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對簡體字的批評是混淆視聽
北京方雨
7月5日,央視播出了《小崔說事-漢字還是漢字》,王干先生代表廢簡派出場。但是,王先生在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使我十分驚訝:這樣一個對簡化漢字歷史毫不了解的人,居然成了廢簡歸繁派的領軍人物!
王干先生在節(jié)目中首先對簡體字“國”發(fā)難。他舉出一個事先寫好的牌子,上寫“國、國、囗”三個字。他解釋說:“國家的“國”,里面是一個疆域的域(或),一個疆域你把它劃起來成一個國家,有邊界,你看我們邊界意識很強。國家要講疆域,要講領土完整。那么現(xiàn)在我們簡化的國字是什么意思呢?據(jù)說當初是里面一個王,后來好像有人反對,這個國家是一個王,是一個人的,這個屬于帝王思想,后來據(jù)說加了一個點,點成什么呢?一個保險柜里放的珠寶。這個國家成了保險柜了。再后來第二批簡化字的時候,就變成這個(囗)模樣了,這個模樣就是什么呢?國中無人,國中無物。1978年3月5號的法律,人大法律,這個字(囗)是公布的,法律公布的”。(見視頻)
王干先生的解釋,根本不符合事實。國家的國字,自古就有很多寫法,本文后面貼出《康熙字典》收錄的“國”字,就有7個之多,最繁的是三個“秦”疊起來。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囗”是正規(guī)的古體“國”字,《康熙字典》中有這樣的解釋:“(商子·弱民篇)民弱囗強,囗強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古國字皆作囗,蓋倉頡所制也”。也就是說,這個“囗”表示的國字,是倉頡所造的,說起來還是“正根兒”。這個“囗”也是“圍”字的古體。有的專家認為,這個“囗”字后來不用可能是與口舌的“口”字太容易混淆。
而“囯”是《康熙字典》收入的俗體“國”字,這個“囯”字后來被太平天國采用;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也采用了這個“囯”字。至于中間是“玉”字的“國”字,最早見于北宋阮逸的《<中說>注》,清朝姜宸英在《語摘》也用過(圖)。日文“新字體”也采用中間是“玉”的“國”。1956年,大陸的簡化漢字方案采用了中間為“玉”字的“國”。
至于王干說“囗”字是“1978年3月5號的法律,人大法律,這個字是公布的,法律公布的”,則完全是無中生有,信口開河:
首先,盡管這個“囗”字是有據(jù)可查的古體“國”字,但它卻沒有被《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二簡字)采用。(節(jié)目中主持人小崔插話說“后來廢除了”,也就更談不上)。我不知道王干先生看過《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沒有?能否請王干先生告訴大家,這個字在二簡字方案的第幾頁第幾列第幾行?
其次,二簡字不是1978年3月5日公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1978年3月2日教育部發(fā)出《關于學校試用簡化字的通知》。但1978年7月二簡字方案就停止使用。
再次,二簡字方案更不是人大公布的法律。這個方案只是一個草案,分為兩個表,并說明第一表“可在出版物上先行試用”,第二表“需要經(jīng)過群眾廣泛討論,提出修改、增補或者刪除的意見”。“二簡字”發(fā)布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第一表的簡化字。由于這個方案太過草率,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1978年7月,中宣部發(fā)出通知,在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試用“二簡字”。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下發(fā)通知,正式廢除了“二簡字”。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草案怎么能被全國人大作為“法律”公布!
另外,王干先生在節(jié)目中還說:“甲骨文是原始人用的文字”,也讓人震驚!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難道殷商時代的中國人竟然還是原始人?
簡化字并不是完美無缺,也不是不可以批評,繁簡之爭也可以繼續(xù)進行,我本人也贊成“識繁寫簡”,并反對繼續(xù)單方面簡化漢字。但是,王干先生為了證明簡體字是所謂“山寨版”,竟當著億萬電視觀眾的面編造證據(jù)、混淆視聽,不知會誤導多少人!王干先生曾說過:‘“廢簡”和“擁簡”是個學術問題’,可他的上述言行能體現(xiàn)一個學者應該有的學術態(tài)度嗎?
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國”字以及5個古體
康熙字典中收入的俗體“囯”字
(清)姜宸英《語摘》中的“國”字
二簡字方案第一頁的說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