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網儒家網是由當代中國儒生主辦的公益性思想文化網站,秉持儒家立場,以承續(xù)儒家文明、推動中華復興為己任,努力促進中國學術繁榮、文化發(fā)展、社會進步、民族復興。主持出版《原道》輯刊、《儒生》集刊和“儒生文叢”,編發(fā)《儒家郵報》(電子),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
儒家網2017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儒家網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的基本原則是:
甲. 所選圖書應持儒家立場,要有擔當意識、價值關切和文化情懷,思想學術類的應該有思想創(chuàng)見、學術新得,大眾通俗類的應該持論中正、文辭優(yōu)美。
乙. 名著新版、修訂再版、文獻整理、典籍點校和多人選集,以及境外出版的圖書,不參與評選。
丙. 評委由儒家學者組成,通訊匿名投票,過程不公開。
根據評委的投票結果并經儒家網編輯部綜合評議,儒家網2017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結果最終揭曉(大致分為思想學術類和大眾通俗類),現予公布,名單如下。
一、思想學術類
(一)張祥龍著《家與孝:從中西間視野看》
(二)曾亦、郭曉東著《春秋公羊學史》
(三)吳飛著《人倫的“解體”:形質論傳統(tǒng)中的家國焦慮》
(四)郭齊勇著《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
(五)陳暢著《理學道統(tǒng)的思想世界》
(六)陳少明著《仁義之間——陳少明學術論集》
(七)谷繼明著《周易正義讀》
(八)丁四新著《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九)曾海龍著《唯識與體用——熊十力哲學研究》
(十)曾海軍著《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二、大眾通俗類
(一)許石林著《清風明月舊襟懷》
(二)楊朝明、宋立林主編《中華傳統(tǒng)八德詮解》(叢書)
(三)姚中秋著《孝經大義》
(四)吳笑非著《禮學拾級》
(五)周北辰著《守望精神家園》
(六)余東海著《儒家法眼》
(七)錢穆講述、葉龍整理《中國通史》
(八)韓昇著《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
(九)韓星著《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系、命運與價值》
(十)安魯東著《理學的脈絡》
儒家網編輯部敬告
西元2018年1月18日
思想學術類十大好書簡要評介
【張祥龍著《家與孝:從中西間視野看》】本書是作者近年有關“家與孝”的著述中,與西方哲學和文化有關,又有中西比較之趣的文章的結集。作者對西方晚近海德格爾等關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統(tǒng)闡述,通過中西比較,揭示出中國傳統(tǒng)哲理的最為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對“家”的理解是一種直接可經驗的親子一體的方式。作者認為,對孝現象和孝意識的體會,是理解家和人類獨特性的一個關鍵,也是認識儒家及其未來的一個要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1月出版。
【曾亦、郭曉東著《春秋公羊學史》】本書卷帙浩繁,歷時七八年才得以完成。本書雖屬于通論性著作,但涉及許多重要人物和著作的研究,如何休、徐彥、劉逢?、孔廣森、戴望、蘇與等人物,還有《公羊傳》、《春秋繁露》、《春秋公羊釋例》等著作,其專門性的研究,目前尚屬填補空白的工作,在許多內容方面都具有突破性。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吳飛著《人倫的“解體”:形質論傳統(tǒng)中的家國焦慮》】一向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人倫,在20世紀中國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時西方學界也出現了對人倫的反省,創(chuàng)造了三個“學術神話”:母系社會、亂倫禁忌、弒父弒君,其中第一個還深深影響了現代中國思想。本書考察了這三個命題在西方古今形質論哲學傳統(tǒng)中的根源,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與文明生活之間的張力關系,嘗試探索在中國文質論傳統(tǒng)中反思人倫問題的可能。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4月出版。
【郭齊勇著《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本書從第一手資料出發(fā),全面、系統(tǒng)地對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的時代背景、發(fā)展過程、內在理路、學術內涵、主要論域與問題意識做出了深入探討,著重對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錢穆、張君勱、馮友蘭、賀麟、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杜維明、成中英、劉述先等代表人物的主要學術思想作個案與比較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討論了儒學的宗教性與超越性,本體論與道德形上學,政治哲學,與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對話,儒家價值的現代意蘊及創(chuàng)造轉化,儒學與各文明的對話,全球倫理、環(huán)境倫理和“文化中國”,現代新儒學的易學觀,與宋明理學的關系等議題,并探討了我國現代化過程中的終極信念、族群認同與倫理共識的重建問題,肯定國族意識與中國精神,強調中國文化對現代性之負面的批判與超越。本書兼顧宏觀把握與微觀分析,既是對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的回溯性研究,也是對儒學未來發(fā)展的前瞻性探討,是一部邏輯清晰、內容厚重、歷史感強、具有理論創(chuàng)新的論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陳暢著《理學道統(tǒng)的思想世界》】本書通過深入辨析理學與宋明時代政教秩序建構之間的一體機制,還原理學的思想史面貌。作者指出,如何在平民化的郡縣制時代重建源自封建制(貴族制)的禮樂生活,是以朱子為代表的理學家思考的核心。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包括通過梳理朱子道統(tǒng)論的思想史脈絡、借助以禮化俗的視野分析理學家的家禮實踐、梳理《明儒學案》中的政教議題、考察理學諸家公共性(神圣性)的不同建構方式等,探討理學家群體對于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難題的總體思考以及解決方案。由此,本書所呈現的宋明理學,不是現代人眼中局限于“微觀內在”的哲學形上學,而是因應宋明時代政教難題而興起并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運動與社會政治、文化塑造運動。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陳少明著《仁義之間——陳少明學術論集》】本書以儒學為主題,主要包括以《論語》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對儒家哲學的重構、有關道德心理經驗的探討、對歷史的哲學探討四個方面的內容。四個單元雖未構成系統(tǒng)論著,但在“即器言道”即揭示經驗生活的意義上,這些具體的意義卻能在實踐中融貫起來。本書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自覺的論證說理意識、篤定的方法論主張,以及既投身經驗的洶涌中又能保證思想力量不減殺之“思想的勇氣”??讓W堂書局2017年11月出版。
【谷繼明著《周易正義讀》】本書作者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尤其專注于周易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這本《周易正義讀》要旨在于,唐朝儒學宗師孔穎達所編撰的《周易正義》是十三經注疏中《周易》的正注正疏,對于了解作為經學的《周易》學,具有基礎意義。同時在漢晉到宋明的思想流變中,《周易正義》無疑亦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略仿章太炎先生《春秋左傳讀》的體例,對《周易正義》在版本、訓詁、義理等方面的問題作了解讀和疏釋,發(fā)掘孔疏的用心,并就歷代圍繞《周易正義》的學術史問題也作了回應,力圖能賡續(xù)和發(fā)揚經學傳統(tǒng)。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丁四新著《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本書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前兩章,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梳理了《說卦》三篇后得和汲冢竹書《易》等問題,解決了“《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么”的重大疑難問題。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文本和思想;從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之思想比較四個方面,全面概括和論述了帛書《易傳》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最后兩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系,并從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曾海龍著《唯識與體用——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思想研究成果已可謂繁富,本書另辟蹊徑,以熊十力哲學中的心性(唯識)與體用為線索,梳理熊十力哲學,并揭示其價值及其遇到的困難。一方面,作者從現代哲學的視角指出熊十力的本體論與實體論無根本差別,且心體與易體并建之思路有“二重本體”的嫌疑。另一方面,作者又試圖以熊十力的新唯識論溝通康德乃至西方哲學,彰顯了熊十力哲學融匯中西哲學的哲學史意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曾海軍著《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在現代學人的眼中,諸子百家之間的紛爭是哲學思想繁榮的表現,但作者更愿意視為是諸子于晚周亂世中尋求恢復天下秩序的思想表達。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雖說是本著對天下秩序共同的關懷,導向的卻是不一樣的思想旨趣。本書選取了十五篇研究晚周哲學的學術論文,既從多個方面展示出各不相同的思想旨趣,同時又立足于對秩序的共同關懷。本書的視野宏大,關懷深重,文章的寫作構思精巧,運思清晰,寫法活潑,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學術著作。巴蜀書社2017年11月出版。
大眾通俗類十大好書簡要評介
【許石林著《清風明月舊襟懷》】作者以睿智機敏的視角,游刃于歷史人物掌故之中,上到帝王,下至文官武將、黎民百姓,皆不在話下;小到個人慎獨功夫,大到社會建制,提筆即成;鉤沉綿密得當,語言敦厚詼諧,有《世說新語》的韻味。作者善從一字生發(fā)故事,勾連今昔,重新演繹舊事典故,令人耳目一新。字里紙外,皆成妙談。鷺江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楊朝明、宋立林主編《中華傳統(tǒng)八德詮解叢書》】這是一套以闡釋中華傳統(tǒng)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分為《孝德詮解》《悌德詮解》《忠德詮解》《信德詮解》《禮德詮解》《義德詮解》《廉德詮解》《恥德詮解》共8冊,分別闡釋了德目的起源、涵義和本質,論述了該德目與個人修養(yǎng)、社會和諧和國家治理的關系。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例,讀者可以在比較輕松的閱讀體驗中,吸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增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另外,每本書附有一張該德目的“歷史演進圖”,這也是本叢書的一個亮點,可以幫助大家一圖讀懂每個德目的歷史源流和演進過程。中國方正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姚中秋著《孝經大義》】本書疏通《孝經》大義,以推明圣人立孝為教之大義。其間以西方神教、哲學相對照,以見圣人之教之易簡而廣大,無所不通,欲知人類普適的教化之道,其唯孝之教歟?書中敬錄《孝經》全文,夾注難讀字音及白話試譯,以供參考。本書解讀經義,本乎歷代注疏,逐章、分節(jié)疏解經義。書后摘錄經傳論孝篇章,俾便參讀。北宋畫家李公麟繪有《孝經圖》卷,至為珍貴,依次插入各章之前。書末附近世畫家陳少梅之《二十四孝圖》。中國文聯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吳笑非著《禮學拾級》】作者是民間儒生吳飛(字笑非,號太常),也是第一代網絡經學家的代表,“面對一個變化的時代,面對詭譎變幻的顯示器,一介寒士在紛然雜陳的意見網絡中搜尋永恒的經典、朋友和學生:這樣的情景既新鮮,又古老,而且還將以不可測度的變化形式反復出現在未來?!笨滦偨淌谠u曰:“太常先生此書,雖以禮經疏解、器物考訂、歷史辨析為主要內容,但決非饾饤之學,而是自始至終貫穿了時代弊病的憂慮和面向未來的心志。一篇篇原自古經的書寫,一點點朝向新生的希望,一字字落到實處的考訂,這是我讀太常先生書常有的感受。”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周北辰著《守望精神家園》】儒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流傳統(tǒng),五千年來為我們提供了精神信仰、倫理道德和政治哲學,并因此建構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本書為作者于儒學的學思小結,從生命信仰、倫理道德、社會政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對建設良性的現代國家和長治久安的社會秩序,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蔣慶先生評曰:“是書為孔子正名辯誣、論儒家人格禮樂、析孔門理財教育、揭儒家生死神靈、揚儒商精神及企管之道,儒家活潑潑之真精神,昭昭乎可見于其中也?!敝R產權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余東海著《儒家法眼》】本書對諸子作出充分的肯定與批判,諸子百家無不源于儒家六經。于六經所堅持的中道,諸子百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離和背離。本書根據中道立場、觀點和方法,分別對老子、管子、墨子、韓非、商鞅、荀子及《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等進行了如理如實的評判。作者對傳統(tǒng)各派,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者善之,惡者惡之。這既是儒家的文化責任,也是理之所當,禮之所然,是闡明儒家中道的必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7年1月出版。
【錢穆講述、葉龍整理《中國通史》】本書以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第三度講授“中國通史”的課堂記錄稿為底本,經錢穆先生弟子葉龍先生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當時,一部《國史大綱》從傳統(tǒng)文化的演進中汲取民族復興和國家變革的精神力量,使無數國人深受激勵和鼓舞,進而尋求抗戰(zhàn)救亡之道;而今,這部《中國通史》以其歷史格局和文化情懷的雙重擔當,將給當下讀者以新的啟迪,為我們再次提供回望歷史、面對未來、重塑個人知識格局的可能。天地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韓昇著《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本書跳脫出以個別古代家訓為主的說教式或文字釋讀式的寫作方法,而將中國古代家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將重要的家訓內容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點面結合、寓理于情。作者身為大學教授,長期關注我國的教育體制,他主張現代教育應從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尤其要從家訓家教中獲得啟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改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思路與方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6月出版。
【韓星著《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系、命運與價值》】本書以同情理解之態(tài)度,以崇敬仰慕之心情,以希賢希圣之志趣,帶領讀者走進孔子的思想世界、精神境界。全書圍繞孔子的思想學說與人格境界及其歷史命運與各種爭議,長時段、大跨度地展示了孔學的內涵、精髓與價值,注重孔子的思想與人格應對當今中國與世界的現實問題,是集學術性與思想性、歷史性與現實性、專業(yè)性與通俗性為一體的著作,對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儒家傳統(tǒng)的現代轉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世界多元文明交流融合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安魯東著《理學的脈絡》】本書本著為儒學續(xù)統(tǒng)正源,使今人能夠正確認識儒學真精神的目的,沿著內圣、外王的兩條路向,分別介紹了儒學從孔子到王陽明的發(fā)展線索,并指出宋明理學發(fā)展到王陽明將內圣外王有效貫通,使理學形成一完整圓融的“閉環(huán)”。全書脈絡清晰、對理學發(fā)展的邏輯線索把握較為準確,能深入淺出的介紹宋明理學的重要旨趣,試圖用最簡單的文字,以梳理其源流的方式,將理學的思想路徑勾勒出來,以便讀者登堂入室,窺探儒家學說之奧妙。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