾。
(2)操作用0.6cm×0.6cm小方格膠布,以磁珠為貼壓物,兩耳交替,3~4日更換1次,以按壓后有耳郭發(fā)熱、發(fā)脹及病人能耐受為限。并囑其每日自行按壓3~4次,注意讓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繼發(fā)感染。
8.挑治拔罐法
(1)取穴主穴取肺俞、肝俞、脾俞、心俞;偏于風寒者加肩中俞,偏于風熱者加大椎、大腸俞。
(2)操作每次取主穴2個,再加配穴?;颊呷「┳换蚋┡P位,充分暴露所選穴位,常規(guī)消毒,選用12號一次性針頭,在所選穴位處快速挑刺5~8下,然后拔罐,10~15分鐘后起罐,擦干血跡。隔日治療1次。
9.穴位注射法
(1)取穴主穴取肺俞、膻中、定喘、足三里、合谷;痰多加豐隆,咳嗽加孔最、列缺、太淵,陰虛加三陰交。
(2)操作取一次性5ml注射器5支,分別吸黃芪注射液4ml,地龍注射液4ml,核酪注射液4ml,當歸注射液4ml,曲炎奈德注射液2ml.以75%乙醇消毒穴位,黃芪注射液注入左肺俞,地龍注射液注入右肺俞,核酪注射液注入膻中,另吸黃芪注射液4ml,注入一側(cè)足三里穴,當歸注入一側(cè)合谷,曲炎奈德注射兩側(cè)定喘。各穴均于刺入感酸脹痛后將藥物注入,避開血管。每日1次,8~10次為1個療程。
10.刮痧走罐法
(1)定位 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脊柱及兩側(cè)膀胱經(jīng)。
(2)操作 醫(yī)者立于患者左側(cè),在定位處均勻涂抹刮痧油適量,用瀉法刮拭5~10分鐘,以刮拭部位出痧為宜,然后用真空罐吸于背部皮膚,沿兩側(cè)膀胱經(jīng)循行部位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推移,推拉罐時,用力均勻,快慢一致,每次反復推拉3~5遍,然后將罐停于大椎穴上,10分鐘后起罐。隔天治療1次。
11.藥液罐療法
(1)處方魚腥草500g,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各300g,干姜200g,桂皮、沉香各100g,薄荷腦、冰片各適量。將中藥粉碎(冰片、薄荷腦除外),用乙醇浸泡24小時后滲濾,收集滲濾液,濃縮至適量,再將藥渣煎煮2次,每次l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將薄
荷腦、冰片用少量乙醇溶解,三種藥液合并,加蒸餾水至1 000ml,密封備用。
(2)操作治療時將藥液裝入拔罐器中,在相應穴位處拔罐:以第1~ 10胸椎,脊柱兩旁的膀胱經(jīng)內(nèi)側(cè)循行線為主穴,每次可取雙側(cè)同名穴。發(fā)熱咽痛者加大椎穴,咳嗽痰多者加天突穴,根據(jù)癥狀靈活運用穴位。每天1次,重癥患者可每天2次交替穴位。一般7~10次為1個療程,需要進行下個療程者,間隔5~7天。
12.隔藥餅灸法
(1)取穴定喘、肺俞、膏肓俞、至陽;有哮鳴音者加天突,喘息者加膻中、腎俞。
(2)操作用75%乙醇穴位消毒后,將藥餅(用黃芪、白芥子、細辛、麻黃、魚腥草、甘遂,以4:3:1:1:4:1的比例制成藥粉,加麝香O.lg,用鮮生姜汁調(diào)和后做成直徑1cm的藥餅)貼敷在上述穴位上,施艾灸至局部皮膚發(fā)熱、紅潤,用膠布固定,24小時后取下。如貼藥餅局部出現(xiàn)水泡者,囑患者預防感染,潰破者可涂以甲紫。治療均在每年夏天7~9月進行,每周貼1次,連續(xù)貼6次,共治3年。治療期間不服用抗生素、鎮(zhèn)咳及化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