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中藥配伍
含義:根據(jù)病情、治法和藥性特點,按照一定的組合原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相配合的應用形式。
“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目的:利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提高藥物療效——相互協(xié)同以提高療效(2)擴大治療范圍——相互補充以兼顧病癥(3)制約毒副作用——相互抑制以減輕毒性
三、中藥配伍的形式——七情配伍
《本經(jīng)》:“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實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后世的配伍方法,源于《本經(jīng)》“七情”理論。
單行——是單味藥應用,針對性較強,簡便效廉,易于掌握。民間單驗方多“單行”。適用面較單純,難以適用復雜病癥和毒副作用較大藥物。
常用的中藥配伍方法——六種
1.相須: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以增強療效的配伍方法。
如:石膏配伍知母,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用;
大黃配伍芒硝,能明顯提高攻下瀉熱的作用。
2.相使:性能功效部分相同的藥物主、輔相配,以提高主藥療效的配伍方法。
如:雷丸入腸胃經(jīng)、消積殺蟲,常配伍大黃瀉下,以促使蟲體排出。
·相須、相使配伍,均為增強療效的配伍形式。
3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的配伍方法。
如:生半夏、生天南星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即半夏、南星畏生姜。
4.相殺:一種藥物減輕另一藥物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如:生姜能使生半夏、生天南星毒性減弱,稱為生姜殺半夏、南星。
·相畏與相殺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相畏是“主”畏“輔”,相殺是“主”殺“輔”,相畏反過來就是相殺。
·相畏與相殺配伍,均為減低毒副作用的配伍形式。
5.相惡:兩藥合用后,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部分療效降低甚至喪失的配伍方法。
·相惡配伍,只是部分藥效減弱或喪失,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生姜—黃芩);兩藥是否相惡還與所治病證有關(人參—萊菔子)。臨床并不把相惡作為配伍禁忌。
6.相反:即兩藥合用后,能產(chǎn)生或增強毒副作用的配伍形式。專門制定了“十八反”、“十九畏”予以警示。
相反配伍原則上屬配伍禁忌。
但前人也有用其劇烈的藥理反應,治療痼疾險證(如《金匱》甘遂配甘草)。
·配伍是中藥應用的主要形式,必須按照一定的法度,有目的地組合。
上述六種配伍按其效應分為四點、兩字:
第一.相須、相使配伍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而增強療效,是應充分利用的——增效。
第二.相畏、相殺配伍可相互制約以減輕或消除原有毒副作用,是應用毒烈藥物時必用的配伍形式——減毒。
第三.相惡配伍能相互拮抗、消弱或抵消原有功效,是用藥時應加以注意的——減效。
第四.相反配伍會產(chǎn)生或增強毒性與副作用,這是臨床配伍禁忌,原則上應當避免——增毒。
第二節(jié)組方理論
一.方劑組成的原則——君臣佐使。
《內經(jīng)》:“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表明藥物配伍后的地位及性能變化規(guī)律。
吳儀洛:“主病者,對證之要藥也,故謂之君,君者,味數(shù)少而分兩重,賴之以為主也。
佐君之謂臣,味數(shù)稍多,分兩稍輕,所以匡君之不也。
應臣者謂之使,數(shù)可出入,而分兩更輕,所以備通行向導之使也。此則君臣佐使之義也”。
君藥: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君藥是一首方劑中首要的,不可或缺且藥 力居首的藥物,其藥味較少,一般為一味 或兩味。
臣藥: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
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臣藥的藥力小于君藥
佐藥:佐助 --協(xié)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 用,或直接治療必要的兼證
佐制--以消除或減緩君,臣藥的毒性與 烈性
反佐--用與君藥性味相反的藥物,起 到相反的治療作用
使藥:引經(jīng)--能引領方中諸藥以達病所的藥物
調和--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
使藥物的藥力較小,用量亦輕。
方劑須以君藥為主導,臣佐使藥并不一定樣樣皆備。藥味多少應視病情、治法及藥物性能而定。以切中病情,法度嚴謹,君臣有序,用藥精準為要——少而精專,多而不雜。
《內經(jīng).至真要大論》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第三節(jié)方劑與治法
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方劑是中醫(yī)防病治病的基本手段之一,是中醫(yī)理法方藥完整治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理之后方言法,方之后方言藥。
方劑以辯證論治為前提。
辯證準確→制定治法→正確選方組方。
方劑與治法的關系可概括為:
治法是組方依據(jù),方劑是治法體現(xiàn)
——“法隨證立”“方從法出”“方即是法”。
二、常用治法
“汗、吐、下、和、清、溫、消、補”八法為基礎。
《內經(jīng)》確立了基本治法。清代程鐘齡《醫(yī)學心悟》將諸多治法總結為“八法”:“論病之原,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
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tǒng)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八法,是針對表里寒熱虛實等不同證候而立。但病情的復雜性決定了治療當中常需數(shù)法相合,統(tǒng)籌兼顧。組方亦當主次分明,輕重有度,方能取效。程鐘齡《醫(yī)學心悟》言:“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
汗法—發(fā)汗解表、宣肺散邪,使表邪隨汗而解。
·適用于外感表證、疹出不透、瘡瘍初起,以及水腫、咳嗽,瘧疾等見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等表證者。
吐法—涌吐痰涎、宿食、毒物,使胸脘實邪隨吐而出。
·適用于中風痰壅、宿食或毒物停留胃脘,以及痰涎壅盛的癲狂、喉痹、干霍亂等,屬于病情急迫,急需吐出之證。
下法—蕩滌腸胃、通泄大便,使腸胃有形積滯從大便而出。
·適用于大便不通、熱結便燥、冷積不化、瘀血內停、宿食不消、結痰停飲及蟲積等,證屬有形實邪,病勢較急者。
和法—和解少陽、表里雙解、調和臟腑、調節(jié)寒熱,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臟腑陰陽、表里失和之證得以解除。
適用于邪犯少陽、表里同病、肝脾不和、寒熱錯雜等。
清法—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虛熱,解除在里之熱邪。
·適用于熱在氣分、熱入營血、熱在臟腑、熱毒瘡瘍、暑熱、暑濕以及虛熱等里熱證。
溫法—溫臟祛寒、溫經(jīng)通絡、回陽救逆,消散在里寒邪。
·適用于脾胃虛寒、肺寒留飲、肝腎虛寒、血寒凝滯、陽虛失血、陽衰陰盛等里寒證。
消法—消食導滯、行氣活血、祛濕利水、化痰驅蟲,使氣、血、痰、食、水、蟲等所結成的有形之邪漸消緩散。
·適用于積食停痰、氣滯血瘀、疳積蟲積等有形實邪,病勢較緩者。
補法—補養(yǎng)以恢復人體正氣。又可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氣血雙補、陰陽雙補及補益臟腑等。
·適用于氣血虧耗、陰陽虛損、臟腑虛弱等各種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