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蘇沫 · 主播 | 阿成
有書君說
初遇和詩
相傳唐貞元年間,前朝崔相國病逝,崔老夫人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鄉(xiāng)安葬,途中因道路受阻,暫住在蒲關(guān)的普救寺中。
那一年,崔鶯鶯年方十九,不僅面容姣好,更是針織女紅、詩詞書算無所不能。
一日,崔鶯鶯和侍女紅娘在蕭條的佛殿前閑逛,暮春時節(jié)百花凋零,鶯鶯不禁感嘆:
“花落流水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section>
就在這時,一墻之隔的院子里,有一名叫張生的男子正癡癡地望著凄冷前殿中的一抹嬌艷。
張生原是禮部尚書之子,然而父母雙亡,如今是“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他只身一人赴京趕考路過蒲關(guān),想到自己的八拜之交杜確就在此地,又聽聞普救寺“過者無不瞻仰”,便過來參觀,卻不曾想會在這寺廟中巧遇一生的情緣。
張生初見崔鶯鶯時,《西廂記》中這樣描述鶯鶯的美貌:
“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走一步可人憐。 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section>
如此嬌美,張生不禁看呆了。
鶯鶯的侍女紅娘突然察覺墻壁之外有人,又因崔家家教嚴格,紅娘便催促鶯鶯趕緊回去。
“蘭麝香仍在,佩環(huán)聲漸遠?!?/p>
美人已經(jīng)走遠,然而情根才剛剛在才子心中深種。
張生為了追隨愛情,沒有再去進京赴考,反而在普救寺里住了下來,而且他的住所和鶯鶯的西廂僅有一墻之隔。
張生雖是個讀書人,卻并不呆板,他不僅生性放蕩不羈,還善于尋找機會制造偶遇。
鶯鶯至孝,每天夜里都會到花園焚香祈愿。
于是,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張生就在湖畔的墻角邊等待,只為在鶯鶯焚香時能偷偷看一會。
有一次鶯鶯焚香祈愿之后倚欄長嘆,一墻之隔的張生全都看在眼里,他隨即吟詩一首: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香。
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
人傷春悲秋時最易動情,鶯鶯也隨即依韻作詩: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應(yīng)憐長嘆人。
一個是內(nèi)心孤寂且未經(jīng)世事的閨中小姐,一個是善解風情的俊雅書生,經(jīng)過詩詞唱和,彼此的心里都悄悄生了愛慕之情。
初見張生,鶯鶯竟欣喜相迎,紅娘怕崔老婦人責怪鶯鶯失了儀態(tài),便催促她趕快離開。
崔鶯鶯是家逢變故的妙齡少女,父親在世時,已將她許配給崔老夫人的侄兒鄭恒。
如今她即便知道礙于禮教,還是用“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傳遞了自己的芳心暗許。
此舉雖失了當時女子的矜持,卻也體現(xiàn)了鶯鶯的勇敢。
或許就是這輕輕一瞥,才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匪驚賴婚
少女總是最多情,《西廂記》中這樣描述鶯鶯見了張生之后的狀態(tài):
“神魂蕩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p>
相思之苦就這樣煎熬著兩顆年輕的心,直到崔老夫人為亡夫做超生道場,兩人才有機會再度相見。
只見張生顧著貪看鶯鶯,心思全不在燒香之上,鶯鶯也是一再把目光放在臨月作詩的張生身上。
就在這一瞥一躲間,相思又加深了許多。
自道場做法之后,鶯鶯滿心滿眼都是張生,竟然“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自古情深多磨難。
在兩人戀情還未明了之時,又平生多了一道阻攔。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竟率領(lǐng)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
他想強擄鶯鶯為妻,揚言三日內(nèi)不交出鶯鶯,就放火燒了寺廟中僧人和崔氏一家。
崔鶯鶯是個剛烈的女子,她寧愿去死,也不愿被賊人搶去。
情急之中,崔老夫人聽從鶯鶯的主意,許諾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殺退賊軍,就將小姐許配給他。
這時張生挺身而出,以崔鶯鶯有父喪在身不能嫁人為由,用緩兵之計暫時穩(wěn)住孫飛虎。
之后,張生又寫信向故交杜確求救,杜確當時任征西大元帥,統(tǒng)領(lǐng)十萬大軍駐守在蒲關(guān),幸虧有杜確解圍,這才讓崔家幸免于難。
危難之中的相救,讓彼此又增加了幾許生死相依的情份。
本以為有情人這次終能相守,然而酬謝筵席上崔老夫人嫌棄張生是一介書生,臨時又變了卦。
她以“鶯鶯已許配給鄭恒”為由,讓張生和崔鶯鶯結(jié)拜為兄妹,并且贈給張生金帛,讓他另擇佳偶。
張生失望至極,竟病倒了。
臥病聽琴
有情人不能比翼雙飛,是這世上蝕骨之痛。
“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p>
雖然兩人之間只隔了一道花蔭,卻像是天涯海角一樣不可觸及。
張生相思病日益嚴重,在榻上竟一臥不起。
鶯鶯心里也念著張生,連妝容都懶得打理,竟然有些神情恍惚。
侍女紅娘早已經(jīng)看出二人之間的情愫,便打算暗中幫助這對苦情戀人。
她先是安排張生在夜晚彈琴訴衷腸,后來又替張生捎信給鶯鶯表明心跡。
崔鶯鶯憐惜張生,終于鼓起勇氣寫詩回贈: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扶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幾經(jīng)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兩人終于互通心意,決定瞞著崔老夫人私下幽會。
那一日,張生無比希望太陽能早點下山,甚至希望用后裔的弓箭射掉太陽。
鶯鶯也是從日出時就盼望著月亮出來,好能早點見到意中郎。
“捱一刻似一夏,見柳梢日頭遲遲下?!?/p>
待月,何嘗不是待愛。
那一日初嘗愛情,鶯鶯低聲叮囑張生:
“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見棄,使妾有白頭之嘆?!?/p>
嚴厲的家規(guī)和名門閨秀的身份并未將她桎梏,所以,內(nèi)心深處渴望自由的鶯鶯才敢如此大膽追愛。
封建禮教的高墻一旦被翻越,人性禁錮的大門就會被打開。
鶯鶯敢于隨心隨性地主動追求愛情,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所罕見的小姐形象。
功成團圓
陷入愛情的鶯鶯由于想念而不能相見,每天神情恍惚,崔夫人有所懷疑,便叫來侍女紅娘逼問。
紅娘是個智慧的女子,先是巧妙地說老夫人不該言而無信,又據(jù)理相爭替張生和小姐求情。
崔老夫人得知小姐已和張生私定終身,無奈之下只能以“崔家三輩不招白衣女婿”為由讓張生去進京趕考,只有考取功名,才可以迎娶小姐。
那時兩人正是如膠似漆,張生為了兩人的未來,也只能暫時離開鶯鶯。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p>
暮色蒼茫,夕陽照著古道,鶯鶯在十里長亭為張生送行,兩人揮淚灑別。
她再三叮囑心上人:
“休要停妻再娶妻,一春魚雁無消息?!?/p>
這世間最痛,莫過于情濃時的分離。
長亭送別之后,張生行至草橋店,夢中與鶯鶯相會,醒來不勝惆悵。
《西廂記》中這樣寫: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 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就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淚,心內(nèi)成灰。”
分離雖苦,如今終是有個盼頭。
“春宵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p>
終于,張生得中了狀元,隨即寫信向鶯鶯報喜。
然而在張生未歸來之前,崔老夫人的侄兒鄭恒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wèi)尚書招為東床佳婿。
崔老夫人大怒,再次將鶯鶯小姐許配給鄭恒,并且擇日成婚。
恰巧成親那天,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征西大元帥杜確也前來祝賀。
真相大白之時,鄭恒羞愧自盡,張生終于能光明正大地迎娶崔鶯鶯。
一曲《西廂》,百轉(zhuǎn)千回的故事牽出多少纏綿婉轉(zhuǎn)的情思。
一對屢遭阻撓的才子佳人,終于在戲曲里收獲了圓滿的結(jié)局。
這世上沒有一人不期待美好的愛情,有時候勇氣反而比緣分更重要。
曾經(jīng)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愛情的王國是無情和吝嗇的,軟弱者永遠進入不了?!?/p>
愿你我在愛情中都有一顆勇敢的心,敢于擁抱愛情才是對愛最大的不辜負。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相聚,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