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組
【用
【功
【主
1.急性胃腸炎:用本方不予加減,只按比例加重其劑量;甘草60g,干姜45g,大棗30g(去核),黃連15g(搗),半夏10Og,黃芩45g,共治療60例急性胃腸炎。其中未經(jīng)西藥治療者49例,經(jīng)西醫(yī)治療無效者11例;病程最短者4小時,最長者15天。全部用本方治愈。其中服1劑而愈者8例,2劑而愈者23例,3劑而愈者18例,4劑而愈者忘例,5劑而愈者6例。
2.狐惑:郭某某,女,36歲,口腔及外陰潰瘍半年,在某醫(yī)院確診為口、眼、生殖器綜合征,曾用激素治療,效果不好。據(jù)其脈癥,診為狐惑病,采用甘草瀉心湯加味,方用:生甘草30g,黨參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黃連6g,黃芩9g,大棗7枚,生地30g,水煎服12劑。另用生甘草12g,苦參12g,4劑煎水,外洗陰部。復(fù)診時口腔及外陰潰瘍已基本愈合,仍按前方再服14劑,外洗方4劑,患者未再復(fù)診。
3.慢性泄瀉:劉某某,男,36歲。1979年10月23日初診。4年前因傷食引起腹瀉,治后獲愈。但遇進食稍多或略進油膩即復(fù)發(fā)。發(fā)時脘腹脹悶,腸鳴漉漉,大便稀溏,挾有不消化物或粘液,日2-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暈,脈沉細,舌苔白而微膩,腹平軟,臍周輕度壓痛。予甘草瀉心湯加白術(shù)、厚樸。服3劑,大便成形,納增,睡眠轉(zhuǎn)佳,尚有腸鳴,心悸。原方去厚樸加桂枝,續(xù)服6劑,大便正常。23個月后隨訪,未復(fù)發(fā)。使用此法治療22例慢性泄瀉,均獲較好效果。其病程有自5個月-6年,1-3年為多,計15例。治后18例癥狀消失未再復(fù)發(fā),2例半年后出現(xiàn)反復(fù),2例無效。
4.胃虛便秘:郭某,女,21歲。主訴:便堅難解,4-5日一行,已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藥,大便仍燥結(jié)如羊糞;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饑,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根微黃,脈滑。遂投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半夏10g,干姜5g,川連3g(沖服),黃芩10g,黨參12g,大棗10枚。5劑,水煎服。藥后大便暢通,腸鳴增多。再予5劑,大便通暢,納增,心下痞塞除,諸癥悉愈。
5.白塞氏綜合癥:作者根據(jù)該病以口腔潰瘍、前陰或肛門潰瘍、發(fā)冷發(fā)熱、皮膚損害等主要癥狀,認為即是《金匱》狐惑病。用本方治療60例,均有效。其加減為:不欲食,加佩蘭;咽喉潰瘍,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氣熱,加石膏,知母;胸脅滿痛,加柴胡;濕偏盛者,加赤苓、木通;熱偏盛者,以生姜易干姜;便秘,加酒制大黃;五心煩熱,加胡黃連。同時用《金匱》苦參湯外洗,雄黃散燒熏肛門。
6.口腔糜爛:陳某某,男,48歲,農(nóng)民??谏嗝訝€已20余天,尿赤,脈洪數(shù),予導(dǎo)赤散2劑無效,大便3日未解,于原方加涼膈散2劑。大便解,口舌糜爛遂愈。半月后復(fù)發(fā),癥狀較前為劇,舌紅絳,邊有膿瘡,尿黃。先后用二冬甘露飲、六味地黃湯加肉桂均無效。出現(xiàn)滿唇白腐,舌膿瘡增多,不能食咸味,以食冷粥充饑,口內(nèi)灼熱干痛,喜用冷水漱口。于是因思日人《橘窗書影》所載口糜爛治驗二則,認為本證屬胃中不和所致,用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干姜5g,半夏、黃芩、黨參各9g,川連6g,大棗6枚,2劑。藥后口內(nèi)灼熱糜爛減輕,已不須漱水,仍予原方2劑而愈。
上有口瘡下便溏 甘草瀉心治之康
在臨床上,我們常??梢耘鲆姾疅徨e雜的癥狀,如上面口腔潰瘍,而下面卻大便溏瀉的上火下寒癥。應(yīng)當如何處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遇見這樣一位病人。
2000年8月初,一天的上午,一位42歲的男同志來看病。他自述20年前曾得過甲型肝炎,后開始大便溏瀉,已有多年。現(xiàn)在每日4~5次,常常晨起即便,便稀溏。之后上午有時還有2—3次,經(jīng)常出現(xiàn)反復(fù)性的口腔潰瘍。
我一邊聽一邊想:這可是上火下寒,這樣的病最難處理。清上熱要用苦寒藥,苦寒傷胃則大便又要受影響;溫下焦要用熱藥,溫燥藥必然加重口腔潰瘍的發(fā)作。當如何解決?就看樊教授的高見了!
樊教授摸脈:左關(guān)脈浮弦,舌胖邊有齒痕。樊教授說,這是胃中有熱,腸中有寒,所以應(yīng)當用《傷寒論》中的甘草瀉心湯。處方:
炙甘草15克,黃芩9克,黃連6克,黨參12克,法半夏9克,干姜9克,大棗4枚。7劑水煎服。
1周后患者復(fù)診,述口腔潰瘍已愈,且大便也成形了。
后來樊教授說:甘草瀉心湯是治療脾胃之方。因胃虛不能調(diào)劑上下,故出現(xiàn)上火之口腔潰瘍,下寒之大便溏瀉,中焦之脾胃痞滿。所以用甘草瀉心湯,可以上治口腔潰瘍,下治大便溏瀉,中治脾胃脹滿,是一個一舉三得的好方子。如果在臨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滿的病癥,都可以考慮應(yīng)用甘草瀉心湯這樣的方劑來進行解決。
甘草是和中的良藥。據(jù)傳,這味藥是一個老婆婆發(fā)現(xiàn)的。
有位老中醫(yī)外出看病,多日不歸。等候他治病的人,把門都堵住了。醫(yī)生的老伴很著急,心想:老頭子平時治病,還不是用幾棵草?她想起了家里燒飯用的干草,甜甜的,拿它當藥,就是不治病也壞不了事。于是,她就把這些干草給了病人,打發(fā)走一批又一批。過了些天,老頭子回來了。剛到屋里坐下,就有人來送錢,一個接一個。這時老頭子才知道,他走后出了這么回事。第2天,他把所有的病人找來,一一問清了病情,發(fā)現(xiàn)有脾胃虛弱的,咳嗽多痰的,咽喉腫痛的等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甘草有補氣和中、鎮(zhèn)咳祛痰、瀉火解毒等多種藥效。
(3)通藥與澀藥并舉張錫純認為:“寒溫之證,上焦燥熱,下焦滑瀉者,皆屬危險之候。因欲以涼潤治燥熱,則有礙于滑瀉,欲以澀補治滑瀉,則有礙于燥熱。愚遇此等證,亦恒用生山藥,而以滑石輔之,大抵一劑滑瀉即止,燥熱亦大輕減。”又“用滑石與生山藥各兩許,煎湯服之,則上能清熱,下能止瀉,莫不隨手奏效。又外感大熱已退而陰虧脈數(shù)不能自復(fù)者,可于大滋真陰藥中(若熟地黃,生山藥,枸杞之類)少加滑石,則外感余熱不至為滋補之藥逗留,仍可從小便瀉出,則其病必易愈。
甘草瀉心湯為治療狐惑病的主方,狐惑病多認為如今之白塞病,白塞病必具之癥狀為口腔潰瘍。所以近代經(jīng)方家多以此方治療口腔潰瘍,如胡希恕、趙錫武、岳美中等前輩多有驗案可參[[1]],現(xiàn)代也有較多相關(guān)的臨床報道。但以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經(jīng)驗卻不多見,故現(xiàn)將廣州市名中醫(yī)黃仕沛老師治療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經(jīng)驗報道如下:
1黃仕沛老師應(yīng)用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經(jīng)驗
經(jīng)方的使用重在“方證對應(yīng)”,根據(jù)“方證對應(yīng)”的原則,甘草瀉心湯不單可治白塞病、口腔潰瘍,黃仕沛老師還將甘草瀉心湯應(yīng)用于治療各種滲出較多的皮膚粘膜疾病如濕疹、牛皮癬、帶狀皰疹、結(jié)膜炎、痔瘡出血等療效顯著。
1.1甘草瀉心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甘草干姜湯
甘草干姜湯是仲景治療一切澄澈清冷之涎、沫、滲出的主方?!督饏T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肺痿吐誕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
甘草瀉心湯是從半夏瀉心湯重用甘草衍化過來的,所以甘草瀉心湯治療狐惑病的關(guān)鍵藥物是甘草。甘草用于外科潰瘍、滲出性疾病在《證治準繩》以及清代王孟英的醫(yī)案里面都可見到。四秒勇安湯里面也有大量的甘草。現(xiàn)代藥理研究:甘草具有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可以穩(wěn)定生物膜,減少炎癥物質(zhì)釋放,并可以緩解粘膜刺激,保護粘膜,修復(fù)粘膜潰瘍[1]。黃師常言甘草為本方之主藥,臨床常用至30g。
干姜主要針對清稀的分泌物,更有現(xiàn)代研究指出,干姜能調(diào)節(jié)免疫,故本方能取效,還要取決于干姜。黃師經(jīng)驗,干姜一般用6g,滲出較多稍加量。
1.2甘草瀉心湯中的黃連、黃芩
甘草瀉心湯中的黃連、黃芩主要是針對清熱燥濕而設(shè),《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瘡,黃連粉主之?!?/span>
1.3甘草瀉心湯中的半夏
半夏對局部粘膜有剌激作用?!秱摗?12條“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笨嗑茰从砂胂?、苦酒、雞子殼組成。313條“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倍鴱膬煞降姆▉砜?,苦酒湯是“少少含咽之”,半夏散及湯是“少少咽之”。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法夏對粘膜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1.4甘草瀉心湯中的加減法
1.4.1此類患者多有郁熱,故往往應(yīng)加石膏,石膏可用60g至90g。
1.4.2滲出、瘙癢比較明顯可加升麻、苦參燥濕、解毒。仲景用升麻非為升舉清陽,是用于解毒,如升麻鱉甲湯、麻黃升麻湯?!督饏T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
1.4.3潮紅,脫屑比較明顯的,《傷寒論》196條:“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笨紤]為陽明久虛,津液不足,可加生地,最大用至90g。
1.5此方的運用還重在守方,否則再次發(fā)作將前功盡棄。
2 醫(yī)案三則
例1:羅某,男性,47歲,2010年3月18日初診?;颊呷砥つw斑塊狀皮癬已10余年,反復(fù)發(fā)作,脫屑較多,瘙癢甚。曾到外院皮膚科診治,診斷為“銀屑病”。醫(yī)生建議使用免疫抑制劑,羅某害怕藥物副作用,未敢服藥,僅自購些膏藥外用,病情逐漸加重。故至黃師門診求治??淘\:雙大腿外側(cè)、雙小腿外側(cè)、雙側(cè)肘部后外側(cè)見大片紅斑丘疹,最大處約7×8cm,最小處約3×4cm,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大量滲液,搔抓后流血,心、肺、腹檢查無異常。四肢及關(guān)節(jié)無腫痛。
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
甘草三十克
干姜六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2010年3月23日復(fù)診,見全身皮損較前好轉(zhuǎn),紅斑丘疹最大處范圍已縮小至5×3cm,瘙癢減輕,滲液減少。守方治療。至2010年5月,大腿、小腿皮膚嫩微紅,平滑,不癢,背部、肘后仍有紅色丘疹、鱗屑,范圍最大3×3cm。患者繼續(xù)守方治療。至2010年11月,患者除右肘部仍有皮膚潮紅及脫屑外,其它部位皮癬已痊愈,仍守方。
例2:梁某,女性,25歲。2010年12月來診,當時已懷孕4個月,自訴近1周突發(fā)全身散在性皰疹,膿皰,皮疹逐漸增多,至密布全身,四肢、顏面、背部為主,滲液量增加,滲液可濕透衣襟,瘙癢難忍。查體:顏面、全身均見密布紅色皰疹,部分潰破,大量滲液、流膿,雙下肢為甚,雙下肢皮膚粗糙,皰疹、膿皰融合成片,部分潰破、結(jié)痂。
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
甘草三十克
干姜十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二診,顏面及手臂皰疹明顯減少,已無明顯滲液,背部皰疹稍減少,滲液仍可濕透衣襟,雙下肢情況基本同前,仍瘙癢難忍,守上方,加用苦參十五克、升麻十五克。
繼續(xù)服藥一周后,患者全身皰疹及滲液癥狀明顯減輕,滲液已不會濕透衣襟。但患者及家屬擔心局部皮膚難以護理,前往中山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診斷為“孕婦多型疹”,考慮因孕激素影響,主管醫(yī)生告知患者,其皮疹須在分娩后一周才會痊愈,并只能以激素治療。
患者住院期間堅持復(fù)診,仍服甘草瀉心湯。此次,其背部皰疹雖滲液不多,但較前潮紅,原方去苦參、升麻加生地六十克。治療半月后,患者顏面及雙上肢皮膚已較光滑,原皮疹部位仍遺留有色素沉著,未再出現(xiàn)新的皰疹、滲液,背部可見散在皰疹,略潮紅,無膿皰,無滲液,雙下肢仍可見皰疹融合成片,滲液較多,部分膿皰。由于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zhuǎn),故予出院,出院前,主管醫(yī)生對其療效表示驚嘆,從未見孕婦多型疹有如此療效?;颊呃^續(xù)守方至今,已懷孕7個月。除雙下肢外全身皮膚已光滑如初,僅可見皮疹后色素沉重,無新發(fā)皮疹,雙下肢皰疹基本結(jié)痂,無滲液,繼續(xù)服藥治療。
例3:患者,陸某,女性,22歲,2010年12月初診,自訴有慢性濕疹病史3年,每因天氣變化及飲食不節(jié)發(fā)作、加重,反復(fù)治療無效??淘\:全身散在皮疹,瘙癢難忍,皮疹潰破可有少量滲液,皮膚粗糙,雙下肢為甚,并可見大片色素沉著。
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
甘草三十克
干姜六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二診皮疹、滲液已有所減少?;颊叻幹两褚?個多月,除雙下肢仍可見少量皮疹、滲液外,全身其它部位已無濕疹再發(fā)。
甘草瀉心湯見于《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前書用于痞證,以脾胃虛寒較重,腸中又夾熱邪,臨床除見心下痞硬外,以下利為主,伴以干嘔心煩;后者治療狐惑?。ìF(xiàn)代醫(yī)學(xué)的“白塞氏綜合征”),屬濕熱內(nèi)蘊,蟲毒腐蝕所致。該方組成為:炙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干姜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黃連一兩,人參三兩(原書脫失)。方中重用甘草益氣和中,清熱解毒,配以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解毒;半夏、干姜燥濕化痰,溫中祛濕;人參、大棗扶正補中,益氣健脾。藥雖七味,辛開苦降,甘補溫中,寒熱并用,攻補兼施,消痞止利,解毒療瘡。既治療寒熱錯雜之痞證,又用于濕熱蘊毒之狐惑病。皮膚病中的濕疹、癮疹、足濕氣等常反復(fù)發(fā)作,纏綿難愈,這些病中既有脾胃虛寒,無以運化水濕,屬正虛的一面,又有濕熱毒邪蘊結(jié)肌膚之邪實的表現(xiàn)。細究之,其病機為虛實夾雜,寒熱互結(jié),與甘草瀉心湯的方證病機契合,根據(jù)中醫(yī)學(xué)“異病同治”理論,借他山之石攻玉,稍事加減,用于上述皮膚病的治療,取效甚捷。舉例如下。
案1
趙某,女,62歲。2010年3月9日初診。述其全身散在紅丘疹、瘙癢反復(fù)發(fā)作3年余。經(jīng)中西藥內(nèi)服、外涂(不詳)雖癢減而丘疹未消,且停藥又癢??淘\:全身散在暗紅色丘疹,以軀干、雙下肢較密,雙小腿外側(cè)皮膚增厚粗糙,抓痕條條,瘙癢劇烈,夜不能寐,伴口不渴,喜熱飲,溲清,便溏。舌質(zhì)暗,苔白膩微黃,脈弦滑。診為慢性濕疹。證屬脾陽中虛,濕熱內(nèi)蘊。方選甘草瀉心湯合理中湯加苦參、白鮮皮。藥用:甘草(中藥配方顆粒,相當于飲片劑量,以下病例均同)、半夏各18克,黃連6克,黨參20克,白術(shù)、干姜各9克,黃芩、大棗、苦參、白鮮皮各10克。5劑,日1劑,開水沖泡后2次分服。外用苦參、黃柏適量,開水調(diào)糊外涂,日1次。3月16日二診:藥后瘙癢減輕,夜間能眠。守法守方繼用,5劑,服法同前,外用藥同前。3月23日三診:藥后皮疹大部分消失,唯雙小腿處肥厚、粗糙未見好轉(zhuǎn),守方加紅花12克,烏梢蛇20克,5劑。另用三棱、莪術(shù)各30克,開水沖泡外洗,日1次。至5月8日,共服藥48劑,瘙癢消失,皮膚潔凈,留有色素沉著而告愈。1年后隨訪未復(fù)發(fā)。
按:本例患者丘疹暗紅,皮損肥厚,雖無滲液亦屬濕邪為患,趙炳南老中醫(yī)認為,干燥肥厚、粗糙屬頑濕結(jié)聚。既有溲清、便溏等脾陽中虛之證,又有皮損粗厚,舌苔白膩,脈弦滑等濕熱結(jié)滯之象。故用理中湯溫運中宮,甘草瀉心湯健脾溫中,祛濕清熱,加苦參、白鮮皮清熱滲濕止癢。三診加紅花活血通絡(luò),烏梢蛇搜剔祛風(fēng),有助于肥厚皮損的消散。如此,方證對應(yīng),藥證相符,故療效彰顯,又外用清熱祛濕,化瘀消堅之品,以助內(nèi)服藥之力,則內(nèi)外兼治,頑疾可愈。
案2
陳某,男,16歲。2010年10月8日初診。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瘙癢,隨起隨消,反復(fù)發(fā)作年余。每遇陰雨天發(fā)作較多,發(fā)時伴腹痛、嘔吐、泄瀉,經(jīng)用西藥(抗組胺藥,止瀉藥等)后癥狀緩解,但移時又發(fā),痛苦殊深。2月前因陰雨連綿,常淋濕衣服引起發(fā)作,時輕時重,服西藥及輸液不能控制??淘\:全身散在紅色扁平疙瘩,雙下肢較多,瘙癢難忍。伴腹痛陣作,惡心嘔吐,大便稀溏,日3~4次,困倦、乏力。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診為癮疹,證屬脾胃虛寒,濕熱蘊表。方選甘草瀉心湯化裁,藥用炙甘草、干姜、半夏各18克,黨參、白芍各20克,黃連6克,炒白術(shù)30克,黃芩、浮萍、蘇葉各10克。5劑,日1劑,開水沖泡,2次口服。另用苦參、白鮮皮各100克,開水沖泡后外洗,日1次。10月14日二診:藥后瘙癢減,腹痛輕,嘔泄止,皮損少。外洗藥停用,守方繼服5劑。10月22日三診:藥后腹痛消,瘙癢止,仍有個別皮損偶爾出現(xiàn)。守上方去白芍,加蟬蛻10克,炒白術(shù)易為生白術(shù)12克,干姜減為9克,再取10劑,以鞏固療效。后因他病來診,言其停藥半年,一直未發(fā)。
按:本例患者陰雨天加重,伴腹痛、吐瀉等一派寒濕之象,而寒濕之邪久郁化熱,故皮損色紅、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系濕熱蘊結(jié)之征,此乃虛實兼夾,寒熱互結(jié)。故用甘草瀉心湯去大棗之雍滯,重用干姜,加炒白術(shù)、蘇葉(蘇葉又有抗過敏作用)等溫熱藥助半夏健脾祛寒,止嘔止瀉。加白芍、配甘草為芍藥甘草湯以緩急止痛,浮萍辛涼助芩、連清熱祛濕。《本經(jīng)》曰:“浮萍主暴熱身癢,下水氣?!比\加蟬蛻為治癮疹之特效藥。諸藥合用,緊扣脾胃虛寒,濕熱蘊結(jié)之病機,又加之外用苦參等洗浴,使藥物直達病所,故療效迅速,沉疴得愈。
案3
王某,女,26歲。2010年8月6日初診。述其雙足趾縫有散在水皰,瘙癢,有時破潰流水,至冬則干裂、疼痛,已6年余,經(jīng)涂達克寧、派瑞松等多種藥膏,只能暫時止癢。查:雙足趾間潮濕,皮膚浸漬發(fā)白,有散在粟米大水皰,右足3、4趾間糜爛滲液,左足弓一約3㎝×3㎝的成群水皰,瘙癢難忍。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滑。診為腳濕氣,證屬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方選甘草瀉心湯合五苓散化裁,藥用甘草、干姜、半夏各18克,黨參20克,桂枝、黃連各6克,白術(shù)、茯苓、豬苓各10克,黃芩、澤瀉、白鮮皮、川牛膝各20克。5劑,日1劑,開水沖泡后2次分服。外用大黃、黃連、黃芩各30克,開水調(diào)為糊狀涂于水皰處,滲爛處用8層紗布將上藥糊加涼開水稀釋后濕敷,日3次。8月12日復(fù)診:滲液減少,水皰干枯,瘙癢減輕。守上法上方繼用5劑,服法同前。8月19日三診:瘙癢、水皰滲液消失,糜爛面縮小1/2。守上方去黃芩、白鮮皮、豬苓,加薏苡仁30克,5劑,服法同前。糜爛處用血竭、黃連各3克,開水調(diào)糊外涂。其他外用藥停用。至9月18日,共服藥28劑,糜爛面愈合,皮膚潔凈而告愈。1年后隨訪未復(fù)發(fā)。
按:腳濕氣以腳丫糜爛瘙癢伴有特殊臭味而得名,又稱“臭田螺”,“田螺瘡”。多由濕熱邪毒下注,蘊結(jié)肌膚而發(fā),臨床雖未見明顯的脾胃寒濕之象,然反復(fù)發(fā)作,皮膚發(fā)白,長期滲液,頑固難愈,其治療除大量清熱解毒,燥濕利水藥外,仍需用溫陽健脾燥濕的溫性藥物,取“熱性流動”之法,以助苦寒藥物的清熱祛濕之力。方中干姜、半夏、桂枝、白術(shù)等溫性藥物的功效不可低估。故本例患者治以溫清結(jié)合,燥利兼用,故能迅速祛除水濕,使?jié)B液減少,糜爛面愈合。說明經(jīng)方活用,可統(tǒng)治各科疾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