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趙炳南-- 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
   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
    
一、內(nèi)服藥方
    湯劑

    湯劑也就是煎劑。湯者蕩也,有蕩滌病邪、速收療效的含意。一般均用凈水煎煮藥味兩次(如劑量太的,也可煎煮三次、早晚各服一次。如果病情需要也可以每日服用三至四次。
    (一)經(jīng)驗方
    解毒清熱湯

    公英一兩 野菊花一兩 大青葉兩 紫花地丁五錢 蚤休五錢 花粉五錢 赤芍三錢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疔、癤、癰、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體表感染初起。
    [按語] 本方爲趙老醫(yī)生解毒清熱的首選經(jīng)驗方。力專解毒清熱。方中公英解毒長子消癰;紫花地丁解毒長子治疔毒;大青葉解毒清熱涼血,常用于治療瘟疫斑疹、丹毒等癥;蚤沐能解肝膽之郁熱,熄上擾之火毒,善治上焦癰腫瘡毒。佐以赤芍涼血活血散瘀;花粉清熱生津護陰。藥少力專,各盡其用。既能協(xié)同解毒清熱,且各有專長,故適用于疔、癤、癰腫、急性丹毒等一切體表感染的初期。
    解毒清營湯
    金銀花五錢~一兩 連翹五錢~一兩 公英五錢~一兩 乾生地五錢~一兩 白茅根五錢~一兩 生玳瑁三錢~五錢 丹皮三錢~五錢 赤芍三錢~五錢 川連一錢~三錢 綠豆衣五錢~一兩 菌草根三錢~五錢 生梔子二錢~四錢
    功用 清營解毒,涼血護心。
    主治 疔、癤、癰腫毒熱熾盛,氣營兩燔及一切化膿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癥早期。
    [按語] 本方適用于皮、外科一般感染,毒熱入于氣營,毒氣攻心,癥見高燒、煩渴,甚或出現(xiàn)神志方面癥狀,相當于敗血癥的初期癥象。金銀花、連翹、公英清熱解毒;梔子清三焦熱,配合川連重在清心熱;丹皮、赤芍、茜草根清熱涼血活血;乾生地、白茅根養(yǎng)陰涼血護心;生玳瑁清熱解毒鎮(zhèn)心平肝;蓮子心、綠豆衣能清心中之邪熱。諸藥相輔相成,清解之中又能養(yǎng)陰扶正,養(yǎng)陰之中又能涼血活血。若見髙燒顯著者,可重用生玳瑁,另加犀角粉一~二分水煎兌服或沖服。大便乾燥數(shù)日未解,可加大黃。
    解毒涼血湯
    犀角鎊二~四分 生地炭五錢~一兩 雙花炭五錢~一兩 蓮子心三~五錢 白茅根五錢~一兩 花粉五錢~一兩 紫花地丁三~五錢 生梔仁二~四錢 蚤休五錢~一兩 生甘草二錢 川黃連三錢 生石膏二~四兩,煎水煮羣藥
    功用 清營,涼血,解毒。
    主治本方適用于皮、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熱入于營血,相當于敗血癥階段。方中犀角鎊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生地炭、雙花炭能入血分清血分之毒熱,又能養(yǎng)陰護心,根據(jù)趙老醫(yī)生經(jīng)驗兩藥同伍可有犀角之功能;地丁、蚤休清熱解毒;花粉、白茅根、蓮子心養(yǎng)陰涼血清心;梔子、黃連清三焦毒熱而重點在于清心熱;生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煎煮方法用生石膏先煮水後,去渣煮羣藥,以增強清熱之功.
    解毒養(yǎng)陰湯
    西洋參一~三錢(另煎兌服)南北沙參五錢~一兩 耳環(huán)石斛五錢~一兩 黑元參五錢~一兩 佛手參五錢~一兩 生黃耆三~五錢 乾生地五錢~一兩 紫丹參三~五錢 漢花五錢~一兩 公英五錢~一兩 二冬三~六錢 玉竹三~五錢
    功用 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
    主治本方適用乾皮、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熱傷氣傷陰,正氣已傷而毒熱未盡階段。相當于敗血癥的後期。方中以西洋參、南北沙參、石斛、元參、佛手參、二冬、玉竹大劑養(yǎng)陰清熱爲主;生耆、丹參補氣血又能活血;銀花、公英解余毒。熱病後期氣陰大傷,正氣不能鼓邪外出,雖見毒邪未盡,若再過用苦寒清解之劑中傷脾胃,正氣則更衰,至使毒邪滯留膏肓,不能逆轉(zhuǎn)。所以以益氣養(yǎng)陰爲主,重點在于扶正佐以清熱,使之正復邪去,扶正以祛邪。
    消癰湯
    金銀花五錢~一兩 連翹三~五錢 公英五錢~一兩 赤與三~五錢 花粉三~五錢 白2二~三錢 川貝母三~五錢 陳皮三~五錢 蚤休三~五錢 龍葵三~五錢 鮮生地五錢~一兩
    功用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活血止痛。主治蜂窩組織炎,癰癥初起,深部膿腫等化膿感染。
    [按語] 本方適用于癰癥、蜂窩組織炎等一切深部感染。屬于毒熱壅阻經(jīng)絡(luò),氣血阻隔諸癥。方中大劑金銀花、連翹、公英、龍葵、蚤休清熱解毒;花粉、赤芍、鮮生地涼血活血護陰;川貝、白芷、陳皮理氣活血透膿。諸藥協(xié)同膿未成則促其內(nèi)消,膿已成則促其潰破。
    回陽軟堅湯
    上肉桂一~三錢 白芥子三~五錢 炮姜二~四錢 熟地五錢~一兩 白僵蠶二~四錢 橘紅三~五錢 三棱三~五錢 麻黃一~二錢 莪術(shù)三~五錢 全絲瓜二~五錢
    功用 回陽軟堅,溫化痰濕。
    主治 腋窩淋巴結(jié)核,胸壁結(jié)核,胸前疽、腋疽及一切表面皮膚不變腫硬聚結(jié)的陰疽癥。
    [按語] 本方爲治療陰疽的主方,適用于一切表皮不變腫硬聚結(jié)的陰癥,屬于肺外結(jié)核類的疾息。方中麻黃、肉桂、白芥子、炮姜回陽軟堅通絡(luò)散結(jié);三棱、莪術(shù)化瘀軟堅散結(jié);熟地養(yǎng)血和陰;橘紅、白僵蠶理氣化痰散結(jié);全絲瓜通經(jīng)活絡(luò),健脾祛濕化痰。
    荊防方
    荊芥穗二錢 防鳳二錢 僵蠶二錢 金銀花四錢 牛蒡子三錢 丹皮三錢 紫背浮萍二錢 乾生地三錢 薄荷一錢半 黃芩三錢 蟬衣一錢半 生甘草二錢
    功用 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主治 急性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
    [按語] 本方是趙老醫(yī)生治療急性蕁麻疹的常用經(jīng)驗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爲主要藥。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qū)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于骨肉之風,故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于透發(fā)。以上四味主藥,清熱疏風,表散的作用較強,因而趙老醫(yī)生視爲本方的第一線辛散解表清熱藥組;而牛蒡子、浮萍、僵蠶爲第二線藥組,作用稍緩。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jié),單用也可治風瘡癮疹。協(xié)助上述四味主要藥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芩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乾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
    本方適用于急性蕁麻疹偏于風熱的,爲病程在一個月以內(nèi)的專用方。若見惡寒重,發(fā)熱輕,風團皮損偏白者屬于風寒,本方去薄荷,重用荊芥,另加乾姜皮也可使用。若服用一、二劑後皮損逐漸消退,可以減去第一線藥組,以免辛散太過大汗傷氣。若兼見髙熱不必另加其他藥物,但可增加服藥的次數(shù),每日服藥四次。若兼見吐瀉、腹痛等胃腸道癥狀時,可加服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效果較好。
    麻黃方
    麻黃一錢 杏仁一錢半 乾姜皮一錢 浮萍一錢 白蘚皮五錢 陳皮三錢 丹皮三錢 白僵蠶三錢 丹參五錢
    功用 開腠理,和血止癢。主治慢性蕁麻疹。
    [按語] 本方是趙老醫(yī)生對慢性蕁麻疹的常用經(jīng)驗方之一。從其治療特點來看,爲血虛又外受寒濕之邪傳經(jīng)入里而致的瘩痕。方中以麻黃、杏仁、乾姜皮爲主要藥,取其辛溫宣肺以開腠理,推邪外出。佐以浮萍、白蘚皮走表揚散寒濕;丹參、丹皮、白僵蠶(或用白僵蠶代替)養(yǎng)血潤膚和血止癢。陳皮、乾姜皮同伍,能理氣開胃,醒脾化濕,以期內(nèi)外兼治。乾姜皮與麻黃相配,又能緩和麻黃辛溫透發(fā)之性,以免大汗傷正。所以本方對于年老因寒濕而引起的急性蕁麻疹也可以應用。
    全蟲方
    全蟲(打)二錢 皂刺四錢 豬牙皂角二錢 刺蒺藜五錢~一兩 炒槐花五錢~一兩 威靈仙四錢~一兩 苦參二錢 白蘚皮五錢 黃柏五錢
    功用 熄風止癢,除濕解毒。
    主治 慢性濕疹,慢性陰囊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結(jié)節(jié)性癢疹等慢性頑固搔癢性皮膚病。
    [按語] 本方是以大敗毒湯(五虎下西川)爲借監(jiān)而化裁的經(jīng)驗方。功在熄風止癢,除濕解毒。主要是用于治療蘊濕日久,風毒凝聚所引起的慢性頑固性以搔癢爲主癥的皮膚疾患。從其藥味組成來看,是以全蟲、皂刺、豬牙皂角爲主要藥。其中全蟲性辛平入肝經(jīng),走而不守,能熄內(nèi)外表里之風;皂刺辛散溫通,功能消腫托毒,治風殺蟲;豬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腸氣,滌清胃腸濕滯,消風止癢散毒。蓋“熱”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濕毒,非攻發(fā)內(nèi)托辛揚不得消散,而全蟲、皂刺、豬牙皂角三者同伍,既能熄風止癢,又能托毒攻伐,對于頑固蘊久深在之濕毒作癢,用之最爲相宜。白蘚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熱散風,燥濕止癢,協(xié)同苦參以助全蟲祛除表淺外風蘊濕而止癢;刺蒺藜辛苦溫,祛風“治諸風病瘍”、“身體風癢”,有較好的止癢作用。刺蒺藜協(xié)同驅(qū)風除濕通絡(luò)的威靈仙,能夠輔助全蟲祛除深在之風毒蘊濕而治頑固性的搔癢。另外脾胃氣滯則蘊濕,濕蘊日久則生毒,頑濕聚毒客于皮膚則搔癢無度,故方中佐以炒枳殼、黃柏、炒槐花,旨在行氣清胃腸之結(jié)熱,以期調(diào)理胃腸,清除濕熱藐積之根源,標本兼顧,寓意較深。趙老醫(yī)生稱本方主要是針對病程日久的頑固性濕毒聚結(jié),風盛搔癢諸癥,如限局性或泛發(fā)的慢性濕疹、陰囊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結(jié)節(jié)性癢疹等,如用之不應,可加烏梢蛇。如搔癢甚烈,皮損肥厚,明顯色素沉著或伴有大便乾燥者,可加川軍三錢 至五錢。按川軍一般都懼其通下太過,豈不知川軍能活血破瘀,少用則瀉下,多用反而厚腸胃,與諸藥相配合不但止癢功效增強,而且可以促進肥厚皮損的消退。
    本方對慢性頑固的搔癢性皮膚疾病偏于實證者最爲相宜。而對于血虛受風而引起的隱疹(如皮膚搔癢癥)不宜用,除非患者素來體質(zhì)健康,外受風邪,復因搔抓,皮膚苔癬樣變,搔癢無度者,尚可加減使用。
    服此方時禁食葷腥海味、辛辣動風的食物,孕婦慎用,兒童與老年人酌情減量。
    多皮飲
    地骨皮三錢 五加皮三錢 桑白皮五錢 乾姜皮二錢 大腹皮三錢 白蘚皮五錢 粉丹皮三錢 赤苓皮五錢 冬瓜皮五錢 扁豆皮五錢 川槿皮三錢
    功用 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主治 亞急性、慢性蕁麻疹。
    [按語] 本方是根據(jù)《六科準繩》中五皮飲化裁而來(五皮湯原方爲桑白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多皮飲主要是針對頑固性慢性蕁麻疹,經(jīng)常復發(fā),而發(fā)作時以皮疹爲主,而且濕重于熱,用過麻黃方不效的患者爲宜。對于亞急性的患者也可選用。從其功用來看,是以健脾除濕治本爲主,佐以和血疏風而止癢。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胃腸的積滯,原方五皮湯中的生姜皮改爲乾姜皮,取其辛溫和胃,面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qū)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泄肺而清皮毛。本方可以常服。若患者遇冷而復發(fā)則重用乾姜皮,遇熱而發(fā)作則去乾姜皮,另加乾生地五錢 至一兩效果較好。
    除濕解毒湯
    白蘚皮五錢 大豆黃卷四錢 生苡米四錢 土茯苓四錢 山梔子二錢 丹皮三錢 金銀花五錢 連翹四錢 地丁三錢 木通二錢 滑石塊五錢 生甘草二錢
    功用 除濕利水,清熱解毒。
    主治 急性女陰潰瘍,急性自家過敏性皮炎,急性接觸性皮炎,下肢潰瘍合并感染。
    [按語] 本方治療由于濕毒所引起的皮膚病。趙老醫(yī)生開始僅用于治療急性女陰潰瘍,後來通過臨床擴大應用于急性接觸性皮炎等,總的適應于濕毒而以濕盛于毒者爲佳。方中白蘚皮、生苡米、大豆黃卷、木通、滑石塊、生甘草清熱除濕散風止癢,共中大豆黃卷又名清水豆卷,是由黑豆泡水出芽取其分利濕熱之功;土茯苓、山梔子、金銀花、連翹、地丁、丹皮解毒清熱涼血。本方利中有清,利清相輔相成。
    健脾除濕湯
    生薏米五錢~一兩 生扁豆五錢~一兩 山藥五錢~一兩 芡實三~五錢 枳殼三~五錢 萆薢三~五錢 黃柏三~五錢 白術(shù)三~玉錢 夜茶三~五錢 大豆黃卷三~五錢
    功用 健脾除濕利水。
    主治 慢性濕疹滲出較多,慢性下肢潰瘍(濕臁瘡),慢性足癬(腳蚓)滲出液較多者,下肢浮腫,盤狀濕疹(瘟瘡)。
    [按語] 本方適用于脾虛濕盛的慢性滲出性皮外科疾病。方中生薏米、生扁豆、山藥、芡實、白術(shù)、茯苓健脾利濕;黃柏、萆蘚清熱利濕;大豆黃卷健脾除濕。脾被濕困則濕盛,脾健濕運則病自去,旨在治本扶正以祛邪。
    疏風除濕湯
    介穗二~四錢 防風二~四錢 蟬衣一~三錢 生薏米五錢~一兩 生枳殼三~五錢 生白術(shù)三~五錢 生黃柏三錢~五錢 車前子五錢 車前子一兩 菊花三~五錢
    功用 散風消腫,清熱除濕。
    主治 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唇風),顔面部過敏性皮炎,顔面風腫,過敏性陰囊水腫初期(陰囊風腫)。
    [按語] 本方適用于風濕侵犯上焦頭面風腫,屬于過敏性疾患者。方中芥穗、防風、蟬衣散風消腫;薏米、枳殼、白術(shù)健脾利濕消腫;車前子及草、黃柏清熱利濕消腫;菊花清熱揚散載藥上行,熱盛者可用野菊花。若見陰囊水腫去菊花,倍用薏米,另加防己以祛濕消腫。
    捜風除濕湯
    全蟲二~四錢 蜈蚣三~五條 海風藤三~五錢 川槿皮三~五錢 炒黃柏三~五錢 炒白術(shù)三~五錢 炒薏米五錢~一兩 炒積殼三~五錢 白蘚皮五錢~一兩 威靈仙五錢~一兩
    功用 搜內(nèi)外風,除濕止癢。
    主治 慢性濕疹,慢性頑固性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年久而致色素暗淡沉著及皮膚粗糙而顯著搔癢感的皮膚搔癢癥(隱疹),皮膚淀粉樣變(松皮癬)有明顯癢感者,結(jié)節(jié)性癢疹(頑濕聚結(jié))。
    [按語] 本方適用于風濕之邪深入肌腠的慢性搔癢類皮膚病。方中全蟲、蜈蚣搜剔深入之內(nèi)外風邪而止癢;白蘚皮、川槿皮、海風藤、威靈仙祛風通絡(luò)止癢;炒枳殼、炒黃柏、炒白術(shù)、炒薏米健脾燥濕止癢。疏風除濕湯中各藥均爲生用,適用于病情輕淺者;本方各藥均爲炒用,適用于病情深在者。
    溫經(jīng)通絡(luò)湯
    雞血藤五錢~一兩 海風藤三~五錢 全絲瓜五錢~一兩 鬼見愁二~西錢 鬼箭羽五錢~一兩 路路通三~五錢 桂枝三~五錢 蘄艾三~五錢 全當歸三~五錢 赤白芍五錢~一兩
    功用 溫經(jīng)通絡(luò),活血止痛。
    主治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初斯(脫疽、雷諾氏病初期,靜脈曲張(炸筋腿),象皮腿,關(guān)節(jié)痛(痹癥)。
    [按語] 本方爲溫經(jīng)通絡(luò)的常用方。方中桂枝、蘄艾溫經(jīng)暖血通絡(luò);全當歸、路路通、雞血藤、海風藤活血通絡(luò);赤白芍、鬼見愁補血理血養(yǎng)腎陰;全絲瓜通經(jīng)活絡(luò),祛濕化痰。固定關(guān)節(jié)固定性痛者加透骨草;游走性痛者加橘絡(luò)、伸筋草。
    涼血五花湯
    紅花三~五錢 雞冠花三~五錢 淩霄花三~五錢 玫瑰花三~五錢 野菊花三~五錢
    功用 涼血活血,疏風解毒。
    主治 盤狀紅斑性狼瘡初期,玫瑰糠疹(風癬),多形性紅斑(血風瘡)及一切紅斑性皮膚病初期。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者。
    [按語] 方中淩霄花涼血活血瀉熱爲主;玫瑰花、紅花理氣活血化瘀;雞冠花疏風活血;野菊花清熱解毒。本方適用于血熱發(fā)斑、熱毒阻絡(luò)所引起的皮膚病。因爲藥味取花,花性輕揚,所以本方以治療病變在上半身或全身散發(fā)者爲宜。
    涼血五根湯
    白茅根一兩~二兩 瓜蔞根五錢~一兩 菌草根三錢~五錢 紫草根三~五錢 板藍根三~五錢
    功用 涼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 多形性紅斑(血風瘡),丹毒初起,紫瘢,結(jié)節(jié)性紅斑(瓜藤纏)及一切紅斑類皮膚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按語] 本方以紫草祓、茜草根、白茅根涼血活血爲主,倥以瓜蔞根養(yǎng)陰生津,板藍根清熱解毒。適用于血熱發(fā)斑,熱毒阻絡(luò)所引起的皮膚病。因爲根性下沉,故所以本方以治療病變在下肢者爲宜。
    活血散瘀湯
    蘇木三~五錢 赤白芍三~五錢 草紅花三~五錢 桃仁三~五錢 鬼箭羽五錢~一兩 三棱三~五錢 莪術(shù)三~五錢 木香一~三錢  陳皮三~五錢
    功用 活血散瘀定痛。
    主治 淺層靜脈炎,皮下瘀血(隔血癥)及跌撲損傷,瘀血脹痛。
    [按語] 本方適用于氣隔血聚初期,爲活血湯方的輕劑。方中蘇木、紅花、桃仁、赤白芍、鬼箭羽活血化瘀;三棱、莪術(shù)化瘀軟堅;木香、陳皮理氣、氣行則血行。由于外傷所引起者加劉寄奴、徐長卿;有熱象者加大黃。
    活血逐瘀湯
    丹參五錢~一兩 烏藥二~四錢 白僵蠶二~四錢 三棱三~五錢 獲術(shù)三~五錢 白芥子三~五錢 厚樸二~四錢 橘紅三~五錢 土貝母三~五錢 沉香五分~一錢
    功用 活血逐瘀,軟堅內(nèi)消。
    主治 腹部包塊(癥瘕),乳房纖維瘤(乳氣疽),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guān)節(jié)腫脹(鶴膝風)等。
    [按語] 本方適用于氣滯血凝有形腫塊,爲活血湯方的中劑。方中丹參、三棱、莪術(shù)、土貝母活血化瘀;白芥子、烏藥溫化凝滯;厚樸、橘紅、沉香理氣化痰散結(jié)。屬于陰寒癥者加炮姜、附子;腫塊觸之發(fā)涼者加小茴香、吳茱萸。
    逐血破瘀湯
    水蛭二~四錢 虻蟲二~四錢 地龍三~五錢 蟅蟲二~四錢 黑丑三~五錢 路路通五錢~一兩 透骨草三~五錢 水紅花子三~五錢 盤龍參三~五錢 紫草三~五錢
    寒涼重者加紫油肉桂一至二錢。
    功用 活血破瘀,通經(jīng)活絡(luò)。
    主治 深部栓塞性靜脈炎(血痹),腹腔瘀血(血痕),腹腔腫物(癥瘕)。
    [按語] 本方爲活血湯方的重劑。方中水蛭、虻蟲、地龍、蟅蟲蟲破血逐瘀;紫草、水紅花子軟堅理氣化痰;黑丑峻下可以清除陳舊的瘀滯;路路通、透骨草活血通絡(luò)化瘀;盤龍參益氣滋陰而扶正。本方祛邪扶正兼顧,但以祛邪爲主。
    土槐飲
    土茯苓一兩 生槐花一兩 生甘草三錢
    功用 除濕清熱解毒。
    主治 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牛皮癬。
    [按語] 本方是一除濕清熱解毒方,可以煎煮服用,可以泡水代茶飲??蓡为毷褂?,也可以與其他方劑加減同伍。本方單用多適用于大病已去善後續(xù)治或預防復發(fā)。本方藥少力專,土茯苓性甘淡平,清熱解毒除濕,長于祛濕,多用于濕熱瘡毒,又爲治梅毒之專藥,能入絡(luò)搜剔濕熱之蘊毒;生槐花瀉熱涼血解毒,其涼血之功獨在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所以能疏皮膚風熱;又槐花生用清熱解毒力強,尤以槐花蕊效力更強,臨床試用可代替銀花;炒用力雖緩,但易于保存。佐以生甘草,解毒和中。臨床應用:復發(fā)性癤?。ㄈ绨l(fā)際瘡、坐板瘡),可用于治療或防止復發(fā);慢性濕疹多用于皮損消退後預防復發(fā);牛皮癬進行期、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均可用于治療。
    祛濕健發(fā)湯
    炒白術(shù)五錢 澤瀉三錢 豬苓五錢 萆蘚五錢 車前子三錢 川芎三錢 赤石脂四錢 白蘚皮五錢 桑椹三錢 乾生地四錢 熟地四線首烏藤五錢
    功用 健脾祛濕,滋陰固腎,烏須健發(fā)。
    主治 脂溢性脫發(fā)。
    [按語] 本方是趙老醫(yī)生用于治療脂溢性脫發(fā)的經(jīng)驗方。趙老醫(yī)生稱脂溢性脫發(fā)“發(fā)蛀脫發(fā)”。所謂“發(fā)蛀”是形容毛囊根部如同被蟲蛀之後而引起的脫發(fā)。發(fā)爲血之余,血爲陰精所化生,腎藏精而固陰,腎陰虛則發(fā)焦黃而松動。所以陰虛濕盛爲本病之根源,法宜健脾祛濕,滋陰固腎以治其本。方中炒白術(shù)、澤瀉、豬苓、茯苓塊、萆蘚、車前子健脾祛濕利水而不傷其陰;趙老醫(yī)生認爲車前子不但能利水,而且還有養(yǎng)陰的作用;生熟二地、桑椹、首烏藤補腎養(yǎng)血,以助生發(fā);川芎活血,且能引藥上行;白蘚皮除濕散風止癢,以治其標;赤石脂能收斂,旨在減少油脂的分泌,可以選用(趙老醫(yī)生認爲赤石脂研末外用治瘡癰久不斂合,能生肌收口。其收斂之力雖比枯礬緩和,但它一方面能斂,另方面又能解余毒。而枯鞏則無解毒之功,所以當余毒未盡時,用後收斂雖然迅速,但聚毒又可以生市;而赤石脂并無此弊。所以在內(nèi)服赤石脂不但能收澀肌膚皮毛,減少油脂分泌,而且能解濕久之蘊毒)。諸藥協(xié)同,使之濕從下走,陰血上充,皮毛腠理密面,標本兼顧。
    苣勝子方
    苣勝子三錢 黑芝麻三:錢 桑椹三錢 川芎三錢 菟絲子四錢 首烏四錢 酒當歸三錢 炒白術(shù)五錢 木瓜二錢 白芍四錢 甘草三錢
    功用 養(yǎng)陰補血,烏須生發(fā)。
    主治 斑禿,股發(fā)。
    [按語] 本方以苣勝子、黑芝麻爲主要藥。苣勝子味甘平,能養(yǎng)肝血益腎補陰;黑芝麻養(yǎng)血補肝腎,面精生須黑發(fā);桑椹、菟絲子、何首烏、木瓜補肝腎,烏須黑發(fā)。另取八珍湯中的川芎、炒白術(shù)、當歸、白芍、甘草益氣補血。本方以補虛扶正爲主,故適應于肝腎陰血虛虧而引起的脫發(fā)。
    清眩止痛湯
    茺蔚子三~五錢 制香附三~五錢 鉤藤三~五錢 川芎一~三錢 桂枝二~四錢 菊花三~五錢 生―牙草三錢
    功用 調(diào)氣和營,消風止痛。
    主治 由于外科、皮科某些嚴重疾患而引起的頭痛、眩暈等。
    [按語] 方中茺蔚子活血止痛;香附理氣止痛;菊花、鉤藤平肝熄風止痛;桂枝、川芎和營,調(diào)和氣血而止痛。
    (二)常用成方
    加減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三錢 青連翹五錢 乾生地五錢 車前子四錢 淡黃芩三錢 生梔子三錢 粉丹皮三錢 澤瀉二錢 苦木通三錢 生甘草三錢
    功用 泄肝膽火,清利濕熱。
    主治 急性濕疹,帶狀皰疹(纏腰火丹),亞急性濕疹,傳染性濕疹樣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按語] 方中膽草、黃芩瀉肝膽火;連翹、梔子清熱解毒;生地、丹皮、涼血解毒;澤瀉、木通、車前子、生甘草清熱通利、除濕。因此對一些熱盛型的急性滲出性的皮膚疾病效果較好。臨床遇有熱盛型急性濕疹而具有熱盛有濕的特征,即可應用本方,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加減:熱盛者,若伴有髙燒,可加生玳瑁二至四錢 或加羚羊、犀角一至二分?;蛴蒙喽寥齼杉逅罅t藥效果亦佳。皮膚潮紅明顯者,加大黃一至三錢,取其清熱破瘀之功。癢明顯者,加白蘚皮一兩。若內(nèi)有濕滯、食滯者,加枳殼二錢,以行氣消導,使之濕潘從內(nèi)解。
    【驗案1】張×紅,男,34歲,工人,初診1971年7月5日。
    主訴:雙側(cè)耳殼及面頰部糜爛流水兩個多月。
    現(xiàn)病史:自本年5月開始雙側(cè)耳殼及面頰部糜爛流水未加注意,自己涂抹紫藥水,逐漸加重,糜爛范圍越來越大,余外用桃花散稍見好,十幾天後又復發(fā),會在某醫(yī)院治療診爲急性濕疹,涂過多種外用藥(可的松、強的松軟膏、復方魚肝油軟膏、黑豆溜油軟膏)及打針吃中藥均未見效。6月20日又引起左側(cè)耳朵往外流肱,疼痛難忍,某醫(yī)院診爲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曾注射“青霉素”,內(nèi)服“四環(huán)素”,效果不明顯。7月5日來門診治療。
    體檢:雙側(cè)耳殼、外耳道及面頰部紅腫、糜爛,有明顯滲液及較厚的痂皮,觸之疼痛,周圍皮膚紅色浸潤,左側(cè)外耳道有膿樣分泌物。
    脈象:弦滑,舌苔薄白。
    西醫(yī)診斷:急性濕疹繼發(fā)感染,合并左側(cè)中耳炎。
    中醫(yī)辨證:濕熱內(nèi)蘊,毒熱熾盛。
    立法:清熱解毒,佐以利濕。
    龍膽草四錢 生地一兩 白茅根一兩 瓜蔞根五錢 車前草一兩 川連二錢 金銀花五錢 梔子四錢 黃芩三錢 生石膏一兩
    綠雪六錢,每次一錢,沖服,日二次。
    外用龍膽草四兩 分三次煎水濕敷。如意金黃散三袋,化毒散三瓶混勻外用。
    7月8日服上方三劑後痛止,癢感感輕,滲出液停止,外耳紅潤未退,有時仍作癢。繼以清熱、除濕、止癢爲法,處方如下:
    龍膽草四錢 生地一兩 苦參五錢 白茅根一兩 金銀花一兩 生槐花一兩 黃芩三錢 生苡米一兩 白蘚皮一兩 六一散(包)一兩 車前草五錢
    外用藥同前。
    服上方三劑後,8月20日復診,外耳皮損恢復正常,左耳流膿已止,疼痛也消失,未再復發(fā)。
    對于熱盛型帶狀皰疹,如見局部起水皰、痛、紅,癢突出明顯主癥,即可加減應用本方。
    【驗案2】李×京,女,25歲,初診日期1971年9月7
    主訴:左側(cè)胸背部起水皰,皮膚發(fā)紅,針刺樣疼痛劇烈一周余。
    現(xiàn)病史:一周前左側(cè)胸背皮膚間有些發(fā)紅,繼而發(fā)現(xiàn)散在的丘疹,一堆一堆的呈條狀,疼痛難忍,曾經(jīng)治療但水皰未退而且疼痛未減,影響睡眠,遂來我院門診。
    檢查:左側(cè)胸背部皮膚潮紅,有集簇性水皰,排列呈帶狀,水皰中央稍塌陷,周圍皮膚紅色浸潤。
    脈象:細滑稍數(shù),舌苔薄白。
    西醫(yī)診斷:帶狀皰疹。
    中醫(yī)辨證:肝膽濕熱。
    立法:清利肝膽濕熱,佐以活血止痛。膽草三錢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半 連翹三錢 金銀花五錢 花粉五錢 大青葉五錢 乳沒各三錢 野菊花三錢 乾生地五錢 赤芍三錢 丹皮三錢 外用黑色拔膏棍二兩。
    上方服三劑,9月13日疼痛減輕,已能入睡,觸痛已消失,皰疹也見消退,熱象漸退,按上方小其劑加白術(shù)以助氣,加杜仲以引經(jīng)。處方如下:
    膽草三錢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半 丹參四錢 乾生地五錢 赤芍五錢 地丁四錢 元胡三錢 白術(shù)三錢 杜仲三錢
    上方服三劑,9月16日癥狀基本消失,方用調(diào)理氣血佐以清熱之劑以收功。再進三劑後治癒。
    對于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日光後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等急性滲出性的皮膚病疾患屬于熱盛型的,只要抓住其熱盛的基本特點,均可以用此方加減。
    【驗案3】馬××,女,24歲,初診日期1971年10月25日。
    主訴:息者原有牛皮癬,外用“寒水軟膏”治療,第二天即出現(xiàn)顔面紅腫,雙眼瞼水腫,封閉不能睜眼,涂藥的部位腫脹最明顯,明顯灼熱感,并向四周浸潤。
    脈象:滑數(shù),舌質(zhì)微紅。
    中醫(yī)辨證:濕熱熾盛。
    治法:清熱除濕。
    膽草三錢 連翹五錢 乾生地五錢 黃芩三錢 丹皮三錢 梔子三錢 木通三錢 澤瀉三錢 菊花三錢 生苡米一兩 生甘草三錢   綠雪六錢,每次一錢,日二次。
    外用  膽草一兩,稀荼草一兩,川椒粉五錢,濕敷。另去濕藥粉二兩,化毒散一瓶,用甘草油調(diào)外用。
    10月28日復診時,服藥後腫已消,灼熱感已退,繼服前方五付,後繼以除濕止癢收功。
    加減除濕胃苓湯
    蒼術(shù)二錢 厚樸二錢 陳皮三錢 滑石塊四錢 炒白術(shù)四錢 豬苓四錢 炒黃柏四錢 炒枳殼三錢 澤瀉三錢 赤苓四錢 炙甘草三錢
    功用 健脾燥濕,和中利水。
    主治 帶狀皰疹(濕盛型纏腰火丹),濕疹(濕瘍),牛皮癬(濕寒性白疕)。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按語] 從本方的組成來看,是胃苓湯的加味,而胃苓湯又源于五苓散和平胃散。方中厚樸、陳皮、蒼術(shù)、甘草、燥濕和中;澤瀉、豬苓、茯苓、白術(shù)健脾利水濕;赤苓、黃柏、滑石清熱利濕;枳殼行氣以助水濕之運化。臨床治療濕盛型濕疹,如有濕盛無熱的特征,即可應用本方。
    癢感明顯者,加白蘚皮。若濕滯、食滯重者,加焦檳榔或伏龍肝。
    【驗案】趙×華,女,36歲,初診日期1971年9月1日。
    主訴:雙側(cè)手背皮膚粗糙、變硬奇癢,有時流水,已一年余。
    現(xiàn)病史:一年前兩側(cè)手背開始發(fā)紅,有癢感,經(jīng)常搔抓後起紅疹,有時有滲出液,結(jié)痂,經(jīng)某醫(yī)院診斷爲濕疹,用藥後滲出液減少,惟皮膚逐漸變厚,粗糙變硬,皮膚顔色也變暗,癢感明顯,有時感到全身也作癢,影響工作,曾多方治療,未效,來門診治療。
    檢査:兩側(cè)手背、手指背側(cè)面及手腕部皮膚粗糙,角化變厚,融合成片,有明顯抓痕及少量滲液。
    脈象沉弦,舌苔薄白稍膩。
    西醫(yī)診斷:亞急性濕疹。
    中醫(yī)辨證:濕瘍,濕重于熱。
    立法:除濕清熱止癢。
    厚樸二錢 陳皮三錢 滑石塊四錢 赤苓四錢 豬苓四錢 炒黃柏四錢 炒枳殼三錢 白蘚皮一兩 姜黃三錢 地膚子一兩
    外用膽草一兩,稀簽草一兩,苦參一兩,水煮外洗。祛濕藥油外敷。
    上方服七劑。9月13日復診時,皮損面滲出液已止,皮面乾燥,但仍搔癢不止。繼用前法佐以祛風止癢,外用稀釋新拔膏。繼服藥十劑後,皮損已基本痊癒,癢止,皮膚光滑,除濕潤膚。內(nèi)服八珍丸、秦艽丸鞏固療效。對于濕盛型帶狀皰疹,纏綿日久,熱象已不明顯,皰疹多是暗紅色,疼痛較輕,多發(fā)生在急性癥狀消失後而遺留下來的濕象。如帶狀皰疹濕重于熱的,即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收功。
    養(yǎng)血潤膚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當歸三錢 黃耆三錢 天冬二錢 麥冬二錢 桃仁二錢 紅花二錢 花粉三錢 黃芩二錢 升麻一錢
    功用 養(yǎng)血潤膚,滋陰生津。
    主治 牛皮癬靜止期(血燥型白疕風),慢性搔癢性皮膚病,角化性皮膚病。
    注意事項藥後禁食腥葷、魚、蝦、螃蟹或酸、辣椒、姜等刺激性飲食。
    處方來源《外科證治》
    化斑解毒湯
    黑元參五錢 肥知母二錢 生石膏五錢 川黃連二錢 青連翹三錢 乾生地四錢 淩霄花三錢 生甘草二錢
    功用 清熱解毒,活血化斑。
    主治 丹毒,漆性皮炎(漆瘡),紫癜。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清脾除濕飲加減
    赤苓皮五錢 生白術(shù)三錢 蒼術(shù)二錢 淡黃芩三錢 乾生地四錢 麥冬三錢 生梔仁二錢 澤瀉二錢 生枳殼三錢 燈心草一錢 淡竹葉二錢 綿茵陳二錢 生甘草三錢
    功用 清熱利濕,健脾。
    主治 皰疹樣皮炎(火赤瘡),亞急性濕疹(濕毒瘍),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膚皰瘡(黃水瘡)。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地黃飲子加減
    生地五錢 熟地三錢 何首鳥四錢 黑元參三錢 當歸三錢 刺蒺藜四錢 粉丹皮三錢 紅花一錢 白僵蠶三錢 生甘草二錢
    功用 養(yǎng)血潤膚,消風止癢。
    主治 牛皮癬(血燥性白疕×皮膚搔癢癥(癮疹),慢性濕疹(頑濕),陰囊濕疹(腎囊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丸丹劑
    丸劑是按處方將中藥壓成細面,用水、蜂蜜或米糊等賦形劑制成。形狀如黍米、綠豆、梧桐子或一錢 、三錢等大小不等的丸劑。
    丸藥劑型不易腐敗變質(zhì),便于攜帶,使用方便,常用于慢性疾患較長時期服用,或與湯藥交替服用,或用以鞏固療效。
    丸劑的用量一般成人量每次二錢 至三錢,每日一至二次。兒童1~5歲可服一分至五分,5~15歲可服五分至一錢五分。
    保存丸藥宜密閉貯存,防止受潮,最好館于瓷罐中,以防霉爛變質(zhì)。
    
(一)經(jīng)驗方
    除濕丸

    威靈仙一兩 豬苓一兩 據(jù)仁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 連翹一兩 歸尾一兩 澤瀉一兩 紫草一兩五錢 茜草根一兩五錢 赤苓皮一兩五錢 白蘚皮二兩 粉丹皮一兩 乾生地二兩
    制法共研細末,水泛爲丸如綠豆大。
    功用 清熱涼血,除濕利水,祛風止癢。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牛皮癬(白疕風),嬰兒濕疹(胎碹),單純糠疹(面游風),多形紅斑(血風瘡)等。
    用法 每次一至二錢,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抗毒丸(片)
    金銀花六兩 青連翹六兩 地丁草六兩 天花粉六兩 乾生地五兩 苦桔梗五兩 大青葉三兩 龍膽草二兩 板藍根三兩 公英二兩 沒藥一兩 黃連五錢 梅片一錢五分牛黃一線五分朱砂一兩 寒水石一兩五錢 青黛一兩
    制法 共爲細末,水泛爲丸如綠豆大(或制片)。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疼。
    主治 癰、疔、癤等體表化膿性感染。
    用法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痞瘙丸(片)
    防風三錢 川軍三錢 元明粉三錢 荊芥穗四錢 麻黃一錢 赤芍五錢 焦梔子五錢 連翹一兩 粉草五錢 苦桔梗三錢 滑石塊五錢 川芎三錢 歸尾三錢 生石膏五錢 薄荷三錢 黃芩五錢 白術(shù)四錢 苦參五錢 蒼耳子五錢
    制法 共爲細末,水泛爲丸(或制成片)。,功用 清熱除濕,散風止癢,滌清腸胃。
    主治 急性蕁麻疹(瘩瘩),皮膚搔癢癥(癱疹)等。
    用法 每次服一至三錢,日服二至三次,溫開水送下。
    潤膚丸
    桃仁一兩 紅花一兩 熟地一兩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 防己一兩  粉丹皮一兩五錢 川芎一兩五錢 全歸一兩五錢 羌活二兩  生地二兩 白蘚皮二兩
    制法 共爲細末,水泛爲丸如綠豆大。
    功用 活血潤膚,散風止癢。
    主治 牛皮癬(白庀風),魚鱗癬(蛇皮癬),皮膚淀粉樣變(松皮癬),毛發(fā)紅糠疹,脂溢性濕疹,皸裂性濕疹(鵝掌風)。
    用法 每次服一至二錢,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五靈脂丸
    五靈脂五十兩
    制法 研細末,煉蜜爲丸,每丸一錢重。
    功用 活血破瘀,軟堅化滯。
    主治 瘢痕疙瘩(鋸痕癥)。
    用法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 體虛及胃腸功能障礙者感量或慎服。
    白疕丸
    蒼術(shù)二兩 白附子二兩 桂枝二兩 當歸二兩 西泰艽二兩 草烏二兩 追地風二兩 千年健二兩 威靈仙二兩 川芎二兩 鉤藤二兩 菟絲子二兩 川牛膝二兩 何首烏二兩 川烏二兩 知母二兩 梔子二兩 紅花二兩 白花蛇一兩 苦參四兩 刺蒺藜四兩 防風四兩 小胡麻四兩 蒼耳子四兩 黃柏四兩 桃仁四兩 紫草四兩 全蟲四兩 丹皮四兩 荊芥六兩 白蘚皮六兩
    制法 共爲細末,水泛爲丸如綠豆大。
    功用 驅(qū)風攻毒,除濕止癢。
    主治 牛皮癬(白疕風),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慢性濕疹(頑濕瘍)。
    用法 每次一至二錢,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斬癢丹
    人參八兩 白蒺藜二兩 苦參一斤(以酒漿、姜汁各浸泡一日,晾乾) 白僵蠶一兩五錢 石南枝二兩 沒藥二兩 乳香(去油)二兩 紅花二兩 玳瑁四兩 甘草五錢
    制法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功用 益氣活血,除濕止癢。
    主治 皮膚搔癢癥,慢性濕疹(頑濕)。
    用法 每次三十粒至六十粒,日服一或二次,黃酒或溫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
    滅毒丹
    白花蛇四寸(酥) 金頭蜈蚣二條(煅) 全蟲四個(酒浸炙後去頭足) 露蜂房一個 龜板一兩(醋炙) 雄黃一錢 飛黃丹一錢 辰砂五分 槐花米五分 雨前細茶五分 麝香三分 孩兒茶五分
    制法 上藥共爲細末,以黃米飯爲丸如綠豆大,朱砂爲衣。
    功用 散風止癢,清血解毒。
    主治 尋常狼瘡(流皮漏),慢性濕疹(頑濕),慢性潰瘍(頑瘡)。
    用法 成人體壯者每次五至十粒,日服兩次,白水送下,體弱者酌減。
    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胃弱者慎用。
    (二)常用成方
    紫云風丸

    何首烏四兩 五加皮一兩五錢 僵蠶一兩五錢 苦參一兩五錢 當歸一兩五錢 全蠍一兩五錢 牛蒡子一兩 羌活一兩 獨活一兩 白芷一兩 細辛一兩 生地黃一兩 漢防己一兩 黃連一兩 白芍一兩 蟬退一兩 防風一兩 荊芥一兩 蒼術(shù)一兩
    制法 共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捂桐子大。
    功用 琉風止癢,祛濕潤燥。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慢性濕疹(頑濕瘍),牛皮癬(白疕風),皮膚搔癢癥(癮疹)。
    用法 每次二至三錢,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注意事項 體弱者慎用,孕婦忌服。
    處方來源《瘍科選粹》。
    浮萍丸
    紫背浮萍(洗凈)一斤
    制法 研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 散風祛濕,清熱解毒,調(diào)和氣血。
    主治 圓型脫發(fā)(油風脫發(fā)),皮膚搔癢?。ㄍ凑睿?,白瘢風,蕁麻疹(瘩瘙)。
    用法 每次二至三錢,日服二次。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秦艽丸
    秦艽一兩 苦參一兩 大黃(酒蒸)一兩 黃耆二兩 防風一兩五錢 漏芳一兩五錢 黃連一兩五錢 烏蛇肉五錢(酒浸焙乾)制法 共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捂桐子大。
    功用 散風止癢,清血解毒。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皮膚搔癢癥(癥疹),尋常性狼瘡(流皮漏),盤狀紅斑性狼瘡。注意事項 體弱者慎用,孕婦忌服。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大黃蟅蟲丸
    大黃二兩五錢 蟅蟲一兩 甘草三兩 赤芍四兩 乾漆一兩(煅) 生地十兩 黃芩二兩 桃仁去皮二兩 杏仁二兩 虻蟲二兩 水蛭二兩 躋螬二兩
    制法 共爲細末,煉蜜爲丸,每丸一錢。
    功用 破血通經(jīng),軟堅化瘀。
    主治 結(jié)節(jié)性紅斑(瓜藤鏈),瘢痕疙瘩(鋸痕癥),栓塞性脈管炎。
    用法 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溫水送下。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處方來源《金匱要略》。
    膏劑
    內(nèi)服膏劑是將藥物用水煎汁,濃縮成粘稠狀半面體(即流浸膏)
    膏劑的用量,成人一般劑量每次二錢 至五錢,日服兩次,開水沖服,小兒酌減。
    
經(jīng)驗方
    白術(shù)膏

    白術(shù)十斤
    制法 將凈水一百斤煮白術(shù)十斤,煎煮6~7小時,過濾濃縮成膏五十兩,加蜂蜜五十兩 備用。
    功用 健脾祛濕。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下肢慢性潰瘍(臁瘡),手足汗皰疹。
    用法 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
    蒼術(shù)膏
    蒼術(shù)十斤
    制法 將凈水一百斤煮蒼術(shù)十斤,煎煮6~7小時成汁。過濾再煎煮濃縮成膏五十兩,加蜂蜜等量備用。
    功用 健脾燥濕和中。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下肢慢性潰瘍(臁瘡),手足汗皰疹(田螺瘡)。
    用法 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
    蓼花膏
    鮮白蓼花純花(洗凈)十斤
    制法 選鮮白蓼花十斤加凈水八十斤,煎煮3小時後,過濾取汁,再煎煮濃縮至五十兩 成膏;加入等量蜂蜜,貯存?zhèn)溆谩?/span>
    功用 祛風活血,退白斑。
    主治 白癜風(白駁風),女陰白斑。
    用法 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
    蓼花又名水紅花。爲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敗醬草膏
    鮮敗醬草(洗凈)十斤
    制法 將凈水八十斤煮敗醬草十斤,煎至3小時後過濾,再煎煮濃縮成膏五十兩,加蜜等量貯存?zhèn)溆谩?/span>
    功用 解毒清熱,除濕消腫。
    主治 毛囊炎、癤等化膿性皮膚病。
    用法 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
    黃耆膏
    黃耆十斤
    制法 黃耆十斤加凈水一百斤,煎煮6~7小時後,過濾取汁,再煎煮濃縮成膏五十兩,加入等量烽蜜,混勻貯存?zhèn)溆谩?/span>
    功用 補中益氣,托里生肌。
    主治 瘡面久不癒合,陰瘡肢毒未盡,下肢頑固性潰瘍,魚鱗癬(蛇皮癥)。
    用法 每次服二錢,日服二次。
    
二、外用藥類
    散劑

    散劑是外用藥的基本劑型之一,由植物藥、礦物藥及動物藥單方或復方組成。經(jīng)過研碾、水飛、煉、煅、炙、燒等方法成粉後,再過細籮(根據(jù)臨床要求做成細面或極細粉。方中如有麝香、朱砂、冰片等細料,另研細末,後兌入),貯于瓷皿或玻璃瓶內(nèi)防潮。散劑除有乾燥收斂作用外,一般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止痛、除濕止癢等功能。
    使用的方法:
    1.可以直接撒撲在皮損或瘡面上。
    2.可以用鮮姜片、鮮蘆薈、茄蒂、黃瓜尾等蘸藥粉外搽,或用鮮馬齒莧、鮮豆芽茱搗合藥粉如糊狀外敷。
    3.或用烽蜜水、紅糖水、雞蛋清、雞蛋黃、乳汁或清水、米醋調(diào)藥外用。
    4.此外,尚可用植物油或芝麻醬調(diào)拌成糊膏,或用白醋、凡士林調(diào)成軟膏等外用。
 
   (一)經(jīng)驗方
    祛濕藥粉(祛濕散)

    川黃連八錢 川黃柏八兩 黃芩四兩八錢 檳榔三兩二錢
    功用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濕毒瘍),膿皰瘡(水皰濕瘍),嬰兒濕疹(胎疲)。
    用法 直接撒撲,或用植物油調(diào)敷或配制軟膏用。一般丘疹樣或有少量滲出液的皮損,可以直接撒撲或用鮮蘆薈蘸藥外搽,流水多或膿汁多者可用油調(diào)外用,暗紅乾燥脫皮者可用藥粉配成軟膏。
    注意事項 陰瘡禁用。
    新三妙散
    黃柏面十兩 寒水石面五兩 青黛面一兩
    功用 除濕清熱,解毒止癢。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嬰兒濕疹(胎廒),過敏性皮炎(濕毒瘍),膿皰?。S水瘡)。
    用法 直接撒布,或用鮮蘆薈蘸搽,或用植物油調(diào)成糊狀外用。
    青黛散
    青黛粉五錢 黃柏面五錢 滑石粉二兩
    功用 收乾止癢,清熱定痛。
    主治 膿皰瘡(黃水瘡),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濕毒瘍)或脂溢性皮炎(白屑風)、痱子。
    用法 直接撒撲外用。
    新青黛散
    青黛六錢 象牙硝六錢 朱砂六錢 黃連三錢 黃柏三錢 生玳瑁六分 雄黃三分 牛黃三分冰片一分 硼砂三分
    功用 清熱解毒,收斂定痛。
    主治 口腔潰瘍(鵝口瘡、扁平苔癬(口蕈)。
    用法 直接外用口腔瘡面上。
    止癢藥粉
    老松香一兩 官粉一兩 枯礬一兩 乳香二兩 輕粉五錢 冰片二錢 密陀僧五錢 爐甘石一兩
    功用 去濕收斂,殺蟲止癢。
    主治 濕疹(濕瘍),神經(jīng)性皮炎(濕癬),皮膚搔癢癥(癮疹)。
    用法 裝入布袋外撲皮損或用油調(diào)外敷,也可配成5~20%軟膏外用。
    注意事項 本藥有一定刺激性,對于急性炎癥性皮膚病、粘膜病損慎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紫色消腫粉
    紫草五錢 赤芍一兩 當歸二兩 貫仲二錢 升麻一兩 白芷二兩 荊芥穗五錢 紫荊皮五錢 草紅花五錢 兒茶五錢 紅曲五錢 羌活五錢 防風五錢
    功用 散風活血,化瘀消腫。
    主治 慢性丹毒腫脹(無名腫毒),紅斑性結(jié)節(jié)性疾患(瓜藤纏)。
    用法 單獨或與其他藥粉混合應用。常用蜂蜜調(diào)或荷葉煎水調(diào)合外用。
    注意事項 癤、癰、疽初起毒熱盛者勿用。
    龍骨散
    龍骨三兩 牡蠣三兩 海螵蛸三兩 黃柏十六兩 雄黃三兩 滑石粉兩
    功用 解毒收斂。
    主治 濕疹(濕瘍),接觸性皮炎(濕毒瘍),脂溢性皮炎,趾間足癬(臭田螺)。
    用法 直接撲上或油調(diào)外用。
    注意事項 對化膿性的陳久肉芽瘡面禁用。
    平胬散
    烏梅三錢 煅石膏一錢 輕粉一錢 月石二錢
    功用 祛濕收斂,平胬肉。
    主治 各種瘡面水腫肉芽增生。
    用法 直接撒布水腫胬肉的瘡面上,紗布壓紮。
    注意事項 新鮮瘡面膿毒未凈者勿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粉色乾燥藥粉
    樟丹六兩 五倍子八兩 枯礬四兩 上官粉四兩 輕粉四兩
    功用 祛濕收斂,固皮止癢。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jīng)性皮炎,頭癬(禿瘡)。
    用法 與其他藥粉合用撒撲或油調(diào)成糊劑用,常用量爲5~20%。
    注意事項 本藥粉有一定刺激性,凡現(xiàn)發(fā)濕熱性(急性皮炎)皮膚病,潰爛瘡面多粘膜報害慎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收乾生肌藥粉
    乳香面一兩 沒藥面一兩 琥珀面二錢 血竭面四錢 兒茶面五錢 水飛甘石面七錢
    功用 收斂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 燙灼傷,女陰潰瘍(陰蝕),下腿慢性潰瘍(臁瘡),瘡面膿毒已盡者均可用。
    用法 薄敷于瘡面或制成藥捻用。
    注意事項 癰、癤瘡面膿毒未凈者慎用。
    生肌散
    象皮一錢 乳香—錢 沒藥一錢 血竭一錢 龍骨錢 兒茶一錢 冰片三分赤石脂一錢
    功用 生肌長肉,止痛收斂,
    主治 慢性頑固性潰瘍(頑瘡),下肢潰瘍(臁瘡),放射性潰瘍。
    用法 直接撒布瘡面,或配制成軟膏外用。
    注意事項 疔、癰潰後膿毒未凈的瘡面勿用。
    回陽生肌散
    人參五錢 鹿茸五錢 雄黃五分 乳香一兩 琥珀二錢五分 京紅粉一錢
    功用 回陽生肌,止痛收斂。
    主治 結(jié)核性潰瘍(鼠瘡),慢性頑面性潰瘍及屬于陰瘡久不收口者。
    用法 薄撒于瘡面上,或制藥捻用。
    注意事項 火毒瘡癤,屬于陽癥膿毒未凈者及汞過敏者禁用。
    搽黃藥粉
    梔子一兩 雄黃四錢 朱砂四錢 輕粉四錢
    功用 驅(qū)風止癢,剝脫上皮。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慢性濕疹(頑濕瘍)。
    用法 用黃瓜把、茄子皮或生姜片蘸藥外用,或配成10%軟膏外用。
    注意事項 潰瘍瘡面勿用。
    搽綠藥粉
    硼砂三兩 自然銅一兩
    功用 殺蟲止癢。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及角化過度類皮損。
    用法 同搽黃藥粉。
    注意事項 潰瘍瘡面勿用。
    二白散
    白石脂一兩 白蘞一兩 苦杏仁一兩
    功用 祛濕散風化瘀。
    主治 痤瘡(肺風粉刺),酒皶鼻。
    用法 用雞蛋清調(diào)藥外用。
    注意事項 慎勿入目。
    三黃粉
    雄黃二錢 硫黃二錢 雌黃五分白附子五錢 密陀僧二錢 白芨三錢 麝香三分冰片三分朱砂二錢
    功用 和營血,生毛發(fā),消斑痣。
    主治 及用法 治療白癜風(白駁風)用茄蒂或茄皮蘸藥外用,圓形脫發(fā)(油風脫發(fā))用生姜蘸藥外用,面部色素沉著(黧黑鼾黯)用牛奶或蜂蜜水調(diào)藥外用。
    注意事項肉芽潰瘍瘡面及汞過敏者禁用,此藥慎勿入口。
    腋臭散
    密陀僧八兩 枯礬二兩
    功用 斂汗,除臭。
    主治 腋臭,手腳多汗。
    用法 治療膠臭用藥粉乾撲兩 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熱馬鈴薯塊、甘薯塊去皮後蘸藥挾于腋下,變涼爲度,此法每周兩次。手腳多汗以藥粉槎搽。
    注意事項 此藥切勿入口。對汞過敏者禁用。
    痱子粉
    冰片一錢 薄荷冰一錢 甘石粉五錢 滑石粉一兩 黃柏二錢
    功用 清熱斂汗,解毒止癢。
    主治 痱子、尿布皮炎(湮尻瘡)。
    用法 直接撲撒。
    
(二)常用方
    雄黃解毒散

    雄黃一兩 寒水石一兩 生白鞏四兩
    功用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多發(fā)性毛囊炎(發(fā)際瘡),脂溢性濕疹(濕毒瘍)及蚊蟲咬傷。
    用法 可單獨撒布或與他藥混勻植物油調(diào)上。亦可加入酒劑中或其他軟膏中外用,一般爲5%至20%。
    注意事項 凡癤、癰破後新鮮瘡面勿用。
    處方來源《證治準繩》。
    二妙散
    蒼術(shù)一斤 黃柏一斤
    功用 清熱燥濕。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脂溢性濕疹,膿皰瘡(黃水瘡),丘疹樣蕁麻疹(水皰濕瘍)。
    用法 直接乾撒或植物油調(diào)上。
    注意事項 對濕熱性皮膚病薄敷。
    處方來源《丹溪心法》。
    三妙散
    蒼術(shù)一斤 黃柏一斤 檳榔一斤
    功用 清熱除濕,解毒止癢。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脂溢性濕疹,膿皰瘡(黃水瘡、丘疹性蕁麻疹(水皰濕瘍)。
    用法 直接乾撒,鮮蘆薈蘸藥或用植物油調(diào)上。
    注意事項 對濕熱滲出性皮損宜薄敷。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決》。
    京紅粉(紅升丹)
    朱砂五錢 雄黃五錢 水銀一兩 火硝四兩 白鞏一兩 皂礬六錢
    制法 先將二礬研碎,燉化研面,加水銀、朱砂、雄黃研細,再入火硝置陽城罐內(nèi),泥紙固封,炭火燒煉成丹,研細。
    功用 殺蟲止癢,軟堅脫皮,化腐提毒,去瘀生肌。
    主治 牛皮癬靜止期(血燥型白疕),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扁平疣(疣贅),癰癥潰後腐肉未凈者、胼胝。
    用法 外撒或捻成藥捻,或配成軟膏。
    注意事項 對汞過敏者禁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白降丹
    朱砂二錢 雄黃二錢 水銀一兩 硼砂五錢 火硝一兩五錢 食鹽一兩五錢 白礬一兩五錢 皂礬兩五錢
    制法 先將朱砂、硼砂、雄黃研細,入食鹽、白礬、火硝、皂礬、水銀研勻。用陽城罐一個置炭穴中,徐徐將藥粉人罐,化盡,用微火焙乾。再用一陽城罐合上,外加鹽泥紙封畫,炭火燒煉,括下研細。
    功用 腐蝕堅皮,化腐提毒,提拔瘻管。
    主治 雞眼,黑痣,尋常疣(木刺瘊),癤癰成膿未破,陳舊性皮膚竇道。
    用法 水調(diào)少許涂點膿頭,致破潰引流?;蚣尤爰t升丹內(nèi),或單獨研細制成藥線外用。
    注意事項 外用時刺激疼痛較重,故應少用薄涂。汞過敏者禁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銀粉散
    黑錫一兩 二錢 水銀二兩 淀粉二兩 朱砂四錢 輕粉一兩 冰片每兩藥粉加四分
    制法 先將錫熔化後,加入朱砂四錢,攪拌炒至枯,去砂留錫再熔化,投入水銀二兩,待勻傾出,加入淀粉共研細末;再另以草紙卷藥,點燃一端,使藥與灰皆滴入一器皿內(nèi),去灰;再于藥內(nèi)加入輕粉、冰片共研成極細末。
    功用 去瘀收乾,固皮生肌。
    主治 將癒合的表淺瘡面,有水腫及增生不良的肉芽瘡面。
    用法 直接外用或配成膏劑,或制成藥線外用。
    注意事項 陰瘡慎用,汞過敏者禁用。
    處方來源 明·胡公弼方。
    柏葉散
    側(cè)柏葉五錢 蚯蚓糞五錢 黃柏五錢 赤小豆二錢 凈輕粉三錢 大黃五錢
    功用 清熱解毒,收斂止痛。
    主治 帶狀皰疹(纏腰火丹、蛇串瘡)。
    用法 植物油或涼開水調(diào)藥外用。
    注意事項 癤、痛瘡面勿用。汞過敏者禁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顛倒散
    大黃四兩 硫磺四兩
    功用 破瘀活血,清除油垢。
    主治 痤瘡(肺風粉刺),脂溢性皮炎(面游風),酒皶鼻。
    用法 用涼開水或鮮蘿卜汁調(diào)搽,也可用鮮蘆薈汁薩藥外
    用。
    注意事項 慎勿入口與目。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粉霜神丹
    白粉霜一錢 人參一錢 甘草一錢 輕粉一錢 丹砂一錢 槐米一錢 煅石膏二錢 冰片三分功用 收斂解毒,止癢定痛。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結(jié)節(jié)性癢疹(頑濕聚結(jié)),慢性潰瘍(頑瘡)。
    用法 多兌入其他藥粉或藥膏中外用,或用在酒劑中,亦可用豬膽汁調(diào)上。
    注意事項 很少單獨使用,對肉芽瘡面及汞過敏者禁用。
    處方來源《瘡瘍經(jīng)驗全書》。
    珠香散
    煅研珍珠一錢五分 當門子五分 琥珀粉五錢 滴乳香一兩
    功用 養(yǎng)血潤膚,生肌固皮。
    主治 一切清潔瘡面及燒、燙傷,上皮生長遲緩。
    用法 薄撒患處。
    注意事項 撒布瘡面後,往往很快結(jié)痂,切勿清除其痂皮,以防影響上皮生長。
    羊蹄根散
    羊蹄根(土大黃)四兩 枯礬一兩
    功用 殺蟲,收斂,止癢。
    主治 趾間足癬(臭田螺),體癬(刀癬),股癬,汗皰足癬(田螺皰)。
    用法 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diào)上。
    處方來源 《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抑陰散
    草烏二斤 南星斤 狼毒二斤 白芷一斤 獨活一斤
    功用 回陽抑陰,溫化寒濕。
    主治 寒性膿瘍(陰疽、流注)。
    用法 蔥白水或烽蜜調(diào)藥外用。
    注意事項 慎勿入口。
    處方來源《外科全生集》。
    密陀僧散
    雄黃二錢 硫黃二錢 密陀僧一錢 蛇床子二錢 輕粉五分石硫黃一錢
    功用 散風,殺蟲。
    主治 汗斑(紫白癜風),白癜風(白駁風)。
    用法 蜜水調(diào)搽。
    注意事項 對肉芽瘡面上及汞過敏者禁用。慎勿入口。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軟膏劑
    軟膏是一種半固體的制劑,由藥物和基質(zhì)兩部分組成。中藥外用軟膏的基質(zhì)多用植物油、動物油、蜂蠟、蜂蜜、米醋或凡士林等;藥物多是中草藥或礦物藥的極細粉末。此外,有的軟膏是草藥經(jīng)植物油浸泡,熬煎後去渣,加入蜂蠟而成。蠟膏和凡士林配制的軟膏,皆有滑潤和保護皮膚的作用,但不利于水分蒸發(fā)。油蠟配制的軟膏,涂在皮膚上作用持久。蜂蜜所制成的軟膏,吸水性及附著性較強。加醋熬制的軟膏,除滲透性強外,尚有軟堅作用。
    用法:
    1.軟膏直接涂于皮膚上,多用在結(jié)痂、乾燥、落歷、皸裂等皮損上,藥量宜少,搽涂均勻。
    2.先將軟膏涂在紗布上,再敷蓋在皮損表面,用膠布固定敷料。慢性皮膚病或癰疽瘡面,敷藥後須包紮固定。
    3.若欲使藥力滲透,促使硬結(jié)軟化和腫塊吸收,涂藥膏後在皮損上加蓋油紙和紗布,再包紮固定,此法多用于牛皮癬、神經(jīng)性皮炎等病。換藥前,須將舊藥垢用植物油或玉樹油、汽油等輕輕搽凈。
    
(一)經(jīng)驗方
    黃連軟膏

    黃連面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九兩 制法 上藥混勻成膏。
    功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膿皰瘡(黃水瘡),丘疹樣蕁麻疹(水庖濕瘍),單純性皰疹(火燎瘡),帶狀皰疹(纏腰火丹),多發(fā)性毛囊炎(發(fā)際瘡)、癤、癰、丹毒等及皮膚燙燒傷。
    用法 外敷瘡面,
    注意事項 凡陰瘡瘻管禁用。
    普連軟膏
    黃柏面一兩 黃芩面一兩 凡士林八兩
    功用 清熱除濕,消腫止疼。
    主治 膿皰瘡(黃水瘡),急性亞急性濕疹(風濕瘍),燙燒傷,單純皰疹(火燎皰),牛皮癬紅皮癥。
    用法 直接涂于皮損上?;蛴密浉鄶傇诩啿忌?,敷于患處?;蚣尤肫渌幏圩鳡戃浉嗷|(zhì)。
    化毒散軟膏
    化毒散二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八兩
    制法 上藥混勻成膏。
    功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疼。
    主治 膿皰瘡(黃水瘡八多發(fā)性毛囊炎(發(fā)際瘡),癤、癰、丹毒等及體表感染初起。
    用法 涂敷患處。
    普榆膏
    生地榆面一兩 普連膏九兩
    制法 混勻。
    功用 解毒止癢,除濕消炎,軟化浸潤。
    主治 1°燒、燙傷,亞急性濕疹,皮炎,帶狀皰疹,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等。
    用法 涂敷患處。
    黑布化毒散膏
    黑布藥膏、化毒散軟膏各等分制法 混合均勻。
    功用 清熱聚毒,化腐提膿。
    主治 癤、癰初起,多發(fā)性毛襄炎或已潰膿腫周圍皮膚浸潤明顯者。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凡瘡面周圍滲出液較多者慎用。
    雄黃膏
    雄黃一斤如意金黃散十兩 蟾酥二錢 生白礬十兩 冰片二錢 凡士林十二斤制法 各藥研細面,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消腫止痛。
    主治 帶狀皰疹(纏腰火丹),急性淋巴管炎(紅絲疔、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滲出性皮損慎用。
    祛濕藥膏
    苦參四兩 薄荷三兩 白芷三兩 防風二兩 蘇穗四兩 連翹四兩 蒼術(shù)三兩 大黃三兩 鶴虱草三兩 威靈仙四兩 白蘚皮五兩 五倍子五兩 大楓子十兩 青黛面六錢 白蠟一百二十兩 香油(或豆油)二十斤
    制法 先把羣藥碾碎,放入油內(nèi)浸泡一晝夜,後用文火炸至焦黃,過濾去渣,離火(青黛除外)稱其重量,趁熱兌入白蠟。春秋季節(jié)每斤藥油兌蠟四兩,冬季兌蠟三兩,夏季兌蠟五兩。青黛後下,每斤藥油兌五分,攪拌均勻冷卻成膏。
    功用 清熱除濕,潤膚去痂。
    主治 單純糠疹(風癬、魚鱗癬(蛇皮癬)以及皮膚乾燥股屑皮損。
    用法 常用做皮膚科外用藥膏基質(zhì)。
    止癢藥膏
    止癢藥粉一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九兩
    制法 上藥混勻成膏。
    功用 除濕收斂,殺蟲止癢。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皮膚瘙癢癥(癮疹),癢疹(粟瘡)等瘙癢性皮膚病。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此藥有一定刺激作用,對于急性炎癥性皮膚病禁
    京紅粉軟膏
    京紅粉兩五錢 利馬錐五錢 凡士林八兩
    功用 殺蟲止癢,軟堅脫皮,化腐生肌。
    主治 牛皮癬靜止期(血燥型白疕),胼胝,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癰疽潰後腐肉未脫之瘡面。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對汞過敏者禁用。
    黑紅軟膏
    黑豆油二錢 京紅粉二錢 利馬錐二錢 羊毛脂一兩 四錢 凡士林八兩
    功用 軟堅殺蟲,潤膚脫厚皮,收斂止癢。
    主治 淀粉樣變(松皮癬),牛皮癬(白疕),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等慢性肥厚性皮膚病。
    用法 外用薄敷。
    注意事項 急性皮膚病、對汞過敏者不宜用。因含汞劑不宜大面積使用,全身性用藥時可分區(qū)交替外用,或間日外用。
    紫色疽瘡膏
    輕粉三錢 紅粉三錢 琥珀粉三錢 乳香粉三錢 血竭三錢 冰片三分 蜂蠟一兩 香油四兩 煅珍珠粉三分
    制法 鍋內(nèi)盛油在火上數(shù)開後離火,將前五種藥粉入油內(nèi)溶勻再入蜂蠟使其完全熔化,將冷卻時兌入冰片、珍珠面攪勻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煨膿長肉。
    主治 淋巴結(jié)核(鼠瘡),下腿潰瘍(臁瘡),慢性潰瘍(頑瘡),扁平疣(疣癥),手足胼胝等。
    用法 貼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炎癥性皮損、新鮮肉芽勿用。此藥膏具有一定的毒性,若大面積皮損面使用時,應注意汞劑吸收中毒。對汞過敏者禁用。
    黑色疽瘡膏
    羣藥:

    白芷三錢 當歸五錢 元參五錢 黃耆五錢 防風五錢 甘草三錢 生地五錢 蛇蛻二錢 血余三錢 蜂房五錢 穿山甲三錢 杏仁五錢
    藥面:
    樟丹三錢 乳香五錢 輕粉三錢 紅粉二錢 冰片二錢 米珠一錢 麝香一錢 沒藥五錢 血竭二錢 兒茶五錢 龍骨三錢
    其他:
    松香三兩五錢 黃蠟二兩 香油一斤
    制法 將羣藥放在香油內(nèi)浸泡約一周後,置文火煎熬滾開,至羣藥炸成焦黃色,過濾去渣,加入松香、黃蠟,待溶勻後離火,稍冷卻後入藥面,攪拌均勻,冷凝即成。
    功用 回陽生肌,化腐提毒。
    主治 慢性潰瘍,結(jié)核性潰瘍。
    用法 貼敷患處。
    注意事項 陽證瘡面慎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紫色潰瘍膏
    輕粉三錢 紅粉三錢 琥珀三錢 血竭三錢 乳香一兩五錢 青黛三錢 黃連一兩 蜂蠟三兩 香油一斤 煅珍珠面一分
    制法 以上藥物前八味共研極細末待用,將香油置于火上見數(shù)開後,加入蜂蠟攪勻,離火冷卻再加藥粉,攪勻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煨膿長肉。
    主治 淋巴腺結(jié)核(鼠瘡),下肢潰瘍(臁瘡),女陰潰瘍(陰蝕)。
    用法 直接涂抹在瘡面部位。
    注意事項 對汞過敏者禁用。
    紫色消腫膏
    紫草五錢 升麻一兩 貫仲二錢 赤芍一兩 紫荊皮五錢 當歸二兩 防風五錢 白芷二兩 草紅花五錢 羌活五錢 芥穗五錢 荊芥五錢 兒茶五錢 神曲五錢
    制法 共研細面過重羅,每四兩藥面加血竭花面一錢、山奈面二錢、乳沒四錢,凡士林四兩,調(diào)勻備用。
    功用 活血化瘀,軟堅消腫,止痛。
    主治 慢性丹毒,流注,結(jié)節(jié)性紅班(瓜藤纏),新生兒頭皮血腫(頭宣)。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毒熱性腫脹勿用。
    清涼膏
    當歸一兩 紫草二錢 大黃面一錢五分 香油一斤 黃蠟四兩(或六兩 )
    制法 以香油浸泡當歸、紫草三日後,用微火熬至焦黃,離火將油濾凈去渣,再入黃蠟加火熔勻,待冷後加太黃面(每斤油膏加大黃一錢五分),攪勻成膏。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主治 燙燒傷、凍傷等清潔瘡面,多型紅斑(血風瘡),牛皮癬(白疕)等炎癥性乾燥脫屑皮損。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陰瘡、陰疽慎用。
    豆青膏
    白降丹一錢 巴豆油一錢半 青黛面適量 羊毛脂一兩 凡士林四兩
    制法 攪勻成膏。
    功用 軟堅角化,潤膚止癢。
    主治 慢性肥厚性皮膚病,牛皮癬靜止期(白疕),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皮膚淀粉改變(松皮癬)等。
    用法 外用薄敷。
    注意事項 對汞過敏者及急性皮膚病不宜用。
    白蘞膏
    白蘞面二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八兩 制法 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收斂除濕,解毒止癢。
    主治 一切滲出性皮膚病。
    用法 外敷患處。
    苦參膏
    苦參面二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八兩 制法 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祛濕,殺蟲,止癢。
    主治 亞急性濕疹(濕瘍),牛皮癬靜止期(白疕),皮膚搔癢癥(癮疹),股癬(瘙癬),陰囊濕疹(繡球風),女陰瘙癢癥(陰濕)。
    用法 外敷患處。
    燙傷膏
    生地榆面六錢 乳香粉四錢 凡士林四兩
    制法 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解毒止疼,潤膚收斂。
    主治Ⅰ°、Ⅱ°燙傷。
    用法 涂紗布上外貼,或制成油紗條外用。
    陰蝕黃連膏
    乳香粉一兩 青黛面一兩 黃連膏八兩
    制法 上藥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清熱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 女陰潰瘍(陰蝕),過敏性陰莖部潰瘍。
    用法 外數(shù)患處。
    收乾生肌膏
    收乾生肌藥粉四兩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六兩
    制法 上藥混勻成膏。
    功用 活血止痛,收斂生肌。
    主治 癤、癰破潰後、水火燙傷、女陰潰瘍(陰蝕)、下肢滑瘍(臁瘡)等的清潔肉芽瘡面。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瘡面毒未凈者勿用。
    白芨膏
    白芨面一兩 煅石膏面一兩 凡士林八兩
    制法 以上藥物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收斂生肌。
    主治 燒、燙傷、下肢潰瘍(賺瘡)的清潔瘡面。
    用法 外敷患處。
    廣丹白芨膏
    廣丹一錢 白芨面二錢 凡士林一兩
    制法 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
    主治 慢性潰瘍,下肢潰瘍(臁瘡)。
    用法 外數(shù)患處。
    黃連甘乳膏
    黃連粉一兩 乳香粉一兩 爐甘石粉二兩 去濕藥膏(或凡士林)七兩
    制法 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解毒收斂,止疼生肌。
    主治 下肢潰瘍(臁瘡)、女陰潰瘍(陰蝕)、膿皰瘡(黃水瘡)等後期。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用藥前後勿用水洗患處。
    濕瘍雄甘膏
    雄黃解毒散一兩 甘石粉二兩 清涼膏七兩
    制法 上藥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除濕收斂,潤膚止癢。
    主治 慢性濕疹(頑濕瘍),下肢潰瘍(臁瘡)。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濕疹慎用。
    注:雄黃解毒散:雄黃一兩,寒水石一兩,白礬四兩,爲細粉。
    濕瘍雄冰膏
    雄黃解毒散一兩 冰片粉三錢 清涼膏八兩 七錢
    制法 以上藥物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清熱解毒,止癢定痛。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匍行疹(火燎瘡),脂溢性皮炎(面熱風毒)。
    用法 外敷患處。
    銀粉散軟膏
    銀粉散兩 水飛甘石粉一兩 祛濕藥膏八兩 制法 上藥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去瘀收斂,生肌固皮。
    主治 肉芽水腫或肉芽組織生長不良者。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大面積使用時注意防止汞中毒。汞過敏者禁用。
    硫癢膏
    硫黃粉一兩 止癢藥膏九兩 制法 上藥調(diào)勻。
    功用 止癢殺蟲,潤肌收斂。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慢性濕疹(頑濕瘍),陰囊濕疹(腎囊風)。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皮疹及新鮮肉芽瘡面勿用。
    子油熏藥油膏
    方同子油熏藥方。
    制法 同癬癥熏藥油膏。
    功用 潤膚,殺蟲,止癢。
    主治 牛皮癬(白疕),手癬(鵝掌風),腳癬(腳蚓癥),魚鱗癬(蛇皮癥)。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炎癥皮損勿用。
    瘡癥熏藥油膏
    方同癬癥熏藥方。
    制法 上藥經(jīng)減壓後乾溜成焦油物質(zhì),用凡士林或祛濕藥膏制成5~10%油膏。
    功用 軟堅止癢。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慢性濕疹(頑濕瘍),皮膚淀粉樣變(松皮癬)。
    用法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炎癥皮損勿用。
    
(二)常用成方
    芙蓉膏
    黃柏半斤 黃芩半斤 黃連半斤 芙蓉葉半斤 澤蘭葉半斤 大黃半斤
    制法 以上共研細面,過重羅,用凡士林調(diào)成20%軟膏。
    功用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 丹毒(火丹),蜂窩織炎,癤、癰、乳腺炎初起等。
    用法 外敷患處。
    處方來源本院經(jīng)驗方。
    鐵箍散膏
    生南星兩 生半夏一兩 生川烏一兩 生草烏一兩 肥白芨一兩 南白蘞一兩 香白芷一兩 土貝母一兩 南薄荷兩 川黃柏兩 川大黃一兩 廣姜黃一兩 枯黃芩一兩 豬牙皂一兩 荊芥穗一兩 蜂蜜三十兩 制法 將市售鐵箍散,每一兩 藥粉加入蜂蜜二兩,調(diào)勻成膏,密封儲存?zhèn)溆谩?/span>
    功用 破瘀消腫,活血軟堅。
    主治 癰、乳腺炎化膿期,蜂窩組織炎將潰膿期,或使之消散或促進其成膿加速潰破。
    用法 外敷患處。
    朗毒膏
    狼毒三錢 川椒三錢 檳榔三錢 五倍子三錢 蛇床子三錢 大楓子三錢 枯礬三錢 硫黃三錢 祛濕藥膏(或凡士林)八兩
    制法 將前八味藥研成極細粉面,加入去濕藥膏攪拌均勻。
    功用 殺蟲止癢,收斂脫屑。
    主治 陰囊濕疹(腎囊風),股癬(瘙癬),神經(jīng)性皮炎,慢性濕疹(頑濕瘍)。
    用法 涂敷患處。
    注意事項 急性炎癥皮損勿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鳳仙花膏
    鳳仙花末(白色者最佳)五兩 烽蜜五兩
    制法 上藥調(diào)勻成膏。
    功用 殺蟲止癢。
    主治 甲癬。
    用法 堆敷病指甲上,厚度約3分,外用油紙蓋,紗布包紮,每日換藥一次。
    注意事項 只宜外用,慎勿入口。
    處方來源《外科證治全生集》。
    灰米膏(水晶膏)
    生石灰五錢 糯米五十粒濃鹼水適量
    制法 石灰濃鹼水浸襦米1~2日泡後,取出糯米搗成糊狀備用(或用20%~40%氫氧化鉀(KOH)溶和糯米適量浸成)。
    功用 蝕皮去痣。
    主治 黑痣、雞眼、疣贅、胼胝。
    用法 取膏少量點敷皮損處。
    注意事項 此膏勿涂于正常皮膚上。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藥    油
    藥油系用植物油(芝麻油或花生油)將藥物浸泡數(shù)日後煎熬,過濾去渣入器皿,再用冷水浸泡五天去火毒而成。多用作賦形劑、潤膚劑或清潔劑。藥油不宜存放日久,以免酸化變質(zhì)。以下藥油除冰片雞蛋油爲羣眾中流傳方外,均系趙老醫(yī)生的經(jīng)驗方。
    祛濕藥油
    苦參四兩 薄荷三兩 白芷三兩 防風二兩 芥穗四兩 連翹四兩 島蘚皮五兩 鶴虱草三兩 大黃三兩 蒼術(shù)三兩 威靈仙四兩 大楓子(碎)十兩 五倍子(碎)五兩 香油二十斤
    制法 將羣藥放香油內(nèi)一晝夜後,文火炸黃焦,過濾,每斤油加青黛面五分。
    功用 除濕潤膚。
    主治 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
    用法 調(diào)藥粉外敷,或涂油後外撒藥粉,也可做清潔劑。
    注意事項 慎勿入目、入口。
    花椒油
    紅點花椒三錢 芝麻油一斤
    制法 將油放于銅鍋內(nèi),數(shù)開後離火,將花椒放入鍋內(nèi),待油涼後,將花椒取出,貯瓶備用。
    功用 解毒,潤膚。
    主治 清潔消毒瘡面,急性濕疹(風濕瘍)等。
    用法 涂敷患處。
    甘草油
    甘草一兩 香油十兩
    制法 甘草浸入油內(nèi)一晝夜,文火將藥炸至焦黃,去渣備用。
    功用 解毒,潤膚。
    主治 清潔瘡面,或做賦形劑用。
    用法 涂敷患處。
    紫草茸油
    紫草茸一斤芝麻油五斤
    制法 將藥置銅鍋內(nèi),油浸一晝夜,文火熬至焦枯,離火過濾去渣,取油貯磁皿內(nèi)備用。
    功用 活血,散瘀,軟堅。
    主治 下肢紅斑結(jié)節(jié)類疾患(瓜藤纏),耳下腺炎及頷下淋巴腺炎早期,皮膚紫紅斑塊。
    用法 涂敷患處。
    冰片雞蛋油(蛋黃油)
    雞蛋黃油 冰片
    制法 取雞蛋十個(或更多),煮熟去蛋白,用蛋黃乾炸煉油,每雞蛋黃油一兩 加入冰片五分~一錢,密閉儲存?zhèn)溆谩?/span>
    功用 消腫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 慢性潰瘍,燙傷瘡面,各部位之瘻管。
    用法 外搽皮損瘡面或滴入瘻管內(nèi)。注意事項化膿性瘡面及有腐敗組織之瘡面勿用。
    化堅油
    透骨草錢 伸筋草二錢五分茜草二錢 木通二錢五分松節(jié)一錢五分紫草根二錢五分地榆二錢 昆布二錢 劉寄奴一錢 香油十二兩
    制法 油浸羣藥二晝夜,用文火將藥炸成焦黃色,去渣備用。
    功用 活血化瘀,通絡(luò)軟堅。
    主治 燙燒傷後大面積增生性瘢痕,紅斑落屑角化性皮膚病。
    用法 用時微加溫,直接涂于皮損。
    
酒浸、水浸、醋浸劑
    此類浸劑系將單方或復方中藥碾碎後,用高粱酒(或75%酒精)水煎濃縮;或用米醋浸泡或煮熬後過濾後備用。這類浸劑,一般具有清熱、殺蟲、止癢、散瘀消腫的功能。下面介紹各方,除百部酒外,均系趙老醫(yī)生的經(jīng)驗方。
    百部酒
    百部六兩 酒精十二兩
    制法 將百部碾碎置酒精內(nèi),浸泡七晝夜,過濾去渣備用。
    功用 解毒殺蟲,疏風止癢。
    主治 蕁麻疹(瘩癘),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等搔癢性皮膚病。
    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涂。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補骨脂酊
    補骨脂六兩 75%酒精十二兩
    制法 將補骨脂碾碎置酒精內(nèi),浸泡七晝夜,過濾去渣備用。
    功用 調(diào)和氣血,活血通絡(luò)。
    主治 白癜風(白駁風),扁平疣(疣癥)。
    用法 用棉球蘸藥涂于患處,并摩擦5~15分鍾。
    羊蹄根酒
    羊蹄根六兩 75%酒精十二兩
    制法 將羊蹄根碾碎置酒精內(nèi),浸泡七晝夜,過濾去渣備用。
    功用 殺蟲止癢。
    主治 手癬(鵝掌風),甲癬(鵝爪風廠落屑性腳癬(腳蚓癥),體癬(錢 癬),神經(jīng)性皮炎(乾癬)。
    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藥水涂于患部。
    注意事項 慎勿入目。
    龍膽草擦劑(龍膽浸劑)
    膽草十斤
    制法 水煎:第一次加水20000毫升,開鍋後煮1小時。第二次加水10000毫升,開鍋後煮40分鍾。兩次藥液合并過濾濃縮爲9600毫升,裝瓶。
    功用 清熱解毒,止癢止痛。
    主治 急性亞急性濕疹,過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小兒痱子,丘疹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毛囊炎等。
    用法 涂于患處。
    冬蟲夏草酒
    冬蟲夏草二兩 白酒八兩
    制法 冬蟲夏草浸酒內(nèi)七晝夜備用。
    功用 補氣血,助生發(fā),烏須黑發(fā)。
    主治 圓形脫發(fā),脂溢性脫發(fā),神經(jīng)性脫發(fā),小兒頭發(fā)生長遲緩。
    用法 外用。用牙刷拈酒外戳1~3分鍾,早晚各一次。
    紅花酊
    藏紅花一兩 75%酒精十兩
    制法 紅花浸酒內(nèi)七晝夜,去渣備用,功用 活血去瘀,消腫止痛。
    主治 扭傷血腫,大面積灼傷,瘢痕。
    用法 外涂或用紗布蘸藥罨包。
    斑蝥醋漫劑
    全蟲十六個 斑蝥十二個 皮硝四錢 烏梅肉一兩 米醋一斤
    制法 將上藥入醋內(nèi),浸泡七晝夜,過濾備用。
    功用 殺蟲止癢。
    主治 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皮膚瘙癢癥(癮疹)。
    用法 涂于患處。
    注意事項 皮膚有損傷者勿用。
    
洗劑
    祖國醫(yī)學很早就有用藥物煎湯溻洗的治療方法。趙老醫(yī)生繼承和推廣了古代的方藥,而且有所發(fā)揮,摸索了一些有效方藥。全身洗溻每次可用藥一斤、水十斤煎煮後洗浴,局部洗療或濕敷可以酌減,每日一至三次,每次5~30分鍾。下面介紹的各方,除蛇床子洗方、芫花洗方外,均系趙老醫(yī)生的經(jīng)驗方。
    百部洗方
    百部四兩 苦參四兩 蛇床子二兩 雄黃五錢 狼毒二兩五錢
    制法 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nèi),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鍾。
    功用 疏風止癢,祛濕殺蟲。
    主治 皮膚瘙癢癥(癥疹),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繡球風),蕁麻疹(痞癟)等。
    用法 用軟毛巾溻洗,或溻洗後再加熱水浸浴。
    注意事項 有抓破瘡面慎用。
    蛇床子洗方
    威靈仙五錢 蛇床子五錢 當歸尾五錢 縮砂殼三錢 土大黃五錢 老蔥頭七個 苦參五錢
    制法 將上藥碾碎裝紗布袋內(nèi),用桑枝架在水鍋上蒸後用,或煮水浸泡用。
    功用 散風祛濕,殺蟲止癢。
    主治 陰囊濕疹,陰囊搔癢癥(腎囊風),女陰泄瘍(陰蝕、會陰部濕疹搔癢癥等。
    用法 蒸後熱溻或浸泡坐浴。
    注意事項 有抓破出津水者慎用。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芫花洗方
    芫花五錢 川椒五錢 黃柏一兩
    制法 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nèi),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鍾。
    功用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 多發(fā)性癤腫。
    用法 用軟毛巾蘸湯塌洗,或溻洗後加熱水浸浴。
    注意事項 芫花有毒勿入口、目。
    處方來源《醫(yī)宗金監(jiān)·外科心法要訣》。
    復方馬齒莧洗方
    馬齒莧四兩 蒲公英四兩 如意草四兩 白礬四錢
    制法 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nèi),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鍾。
    功用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 多發(fā)性癤腫,膿皰瘡。
    用法 同上。
    柏葉洗方
    側(cè)柏葉四兩 蘇葉四兩 蒺藜秧八兩
    制法 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nèi),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鍾。
    功用 清熱,潤膚,止癢。
    主治 牛皮癬(白疕風),魚鱗癬(蛇皮癬)及其他皮膚乾燥脫屑類皮膚病。
    用法 同上。
    乾葛洗方
    乾葛四兩 明吼五錢
    制法 加水二至三斤,煮沸15~20分鍾。
    功用 去濕收斂止汗。
    主治 手足多汗癥及腋部多汗癥。
    用法 待溫後浸泡手足。
    紫草洗方
    紫草一兩 茜草五錢 白芷五錢 赤芍五錢 蘇木五錢 南紅花五錢 次厚樸五錢 絲瓜絡(luò)五錢 木通五錢 制法 加水四至五斤,煮沸15~20分鍾。
    功用 行氣活血,化瘀消斑。
    主治 肝斑(黧黑軒黯),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繼發(fā)性色素沉著,下腿結(jié)節(jié)性紅斑、硬結(jié)性紅斑(瓜藤纏),下肢靜脈曲張(炸筋腿)。
    用法 溻洗濕敷。
    馬齒莧洗方
    馬齒莧二兩 (鮮馬齒莧半斤)
    制法 凈水洗凈後,用水四斤煎煮20分鍾,過濾去渣(鮮藥煮10分鍾)。
    功用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主治 急性濕疹,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濕毒瘍),丹毒,膿皰?。S水瘡)。
    用法 用凈紗布六、七層沾藥水濕敷患處。每天二至三次,每次20~40分鍾。
    伸筋草洗方
    伸筋草一兩 透骨草五錢 祁艾一兩 劉寄奴五錢 桑枝一兩 官桂五錢 蘇木三錢 穿山甲五錢 草紅花三錢 制法 將上藥碾碎,裝紗布袋內(nèi),用桑枝架水鍋上蒸後用,或煮水浸泡後用。
    功用 活血通絡(luò),溫經(jīng)軟堅。
    主治 硬皮病(皮痹疽、下肢靜脈曲張(炸筋腿),象皮腫等。
    用法 蒸後熱溻或浸泡,隔日一次。
    注意事項 急性炎癥及破潰成瘡者勿用。
    透骨草方
    透骨草四兩 側(cè)柏葉四兩 皂角二兩 白礬三錢
    制法 用水適量,煎煮後待溫用9功用 除濕止癢。
    主治 脂溢性脫發(fā)。
    用法 洗頭。
  
  藥捻
    藥捻又稱藥線,是中醫(yī)皮、外科常用的一種外治法之一。多用于竇道、瘻管、癰癤潰後。
    藥捻由于所用材料和做法不同??煞譅懀好藜埶幠怼密浢藜埣舨贸筛鞣N長短寬窄不同紙條,撒上藥粉,搓成線狀;也有用棉紙直接搓成線狀,用時另蘸藥粉。
    棉花藥捻一將潔凈棉花搓成條狀,蘸藥粉用。絲線藥埝——將粗細不等的絲線,用糯米湯調(diào)藥粉後涂于絲線上,放置陰乾備用。
    藥粉藥捻一用藥粉與賦形劑(常用面糊)調(diào)成糊狀,搓成細條,陰乾備用。
    趙老醫(yī)生臨床慣用棉紙藥捻,這里只重點介紹棉紙藥埝的制法 :選用質(zhì)軟韌性強的棉紙(常用河南棉紙),按紙紋長軸剪成1.5~3.0厘米寬、10~15厘米長的紙條,將藥粉撒勻紙條上,然後對折,左手平持,右手持另一端,折成25度角,接同一方向捻成捻狀,要求藥埝平直硬緊。使用肘,順著竇道方向插入,插到竇道底部後再稍抽出少許,外留0.5厘米。每日或隔日更換一次。若竇道清潔,肉芽生長良好,即應停止使用,以免影響癒合。下面介紹的各方,均系趙老醫(yī)生的經(jīng)驗方。
    京紅粉藥捻
    京紅粉一兩
    功用 化腐提毒。
    主治 陽癥竇道、瘻管,膿瘍膿毒未凈。
    注意事項 膿腐已盡及對汞劑過敏者勿用。
    白降丹藥捻
    白降丹適量功用 化腐軟堅。
    主治 瘻管、竇道日久厚壁者。
    注意事項 對汞過敏及肉芽新鮮者禁用。
    紅血藥捻
    京紅粉五錢 利馬錐五錢 輕粉五錢 血竭一錢五分乳香二錢 蟾酥適量功用 解毒化腐,活血定痛。
    主治 陽癥或半陰半陽癥,癤癰已潰膿腐未凈引流不暢者。
    注意事項 肉芽新鮮及對汞劑過敏者禁用。
    紅肉藥捻
    京紅粉五錢 上肉桂面五錢 雄精一錢 煅珍珠一錢
    功用 回陽生肌,活血提膿。
    主治 陰癥竇道、瘻管、膿瘍、瘰疬、鼠瘡以及附骨陰疽,久潰不欽者。
    注意事項 陽癥寮道及對汞劑過敏者禁用。
    回陽生肌藥捻
    人參五錢 鹿茸五錢 雄精五分乳香一錢 琥珀二錢五分
    京紅粉一錢 二分五厘
    功用 回陽生肌,補血定痛。
    主治 陰癥竇道、瘻管、膿瘍久不收口者。
    注意事項 對汞劑過敏者禁用。
    銀粉散藥捻
    銀粉散適量
    功用 收斂消瘀,解毒止痛。
    主治 陽癥癰癤及膿瘍竇道、瘻管肉芽水腫不鮮者。
    注意事項 陽癥初起,膿水淋漓,雖近癒合,但嫩肉鮮紅者勿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收乾藥捻
    銀粉散一兩 甘石粉兩 雄精一錢
    功用 收斂解毒,生肌長肉。
    主治 陰癥及陽癥竇道、瘻管,瘡口清潔趨于癒合,肉芽組織健康或有輕度水腫者。
    注意事項 陰陽癰疽初期者不宜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
【中醫(yī)中藥】二妙散(丸)原方引經(jīng)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二、內(nèi)服藥方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 -軟膏劑】6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經(jīng)驗方及常用方四、外用藥類
濕疹的外治驗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