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要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人的臉面是什么,臉面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無可非議,一個人不可能不要面子,也不能沒有自尊心,但不切實際的死要面子,那就印證了民間流傳的一句話,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句話了。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說有些人往往可以為了臉面而忍辱負重。寧可自己吃大虧,吃悶虧也要在面子上過得去。似乎這樣就使自己在周圍的人中有尊嚴,被人看得起,有“面子”!其實這樣做的結(jié)果不僅沒有保住面子,而且卻會真正的丟了面子。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面子的人很多,我們常見到的酒桌上,為了面子而喝醉酒的人很多,往往是為了一句話,什么“酒品如人品”,“不喝就是不給面子”等等,為不失臉面,即使不勝酒力,也要狂飲上幾杯,結(jié)果喝得一塌糊涂,當場醉倒在桌前,別人的面子給了,而自己的面子卻丟了。人們常說“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我們一定要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否則,自己為了要面子,而實際上往往是丟了面子,丟了面子是小事,但是為了面子而活受罪則實在是不劃算的。一句話,出于虛榮的面子應(yīng)當丟,有關(guān)人格的面子需要保,不保何以處世?而保的辦法則在實事求是。事實俱在,曲直分明,面子不保亦在;嘩眾取寵,裝腔作勢,面子雖保亦失。不適當?shù)剡^分看重面子,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里頗為嚴重,其實,“面子”是中國人心理上的沉重包袱,看似薄薄的情面,其實質(zhì)則有令人難堪的苦衷。
從古至今,我們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面子。只不過有時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有時則是為了別人的面子。甚至男人為了面子寧愿選擇死亡的例子也有很多。古語中有句話:士可殺不可辱這句話。在古代戰(zhàn)爭中,每位將士被俘虜后遭到敵人的戲弄時最喜歡說的正是士可殺不可辱。你要么就殺了我,要么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么我活著沒面子,還不如死去。俘虜們?yōu)榱嗣孀佣x擇死亡,這種行為是高貴的,比什么都值錢。一代英雄項羽的烏江自刎就是個為了面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了敗仗后跑到烏江,本來他是可以乘坐漁船逃回江東的,但他放棄了。因為他覺得沒有面子回去面對他的鄉(xiāng)親父老了,結(jié)果他選擇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面子,成全了一代英雄的氣節(jié)。中國古籍《孟子·離婁下》中講了這樣一則故事:齊國有一位窮酸之人,娶了一個媳婦,還有一位“偏房”,這位先生祖上也許發(fā)達過,可現(xiàn)在不行了,然而他的面子可低不下來,就是在自己的妻、妾面前也忘不了打腫臉充胖子。于是他對她們說,經(jīng)常有貴客請他赴宴,而且每次都裝成酒足飯飽的模樣。其實,每天他都來到東門外的一個墓地里,跑到上墳人那里去乞討剩余的祭品。原來他就是這樣參加宴會的!而每天他都跑來洋洋自得地在他一妻一妾面前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絲毫也不感覺慚愧。因為在他看來,這樣才算有面子,還管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其實面子就像一個人的商標和品牌,需要自己打造,要有一定的實力,而不是做任何事上都能達到這一標準。一個人如果為了事事都做的完美,處處都讓周圍的人滿意,而是不結(jié)合實際的偽裝自己,超出自己的底線,那真的就得不償失了,其結(jié)果就是啼笑皆非的難堪反而真正丟面子。一種“虛偽”的面子不要也罷,做事為人還是理智些、現(xiàn)實些,“虛偽”的面子是虛榮心的體現(xiàn),它不僅腐蝕人的正常心理,破壞人的健康情緒,而且還危害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長期以往還會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