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山蜿蜒起伏,勢如游龍,騰空駕云,高為潛岳。雄壓萬峰,左右分支,回巒列巘,連屏排戟,拱衛(wèi)四維,面南諸峰書重,近者橫如幾案,遠者環(huán)如城郭,郭外雙溪瑩帶,眾水匯合,彎環(huán)流衍,注于瀔水轉浙江矧郡。”——清宣統元年(1909年)《金華府志》
作為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古城擁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悠久名城!大區(qū)位上,金華'扼閩贛、控括蒼、屏杭州”,地理位置險要,有“浙江之心”的美譽。選址伊始,古城充分考慮到周邊的山水格局,堪稱“天造地設者也”。
金華古城選址分析(參考明萬歷六年《金華府志》繪制)
從“臨江小城”到“兩浙大城”
金華古城中以子城(俗稱古子城)最為久遠。古子城是金華的城市之根,也是金華悠久歷史的見證,始建于唐昭宗天復三年(公元903年)以前。
金華古子城(攝于金華博物館)
“婺州舊有子城,在大司前譙樓巷至星君樓、大司后披仙臺一帶,周長四里。” —— 明萬歷《金華府治》
至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錢镠興建婺州羅城,此后子城作為軍事防御線的功能被取代。唐宋時期,古城內府衙、廟宇、樓榭林立,古城格局逐步得以奠定,形成了子羅雙城并置的格局。
及至明清,金華古城形成了“大城”的概念,這一時期,金華城曾多次修筑。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修繕府城,置垛二千五百五十四處,敵臺十五座,廬五十間以守望。修筑后,有“兩浙城池唯婺為首”之稱。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載:“府城墻長一千七百零五丈八尺,高約二丈三尺,基寬近三丈,面廣九尺多,垛高五尺”(按清制度量衡,1丈=3.2米,換算為城周長約5458.6米,高約7.4米,基寬約9.6米,面廣約2.9米)。城門南有八詠門、清波門、長仙門,東南有赤松門,西南有通遠門,東北有旌孝門、西有迎恩門;關閉雙溪門、至道門、清河門、天皇門(亦稱天柱門)。這些城門的俗名正是金華古城與金華其他地方文化關聯的見證:如迎恩門俗稱蘭溪門,旌孝門又稱義烏門等。
金華府治圖(引自清康熙二十二年 《金華府治》)
金華古城內現存較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其中有太平天國侍王府、八詠樓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永康考寓等市級文保單位6處,文保點和歷史建筑40余處。除此之外,一些地面已消失的各時期重要建筑遺址同樣具備較高的價值,有待進一步考證和發(fā)掘。黑瓦白墻,馬頭翹角,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井一碑,皆是意境,皆有風情,訴說著千年的記憶。
千古風流八詠樓
城建之始,子城西南側筑有玄暢樓,亦即八詠樓,于齊隆昌元年(494年)由沈約始建,興于南宋,元代毀于火災,明萬歷間重建,清嘉慶年間重修,1984年大修。
八詠樓是金華最有名的樓宇,歷代文人墨客為其題詠,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南宋詞人李清照《題八詠樓》,除此以外,她還作《武陵春》一詞,細膩浪漫的婉約詞人定義了金華重要的歷史記憶之一——“八詠樓望雙溪”。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航拍視角下的八詠樓與雙溪(婺江) (作者自攝)
萬佛塔,相傳為北宋嘉佑七年至治平元年之間所建,原址在金華市區(qū)塔下寺山坡上(后為021醫(yī)院所在地),初名密印寺塔,因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塊磚上雕有不同的精美如來佛像,一排排地結跏跌坐在蓮臺上,期數萬記,故稱“萬佛塔”,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稱。
有趣的是,整個羅城的形狀來看,其形如一寶葫蘆(一說是帆船),萬佛塔所在位置恰為其腰眼所在,而萬佛塔與太平天國侍王府西側(古為千戶所所在)正好與金華人民的精神象征尖峰山相對,這只是一種巧合,還是基于對古城內外格局關聯的思考,抑或是對人與自然融合發(fā)展的考量呢?
金華原地標——萬佛塔(旁有永福寺,皆在高地之上)
金華古城素有“小鄒魯”之稱,其源起正是“婺學”興盛之時。以呂祖謙為代表的婺學大儒正是在金華古城興辦書院,“婺學”得以迅速發(fā)展,最有名的莫過于存世470多年的麗澤書院,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所培養(yǎng)的婺學后人眾多,使古城學術思想蔚然成風,由此金華古城濃郁的文化氛圍一脈相承,近代名人黃賓虹、邵飄萍等人求學生涯都與此關聯,乃至今日,古城及周邊的教育氛圍仍很濃厚,不得不說金華“小鄒魯”是有所傳承的。
呂祖謙 黃賓虹 邵飄萍
聯系客服