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頭燕尾”與“蠶頭雁尾”都是對“波”、“磔”筆畫一種形象化的說法。
“波”、“磔”是隸書獨特的極富裝飾趣味的筆畫。
“波”和“磔”在名詞解釋上屬同一個意思,“波”亦稱“磔”,“磔”亦稱“波”(沈尹默《書法論·筆勢》)
“磔”是漢字中捺筆的古稱,平捺稱橫波,豎捺稱縱波;
“微直曰磔,橫過曰波”(《中國書法大辭典“波”條)。
晉代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有云:“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由此來看隸書“蠶頭雁尾”、狀如水波之起伏,說“橫過曰波”就不難理解了。
隸書的捺畫叫“磔”,故“波”、“磔”的關(guān)系,可用“橫波豎磔”來區(qū)分。
“蠶頭”是指隸書長橫波畫用裹鋒逆筆入紙、回鋒隆起形成狀如蠶頭者曰“蠶頭”;
“雁尾”是指隸書橫波豎磔時向上方頓筆斜提所形成的大雁尾的形狀。
所以,對隸書波磔筆勢,通常用“蠶頭雁尾”來形容。
而“燕尾”則主要是指捺筆畫收筆出鋒處分成叉式,狀如燕子尾巴。
一般認為這是臨習(xí)唐代顏真卿所書碑刻時容易產(chǎn)生的筆病,但也有人認為“燕尾”正是顏真卿楷書中捺畫的特點,并非筆病。
故“蠶頭燕尾”多指顏楷,“蠶頭雁尾”專指隸書。
如果以“蠶頭燕尾”來說明隸書,恐是“蠶頭雁尾”之錯誤表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