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朝代,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偉大詩人。說到唐朝的那些大詩人,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等人。其實,除了李杜之外,唐朝還有不少才華并不下于他們的年青詩人,比如王勃和李賀。這兩人都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年紀輕輕就去世,也許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并不遜色于李杜二人。
王勃和李賀的人生都很短暫,兩人都只活了27歲。雖然這兩人去世的很早,但是他們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以及千古名句。比如王勃26歲那年所作的《滕王閣序》,一直受到歷代文人的推崇,其中的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更被認為是寫景的精妙之句,受到人們的廣泛贊揚。
王勃的生平事跡,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當年讀書的時候,高中的語文老師應該都有講過。相對來說,“詩鬼”李賀的人生故事就鮮為人知了。特別是他和大詩人杜甫之間的關系,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李賀,字長吉,他被后世譽為“詩鬼”,是繼屈原、李白之后,古代文學史上又一位卓越的浪漫主義詩人,因此也就產生了“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李賀雖然名氣上不如“初唐四杰”的王勃,但是他的才華卻不見得比王勃低,后人將其與李白、李商隱并列,合稱為“唐代三李”。
李賀出身于李唐宗室,他的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八叔鄭王李亮,因此李賀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只不過到了李賀父親李晉肅這一代,因為家道中落,已經(jīng)與普通人家無異了。雖然是落魄王孫,但是李賀對于自己的皇族血脈依然十分自豪,在他的作品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唐諸王孫李長吉”、“為謁皇孫請曹植”等詩句。
李賀年輕時的心氣很高,可是他雖然才高八斗,卻始終無法躋身仕途。而且李賀家道中落,想要在師徒有所成就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雖然他曾經(jīng)應韓愈之邀作了一首《高軒過》,借此抒發(fā)了自己的處境與抱負,但是卻并沒有給自己的仕途迎來任何轉機。
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雖然已經(jīng)初步完善,但是想要在仕途有所作為,還是需要文壇名宿的提拔。比如說李白,如果不是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薦,他也沒有機會受到唐玄宗的青睞。李賀才華橫溢,又有大文豪韓愈的舉薦,可是因為他命運多舛,卻連參加進士考試的機會都沒得到。后來還是在韓愈的再三推薦之下,再加上他又是李唐宗室后人,最后才得了一個奉禮郎職位,這是一個從九品的小官。
其實,李賀能夠得到韓愈的青睞,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起了,證明他有著過人的才華。說起來,李賀的父親李晉肅雖然一生籍籍無名,但是他卻有一個名滿天下的親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李晉肅的表哥就是大名鼎鼎的“詩圣”杜甫,也就是說,李賀是杜甫的表侄??上У氖牵诶钯R出生的時候,杜甫已經(jīng)去世二十余年了,因此也沒有辦法提攜李賀。
李賀的人生境遇和杜甫也很相似,兩人都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元和九年,李賀辭去奉禮郎的職位,在昭義軍節(jié)度使郗士美府中當了3年幕僚。元和十一年,因北方藩鎮(zhèn)叛亂,郗士美討叛無功,告病到洛陽休養(yǎng)。李賀一下子無處可去,只好回到昌谷故居,不久后就因病去世,時年27歲。
李賀的一生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別小看這短短的幾個字,李賀寫出的這句千古佳句,整個唐朝都沒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時才出現(xiàn)下半句。在南宋學者高文虎撰寫《蓼花州閑錄》中,就記載了北宋大文豪石延年巧接李賀詩句的故事。
石延年是北宋時期有名的大才子,在一次文人聚會中,有人想看他的笑話,于是就以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lián),請石延年來對下聯(lián)。以李賀的這句詩句作為上聯(lián),這明顯屬于刁難石延年了。哪知道石延年聽完上聯(lián)之后,當即對出了“月如無恨月長圓”的下聯(lián),遂被人們引為千古美談。石延年的這個下聯(lián)對得確實是絕妙至極,完美地契合了上聯(lián)的意境,實乃不可多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