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歌手是流浪者,是歌者,是詩人,也是城市的塑造者。
他們吟唱的,是城市的呼吸,是對異鄉(xiāng)人的憐惜與慰藉。
他們點亮了一個地名,催生了一種欲望,擊中了一種情緒,能輕易和你產(chǎn)生共鳴,也會在你傷口上撒鹽,壓得你喘不過氣。
遠方之愁、情愛之殤、離別之痛、孤獨之惑,讓城市和民謠一再相通、共鳴,相互成就。
沒有一首歌能一言以蔽之地說清一座城,但你仍會因為一首歌而愛上一座城。
城市民謠讓人們獲得了集體認同
一首《成都》的爆紅,讓網(wǎng)友們興致勃勃地玩起了接龍游戲,那就是列舉那些歌唱本城的代表歌曲(當(dāng)然最好歌名中嵌入城市名):
北京有汪峰的《北京北京》、信樂團的《北京一夜》、好妹妹樂隊的《一個人的北京》;上海有頂樓馬戲團樂隊的《上海童年》;香港有陳冠希的《香港地》;廣州有《石牌橋》;
南京有李志的《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以及《熱河》《山陰路的夏天》;杭州有李志的《杭州》;鄭州有李志的《關(guān)于鄭州的記憶》;
大理有郝云的《去大理》;麗江有趙雷的《再也不想去麗江》;拉薩有鄭鈞的《回到拉薩》;西安有馬飛的《回西安》;等等。
歌手們(尤其是民謠歌手)喜歡歌唱城市,因為城市就是他們所生存的水土。這個說法來自歌手周云蓬,他表示,對歌手而言,“過去的水土是你家的河流山川,現(xiàn)在的水土是你居住的城市”。
樂評人耳帝評價趙雷的《成都》:“它聽起來甚至不像新歌,而是像上世紀(jì)80年代末流行歌的還魂?!倍壅f,趙雷有80年代情結(jié),寫這樣一首歌并非趙雷刻意模仿的結(jié)果,但《成都》能引起大范圍的共鳴,在于它所呈現(xiàn)的情感,以及它的曲調(diào)。
英國流行音樂研究者、曾擔(dān)任水星音樂獎評審團主席的西蒙·弗里斯在《邁向民眾音樂美學(xué)》一書中認為,音樂具備兩種社會功能:“提供一種方式,使我們得以處理我們公開的與私密的情感生活之間的關(guān)系”“形塑公共記憶,組織我們的時間感”。
他還指出:“好的音樂是某種東西的原真表現(xiàn)——一個人、一種觀念、一種感覺、一種共享的經(jīng)驗、一種時代精神?!边€可以加上一樣?xùn)|西,就是世界觀——李志說過,他的歌表達的是一種世界觀。正是城市民謠所表現(xiàn)的公共記憶和共享經(jīng)驗,讓人們獲得了集體認同。
民謠成了當(dāng)?shù)氐摹俺鞘行麄髑?/p>
作家丹·布朗被戲稱為“旅游大使”,因為他每出一部著作,就相當(dāng)于為書中寫到的城市做了巨大的宣傳,比如《達·芬奇密碼》之于巴黎、《天使與魔鬼》之于羅馬和梵蒂岡城、《失落的秘符》之于華盛頓、《地獄》之于佛羅倫薩。
人們希望跟隨書中男主角蘭登教授的腳步,到這些地方來一場主題游。確實有數(shù)據(jù)顯示,丹·布朗的這些暢銷書為當(dāng)?shù)貛砹舜罅坑慰汀?/p>
同樣道理,上文所列舉的這些歌唱城市的歌,無形中成了當(dāng)?shù)氐摹俺鞘行麄髑薄M管這并不是創(chuàng)作者的初衷。而且,城市民謠對城市形象的提升效應(yīng)是顯著的。
以成都為例,“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句城市宣傳語,就沒有趙雷《成都》中的表述來得文藝:“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p>
所以那些找不出代表“城市宣傳曲”的城市的居民,不免有失落感。自媒體作者“阿富汗奸細”在《你的城市,有人歌唱;你的城市,無人歌唱》一文中寫道:“我有點羨慕那些有人為之歌唱的城市,或者說羨慕那些城市里的人。感覺哪怕是作為一個群體被書寫下來,也會在那個城市里留下印記?!?/p>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城市值得歌唱?這個問題需要區(qū)分兩種人群:
對于本地人來說,城市再小,只要收納了自己的記憶,就值得謳歌,比如《來到西固城》的例子。因此,每座城市都值得歌唱。
對于外地人來說,那些有吸引力的城市、能包容野心與憂傷的城市、讓人有夢的城市,也就是“有故事的城市”,更值得歌唱。嗯,所以北京就是公認的“有故事的男同學(xué)”?
但城市民謠畢竟不是體量宏大的小說或電影,它所能承載的,無非是創(chuàng)作者的私人情感、城市記憶片段,而不承擔(dān)反映殘酷現(xiàn)實的責(zé)任。
換句話說,這些歌唱城市的民謠,是自帶情感濾鏡的:歌手帶著個人濾鏡去感知城市,聽眾同樣帶著個人濾鏡,再通過歌手的觀察去感知城市,也就是說,他們看到的,是雙重濾鏡下的城市。這當(dāng)然談不上客觀,很多情況下是一廂情愿的。
一位匿名用戶在網(wǎng)易云音樂的《蘭州蘭州》頁面上留下評論:“未去過蘭州,未吃過拉面,但絲毫不影響我對蘭州的向往:仿佛午夜那真的羊群迎著刀子,走向肉鋪;仿佛那里才可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仿佛那里的人隨時可以和人拼刀子……在這個意氣漸消的年代,蘭州是不是最后一個未被攻破的城門?”
有人回復(fù)道:“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城市總是千篇一律的,不一樣的是人心?!?/p>
確實,中國城市的現(xiàn)狀是:城市建設(shè)千城一面,一樣的高樓大廈,單看照片根本分不清這是哪座城市;市民為各種問題焦慮——越來越不能承受的高房價,孩子的教育問題(“清華畢業(yè)買不起學(xué)區(qū)房,教育的意義在哪兒”),對單身人士的惡意,等等。
所以,盡管好妹妹樂隊的《一個人的北京》所描述的北漂的苦被認為是一種“撒嬌”,但還是有很多人感同身受。
或許,理性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不僅僅沉湎于在城市民謠里找慰藉,而是正視城市的真問題。
?。▌⒄裾晕⑿殴娞枴靶轮芸眻D/關(guān)節(jié)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