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時期名醫(yī)方(五十一)
葛 可 久 方
一、十灰散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扁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分。
[用法]上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卜汁磨京墨半碗,調(diào)服五錢,食后服下。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妄行所致之嘔血、咯血等。
[來源]《十藥神書》
二、花蕊石散
[組成]煅花蕊石。
[用法]為細末,每服9-15克,用童便1盅燉溫調(diào)服。
[功效]化瘀止血。
[主治]咳血。
[來源]《十藥神書》
三、獨參湯
[組成]人參30克。
[用法]為粗末,加大棗5枚,水煎,不拘時服。
[功效]益氣固脫。
[主治]元氣大虧,陽氣暴脫,面色蒼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脈息微弱。
[來源]《十藥神書》
四、保和湯
[組成]知母、貝母、天門冬、款冬花各9克、天花粉、薏苡仁、杏仁、五味子各6克、甘草、馬兜鈴、紫菀、百合、桔梗、阿膠、當歸、地黃、紫蘇、薄荷、百部各4.5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入飴糖1匙服,日3次。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
[主治]久嗽肺痿。
[來源]《十藥神書》
五、保真湯
[組成]當歸、生地黃、白術(shù)、黃芪、人參各9克、赤茯苓、陳皮、赤芍藥、甘草、白茯苓、厚樸各4.5克、天門冬、麥門冬、白芍藥、知母、黃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熟地黃各3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
[功效]甘溫扶正,清熱除蒸。
[主治]骨蒸體虛。
[來源]《十藥神書》
六、太平丸(又名寧嗽金丹)
[組成]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款冬花各60克、杏仁、當歸、熟地黃、生地黃、黃連、阿膠珠各45克、蒲黃、京墨、桔梗、薄荷各30克、白蜜120克、麝香少許。
[用法]為細末,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后下諸藥,攪勻再上火,入麝香略熬2沸,作丸,彈子大,每服1丸,食后薄荷煎湯化下,日3次。臨臥時如痰盛,先服飴糖伴沉香消化丸,然后再服本藥。
[功效]養(yǎng)陰潤肺。
[主治]久嗽肺痿、肺癰。
[來源]《十藥神書》
七、沉香消化丸
[組成]青礞石、明礬、皂角、生天南星、生半夏、茯苓、陳皮各60克、枳殼!枳實各45克、黃芩、薄荷各30克、沉香15克。
[用法]為細末,姜浸汁,神曲為丸,梧桐子大,每服9-12克,睡前飴糖伴吞服,再嚼太平丸。
[功效]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主治]熱嗽壅盛。
[來源]《十藥神書》
八、潤肺膏
[組成]羊肺1具、杏仁(研)、柿霜酥、真粉(花天粉)各30克、白蜜60克。
[用法]先將羊肺洗凈,再將其余5味入水攪勻,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法服食。
[功效]潤肺止咳。
[主治]久嗽肺燥、肺痿。
[來源]《十藥神書》
九、白風膏
[組成]黑嘴白鴨1只、大棗60克、參苓平胃散30克、陳煮酒適量。
[用法]先將鴨縛定,按患者酒量,取酒湯溫,將鴨項割開,滴血入酒,攪勻飲之。再將鴨去毛,于脅邊開孔,取去內(nèi)臟,拭干,次將大棗去核,每枚內(nèi)放參苓平胃散末,將此填滿鴨肚,用麻札定,以砂瓶1個,置鴨在內(nèi),四周用火慢煨,將陳煮酒作3次添入,煮干為度,然后食鴨,棗藥陰干,隨意用人參煎湯送下。
[功效]補虛止咳化痰。
[主治]病久虛憊,咳嗽吐痰,咯血發(fā)熱。
[來源]《十藥神書》
附:巜金元時期名醫(yī)方》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