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論語課》
第33篇
每天5分鐘,看透中國人的性情、思維根源
導(dǎo)言
孔子有一個觀察,那就是當(dāng)時的士大夫,諸侯們都還承禮樂的形式,該祭祀的時候還是祭祀,還是有祭禮。但是你仔細(xì)一看,很多都不按傳統(tǒng)來了,很多僭越禮?;蛘邇H僅走個形式。如果不能仁民愛物,不能感通天地,那走個禮樂的形式又有何用呢?
孔子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他關(guān)注的是制度的永續(xù)性,他關(guān)注的是共同體的有序與和美。注重人性化的、道化設(shè)計,由內(nèi)而外,由仁而禮,由孝慈而忠義。
《八佾篇》的第一、第二章,都是孔子對禮崩樂壞的憂心,對僭越禮制的貴族集團的聲討。第三章,孔子談了禮的內(nèi)涵,禮是由內(nèi)而外的,而非徒有形式。
正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們當(dāng)然不喜歡這樣的人。
嘴上說的這樣,心里想的那樣,我們也不喜歡。
滿嘴道德仁義,滿腦子的酒色財氣,這樣的人也很多。我們自己一不小心也可能落入其中。
禮,是社會規(guī)范的總稱。
禮的底層邏輯是為了群體的長久的生存、繁榮而制定的一套制度,這套制度盡可能讓人自覺去規(guī)范自己,主要看自律。自覺失效,那就靠輿論,宗族的約束,如果輿論,宗族也失效了,刑律、法制維持最后的底線。
所以禮法刑政是一個整體。而維持禮的自動運行的,是人的仁心,是仁之感通,是人的自覺。仁,就其仁愛意義層面,相應(yīng)于禮,就是感通層面,相應(yīng)于樂。
仁愛源于對父母、兒女的親情,情義。是人本然的性情。
感通源于對自然、萬物的感應(yīng),覺知。是人天然的道心。
仁愛錨定性情,相應(yīng)于禮;感通錨定道心,相應(yīng)于樂。
禮樂之道,也是天人之道。
人而不仁,禮崩樂壞。
剩下的就是利益的計較,博弈。人的動物性就出來了,文明蛻化為動物的本性。開始了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不需要考慮任何的道德。有智慧的,講求雙贏。直接的就是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爭奪,搏殺。這種利益的計較,從人還沒有進化為人的時候就會了,這種智能一直存在,也將永遠(yuǎn)存在下去,這是人生存和繁衍的本能。
最極端的是,為了活下去,世界毀滅了又如何?幸好有很多圣賢,大智慧的人,柔化人的性情,改善人的性情,盡量讓人不向極端方向滑落。
“隱惡而揚善”。
并非不知道人性惡的層面,但是要用善,用光明,用柔和的文化,改變?nèi)诵缘膼旱膶用妗?/strong>
為什么禮不下庶人?因為刀子掌握在這些貴族手里,禮約束的是士大夫們不要動刀子,靠以身作則感化民眾,靠仁心感化民眾。能不動刀子就不要動刀子。
孔子講“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樂道,樂仁道,禮樂之道。好禮,溫和的、溫情的治理方式。上下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有序而和美,天下平。
以此,建構(gòu)社會的禮樂刑政制度。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有孔子這樣的人守護者文明,文化,“君子固窮”,民眾能少受點苦,少挨刀子。如果,有更好的方式,提升這個文明的質(zhì)量、文化的程度,孔子,及其后來著肯定是樂意為之的。
后記
寫作也是一種勞作,就像產(chǎn)出一些果實,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傳播的話,這個果實也就自己吃,吃不完的,可能就要爛掉,當(dāng)肥料了。其實作為一個持續(xù)的寫作輸出者,是要考慮更多地人閱讀,乃至于點贊、贊賞和轉(zhuǎn)發(fā)的,這就是傳遞價值。在這一塊,一直以來是沒有在意的,總是覺得寫就行了,自給自足啊。其實如果是這樣的話,何必發(fā)在公眾號呢?發(fā)出來,就是就要在寫作和傳遞有一個平衡,那么這就要考慮到讀者的心理了,如果能給讀者帶來價值,如何讓讀者更好地閱讀,這是一個寫作者需要考慮的。說不在意閱讀量等等的,可能是一種自命清高,也可能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抑或是一種自娛自樂的封閉。那么作為一個寫作者,寫出越來越高質(zhì)量的作品,獲得越來越高的閱讀量,給自己帶來成長,給他人創(chuàng)造價值,這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寫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我也要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寫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