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中,潘安是最為復(fù)雜的一個。他人生的百分之八十堪稱完美,卻在最后的百分之二十走上歧途。此君高風(fēng)亮節(jié)了五十年,五十歲之后突然個性大變,諂媚權(quán)貴,幫助一代奸后賈南風(fēng)陷害太子,最后身首異處,實在令人惋惜。就他的結(jié)局而言,雖有咎由自取的成份,但謀害他的那個人卻是個比他更無恥百倍的小人。此人謀害潘安并不是出于什么正大光明的理由,而是公報私仇。這個人就是西晉“八王之亂”中一手導(dǎo)演了賈后覆滅的孫秀。
孫秀字俊忠,瑯琊(今山東臨沂)人,出身于五斗米道世家,在老百姓當(dāng)中頗有些影響。五斗米道興起于漢末,是道教的前身,在魏晉間亦有信奉者。東晉時孫恩大起義就是依靠道教的力量發(fā)生的,有意思的孫恩就是孫秀家族的后人,由此可見孫秀家族在道教中的影響力。孫秀身上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有仇必報,其未發(fā)跡時曾經(jīng)在潘安手下做過役使小吏。那時的潘安還很年輕,在地方為官,人正品端,為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而孫秀此人從始至終究都不是好人,多次因為狡詐行事收到上司潘安的責(zé)罰,懷怨于心,發(fā)誓一定要必報此仇。后來,孫秀有機會成了司馬懿第九子趙王司馬倫手下的小吏,憑著天生的諂媚功夫,作書疏得倫意,因而得寵。說起這個司馬倫,也不是什么好人,堂堂皇室貴胄,竟然指使別人盜取御用裘皮大衣,按律當(dāng)斬。只是因為是皇帝國戚,被晉武帝下詔特赦。后封趙王,鎮(zhèn)守鄴城。所以,孫秀和這樣的主子走到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
與他的遭遇相反,潘安由于才名太盛,屬于樹大招風(fēng)的主兒,半輩子受人嫉妒,官位一直很低,用仕途坎坷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到了50歲的時候,他總結(jié)出了自己前半生仕途落魄的主要原因是“拙”,所以,他決定棄“拙”而取“巧”。于是,潘安開始諂媚權(quán)貴,依附于權(quán)臣賈充等人。賈后(賈南風(fēng))垂簾聽政時,潘安做了當(dāng)時的權(quán)臣賈謐(賈后之侄)的文學(xué)集團“二十四友”之首。為了討好賈謐,他還時刻恭候在賈謐的宅院外面,一看到賈謐出門,立刻望塵而拜。元好問曾經(jīng)寫詩論述此事說:“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潘安字安仁)拜路塵。”。
可惜潘安天生不是搞政治的料,不能正確把握政治風(fēng)向,關(guān)鍵時刻站錯了隊。公元299年,宦海浮沉的潘安53已經(jīng)歲。這年年底,發(fā)生了一樁很大的事:燕惠帝的兒子愍懷太子被廢為庶人。愍懷太子非賈皇后親生,對賈后、賈謐專權(quán)深為不滿,一旦太子即位,賈家很可能有滅頂之災(zāi),所以賈皇后、賈謐處心積慮要廢掉他。據(jù)《晉書·愍懷太子傳》載,一天,賈后謊稱皇帝患病,傳太子入朝。太子來到后被領(lǐng)到一處別室,一個婢女端上酒棗,說是皇帝賜的,逼太子喝得大醉。這時又一個婢女捧來紙筆和一張草書文稿,讓太子抄寫下來。文稿模仿祈禱神靈的文體風(fēng)格和太子平常流露的心意:“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當(dāng)入了之……”文稿制造者,就是潘安。太子因此被廢。這件事是潘安一生最大的污點,但考慮一下事件的時代背景仍然可以理解。這一事件發(fā)生時,另一個大名士王衍是怎樣做的呢?王衍的長女嫁給賈謐,小女惠風(fēng)嫁給愍懷太子,太子倒霉,王衍馬上逼女兒與太子離婚。太子被賈皇后囚禁后,曾想方設(shè)法給惠風(fēng)捎了一封信,講了事情真相。王衍拿到這封信,如果能馬上上奏皇帝,太子之冤可伸。但王衍隱匿不報,太子終于被殺。
賈南鳳廢太子舉動簡單糟糕透了,不僅大失眾心,而且引起賈氏集團的分裂,使自己實力受損。雖然諸王和大臣們心懷不滿,屈服于賈南鳳的淫威之下,一時噤若寒蟬。庶族地主的代言人,宮廷禁軍的中下級軍官們看到了機會,作為九品中的下幾品,他們想升到高層去無疑只是個幻想,但有志向和野心的人無時無刻不在努力,皇家的遠房親戚禁軍右衛(wèi)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就是個例子,看著別人爭先恐后的去舔賈后一黨的馬屁,自己擠不出上,再說賈家人怎么會看得上他們?于是另辟蹊蹺,把賭注壓在冷門太子身上,冒著風(fēng)險和太子打成一團,指望太子有朝一日為君,自己能得到升遷。果然太子對他們大為恩寵,高級軍官們都是賈后的人,太子也只能依靠有膽量的這些中下級軍官了。然而太子被廢使得他們?yōu)樽约汗串嫷男腋K{圖破滅,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把所有的怨恨全部集中在賈南鳳身上,如果賈氏集團依舊是鐵板一塊,他們只有暗地里咒罵她的份,可現(xiàn)在,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親手宰了她,從而讓心中那副美妙的圖畫重新成為現(xiàn)實。<p> 廢賈后,重新?lián)砹⑻?。他們四下?lián)絡(luò)不得志的中下級軍官,拉攏了一批人,殿中中郎將士猗和他們一起分析形勢,認為光憑他們這些小軍官不行,得有個領(lǐng)導(dǎo)人。張華、裴頠雖然贊成太子,畢竟是賈后提拔上來的人不可靠。思來想去,他們想到了一個人,新近擔(dān)任禁軍頭領(lǐng)的右衛(wèi)將軍趙王司馬倫。
小軍官們通過孫秀向趙王司馬倫透露出政變的消息,話講得非常策略,“太子被廢沒有嗣君,必定引起禍亂,眾人都知道你趙王和賈后是一路人,一旦別人舉事,你必遭禍,為何不先下手?。?#8221;孫秀非常贊同,這是他平步青云的好機會,力勸趙王,司馬倫普通人,素庸下,無智策,一切都聽孫秀的,孫秀為了司馬倫和自己能夠掌握大權(quán),又想出一條毒計。他說我們?nèi)绻⑻?,太子剛猛,若回東宮執(zhí)政必不愿受制于人,我們不如等賈后害死太子,我們再以謀害太子不罪聲討,既可免禍,又可掌權(quán)。說得趙王心花怒放,當(dāng)下散布消息,說有人打算廢賈后,復(fù)立太子。賈南鳳果然害怕,馬上派人毒死太子。司馬倫立刻約許超、司馬雅起事,但兩人卻不肯再干,史書中說他們“懼后難,欲悔其謀,乃辭疾。”其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當(dāng)時太子已死,他們沒有必要再去冒天大的風(fēng)險發(fā)動政變。此時的司馬倫也用不著他倆,殿中的軍官們對賈后倒行逆施行為不滿的人實在太多了。通事令史張林、省事張衡、殿中侍御史殷渾、右衛(wèi)司馬督路始、右衛(wèi)佽飛督閭和皆參其謀。司馬倫又找到弟弟大將軍梁王司馬肜,左衛(wèi)將軍齊王司馬冏(老齊王司馬攸的兒子),兩下一拍即合,殿中的禁軍全部把在他們手中。一日夜晚,趙王司馬倫發(fā)動政變,矯詔鼓動三部司馬:“中宮與賈謐等殺吾太子,今使車騎入廢中宮。汝等皆當(dāng)從命,賜爵關(guān)中侯;不從,誅三族。”眾皆從之。至此皇宮內(nèi)外的軍隊全部被司馬倫掌握。
孫秀是個閑不住的人,也是個有野心的人。幫主子搞定了中央不算,還要慫恿司馬倫登上皇位,進而使自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quán)人物。經(jīng)過一番精心的策劃,公元301年,司馬倫即位稱帝,以惠帝為太上皇,為收買人心,分封的文武多如牛毛,連奴卒也都封爵。以致每次朝會,滿座盡是貂尾蟬飾的文武官員,諺語“貂不足,狗尾續(xù)”由此而來。孫秀因為“勞苦功高”,被任命為任中書令,掌握生殺之權(quán)。小人得志往往極其殘忍,孫秀之手,曾殺人無數(shù)。知道其為人的潘安內(nèi)心十分恐懼,有一天,他在朝中碰到了孫秀,試探著以討好的語氣問:“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孫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這八個字讓潘岳不寒而栗。潘岳懷著一絲僥幸,沒有選擇立刻離開朝廷。除了不愿離開,可能還有不敢的成分。這一做法又一次暴露了他極其缺乏政治智慧。他的族侄潘尼和他同樣趨附賈謐,這時回家裝病,躲過司馬倫和孫秀后,官位反而更加顯達了。
政變?nèi)膫€月后,潘岳就被孫秀以謀反罪夷三族。同樣遭到政治清洗的還有曾和潘岳一起對賈謐“望塵拜”的石崇。石崇被殺,除了他也是賈謐集團的人,還因為孫秀曾要石崇把愛妾綠珠送給他,石崇說,要誰都可以,就綠珠不行。不久,孫秀就以其擅長的陰謀伎倆,誣蔑石崇陰謀造反,順帶也捎上了老冤家潘安?!稌x書》講“(石)崇乃與黃門郎潘岳陰勸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以圖(司馬)倫、(孫)秀”,仍是史官不辯真?zhèn)?,依?dāng)時晉朝的官方文件照抄進去。試想,假使潘岳、石崇真是結(jié)黨在背后與司馬允等圖謀,那么司馬允死后石崇不可能還安心天天大搞宴飲瀟灑,更不會在刑場上看見潘岳大吃一驚,本來兩人的被捕就是“俱不相知。”可見,石、潘二人被牽入淮南王案中,完全是孫秀誣告而成。
石崇自恃晉朝功臣之后,沒想到會被殺頭,更沒想到會被“誅三族”,他當(dāng)時對左右從人說“吾不過流徒交、廣(嶺南)耳。”誰知囚車并未把他押至官獄,而是把他一在家子人都徑直載往東市刑場。石崇至此,方知不免于死,自嘆道:“奴輩利吾家財!”騎馬押送他的軍校聞言回駁他:“知財致害,何不早散?”石崇無言以對。潘岳那邊,也是一大家子被依次被執(zhí),校檢正身,直接以檻車載送東市。眼見白發(fā)蒼蒼的老母也身披鎖具,憶起昔日對自己的勸誡叮嚀,潘岳淚如雨下,跪拜于地痛陳:“兒負阿母!”
“(潘)岳母及兄侍御史(潘)釋、弟燕令(潘)豹、司徒掾(潘)據(jù),據(jù)弟(潘)詵,兄弟之子,已出之女,無長幼一時被害。”
美男子披頭散發(fā)被押到刑場,忽見大富豪朋友石崇一家好幾十口已經(jīng)背插罪標跪在那里。石崇一抬頭,在這個場合看見潘岳也吃了一驚,隨即明白事由,苦笑說:“安仁,你也有份兒呵。”
潘岳回思前因后果,也苦笑對石崇說:“今天真可謂‘白首同所歸’了”。潘岳曾有《金谷集作詩》,陳述“文章二十四友”在一起歡飲笑談、切嗟詩藝的快樂時光,懷念風(fēng)花雪月、清嘯賞樂的同志友情,其中最后兩句是“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一語成讖,今朝顯驗。
潘岳原詩本來是講兩人友情篤深,當(dāng)一起終老田園,即所謂“白首同所歸”,殊不料橫禍忽來,一起于盛壯之年血濺黃壤。
如遭遇明主,身逢盛世,文人詩客可以妝點升平,優(yōu)游卒歲;不幸的是,潘岳滿腹才學(xué),又值西晉亂離季世,多年仕途坎坷,雖悻悻地作過《閑情賦》表示“奚擬乎明哲,仰眾妙而絕思,終優(yōu)游以養(yǎng)拙”,最終仍逃不過名韁利索,入世之心最終化為婪毀自己身家性命的烈焰,即使沒有孫秀這樣的小人構(gòu)陷,想必他最后也不會有善終的下場?! ?br> 潘岳是作為亂臣賊子被殺的,司馬倫當(dāng)政時期,無人敢正式安葬他。第二年四月,齊王起兵誅殺司馬倫、孫秀等,侄子潘尼才將潘岳正式安葬,并立起墓碑,碑上的刻字是:“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