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筆者小琦駕車來到沈陽市和平區(qū)中山路上的秋林公司附近為視頻取景時,無意之中拐了個彎進入了同澤北街。這是一條并不寬的小馬路,剛拐進來的時候,還覺得有些陌生,而當我看到路邊的一棟三層老建筑時,頓時覺得熟悉了。這棟老建筑便是我兩年前拍攝過的浪速館舊址,是當年日本侵華時滿鐵附屬地內的一棟辦公建筑,由于當年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很大,將當時滿鐵附屬地內的很多街道都冠上了日本城市的名字,“浪速通”(現(xiàn)中山路)則是其中之一,“浪速”則是日本城市大阪的意思,或許因為這棟建筑正好位于同澤北街與中山路的路口處,所以被命名為“浪速館”。
浪速館舊址
浪速館舊址內現(xiàn)狀,已成居民住宅
正當我在尋找車位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緊挨著浪速館還有一座看上去很老的建筑。這是一棟二層小樓,罩面自下而上被粉刷成深灰、橙紅、淺灰三段不同的顏色,一層被作為門市使用,二層疑似閑置,窗戶為老式的木窗,看上去有些破敗。房子的頂端為坡屋頂,屋頂鋪有灰色的瓦片。
同澤北街開封街三巷路口的老建筑(萬小琦 攝)
為了進一步讓讀者直觀地看到這棟建筑屋頂?shù)脑玻$鶎iT找到了一張這棟建筑此前的鳥瞰圖。
該建筑俯視圖(灰瓦的坡屋頂)
停好車子,我開始對這棟建筑展開探訪。在這棟建筑側面,我看到墻上的樓號牌顯示,這棟樓為開封街三巷3號。
墻上的樓號牌
建筑的側面
同樣在樓的側面,我看到了一塊歷史建筑銘牌,上面寫著沈陽市歷史建筑,奉天新聞社舊址。
墻上的歷史建筑銘牌
要說這奉天新聞社,其歷史要從1908年12月日本人創(chuàng)辦的《南滿日報》說起,這是一份日本侵略者在奉天(今沈陽)的日文報刊,1912年9月改為“奉天日日新聞”,1918年又更名為“奉天滿洲日報”。1938年與“奉天新聞”一起并入“滿洲日日新聞”,當時在大連、奉天兩地同時發(fā)行。1944年與“滿洲新聞”合并為“滿洲日報”,直到1945年抗日勝利,正式???。它是當年滿鐵附屬地內侵華日軍的新聞宣傳機構。
我們今天看到這棟小樓,就是當年這家日本新聞社在奉天的辦公據(jù)點。建于1926年,磚混結構。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棟老建筑,小琦試圖尋找一個入口進入到建筑的內部去看看,但由于這棟建筑的正面為門市,當日大門緊鎖,無法進入。然而,樓的背面被包圍在一圈小瓦房圍成的院子里,同樣沒有入口,所以只能從外部進行觀察了。
建筑的背面
經(jīng)過與此前網(wǎng)絡上的圖片對比,我發(fā)現(xiàn)這棟樓的側面外觀略有顏色上的改變,疑似進行過修葺。這棟建筑的周邊,也多是日本侵華時遺留下來的老建筑,包括:浪速館舊址、東北勸業(yè)株式會社舊址、日偽醫(yī)院舊址等,這些老建筑都是日本侵華的罪證。
每天探訪過這些日本侵華遺跡之后,心情總是很復雜和沉重。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必須當自強!請銘記:勿忘歷史,砥礪前行!
鄭重聲明: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本文,本文為萬小琦在頭條號的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本人同意擅自發(fā)布本文為侵權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感謝您的配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