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在古陶瓷中可謂是重器,自唐代以來,梅瓶被用于貯酒,這種貯酒瓶在宋元時期廣為流行,直到明末清初梅瓶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由單純的貯酒器一改為貯酒、插花具備多用途的功能。
圖為北宋晚期磁州窯生產的白地赭彩牡丹紋瓶。[臺北鴻喜美術館藏]此瓶小口、豐肩,器身修長、假圈足;通體施白釉,瓶腹用赭彩描繪出纏枝牡丹紋作主題。整個畫面構圖嚴謹,紋飾布局疏密有序,繪畫筆法自然流暢,是磁州梅瓶系列中的精品。
赭色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鐵,與黑色料所不同的是色料中的鐵元素相比之下略少,而更多的是色料中加入了其他的微量元素,以至于在燒成后介乎于黑、醬、黃色之間。在磁州窯梅瓶系列產品中,白地黑花、白地褐花較為常見,赭色則為是稀有品種。
我國梅瓶的形制始于唐代,它最初是由廣口瓶及象腿、雞腿瓶演化發(fā)展而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梅瓶的造型及實用功能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筆者注:詳見本博中有關梅瓶的文章,在此不予累述。]作為重要器具,梅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發(fā)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它與酒文化的發(fā)展史有著極深的淵源關系。伴隨著功能的轉換,梅瓶又為居家裝飾繼續(xù)發(fā)揮著余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