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jìn)寺院參拜,就看到和尚們,左肩斜披著一方似衣非衣的布,人們都知道這叫“袈裟”。
“袈裟”是梵文的音譯,原意是指“不正色”(雜色),根據(jù)佛規(guī)矩,剃發(fā)、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資格的必要條件。染衣和剃發(fā)一樣,是為了表示從此舍棄美好裝飾,過簡樸的生活。所以,僧服摒棄青、黃、藍(lán)、赤、白“五正色”及緋、紅、紫、綠、碧“五間色”,而染成“袈裟”色,即銅青,泥褐,木藍(lán)色,才算“三如法色”。這樣“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專用名詞了。
僧人所著的袈裟,原規(guī)定只有三衣,其中一件是“五衣”,即由三條布縫綴成的襯衣;一件是“七衣”,即由七條布縫綴成的上衣;一件是由九條以至二十五條布縫綴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遇有禮儀或外出時穿著的。
時過境遷,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僧人服制都有所改變了。東南亞一帶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不同。我國漢族僧人的“祖衣”是赤色及用金縷織成的金縷衣;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當(dāng)初佛教傳入我國時,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同,氣候寒冷,所以,我國僧人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種常服,是由當(dāng)時俗人的常服略加改變而成的。當(dāng)前我國漢族僧人平時穿的常服,仍然是古代漢裝。還有一種現(xiàn)代僧人所穿的對襟無領(lǐng),或長或短,或襯或外的常服,則是近代高僧太虛大師專為學(xué)僧所設(shè)計的,又稱“太虛服”,由于式樣不拘泥古,大方隨便,制作省料省工,成為一般僧人所喜愛的常服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在家佛教徒拜佛時可以穿著的由五條布縫綴成的“縵衣”。
中國佛教用品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